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家族:没有名字的人1》是一本由范先慧著作,火雀传媒 / 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炎黄家族:没有名字的人1》读后感(一):写一写炎黄家族的配角——璇波
当时还记得,第一次看《炎黄家族》的时候,故事还只是一个稿子。但是很高兴地看了下去。对面小伙伴传来骄傲地炫耀声:怎么样怎么样?写得好吧?我不住点头:确实确实,文笔华丽,辞藻优美,十分中二。
说到范先慧的故事,第一反应如果不是文笔华丽、辞藻优美的话,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你肯定没有认真读完。她的成语化用、排比句式、比喻拟人,是第一次让我觉得,哇靠,赶紧拿支笔记下来!!!辞藻优美程度,足以让人忘记情节。嗯,这就是我想解释为什么这本书我看了两遍审稿。
每次看小说,我都喜欢关注配角的戏份。这一次也不会例外。甘璇波的出场并不算太多,在姬非临遇到任何问题的时候,甘璇波都是那个愿意支持他,并且给予帮助的人。就像每一爱情小说都会有一个痴情的男配一样,少年小说当中,主角也会有一个常年陪伴在他的身旁,默默付出不计回报的朋友。璇波便是这样一个朋友。她很可靠,无论姬非临什么时候需要她,她都能第一时间出现。她很低调,故事的中心舞台永远都不是她。但是最终,故事里那个神秘的没有名字的人——黄丝结还是认可了她所做的一切。她更像一块基石,不一定耀眼,不一定瞩目,却一定靠谱。当所有人都喜欢站在舞台的中心时,璇波默默退在一旁,只在必要的时候提供,低调而不惹眼。
曾经有人跟我说,像甘璇波这样的人,在现实社会中并不一定能得到最好的。在这个如狼似虎,奉行狼的精神的社会,连社会资源的分配都会优先考虑刺头。社会上的人更是奉行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原则。只要大吵大闹,就一定会换来各种优惠。没有人真正愿意去做一个默默无闻,甘愿低调的甘璇波。
可能,在《炎黄家族》第一中,最值得记住的就是璇波。没有她,就没有谭晓鸟的回归,没有她,也没有黄丝结的加入,没有她,姬非临连第一步都不一定能迈得出去。
《炎黄家族:没有名字的人1》读后感(二):你是谁?你叫什么名字?你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小时候,总有大人问我“你是谁呀?”,父母教我回答自己的名字,“我是阿狸”。长大之后,似乎很少有人这么问我,他们改问“请问怎么称呼?”,我就回答“你可以叫我阿狸”。终其一生,我们都在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三个哲学问题,而最初的最初,定义我们“我是谁”的就是我们的名字。
名字是父母给我们的,所以长大之后的我们不再满足于定义自我为自己的名字,开始寻找自己到底是谁,“我是怎样一个人?”有个小朋友对我说:我是天家四少,真名叫“齐恋林”,由来是爸爸姓“齐”,妈妈姓“林”,他们谈恋爱就有了我,然后我都不好意思说我真名,这是一个土名字,我爸妈真的是。
或许他的父母觉得这个名字很浪漫,孩子是他们的结晶,这个名字更是高调地宣告了这个事实。可是他们没有想到孩子会对这个名字感到困扰,我朋友甚至直接吐槽“父母怎么可以把他们的爱情强加在孩子上呢?”我不讨论这样的取名是对是错,只想说我们的自我意识或许是从反抗别人以为的“我”开始?
