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有灵:《诗经》里的草木鸟兽鱼虫》读后感10篇

  《万物有灵:《诗经》里的草木鸟兽鱼虫》是一本由细井徇 绘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出版的双封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万物有灵:《诗经》里的草木鸟兽鱼虫》读后感(一):本书带来了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

  《诗经》的文章,可以说是最早出现在语文课文里的内容之一。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到“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无不展现着古代劳动从生活中衍生美的能力与智慧。然而可惜的是,我和一帮生于城里、长于城里的娃娃们,既没见过蒹葭,也没见过桑树。那时的上课又不如现在,投影、ppt、网络图片满天飞,所以书中那些蒹葭漫漫中隐隐约约见伊人于水畔的美景,只能凭借想象去弥补了。

  当我打开《万物有灵》之时,心中还是觉得非常震撼的。这不是一本普通的展现万物并配之以诗经的作品。书中手绘的彩谱,相比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全彩的绘法在线条之间更展现出一种颜色美感。其次,它的排版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非常相似。草、虫、鱼……物物归类,合为一本。最后更出彩的地方,在于每一个诗篇中出现的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后,即可收听诗经的朗读。196色手绘原图,130多首流传千年的诗经篇目,215种名物现代简要注释,310分钟的诗经原文朗读,无不用名物之美诠释古典文化的精髓。

  经在现代为何难以读下去呢?我认为,是因为现代人对书中的内容缺少了共鸣。城市化发展的今天,孩子们的周边已很难出现蒹葭和卷耳,单凭书中一句“在水一方”,实在是很难体会到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美感。好比现在的孩子绝对不会说“月亮像把弯弯的镰刀”这样的比喻,因为现代孩子已经很少见到镰刀了。不让人产生共鸣的作品,是没有灵气的。就好比一本厚厚的《进化论》,永远没有与人互动的动物园来的有趣。

  古代的作品是不会变了。然而我们可以用其他的办法,让书本的内容重新活过来。领读文化是非常有想法的出版社。面对与现代人距离遥远的诗经,他们一改故人重翻重印的古老做法,很巧妙的利用绘本和二维码音频,从视觉和听觉对读者进行双重的冲击。不论结果如何,这一份心意是令人感动的。

  如果你是一位书籍爱好者,万物有灵是值得收藏的作品;如果你是一位诗经爱好者,则万物有灵绝对是你不可错过的工具书。这个世界上人人精力有限,缺少对万事万物的共鸣。万物有灵可以让你重新发现身边的自然美,就好比阳台上种植的若干盆绿植,永远是你心里的一片精神绿洲。

  《万物有灵:《诗经》里的草木鸟兽鱼虫》读后感(二):心灵的交织,《诗经》的最佳读本

  《诗经》是我国第一诗歌集,收集了三千年的诗歌305篇。其中有很多恋爱、婚姻的诗篇,也歌颂了各种各样的植物、动物等,具有很浓郁的民风民俗。

  《万物有灵:诗经里的草木鸟兽鱼虫》这本书,是对浪漫的古代诗歌,用图文的形式来解读这不朽的经典作品。在这本书中收录了日本江户时代儒学家细井徇所绘《诗经名物图解》中的196幅名物彩谱,同时配以215种名物作了简要注解以及130多首流传千年的《诗经》篇目。书中分为草、木、鸟、兽、鱼、虫分,是解读诗经最好的读本,是艺术欣赏与古典诗歌学为一体最佳读本,为读者阅读与欣赏《诗经》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知识性强。

  诗经的每一首诗篇都是缱绻柔情,随性率真,描画了女性的柔和与温婉,读来皆是脉脉温情,是古典韵味与古文化气息的融合,正如诗经的诗篇一样,有着热爱生活的情怀。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是一曲淳朴的诗歌,从心底歌唱着桃树的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并期盼自己的婚姻美满幸福。诗歌没有浓墨重彩,只是平平淡淡地讲述着一位待嫁女子,倚在窗前,目光迎送着盛开的桃花,想象着自己的婚嫁。这里的爱情是超世绝俗的,也是现实的爱情故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这首诗热情地表达了对一位窈窕美丽、贤淑敦厚的采荇女子的热恋和追求,表达了对与她相伴相随的仰慕与渴望,感情单纯而真挚,悠悠的欣喜,淡淡的哀伤,展现了男女之情的率真。“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读着这些美好的诗句,一种久违的感动涌上了心头,爱情是人类一永恒的话题,海枯石烂,山无棱,天地和,不敢与君绝,爱情长长。而真挚率真的情感又给了我们多少美好的思念,多少动人的泪花。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表达了远古时候青年男女自由相会,集体相会、自由恋爱的美好,女子把香美的瓜果投给集会上的意中人,男子则解下自己身上的佩玉等作为定情物回赠给心中的姑娘。

  《诗经》不仅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对于我们研究古代俗亦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是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它的光华穿透三千年的时空,唤起人们对愛情生活的期望,引起心灵深处的共鸣。《诗经》因爱情而鲜活,因爱情而璀璨。

