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语华
01
最近我又开始研究学方法。
其实关于学方法,我已研究过好多次了,每次刚研究完都有“被加油”的感觉,然而“冲”一段时间,还会进入一个瓶颈期;于是再去研究,再“被加油”…周而复始。
最近这次研究学方法,是由于儿子要考级,平时功课压力大,还要参加其它训练班考级比赛什么的。提高学效率,就需要一整套学方法来辅助。
而我以往自己用得很好的学方法,对儿子来说并不总是“管用”。或许每个人的惯和接收度不一样吧。
我经常说,我自己是个普通人,孩子爹也是普通人,所以我并不会期待儿子是个天才,甚至连有特别的天分都算不上。
但这一切并不妨碍我们想办法让自己变得优秀。
比如通过学那些比自己优秀的人,提高自己的能力。
如果对方做了10件事让他变得出类拔萃,那我们普通人只需要从他身上学到一招,也可以让自己轻松超过80%的普通人,这也足够了。
如果想更进一步的话,从不同的人身上学一招半式,想过上中等偏上的日子,完全不成问题。
所以,这也是我们学“学方法”的目的之一。
02
关于为什么要提升学能力,我就不多赘述了,简而言之,学能力是一个人的底层竞争力,每个人都需要。
今天我分享的是《超级学霸:受用终身的速效学法》这本书的学笔记。
先说说这本书作者,也是因为看了作者,我才决心看这本书的。
作者奥拉夫·舍韦(Olav Schewe)挪威人,他就读于英国牛津大学,曾在美国伯克利大学作交换学生。
为什么我会选他的书看呢,就是因为他也算不上天才,他自己坦言他并不是一个有天分的人。
“ 如果在聚会上同时认识三个人,我肯定会在第三个人还没有开始自我介绍时就忘掉了第一个人的名字。
小学的时候,我各门课程的考试成绩都属于班里中等水平。上中学后,有一年时间,我的成绩都在C等。”
你看,奥拉夫·舍韦从小不但成绩不好,记忆力也不算出色。
但是他通过努力和运用大量的学方法和技巧,通过短短几年的时间,从一个成绩平庸的普通学生,一步一步提高自己的成绩,高中毕业时以平均分的好成绩结束中学生活。
参加GMAT考试,在考生总人数超过100万人的情况下,他的最终排名在前6%。也算是名副其实的学霸了。
这个过程,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来说,是不是更有借鉴意义呢?
否则,智商被彻底被碾压的感觉,只会会毁掉一个人的学欲望。
他说:你的努力必须是勤奋学和学技巧的完美结合。
这本书,正是记录了那些对他产生影响的“真学方法”。
相比之下大分人的努力不过是在“假学”,这才是我们普通人需要解决的问题。
03
这本书一共分为三分:高效学、成功应试和正确思考。
第一分 高效学
高效学需要不少技巧,书中提到有时间管理、理解学、个人独立学和与他人共学、阅读技巧、笔记技巧以及记忆技巧。
对于时间管理,我们很多人都常犯一个错误,那就是不曾现实地评估自己的时间。通常是高估了自己所拥有的时间,低估了完成学所需要花费的时间。
你可以用一周为单位,仔细记录每周各种活动之余,可用于学的时间到底有多少?
很可能并没有你以为的那么多。不管多少,你需要做到心中有数。5小时?10小时?20小时?先弄清楚可学的总时长。
然后,再评估你学最重要的课程所需要花费的时间长度。
如果两者比较下来,差距太大,那么显然你的学计划需要调整,并做出取舍。
其它方法的一些精华比较零碎,我整理成要点:
■时间是稀有资源。优先安排最重要的学活动,利用生活中的“零碎时间”完成各种任务。
■ 了解课程如何评分,达到学目标你要做些什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学活动安排。
■ 积极利用学原则:理解、专注、兴趣、联想、图像化、总览、 背诵和重复。
■ 好好理解学内容会使记忆更牢固。
■ 状态不错的时候可以自己独立学。确保你不分心或不被打扰。忘记学时长和休息间隔的一般规律;保持学状态直到你觉得需要休息为止。
■ 上课态度积极,多问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从课堂上学到东西。坐在前排,可清晰地看到黑板,并不扰。
■ 为理解和记忆而阅读。根据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调整阅读速度。不需要一字一句都读到。阅读技巧和阅读速度的快慢无关,而关乎你理解吸收的程度。
■阅读“SQ3R”策略:总览、提问、阅读、背诵和回顾。
■ 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包括,以2~4个字的词簇阅读,以手指移动作为辅助,让双眼跟着手指以匀速阅读。坚持训练直到自己熟练掌握这些方法。
■ 只有日后真正会使用的时候才做笔记。如果不是绝对需要,不一定要做课堂笔记,因为这可能会让你难以跟上老师讲课的进度。
■ 记笔记要有所取舍。用你自己的话记录,内容精简。
■ 不要高亮标注所有内容。通常高亮的比例为20%,内容要有选择性。停下来问问自己什么是最重要的。采用一种颜色或创建自己的颜色系统。