所以我很开心,看到有儿童文学的作者愿意以“姓氏”为主题写小说,“姓”是炎黄家族的血脉传承,而“名”是父母的期许,一个是过去,一个是未来;我们带着自己的姓名去寻找自我,这是现在。
主角姬非临,一个十六岁转学生,没有朋友,来新学校的第一天,还是和以前一样,不受欢迎,遭到排斥。他的生活从在妈妈给了传家宝“轩辕龙形玦”开始,变的不太一样,他开始寻找自我,搞清一切谜团,承担起自己的使命。为了不剧透,我只能说姬姓出自黄帝出生所在地,他是轩辕黄帝的子孙后裔。
老师杜雪樱,刚刚走出大学校门,憧憬做个人见人爱、受人尊敬的教师。可真正走上讲台,她才发现眼前纷乱庞杂的一切远不如当初梦想的那样,让人如愿以偿。这或许是绝大多数像我一样的师范生初为人师时的心声,开始怀疑自我的理想,有些疲累和迷茫。
杜,字义为一种树木,学名甘棠,为神农氏族所栽培,是蔷薇科落叶乔木,因其枝有刺,枝液苦涩难以下咽,故引申为“断绝”和“排斥”之义。而黄丝结,是贯穿整个系列的重要人物,没有人知道他的姓名,因为总是系一条明晃晃的鹅黄色丝带,所以人称“黄丝结”。他从上古黄帝时代活到现在,法力高深莫测,当上古恶兽觉醒,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危险时,他带着姬非临让世界恢复了宁静。
可是他到底是谁?他叫什么名字?他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没有人知道。
《炎黄家族:没有名字的人1》读后感(三):《炎黄家族》,一次充满了人生思考和哲学思辨的心灵冒险
我从两个层面上来回应这个问题吧。
第一个是从体裁层面。
推理小说,是集生活、神秘、解谜、思考、悬疑情节于一体的阅读体验。
而“炎黄家族”正是这样一本写给青少年阅读的幻想推理小说。
故事以一个神秘隐居的法术师——“黄丝结”为核心人物,以他所居住的“经天路101号”“金乌庭园”为背景舞台,展开一系列神秘的,奇幻的,充满悬念色彩的魔幻故事。
经天路101号,就如同一个每天拆解各种谜题“精怪事务所”,上演着一幕幕或感人、或奇幻、或心有戚戚、或怅然若失的“事件”。而莅临黄丝结宅邸的“访客”,基本上都是一些很特殊的人群、妖群、神群、怪群……
《炎黄家族》是一个儿童文学领域,“幻想推理小说”的代表。它展现了“Mix and Match fantasy”(魔幻推理混搭)的理念。这个构思在作者心里酝酿了将近十年。它通过一个个生动、感人、唯美的,甚至带着一点思考和忧伤的悬念故事,开启儿童文学领域内一次空前绝后的尝试,为期待喜欢幻想、处于成长中的孩子,来开启一段神秘、紧张、心潮起伏的心灵冒险。“炎黄家族”所带来的阅读体验是与不同以往的,全新的,专属的,个性十足的打上“悬疑精灵”烙印的一朵冷葩。
记住,它有一个鲜明的特点:神奇而冷峻,吸引你一刻不停地你读下去,直至最后一刻。
第二是从内容层面。
《炎黄家族》是一个关于探索、关于成长、关于人生哲学的小说,是由古灵精怪的情节和传统文化为包衣,解析友情、人情和人性的小说。
在内容上,它是古代文化元素和现代哲学思辨的混搭,是美轮美奂的意境和跌宕起伏剧情的混搭,是画卷一般的文字和史诗一般气场的混搭,是迷离的笔记体结构和精心设置的悬念的混搭。多重元素聚拢一处,呈现出一种新奇感极强的“撞色效果”,宛如夜空中轰然绽放的礼花一般耀眼瞩目,你甚至能嗅到低空中那种华丽而低沉的气息。
的孩子需要带有传统文化色彩的、真正属于自己的儿童文学。在《炎黄家族》当中,你可以看到上古神话的影子,了解百家姓的起源和滥觞,认识诸多古代器物和俗,欣赏古代园林当中的奇花异卉,探寻《山海经》《搜神记》《镜花缘》等志怪小说的秘密……十年磨一剑,《炎黄家族》在诸多知识体系的融合当中,洗尽铅华,在更广泛的不同魔幻文化元素的撞击之下,迸发出更多更加新奇的想象火花!
