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之道》读后感10篇

《瑜伽之道》读后感10篇

  《瑜伽之道》是一本由桑克依坦·达斯著作,新世界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18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瑜伽之道》读后感(一):瑜伽

  开始以为, 是一本学瑜伽修炼的书, 后来看了以后才知道, 这是一本教你如何看待生活 ,看待人生, 提高精神意境的瑜伽书 ,装帧很精美 ,里面的瑜伽大师一直是我很喜欢的,他的豁达,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是值得用生命去思考的.......

  《瑜伽之道》读后感(二):是一本真正的瑜伽书

  你可别以为这是一本教你如何练瑜伽的图解教材,它其实是一本讲述瑜伽理念的书,告诉你瑜伽的本质,什么是真正的瑜伽。以前看过很多其他的瑜伽书,没有这个讲得深刻,此书适合想深入了解瑜伽的人~

  是一本适合国人看的真正瑜伽书!

  作者桑克依坦*达斯大师,感觉不像我想像中的瑜伽大师,给人感觉亲切、健康、积极向上。

  《瑜伽之道》读后感(三):对瑜伽有了真正的认识

  一个不同体系的哲学系统,可以说是佛教思想起源,但作者似乎对空和一比较排斥,认为这2个和空虚是划等号的,其实不竟然,文中所谓的世尊在我看来与道家的“道”与佛家的“般若”无太大差异,都是万物之母的代称,空是因为充满而空,而不是因为虚无而空。不过作者对基督、犹太和伊斯兰教的互相诋毁和唯我独尊嗤之以鼻,倒是能我产生相当大的共鸣。

  《瑜伽之道》读后感(四):【雨枫试读】它是一门非常系统的科学

  诚然,这本书我还没有读完,但是迫不及待已经开始写书评的原因并不是提交书评的时间快要到了,而是不得不快快写些文字来表扬一下这本书。

  市场上现在有关瑜伽的书多的数不胜数,大多是教女人用瑜伽减肥美体等等诸如此类。但是有谁想过什么是瑜伽。好吧,大多数人都知道它和印度佛教有关,也知道它是在宗教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灵修方式,但是知其然,又有几个人知其所以然。世界上的多如此,对某一件事一窝蜂的时候,没有人会再去关注这件事情的本质,还好现在有这本书,从头到尾的讲解瑜伽。

  在这本书里我明白了,瑜伽并不是一种仅仅能达到强身美体目的的锻炼手段,恰恰相反,它是一门非常系统的科学,有着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经典著作,学并且了解瑜伽并不应该只是肤浅的停留在身体的练,更重要的是明白瑜伽其实更应该做为一门哲学被我们所认知和学,如果仅仅当它是一种锻炼的方式,当真是暴殄天物。

  彭彭

  《瑜伽之道》读后感(五):【雨枫试读】照亮一切

  如果你已经参加了某个健身俱乐价值不菲的课程,那么你真有理由看这本书。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人们对金钱的追求往往不正常地大于对真理本身的追求。

  读了这本书,我发现,的瑜伽教练们确实少有传授瑜伽的哲学,不关注瑜伽的哲学和灵性,这真的是是买椟还珠的表现。瑜伽成为了一种服务和产品,一种承诺人们能够获得减脂,美体效果的服务。

  在学瑜伽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敞开心灵,调整视角,使其与古人看待世界的方式相一致。我们的思想需要和流传至今的瑜伽传统相协调。

  我们都是旅客,坐在一辆不受控制的马车上,尽管如此,还要为旅行的结果负责,瑜伽强调对用不安宁的心意的控制。瑜伽不是宗教,却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让我们以更智慧的眼光认识和看待周围的世界。

  只有当人们真正意识到瑜伽的哲学和理念的重要性,终于应该寻找一本能够全面了解瑜伽的教材,能够有所侧重而不至于迷失。这本书能够满足真正对瑜伽灵性进步感兴趣的读者。

  就象奎师说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瑜伽修,灵性的知识就会在内心显现,照亮一切。”“获得这样的喜悦后,人永远不会背离真理,不会认为还有比这更高的成就。在这种情况下,人即使陷于最大的困境,也永远不会动摇。这样才能真正摆脱了因与物质接触而产生的痛苦。”如果你真的想理解以上话语的含义,就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郑远