■ 需要记东西的时候,你应该找寻规律、发挥联想。看看能不能自创口诀,运用首字母缩略词和造句的方法提高记忆效果。
■ 图像化,即脑海中想象一幅图像,是最有效的记忆技巧之一。
■ 有效的想象应该具有互动性、动感和夸张元素。
第二分 成功应试
卑尔根大学物理学硕士,挪威广播公司(NRK)节目主持人,杰出的喜剧演员说:“好的成绩表现总是始于精心的准备。对我而言,备考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把自己学的内容讲给别人听。这么做的时候,我会用自己的语言一一解释,而不用书上的原话,或者重复老师的话。”
作者认为提早开始准备很重要,应付一切考试的四个步骤:PCWC
Plan计划——制定高效利用考试时间的考试方案。
Clarify读题——仔细阅读考试说明,确保按照说明答题。
Write答题——尽可能写得简洁,充分考虑阅卷老师的感受。
Control检查——修改任何潜在的错误,补充遗漏的要点。
PCWC策略也适用于完成项目任务和作业。
我家孩子准备机器人过级考试,我也是按照以上4个步骤为他准备的。
前两次都非常顺利,一次通过。最主要的是让孩子自己学会这样的准备技巧。
这分内容很具体,需要参加考试的同学,不妨买来书看看,很多建议特别实用,比如选择必须看完全选项等等。
第三分 正确思考
学很重要的一分是学的动力,动力又决定了学的态度。一个人主动学和被动学两者的效果也是天壤之别。
所以我们需要发掘内动力,学会自我驱动:
①建立内动力:尝试培养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并发现乐趣。
②给自己设定目标。
③想象当你能轻松处理困难问题并获得好成果时的良好感受。
④奖励自己。
⑤把学当成竞争的舞台,唤起你的竞争本能。
对于目标的设定,依然是SMART原则
04
有没发现很多时候,我们的自控性比较差,有了目标,仍然管不住自己,这时候,就可以专门训练一下自己的自律性啦。
比如可以从一些小事做起,类似工作学时保持正确坐姿这样简单的小事。如果能每天坚持做到,也会改善自律性。
■减少诱惑。让自己在面对诱惑时没有选择。比如,爱吃零食,想要减肥,那就不要给家里存储零食。比如上课或学时不带手机和电脑。
■利用动力和目标。面对诱惑时,想想自己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后的那种画面。
■目标给你驱动力和激励。把它们写下来并放在你经常能看到的地方。
■对你的学和表现负责任。面对困难,不要抱怨。相反,发挥创意,找到各种解决办法。
■养成好惯,最好从小事开始。
培养一个能够持之以恒的惯,你应该准备好坚持两个月。两个月之后,新惯就养成了。不要企图一次培养太多新惯。
■动力决定一切,想要驱动自己,你得:
(1)尝试培养你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并发现乐趣。
(2)给自己设定目标。
(3)想象当你能轻松处理困难问题并获得好成果时的良好感受。
(4)奖励自己。
(5)把学当成竞争的舞台,唤起你的竞争本能。
■自信和积极正面地思考也是必不可少的。适度的压力是进步的动力。
■ 减少有害压力,从根本上掌控问题本身。减少工作量,空出更多时间,或者提高工作效率。冷静,从采取腹式呼吸,或使用类似冥想的放松技巧。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或者转发给家人朋友。
也欢迎你在留言区把你的学方法分享给大家哦,么么哒。
ps
为了感谢大家平时对我文章的支持和转发,特开设了“语姐读信”栏目,回答大家个性化问题。
文章采用匿名形式发布。(由于问题比较多,会分期陆续回答。可以关注每期的语姐读信哦。)
【语姐读信】留言问题的方式:
1、后台回复“写信”,会收到一个填写问题的链接。填写提交即可。
2、点击“阅读原文”马上提交你的问题。
如果你有些隐私不方便被写成文章,或希望获得更详细指导,也可以选择收费咨询方式。
语姐姐已个案咨询名额(远程微信语音通话)。
咨询范围:婚姻情感、个人发展、原生创伤。
添加助理,预约咨询时间。
语姐姐是谁:
上海外国语大学MBA,10+企业品牌定位咨询经验
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身心疗愈、个人发展咨询
专注于个体成长发展,尤其思维、认知、视野的提升
还著有系列幽默、温和、富有深意的育儿实践文章
最新阅读(点击标题即可读):
一个女人最卑微的事,是想嫁给那个不爱自己的男人
“影帝”钟美美下架视频惹争议:模仿过于真实?
深爱6年的男人,突然下跪要求假离婚,背后真相步步惊心……
【我的日常系列29】孩子的哪些烦恼,可以变成乐趣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老公要用冷暴力对我?
▼▼▼
→看完记得点“在看”,让我知道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