待到散尽,灯火阑珊,儿童文学、魔幻元素、悬念阅读的眩目精彩却远远没有完。
对于这一切,小读者的眼睛永远是对于“Mix and Match fantasy”最好的评判。
合上《炎黄家族》的书页,你会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当中,结束了一次唯美而深刻的文学阅读旅程,经历了一次古代文化、上古传说的洗礼,完成了一次充满了人生思考和哲学思辨的心灵冒险。
然而,它真正要告诉你的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可思议的事,只存在可能存在之物。人生的一切、挫磨、端倪以及疑惑,全都可以凭借一颗慧心和真挚情感,巧妙化解。
《炎黄家族:没有名字的人1》读后感(四):《炎黄家族》编辑手记
和《炎黄家族》的作者范先慧姐认识,是通过一位来自非常可爱的武汉的非常可爱的作者朋友(请问这位朋友,你的稿子什么时候交?)。 当时我在地铁上读完作者的小说《封神之兽》(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748381/ ),一股浓浓的爱意油然而生,于是跟可爱的作者朋友发微信,说,你有没有看过这本书,想和你聊聊哇。 可爱的作者朋友二话不说发来一张微信名片,回说,这是我鲁迅文学院的同学啊。
于是,2016年北京书展时的某个日落黄昏时,我和作者姐见了个面。戴着细边框的眼镜,一双眼睛弯弯的看起来总是带着微笑,声音意外地低沉温和,秀气又迷人。
我想,怪不得书上的作者简介写着,她是一个“悬疑精灵”,这就是她啊!
我带了一本小马宝莉的玩具书做礼物,并迅速以小马宝莉死忠粉的身份隔空和姐的女儿握了个爪。
我们聊了天气和茶和故事,太阳还没来得及下山,好像一切就聊得差不多了。当我们回归短暂的沉默,我终于惊讶一切为何如此顺利。命里有时终归有。一直以来,我都坚信,命运自有它的牵引,自己的喜欢和愿望不过是注定路途上的锦上添花而已。
这恰好也是《炎黄家族》系列故事背后的。遇到一个人,成就一件事,我之所以是我,你之所以是你,时间、空间、记忆、血脉,让我们有摆脱不了的使命,需要发现,需要面对,需要找到这份自我。
————————————————————
回到上海,很快收到了系列四稿件。她曾经以“黄丝结笔记”的名字出版过,但并未出全。当我看到书稿的全貌,我安静地看着她,等待她告诉我关于自身一切的答案。
那个自始至终当着神秘扫地僧的主人公,不曾透露过关于自身的一言半语,抛弃过去、没有名字,无生无死,却偏偏关怀着千百年来无数迷失的生命,指引他们找到真正的自我。
那些平凡的少年,青春期的孤独,和父母的疏远,挣扎的友情,朦胧的倾慕,说不清的愿望,想要证明自己、实现自我的强大动力,和千万个平凡的少年有和不同? 然而,他们活在这个天、人、魔、冥和谐运转的幻想世界里,他们遇到了那个神秘的人,命运的丝线像他束发的黄丝结一样,轻轻串起这些少年的生命。
为此,我们将看透少年们的血脉,追溯到创世之始。从家族和姓氏一脉传承下来的,摆脱不了的集体潜意识印刻在他们的心灵中。为了挣脱命运的枷锁,恰恰需要回归命运的指引。凡事,逃不过审视自我与拥抱自我。而真正的自我,既存在于此刻的我,也存在于血脉之初流传至今的每一条血脉之中。顺着代代传承的血脉之线,我得以回到源头,看清一切,并获得自由。真正的自由,代价就是这抹不去的印刻。
什么是我们身上最深刻的记忆,什么是失去记忆、没有名字的神秘人彼岸的真理?
——名字,一个生命的真名。姓氏,一个生命的过去与未来。
“你是谁?你叫什么名字?
寻找真名的旅程,就是寻找自我!
寻找自我,开启传承万年的 家族秘史;
名字背后,是独一无二的自我象征;姓氏背后,是传承万年的家族秘史。
炎黄家族四千多个姓氏,从上古传承至今。无数少年曾在成长中自我迷失,但只要记得自己的姓名,家族的血脉就会赐予你力量,亲友的思念就会赐予你希望。成长的旅途中,你就永远不是孤独一人!
寻找自我,开启传承万年的家族秘史;
实现自我,永远铭记自己真正的名字!”
这段文案写完几乎一气呵成,相比一年前磨了几十稿《妖怪客栈》(https://book.douban.com/series/39740 ,请叫我广告狂魔)的文案来说,简直一天一地。颇有一种“事就这样成了”的酣畅淋漓。也许这就是这书稿自己告诉我的秘密。
————————————————————
决定了!
