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风象·假妆》是一本由落落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页数:128+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艺风象·假妆》读后感(一):暗香
炎热的夏日,手捧一本小象 即使再烦躁也会安静下来,读完每一篇文章。读到香水的分时,仿佛有一种淡淡 的香气 扑鼻而来。
这就是小象的魅力,总是能让人心旷神怡。
拿到每一期的小象 我都觉得生活 有 了新的开始
是的,她是治愈的
《文艺风象·假妆》读后感(二):你的少女心
作为落落主编的文艺风象系列的第三本,治愈系加上“假妆”的主题,无疑是可以将少女情怀放大到极致的一种组合。
从编排和内容的选取上,可以看出看来这个团队一直在进步,比起前两本,这本可以说是更加的华丽,更加的能让很多人一眼就爱上。
所以……
请支持。
《文艺风象·假妆》读后感(三):那些美好的种种
《假妆》里无论是长篇小说还是短篇小说都流露一种叫做美好的东西。
这本书我是在书店发现的 清新的封面 精致的故事 都让我爱不释手
里面还有化妆的秘诀。每个女孩都渴望美丽,没有好看的妆容又怎会充满魅力呢。真诚推荐《假妆》这本书。关于过去的现在的种种美丽,青春也需要自信与活力。
《文艺风象·假妆》读后感(四):好的东西是靠自己去争取的。
最喜欢的是【夜奔】这篇。
看完以后和上书总觉得能想出那副场景来,
在看完书半个月之后的今天还是能回忆起莉莉抚摸司令的断眉的场景,莉莉跋山涉水去见司令。好的东西是靠自己去争取的,这话真好。
书的装帧啊纸质啊都是没话说得好,舍不得用力把它摊开。
总感觉杂志比小说渺小,现在觉得,杂志也可以像一本书一样值得珍藏。
《文艺风象·假妆》读后感(五):说不出的跛脚感
觉得痕痕那篇很不错 感觉文中的那个我呼吸生疼 虽没有公主的外貌却也是脆弱而纤细的豌豆姑娘 置身云端 同样地喜欢月亮短歌 但是看到几篇文章后感到了说不出的跛脚感就像吃饭时吃到了苍蝇 就是那篇cherry kiss和理由 实在不喜欢人写出的日式小说 语言生硬 唉挺好的题材为什么一定要往日系风靠拢 于是日系的清淡和青春文学明媚的浓烈混杂在一起 如果不是这样的文风我会给文艺风象打推荐 就是这样
《文艺风象·假妆》读后感(六):少女系列。唯美的一次阅读
因为冲着落落和图片而去买的这本书。
最大的感觉是图片非常精致,尤其是香水的章节。
许多有着文艺小清新情节的女孩子大概都会被吸引到吧
1.即使不化妆,口袋里永远有一只口红
2 指甲油的颜色永远不嫌多,一瓶瓶排成色阶状是最大的爱好。
3用眉毛去挑衅来自这个世界的冷淡目光吧
《文艺风象·假妆》读后感(七):A Beautiful Mind (一定要力荐,所以再发一次)
不知为什么,看完这期《文艺风象》,第一个念头,就是赶快找这电影出来重温(其实连这电影的名字都忘记),是因为看完阮筠庭(我还是叫她阮老师吧,她就是我梦中情人啊!)的月亮短歌?还是因为这“假妆”的主题联想?
阮老师的画依然感动人心,每个人的心里应该也有一个永远也没有长大的自己,又有多少人想回到仍然读书的年龄,因为现在看起来,当时的烦恼简直不算什么嘛。但是,却不可能,我们能拥有的也只剩下“A Beautiful Mind”。
假妆——虽然看着标题,如果你不化妆,或者你是男生(或者不化妆的男生 <( ̄▽ ̄)…),会没有买的意义,但是看完才觉得,如果你是素颜的女生,是因为你拥有素颜的素质,如果你化妆,那是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变得更好;在《假妆》里都有能戳中你泪点,但随即治愈你的文字或清新系的小绘本。
如果你是男生,那你就更应该看了,因为这样才能知道(过去,现在,未来)的女朋友,究竟是为谁而去化妆的。不过,如果真的爱她,那么即使是素颜,还是会很爱她的。(我就很爱素颜的她啦……我可不是在晒命 ( # ▽ # )> )
最后说一下,这次的编排和感觉,都很有老大上海的感觉,像老式广告上的红扑扑脸蛋美人,让我不禁想起一首诗: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 ̄︶ ̄)︽( ̄︶ ̄)︿(只是乱联想的,哈)
《文艺风象·假妆》读后感(八):假妆
实话,第一眼对这个主题并没有多少感觉,因为我是个不爱妆的孩子。虽然一度觉得,化妆是一件很美妙的事儿,就和我喜欢画画一样,控制颜色,控制明暗,当作品展现在眼前,喜悦无可掩饰。只是,我还是不会拿自己的脸当画布。
有那么一句话,化了妆,我还认识你,那是化妆;化了妆,我不认识你了,那是伪装。哈哈。作为一个不化妆的女孩,看到有人说谁敢素颜上街之类的句子,并不想举手,因为在我看来,这不是什么骄傲也称不上自卑的事儿。
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我也很佩服那些,起早化妆的孩子。曾经在寝室看小曼化妆,说是要看全过程。果然这种事应该是享受其中的,作为外人去欣赏就矫情了。
面对这期小象的一篇篇文,或长或短,都很吸引我,是故事是措辞,让我安静的坐在那里。这就是小象的魅力了。毕竟是熟悉的话题,文也都显得贴近自己的多。
以“假妆”为题,而不是“化妆”,想来这里也就不会有太多推介化妆品和化妆技巧的内容。多是那些心理,而女生的心思总是那么细腻、曼妙,婉转迁回,又能让人津津有味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