  《瑜伽之道》读后感(六):【雨枫试读】蛮正统的

  其实几天前就读完了,也蛮有感想的,就是忙于工作等物质小事,一直没有静下心来好好写写

  因为之前读过有关禅修的几本书,觉得这本书还是蛮正统的,大道之道的一本书,并不是花瓶式的肤浅几句来介绍瑜伽,我倾向于这是本灵修方面的书,从古印度瑜伽的由来到如何在内心中修炼瑜伽,八个层级的了悟,持戒法,守意法,法,呼吸法,撤回法,把持法,入定法和三摩地,都很值得深读的,这本书尤其指出了目前我们健身房及所谓瑜伽的很多偏颇之处,原汁原味的书读起来还是很给力的,之前一直认为释迦摩尼便是瑜伽之道之主了,原来这功夫已经有3000年历史了,本书与佛做了简单的连结,很有可读性,而且作为东方古老文化的又一象征,瑜伽已经同功夫一样传往世界各地,这神奇的身心修炼之术,有很多科学的地方,只是我们一直做并不之道其中奥秘,那么这本书给了很多科学的解释,并且最终提出了奉爱瑜伽,接受真理的一个境界,并提出人类的终点——离开物质世界,对于这个境界我目前还是无法体会到,对于人的自然性和本性本书没有太多的介绍还是蛮遗憾的,西方哲学会在人的本性及灵魂的和谐中得到些启示,而瑜伽太过于精神层面的单一与专注,我这什么都知道一点儿的人看来专注在瑜伽没有可能性了!呵呵不过还是值得看的一本书!推荐指数:8个星

  本来答应看完第二天就交得,咳,看来我也是很不靠谱的人了!

  而且最近词穷的厉害!凑合着交差了!

  候冠楠

  《瑜伽之道》读后感(七):【雨枫试读】我们接触很多的“术”,《瑜伽之道》阐述的是“道”

  《瑜伽之道》是瑞士人达斯从修行者感悟的角度介绍瑜伽的起源、发展、本质...... 世人对瑜伽的理解还很浅显,现在世面上流行的各种瑜伽更多的是商业运作的行为,我曾把瑜伽修行推荐给女朋友,对方的回答是:“瑜伽锻炼不出汗,我还是舍宾吧。”道不同,不相与谋。

  我和瑜伽结缘有四五年的时间,开始时以形体锻炼为目的,真正意识到瑜伽可以帮助心灵的成长应该是开始不久。

  瑜伽起源于佛教修行,修行者身心洁净,身体健康和意识警觉同样重要。我曾羡慕无忧无虑的年少之人,也曾不思进取地放弃进取、追求物质填补自己的不安全感,直到不惑到痛苦。

  无论从经验还是书本,我们接触很多的“术”,《瑜伽之道》阐述的是“道”。 瑜伽修是心灵修行的必经之路,它使每个动作在一呼一吸中完成对体式的控制、意念的觉悟。身体是灵魂的居所,只有健康的机体才能保证身、心、灵的修行。以前我在跟着老师做瑜伽时,脑子里会闪着出各种念头,在昨天的瑜伽中,我试着关注自己动作的位,尽量配合着呼吸时的动作比以前做的到位。

  我现在多少体会到磨练是激发人们认识自己的契机,当生活风平浪静时,一切矛盾、认知的混乱都被覆盖,身外的东西会给自己一个假象,当这些假象消失时,人会变得迷茫。 韦达的教导——接受真理,每个人都倾向于从自己的思维定势来看问题,然而,我们所看到的,其实只是整个空间、时间范围内很有限的分。典型的例子是对达尔文的误读,只有将前期达尔文的普通物种“生物进化论”与后期达尔文对人类社会“道德进化论”的思考相结合,我们才有可能了解一个相对完整的“达尔文学说”。达尔文用“有变化的谱系”这一术语,而不愿意用“进化”这个词;达尔文甚至没有使用“高等动物”、“低等动物”之类狭义的概念。我们应想想达尔文那句意味深长的话:“人类的起源和历史也将由此得到许多启示。” 我接受这个观念,但也知道今后仍会犯这样的错误,我给自己的要求是:放下成见;不去贴标签(只去接受当下的现实);开阔眼界。