把名字和姓氏的文化依存放大到更为显著,这是少年们与黄丝结的故事,更是“炎黄家族”的故事。我和唯径(火雀的CEO,靠谱暖男&超级畅销书编辑围巾哥哥!)即刻火车前往南京找到了作者姐,把“炎黄家族”的想法和盘托出。
几乎和初次见面时一样顺利,似乎一切都水到渠成。于是,“黄丝结笔记”全新升级为《炎黄家族》,这就要与大家见面了!
《炎黄家族:没有名字的人》系列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中审视自我,再一次思考自己的姓名,找到自身的依凭,找到真我的自由。
愿我们被命运温柔相待。
《炎黄家族:没有名字的人1》读后感(五):炎黄子孙-没有名字的人
为什么我姓王,他姓李? 每个人的姓氏背后承载着怎样的家族秘史?
每个人应该都曾好奇过,为什么我姓王,他姓李?
人初次碰面爱问“您贵姓?”,以便适当地称呼对方。在所有的对话中,询问姓氏通常都是最先要做的。
姓和名一样,都是代表每个人及其家族的一种符号。名字背后,是独一无二的自我象征;姓氏背后,是传承万年的家族秘史。
从它的形成、发展、演变的漫长历史过程来看,它是构成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若说姓氏起源,一定是在上古时代。当时文明初成,国概学会了群居生活,进而有了原始的氏族。每个氏族总得有个称呼,不能老是“哎、喂、嗨”地互相打招呼呀。
后来,随着文明的发展,母系社会兴起,于是先民的姓氏多以含“女”字为高贵,以此也有了传承。譬如,黄帝以“姬”为姓,炎帝以“姜”为姓。就连“姓”这个字本身,也从“女”旁,这大概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个特征性产物。
到了周朝,“姬”更成了上流社会的第姓,但随着分封制的进一步建立,进而产生了诸多诸侯国,此时,姓氏文化也得到了发展,也开始走向多元。
在“姓氏文化”少年小说开创之作《炎黄家族:没有名字的人》系列中,主角姬非临便是人文初祖黄帝的后人。
但是不了解自己的姬姓渊源的姬非临无法承担起黄帝后人的责任。最终,在上古四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帮助下,姬非临渐渐认识自己的姓所承载的意义,了结了一段绵延千年的恩怨。
而主人公夕非是一个姓杨的女孩儿。
杨姓,其实与姬姓是同源,周武王的孙子被封为杨侯,之后他的子孙便以杨为姓,流传了下来。经过隋朝、南吴,杨姓发扬光大,逐渐流行开来,成为百家姓中重要的一个姓。
据说“杨”是太阳的意思,“木”和“昜”组成,“昜”在古代通“阳”。
夕非其实并非普通女孩,只是一具木偶,本没有姓。她羡慕人类情感与生活,渴望获得一个属于自己的姓,终于千回百转,夕非的诚意感动上苍,她获得了一个姓——杨,就是乔木的意思。
每个人都曾好奇“我是谁”,从自己的姓氏到自己的名字,姓氏文化代表了一种植根于集体潜意识深处的记忆符号,是小到自我认知、大到文化传承绕不开的血脉传递。不过,将“姓氏文化”融入少年幻想小说当中,还是前所未见的。
《炎黄家族:没有名字的人》作为姓氏文化的新时代符号,开辟了东方文化幻想少年小说的土,将在每一位读者心灵深处点亮“寻找自我”的明灯。
不仅如此,《炎黄家族:没有名字的人》系列还糅和古代诗词文化、茶道文化、园林文化等诸多元素,本土文化气息浓厚、磅礴大气,让读者在阅读惊心动魄却又饱含深情的故事后,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试读一下这浓浓风的文化幻想小说吧!
