大年初一成饺子
玉朵、玉朵的爸妈和玉朵的弟弟玉柱,一家四口人。玉朵读三年高中,参加高考,分数考的少,最后被一所大专院校录取了。学校不是什么好学校,可学费高得惊人,玉朵的爸妈又不是那种又会种田又能打工挣钱的人。种几亩责任田,应付家里的日用开销还过得去,要供应孩子上大学就难了。况且交学费和去市场上买东西正好相反,去市场上买东西钱越多买的东西越多越好,上大学是交的钱越多越是不入流的学校。玉朵的爸爸觉得,要是家里有钱交学费,让玉朵读三年专科,说什么也比不读强。要是家里没有钱,不读也没有什么可惜的,玉朵就去南方某城市的电子厂打工去了。
弟弟玉柱星期天在家里看电视,看到姐姐打工的工厂做广告,就感觉那广告特别亲切,看了一遍又一遍,像亲眼看到了姐姐一样,忍不住向爸妈大喊大叫,这是姐姐厂里的产品,这是姐姐厂里的产品!一家人看天气预报,除了看自己家乡的,还要看玉朵所在城市的,妈妈最后还会对玉柱说,你姐姐那里明天有雨,或者说你姐姐那里明天是好天气。
再后来,玉柱也上了高中。爸妈就用玉朵打工挣来的钱给玉柱交学费,交生活费。家里总算能节一点钱了,一家人的日子就慢慢好起来。
去年年关,玉朵的爸妈早早的买了年货,等着两个孩子回家过年。玉柱放假回家,一家人给玉朵打电话,问她什么时候回家过年?玉朵说,很快,就是这几天的事!两天后玉朵主动打来了电话,说我们这里出现了疫情,为了响应的号召,今年就不回去了!又说,在哪里过年不是过?这里工厂给我们准备了很多好吃的,在厂里过年很好,工友们多,热闹!我觉得在厂里过年比在家里还好。妈妈知道女儿不回家过年是为了防止疫情蔓延,是响应的号召,做得对,就顺着女儿的话茬说:玉朵说得对,其实在哪里过年都是过,都隔不到年这边。还说,家里一切都好,疫情防控做的也好,千万不要惦记家里!想了想又说,过年不要舍不得花钱,要多买一些好吃的!女儿最后问,你们想我吗?妈妈略一沉思:不想,有什么可想的?不想——
今年玉朵干得出色,长工资了,一个月发到8000多元。爸妈在家里种田,收了小麦种秋,收了秋又种上了小麦,新的一年又到了。
玉朵的爸妈和去年一样,早早地置备了年货,盼着两个孩子会家过年。玉柱回家。一家人觉得玉朵今年一定要回家的,玉柱问姐姐:回家过年买的几号的火车票?她说:火车票?因为这里的疫情一个星期前出现了反弹,今年还是不能回家!不过厂里答应,等到“五一”疫情过去,要放半个月的假,到那时是允许探家的。
除夕夜,玉朵的妈妈问玉朵的爸爸:你想女了儿吗?玉朵的爸爸说:不想,想她干啥呢?玉朵的妈妈说:你心狠。
大年初一起五更,饺子下了锅,玉柱燃放了,滚了三滚,饺子熟了。盛碗时,因为玉朵不在家,家里只有三口人,本该盛三碗饺子的,可玉朵的妈妈盛了四碗。一边对玉朵的爸爸说:玉朵虽不在家,这是大年初一,也要把她碗盛上!玉朵的爸爸坐在一旁,听了妈话,那眼泪就止不住地往外涌,擦了还涌,擦了还涌——
新年过去了,玉朵的爸妈就盼望“五一,”说“五一”女儿就回家了;玉柱也盼望“五一,”说“五一”姐姐就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