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人的成长比作一条大江大河,那么语文将是这条文脉中的源头。数学,英语以及其他自然学科都是这条奔腾不息河流中的众多船只。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的学科。课程性质的特殊性也就决定了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学科。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为河流创造动力的源泉。如果阅读的河流干枯了那所有的船只都将被搁浅,其他学科也只能永远就在那里。如果语文阅读的源泉源源不断,那么学中千帆过尽,万船齐发的面就会到来。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的特点。它是我们理解其他学科,弄懂其他学科的奠基石。如果语文理解能力达不到一定的水平,其他学科再简单的科学道理理解起来都是翻越千山万水。学好其他学科母语是关键,阅读无疑是最好的捷径。
薛瑞萍老师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核心实行了《日有所诵》让语文学变成了一件如同欣赏美景的旅行。她让孩子们坚持有感情地朗读,细心体会语言文字中的美。文学是人类经过长期生活生产经验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优秀成果。如果孩子不去阅读就会错过文字中透露的意向美。文章中有再多的千帆竞发,再多的山清水秀,再多的大漠孤烟……孩子依然无法领略,久而久之语文的审美意识,语文的文学素养都仍是一潭死水。
孩子坚持语文阅读,真正静心领略,结合生活实际去想象就一定能让生活摘掉枯燥的帽子,脱去晦涩难懂的外衣。文学里的山清水秀,大漠孤烟就真的成了祖国最壮丽的风景。当然,语文阅读不是蜻蜓点水,蜜蜂采蜜一样粗枝大叶地一翻而过。它需要勤奋的人让困难只拦着自己一次,需要勤奋的人动动自己的手指查阅资料,需要勤奋者铭记阅读理解的困难只为难到自己这一次。相反阅读只为增加阅读的页码,只为在别人面前炫富而囫囵吞枣,再多的阅读除了是苦熬就是百害而无一益。再多优美的意境,再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文字都是生硬而没有情感的。
提升语文素养需要真心地从认真阅读开始,让我们拿起书来阅读吧!让阅读真正成为提升素养,摆脱枯燥乏味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