“哗啦啦——”
大片玻璃的碎裂声在我耳边炸响,我的身体犹如一颗沉重的炮弹,和飞溅的玻璃一起坠落到清冷的柏油马路上。
无数玻璃碎片扎进我的胳膊、肘腕和手心,却丝毫感觉不到疼痛。
我吃力地爬起来,摔倒了好几次,跌跌撞撞地朝黑暗深处跑去——仓皇回眸的一瞬,那对冰冷的闪银色眼睛深深地映在我的瞳仁中⋯⋯
不知跑了多久,我精疲力竭,直到一丝光亮迎着前方的道路扑面而来,那是清晨来临的微光。湿而冷的空气第一次灌进我的喉咙,令我不由自主地咳嗽了好几下。
顷刻间,黑云挤走了曙光,淹没了初升的太阳。凉风席卷着一张晨报飘落到我脚下,上面浮泛着新鲜油墨的味道。
头版头条赫然写着这样的字。
神秘罪犯深夜纵火 “玩偶之家”灰飞烟灭
这是一桩没有任何头绪的案件,发生在昨晚的午夜时分。被害者是一位老人,根据DNA 检验,正是“玩偶之家”的店主。老人的年龄、身份、档案不详,亦没有任何亲眷。现场因液化气瓶罐燃烧爆炸而一片狼藉。纵火者行事老练,手段残忍。大火燃起的一刻,他迅速穿上一件防火服,作案之后,他谜一般地消失在混乱的火场中,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我抓着这张报纸,踉踉跄跄走过熟悉的街道。街角尽头,隔着老远就能闻到一股尚未散尽的焦煳味。店铺四周早已被红色的警戒线包围起来,未熔尽的玻璃碎渣以及无数破布条、碎木片散落一地。
几个小时前,我还睡眼惺忪地在灯下看着爸爸专注地工作,然而这一切都被那片突如其来的火光粉碎了。我缓缓闭上眼睛,柔和的街灯和熊熊烈焰交织在一起,爬上满是伤痕的记忆。直到晨光微醺我才意识到,我的家已经完完全全被摧毁了。再也看不到下的那点柔光,再也看不到爸爸慈爱的脸庞。
我慢慢转过身,一步一步地走回来,不知要到哪里去。
身后传来细微的脚步声,这脚步声好像跟了我很久。我看到,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男孩此刻正站在我的身后,黑白色的格子衬衫松松垮垮地揣在磨得发白的牛仔裤里,尖脸方额,高高的鼻梁,一双大而突出的眼睛掩映在浓密的眉睫之下。
当我回过头,他猛地刹住脚步,目光落在我脖子上那条流光溢彩的蕾丝宝石项链上。我本能地用手护住项链,奔跑起来。他大踏步追上来,一下拦在我面前。
“给我!”他毫不客气地伸出脏兮兮的手,毫不客气。
“不⋯⋯”我怯生生地后退。
他抢上一步前来,一把扯住我的项链。
“别!”我紧紧抓住他的手。
他使劲拧住我的胳膊,我俩扭打在一起。我铆足了劲儿想推开他,他却用另一手死死地掐住我的脖子。猛然间,他不经意地触到了我冰冷僵硬的手肘。
“啊!”他吃惊之余,一把将我推倒。
我摔在地上,袖子完全撕破了。他一手攥着我的项链,一边用惊异的眼神打量着我。
“怪物!”他大叫一声,头也不回地跑了。
不久,天地间起风了。清凉的雨水打在我的身上、脸上,不一会儿就洇湿了整条街道。人们从我身边经过,投来几许好奇的目光。这些目光同他们的脚步一样,行色匆匆。我快走几步,忽然间没了力气,软软地靠在路边的一座汉白玉石狮子雕塑上,脊背顺着那股彻骨的冰凉,滑落到地上。
“孩子他妈,这女孩怎么了?”
“你能确定这是个‘女孩’?”
“看上去的确有些奇怪,我猜⋯⋯”
“与其瞎猜不如问问,孩子他爸。”
⋯⋯
我惊异地抬起头,发现说话声居然来自我身后的那对汉白玉石狮子。我抬眼望了望四周,似乎它俩方才的对话只有我能听得见。
“瞧啊,她在看我们呢!”脚下爱抚着一只小石狮子的母石狮子说。
“看情形,还是个挺精致的女孩。”脚踩滚球的公石狮子偏着脑袋说。
“我早说了,她根本不是什么女孩!”