  《诗经》的诗篇是缠绵的,也是崇高的。《诗经》的爱情诗篇,是原野里茂盛的草木,是低吟浅唱的水鸟,更有那些鲜活多姿的女子形象,成为美好诗篇里最美的风景。读《诗经》,我们不一定也要成为一个诗人,但我们可以诗意般的生活。

  书中介绍的每一篇诗歌,都值得我们领略、欣赏其艺术性。每一个图画都是向读者展示了在这些诗篇里描述的美和独有艺术价值。

  这是一非常精美的书,装帧精美,雅致大气,书中插图均为彩色印制,图文并茂,令人爱不释手,是一本最舒适、最精美的书籍,值得我们阅读和珍藏。

  《万物有灵:《诗经》里的草木鸟兽鱼虫》读后感(三):在亦诗亦画中诠释经典——评《万物有灵:诗经里的草木鸟兽鱼虫》

  看到黄石日报刘昌宇老师写的这篇很共鸣,摘录一下:

  《诗经》是最早的一诗歌总集,西汉时曾被奉为儒家经典。如果在赏析《诗经》之时,配上相关的动植物图谱,再配之以简要注解,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想必一定别有一番风味。而细井徇所绘的《万物有灵:诗经里的草木鸟兽鱼虫》(北京时代华文书2018年1月出版),就开辟了这样一种亦诗亦画中图经的方式。

  细井徇是日本江户时期著名儒医,他素来对古典文化特别是对《诗经》喜爱有加。《诗经》这博大精深的艺术作品,虽然大多是以诗歌的形式呈现在世人的眼前,但它所描绘的世界,所歌咏的对象,却宽广而丰饶,极富人文色彩。它不但是古代劳动智慧的结晶,还以其洒脱不羁的表现形式,深邃隽永的思想内涵,而成为华夏文明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诗经》中有为数不少的写自然名物的诗章,在托物言志中常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随着年代久远以及中日文化上的一些差异,对同一种名物常常会有不同的称谓。更主要的是,为了让社会各阶层的人们,都能通过认识这些普通名物,体悟蕴含在其间的逸趣和深刻主旨,并更进一步地加深对《诗经》的总体了解,站在传播古典文化的角度,很有必要对这些风物进行按图索骥地详解。于是,《万物有灵:诗经里的草木鸟兽鱼虫》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了。

  《万物有灵:<诗经>里的草木鸟兽鱼虫》

  《万物有灵:诗经里的草木鸟兽鱼虫》鉴于时地之异、古今之异,特意绘制了196幅名物彩谱,并配以215种名物简要注解,随同130多首流传千年的《诗经》篇目,汇成了这本意趣盎然的典藏之作。翻开一张张彩绘的图片,《诗经》笔下所讴歌的大自然的美好和灿烂,以及那些草木鸟兽鱼虫的和风姿,都活脱脱跃然纸上。这种耳目一新的图解方式,不但能让我们从相关的注解中,了解到这些可爱生灵在古往今来中的一些称谓变化,更重要的是,通过那一幅幅神彩飞扬而又曼妙多姿的图谱,可以在细心研读和揣摸《诗经》的过程中,感受到古代劳动寄情于景的悠悠草木之情,分享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好爱情寄寓,体会到“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的恋恋家国情怀,参透到“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温暖人生境界。在这种视觉和心灵的双重愉悦中,《诗经》所蕴育的深刻思想,所传递出的千年智慧,所汇聚的文化底蕴,便在这种如诗如画的恬淡氛围里,氤氲开来,时时牵引着我们的目光,激荡着我们的胸怀,昂扬着我们的精神。

  闪耀着之光的《诗经》能跨越国界走出国门,以这种新颖别致的打开方式进行全方位的诠释,一方面说明《诗经》不但是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用心珍藏;另一方面也说明其无比伦比的文化魅力,业已得到了其他的广泛认可。当下,我们在领会它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之时,也要从它所意蕴的精神和千年文明中,吮吸其强大的精神力量,以便于在砥砺前行中,进一步增强我们的自信。

  《万物有灵:《诗经》里的草木鸟兽鱼虫》读后感(四):千年经典的新生

  清末张謇曾作对联:“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

  有一本书,如果说对国人影响最为深远且乐于用上几句的,很多人会说是《论语》,我想说的是《诗经》。君不见,孔子曾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对《诗经》甚为推崇,劝之从诗经中多识些鸟兽草木。近日网购一书,名为《万物有灵:<诗经>里的草木鸟兽鱼虫》,由江户时代儒学家细井徇绘图、诵读专家钟华朗诵,取《诗经》出现的万物呈现于前。

书影一

  少时读书,遇有生僻字尚有字典可翻阅,而识得字后,却时常因不识的是何物,使得想象与实物相去甚远。更何况古书中所述之物。幸得手上这书从“蒹葭”到“棠棣”,从“仓庚”到“伊威”,既有名物的现代简要科普,亦有绘画的直观赏鉴,另有生僻字注音可检索,实乃艳羡今日学子挑选书籍之多样。