  瑜伽的教导不是教条化的,我们可以不认可印度宗教供奉的神,但应该把瑜伽作为一种科学的生活方式,让生活安静和谐。

  田晓娟

  《瑜伽之道》读后感(八):【雨枫试读】叩开心灵的瑜伽之门

  叩开心灵的瑜伽之门

  ——读《瑜伽之道》有感

  真水无香

  瑜伽的起源是什么?

  真正的瑜伽是什么?

  修炼瑜伽的终极目的是什么?

  瑜伽比佛教历史更悠久吗?

  带着很多的问号和想象出发,开始了一次充满刺激而又极具启发性的瑜伽发现与探索之旅。对于我这个不谙瑜伽的人来说,像是一个小孩子第一次踏入丛林旅游,欣喜而激动。

  我最早知道瑜伽在的传播,是小时候通过电视里面,一个长发的女子盘坐在大海边,静静的呼吸,静静的做动作,她的声音也很柔美,头上还带着美丽的发饰,那个时候,我不知道这就是瑜伽操,只是单单欣赏那种宁静的状态就足以让我大饱眼福,后来知道健身房里面会有专门教授瑜伽的老师,我也专门去学过,但都无疾而终了,但是瑜伽老师的柔软身材倒是经常在眼前浮现,再后来,有了专门的瑜伽会所,我就更加望而生畏了,不知道到底哪家比另一家好在哪里。而这本《瑜伽之道》的到来给我这个伪瑜伽迷好好地上了一课,并且让我知道了瑜伽的实相。

  这本书从目录、序、前言开始,直到结语和四个附录,结构异常完整,用词既简单又精准,每段文字传递的资讯都是那么翔实和具体,让拜读的人总是有一种虔诚在里面。文章的谦卑语气是我所喜欢的风格,而整本书中充满的大气和宽容也是同类书中很多著作不能比拟的。

  “瑜伽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真正的瑜伽不是动作上面的精益求精,而是让人收获身心灵的平衡和静美。”

  “我们如果总是沉迷于身后的风景不能自拔,就无法欣赏前方的美景,不能享受整个旅程的乐趣。”

  “瑜伽不是宗教,而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可以让我们以更有智慧的眼光认识和看待周遭的世界,同时让我们了解修瑜伽的实际益处。”

  “错误的想法只会带来错误的行动,错误的行动变成错误的惯。惯成自然,久而久之,整个生活就会走向失控的方向。”

  。。。

  当你能够让自己静下心来,沉浸在如此美妙的文字中时,你就好像打开了一扇心灵的瑜伽之门,无限的美好静候你!

  这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书,这是一本值得珍藏的书,这是一本用心去读的书。

  《瑜伽之道》读后感(九):【雨枫试读】《瑜珈之道》书评

  《瑜珈之道》书评

  徐伟

  这是我认真阅读的第一本关于瑜珈的书。多年前曾经买过一套VCD光盘讲瑜珈锻炼的一套动作,大概只看了一两次便束之高阁了。公司里作为与福利相关的活动给员工开设了瑜珈课程(主要是事参加),每人一个瑜珈垫,每周有一两次训练课程。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瑜珈的认识大体上是这是一项锻炼,练到一定境界时身体能做出难以置信的动作,具有神奇的健身功效,有些象的气功锻炼。很多机构开设瑜珈减肥课程,难怪为事开设这项课程。读这本书期间,有机会跟公司从印度来的同事询问他们对瑜珈的认识,似乎有类似的概念,不过他们也不是瑜珈修者。

  这本书对瑜珈的介绍颠覆了我以往的认识。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定居于印度的瑞士人,精通梵文,印度语及中文,在书的扉页中提到是专门为读者写的,或许与瑜珈在有相当的普及程度有关。瑜珈在这里被定义和解释为灵性科学,是科学,包含关于宇宙起源,物质与精神,生死轮回,业报,佛陀,等等涉及理论物理学和哲学及宗教领域的命题。从头到尾,本书都在澄清和纠正真正的瑜珈是如何有别于当今很多人,包括一些瑜珈师,的错误的认识。