“那她是什么?妖异、精怪,被人施了法术的傀儡?”
“这我怎么知道!”显然,母石狮子在一系列毫无意义的揣测中,快要失去耐心了。
我明白,我此时此刻的样貌引发了它们无端的揣测。我是一个女孩吗?不是吗?我低头看了看自己,我究竟是什么呢?连我自己也无从知晓。
“请问,”我扬起头,小心翼翼地开口问,“你们⋯⋯是在说我吗?”
“嘿,孩子他妈,她能听见我们说话!”
“就说吧,她根本不是一般的女孩!”
“孩子,你从哪儿来?”公石狮子问。
“从玩偶之家来的。”我吞吞吐吐地说。
“玩偶之家?”公石狮子望了望火场的方向,“你是说,昨天夜里被烧掉的那家玩偶商店?”
“嗯。”我低声应答。
“唉,可怜的孩子。”母石狮子一声叹息。
“这里面必定有什么缘故。”公石狮子打量着我,“究竟发生了什么,孩子?”
我低头想了想。
“我看见了,”我语意喃喃,带着伤感,“那个人焚毁了我家的店铺,那个长着一双闪银色眼睛的男人⋯⋯”
“那个男人现在哪儿?”公石狮子问,“你还看见了些什么?”
“他走进熊熊大火里,就这样消失了,我是唯一见过他的人。”
“好好的人,怎么会消失?”母石狮子说,“这真匪夷所思⋯⋯”
“那么,你今后打算怎么办呢?”公石狮子问。
“我要找到那个杀害爸爸的凶手!我要当面问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我瞪大眼睛,握紧了拳头。
“可是,你怎么找到他呢?”公石狮子正色道。
“这⋯⋯”我无言以对。
“我倒是有个法子,”公石狮子抬起头,“兴许能帮到你。”
“孩子他爸⋯⋯”母石狮子似乎有些犹豫不决。
“唉,这世界偌大而陌生,她一个这样的孩子,能去哪儿呢?”公石狮子望着阴沉的天空,“几百年过去了,我们每天在这里守候,不就是期望着有一天,有人能将‘它’带走吗?这丫头能听见我们说话,不妨一试。”
“也好,姑且试试吧。”母石狮子叹了口气,“毕竟,最终能否找得着,也要看缘法了。”
它们在说什么,我一点儿也不明白。
公石狮子将头转向我,说:“丫头,你瞧见我身后那幢建筑没有?”
顺着石狮子目光所指的方向,我看见一座巨大恢宏、古色古香的建筑:六根巨大的汉白玉立柱撑起一座整肃的府院,飞阁流丹的屋檐两头各有一只瞠目结舌的古兽;雕刻的栏杆和三段缓坡式阶梯与面前的这对石狮子遥相呼应。
“那幢建筑是咱们这里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图书馆,里面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千百年来,这些秘密由不同的神兽守护。今天,我要告诉你其中最为隐秘的一个——你听说过‘黄丝结’吗?就是那个没有名字的神秘人⋯⋯”石狮子低声问。
“黄丝结?他是谁?”我摇摇头,承认自己一无所知。
“传说,他是上古神祇的后裔,拥有高贵而神秘的血统,几千年来,一直游离于天、人、魔、冥之间,过着不为人知的隐居生活。”
“他能帮我找到那个闪银色眼睛的男子吗?”我满怀希望地问。
公石狮子撇撇嘴:“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他办不到的事儿,那任凭是谁也无能为力了。”
“怎样才能找着他?”
“要想找着他,其中一个办法就是得到传说中的上古典籍《黄丝结笔记》。它不仅详细记载着有关黄丝结的奇闻轶事,还是通往他的居所——经天路101 号的一把神秘钥匙。”
“《黄丝结笔记》在这座图书馆里吗?”我望着眼前这座黄瓦红墙的高大建筑。
“确切地说,它位于这座图书馆的‘某个地方’。这地方为我们石狮子的家族世代守护,只有真正需要它的人才能得到。”
公石狮子说。
“记着我下面说的每一句话,丫头——”
母石狮子清了清嗓子,信口念了起来。
不在左边在右边,
不在下面在上面,
不在里边在外边,
勿朝上看,须朝下看,
不是十三,应是十四,
惊鸿一瞥,转瞬即逝。
“记住了吗,孩子?”