  本书对《诗经》中所涉名物逐一挑出,按草、木、鸟、兽、鱼、虫等六划分,在呈现原文的同时,辅以名物性、状态等科普文字,配以名物彩绘图谱,排版上舒适、可观,亦诗亦画,相得益彰。又,对每篇原文设有二维码,扫码即可听原文朗诵,也可听讲解,颇有趣味,集读、识、赏、听为一体,若多维展现,算是今下图书之尝试。于我看来,此种形式值得肯定,甚是适合亲子阅读,多了互动的可能,算是国学启蒙读物。

书影二

  购此书时,随书附赠定制的六副“岁月静好”主题手卡画,所选图片分别是《诗经》中代表美好爱情的“桃、蒲、蓬、舜、 芣苢、芍药”,尺寸为12cm*12cm,淡雅精致,可装裱做装饰画,可裁开做书签。

  装帧设计:双封设计,版式疏朗,封面字体复古雅致,但字体偏小,四星;

  印刷质量:画质清晰,色泽温润,着墨自然发亮,但偶有虚影,四星;

  纸张质量:上手有些微份量,底色淡雅,四星;

  入手建议:家庭亲子读物、中小学生读物、馈赠亲友礼物。

  参考码洋:本人入手实洋二十九元。

  续,近日随手裁下一页手卡画,装入简易相框,效果还不赖。特附上图片与君共观之。

书影四

  《万物有灵:《诗经》里的草木鸟兽鱼虫》读后感(五):不读《诗经》,不知万物有灵

  “正月开岁,二月绀香,三月桃良,四月秀蔓,五月鸣蜩,六月精阳,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十月获稻,葭月潜龙,腊月嘉年。”

  在我们常人的理解之中,诗经是那么的令人瞻仰,有着令人艳羡的爱情故事、有遇见一个人的春心萌动、有漫漫长夜之中的思念;人们都称它为——最古老的情歌。

  时代的不同,对于感情的表达也是大相径庭;现代人可能会布置一个浪漫的场地,会唱一首情歌,会说着煽人泪下的情话;而,那时的人却是通过他人传递的一块手绢、一张信笺,上面写着满含深意的诗句,是那么的委婉又略显直接。

  说起诗经,除了“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等令人感叹的诗句之外,让人惊讶的还是在其中所描写的草木鸟兽,真可谓是应了费德林所说的那句:“《诗经》是古代的一独具一格的百科全书。”

  我们以往读诗经之时,多数都是上学之时的学需要,上课之时的阅读,阅读之后的背诵,皆是像流水线做工一样,重复的同样的事情,只不过内容有点不一样罢了。除了注释的翻译之外,并不会做过多的了解,因为无用;现在则是抱着欣赏的态度来阅读诗经,更多的会深究其中的内容,包括所描写的景和物。

  说起那些草木鸟兽,是有这样的一个传闻:

  据说,是周朝遣派专门收集诗歌的采诗人,到民间收集诗词歌谣,然后把能够反映民间欢乐疾苦的诗歌汇集到乐官那里去,再由乐官进行整理,演唱给天子听,以此来了解民情,了解政治和风俗的盛衰利弊。

  那时的人用他们身边最常见的山川景物、最熟悉的草木鸟兽作为一种象征,表达他们纯真且直率的情感,或是表达爱情,又或是歌颂当朝君王......

  有人说:诗经是古代劳动对劳动的歌颂,同样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诗歌则是跟劳动息息相关的,研究者认为,诗歌的起源是上古社会人们在劳动、两性、宗教等产生的一种韵律且富有感彩的语言形式。

  身为一个现代人,对于那些耳熟能详的诗经诗句,也曾在脑海中幻想那副场景,可能很唯美,又或是根本没有思绪的去幻想:他们在《诗经》中提到的那些草木鸟兽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然而,当我开始阅读《万物有灵》之时,终于不再幻想了,因为我好像看到了它们的模样;

  有“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的荇菜;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桃;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的木瓜;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南有嘉鱼,烝然罩罩。”的嘉鱼;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的甘棠;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葭;

图片来源于网络

  ......

  大概是不再是满篇文字,不再是枯燥的阅读;配图、注释、来源都一应俱全,这个时候应该感谢作者细井徇老师吧,让人从文字到图片的看到诗经,从而更加的喜欢阅读诗经。

  万物有灵,给你最好的,给你最美的。

  一本好看且让人欢喜的。196篇名物彩谱、215种名物简要注解、130多首流传千年的《诗经》篇目;更有310分钟的音频,为你讲解;阅读的同时,听着真人讲解;让最古老的诗之情歌,加上最有新意的阅读方式。从文字到蕴意,深入的了解那时人们的感情叙述。

标签:万物 有灵 诗经 草木 鸟兽 鱼虫 读后感 10篇 万物有灵 万物诗经 万物草木 万物鸟兽 有灵诗经 有灵草木 有灵鸟兽 有灵鱼虫 诗经草木 诗经鸟兽 诗经鱼虫 诗经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