  《瑜珈之道》认为真正的瑜珈首先承认轮回理论和业报理论,并阐述了它与佛教的渊源(早于佛教,认为“奉爱瑜珈是佛教传统的起源”)。核心的观点是认为人的灵性与躯体是不同的存在,这里的灵性不同于意识和心意,是永恒的存在。可以理解为人的灵魂是独立存在并且永生的。躯体只是在物质世界的一段粗糙的、短暂的存在。一般的人总是在物质世界不断经历轮回之苦,要想脱离,需通过修炼瑜珈使灵性觉悟,最终到达一个永恒的灵性国度---这个国度在等的星球(外琨塔V网友kuntha),修炼瑜珈的境界是使灵魂最终离开粗糙的躯体而归于永恒。我们所体验的这个世界只不过是灵性世界的一个扭曲倒影。

  业报理论似乎是对因果规律的终极强化,认为因果报应是绝对的、必然的------一切事物皆有其原因,比如说为什么有人生来就漂亮,为什么有人生于富裕之家,这都是有原因的,并非偶然或无缘无故。报应如果不在今生,也会在来世完成。业报法则也许体现了世界其实是无私与公正的。只是我们人类的视域是如此的渺小,如井底之蛙,只看到多米诺骨牌真正倒下的原因是前一跟倒下了,却无法知觉到最初拨倒第一根骨牌的手指。那是一切原因的原因---终极的真理。

  这就说到了宇宙起源及其主宰,《瑜珈之道》根据瑜珈的一些重要典籍阐述了这样的观点,在物质世界之上有一个永恒的存在,而这永恒的存在是一切的原因---“万事万物均流衍自永恒的存在”。绝对真理是宇宙万物(生物体、星球、空间、时间等)的源头,这一源头包含了万事万物的品质。绝对真理是人格性(有感觉,有情感的)。这就产生了“至尊”的概念,并大量篇幅反复解释“至尊”这一概念。之前我所受教育认为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这是我所学到的被无神论论者最广泛接受的一种学说。不过仔细想来宇宙大爆炸理论比上帝,或女娲的传说更令人不可思议。宇宙何时死去?(世界末日)之后宇宙是怎样的?或许人类的思维能力还难以达到能够思考出答案的地步。有更智慧的存在,比如神(圣人或许也算高于一般人的智慧存在)看我们也许就像我们看蚂蚁一样低等。生命真的是从无机物生成有机物再到蛋白质,再到生物进化的吗?有学者说,进化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大的迷思之一。据说反证的证据比正向的支持要多得多,或许人类的思维定势在故意忽视那些证明这个说法不对的种种证据。也许这仅仅是个猜想,我们却把它奉为真理了。世界或人类真的是由“至尊”创造的吗?我们到底如何而来?值得思考。不过奉爱瑜珈认为已经给出了真正的答案。

  这本书讲了瑜珈的不同阶段的概念,认为奉爱瑜珈才是级别。从业报瑜珈开始,中间有思辨瑜珈,入定瑜珈,八瑜珈,而奉爱瑜珈是至高境界。包括佛教也是瑜珈阶梯上的台阶。作者认为瑜珈是高于一切宗教的,特别是奉爱瑜珈。至少从去崇拜的神的仁慈和胸怀来比较,如果必须为我独尊,不允许其他别人崇拜其他的神,并由此引发血腥的暴力和残酷的杀戮,从这一标准来看,我觉得奉爱的道德标准确实要更高。

  我对宗教及瑜珈来说可谓门外汉,不敢妄加评论。只是读了这本书,对书中的观点有一些所思所想,零散地记录一下权当书评。以后我打算找时间读读佛教的书及本书中引用的一些著作比如《博伽梵歌愿意》等等。

标签:瑜伽 之道 读后感 10篇 瑜伽之道 瑜伽读后感 瑜伽10篇 之道读后感 之道10篇 读后感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