我点点头,迫不及待地朝图书馆的方向飞跑起来,身后回荡着两只石狮子异口同声地大声叮咛:“孩子,要赶快!如果天黑前还没找到,你就永远也不可能找到它了。”
登上三重汉白玉石阶,走进暗红木格大门,我发现这座古老的图书馆比我想象的要大。
两条巨大的螺旋形扶梯宛如一对张开的羽翼在大蜿蜒直上,似乎一直能通到天上去。楼梯一侧安装着精密的安检系统,几个衣着整肃的工作人员来回逡巡。
“请问,”我怯生生地走到一个工作人员面前,“这个图书馆里究竟有多少书?”
“不计其数,”他打量着我,“这个几乎所有的古代典籍在这里都可以查到。”他把我带到一排电子屏幕前,“在这里输入书名,很快就可以知道你要找的书存放在馆里的哪一处。”
尽管我对这个主意将信将疑,还是傻傻地试了试。
《黄丝结笔记》——果然,没有。
我望望四周,光大里就有几十个不同门类的阅览室,每个阅览室都有一个独特的名字,门扉上还镌刻着不同种类的飞禽走兽。我望着那么多扇大门,一时间真不知该从哪儿入手。我在一楼逛了一圈,光是每个阅览室门口的电子查询书目一天都无法全浏览一遍。
猛然间,我的目光落在大里的那对巨大的楼梯上。顺着楼梯的扶手向上望,第十阶开始分为两条,每条楼梯的廊柱上,一边一个,都对称地立着两只黄玉滚球石狮子,它们张牙舞爪,神情飞逸:其中一只爪子指向右边,另外一只指向左边。
我想起石狮子的话——“这是一个石狮子家族世代守护的秘密。”
看来,要找到《黄丝结笔记》,得留意一下图书馆里所有的石狮子。
不在左边在右边,不在下面在上面……
我走上楼梯,顺着一溜儿爪牙指向右边的石狮子攀登上去。螺旋形的楼梯盘旋上升,似乎没有尽头,每一层楼梯口都有一只标识方向的黄玉石狮子。我一刻不停地往上爬,当爬到第十层的时候,楼梯口不再有石狮子了,于是我停下来,发现自己已经气喘吁吁。
十楼是一个硕大无比的回廊,宛如空中楼阁般向四面八方延展,每边三排,每排三个,共有九个阅览室。每个阅览室的门上各有一个奇怪的兽形标识: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赑屃、狴犴、负屃和螭吻。
我认得它们。爸爸曾经做过一套一模一样的玩偶——它们是传说中的龙之九子。这九种怪兽当中,狻猊的样子最近似于狮,它圆头圆脑,尖牙利爪,平日里喜欢趴在香炉上,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
我推开狻猊阅览室的门,这里堆放着许多陈年古籍,高大的书架分为里外两层。
不在里边在外边……
我在外层书架边停下来,依次看去,分别陈列着《黄帝内经》《上古天经》《河图洛书》《山海经》《搜神记》《推背图》《奇门遁甲》《紫微斗数》⋯⋯
没有,就是没有一本叫作《黄丝结笔记》的书。
难道不是这里?我从阅览室走出来,发现门楣上狻猊的大嘴正对着侧边一个不起眼的安全出口。我走过去推开安全通道的门,眼前赫然又是一段楼梯。
勿朝上看,须朝下看……
这指的莫非就是这段隐秘的楼梯吗?我沿着楼梯往下,一层、两层、三层⋯⋯一直走下去。我终于注意到了,这里的每层楼的台阶都刚好是十三阶!
不是十三,应是十四……
“十四”在什么地方呢?每层楼梯明明只有十三个台阶啊。难道“十三”代表的并不是台阶的数目?我又一次陷入了迷惘。
天色渐渐暗下来,图书馆的走廊里传来清晰的广播声:“各位读者请注意,图书馆闭馆时间就要到了,请尽快挑选图书,办理借阅手续,谢谢合作⋯⋯”
我的心陡然一沉。一定有,一定有一层楼梯是十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