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解释卷二:收入与成本(神州增订版)》是一本由张五常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5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经济解释卷二:收入与成本(神州增订版)》精选点评:
●看似是一本床头厕边便可一读的随笔,万万没想到,成了一本无坚不摧的催眠书
●14年5月
●没读懂
●推翻了自己以前的觀念,再上一層樓。八十歲的老人,拜服。
●再几个来回
●关键是概念,今年要跟《经济解释》耗上了。
●关键句:私产不需要有私人所有权,边际产量下降定律。
●: F-53/1219-1#2
●坦白没全看懂……张偏偏不用数学,反倒是最考读者逻辑的,对逻辑思维平平的人而言数学终究是种不错的工具,他就是不用……某些文字上的表达总令人感到别扭,如“××重要”,可能是他从方言带进来的(他演讲都是用粤语,夫人在边上跟着翻)。卷三就先放着,等前两卷重看过,也看些别的书之后再接着看。他的书确实不适合我这种初学者看,学到的“实证”意识或许比经济学内容还要多些……
●许多地方没能读明白,或是理解上不太顺利。书中提到了几个我学微观宏观时觉得违和之处,但张五常的解释也并未令我豁然开朗——亦或在下理解不够深入。这本的主题是收入与成本,主要讨论了利息、成本和租值的问题。这三者都是很好很基本的工具,用好了能解释很多问题,虽然用好他们并不容易。张五常先生貌似用的很好,很符合道理。但其对他人学说的一些批判却不太令人信服,大多能理解那些学说有的“问题”,但不明白为什么那些学说是“错的”。本书之精髓,在下还是没能领会到吧!
《经济解释卷二:收入与成本(神州增订版)》读后感(一):关于套套逻辑
达尔文的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不仅仅是个套套逻辑,它还提供了一个观察的新的视角框架,在这个视角下,加入内容,可以对现象进行比过去更符合检验,更方便的解释。
其他的套套逻辑,也可以依此判断其意义。
《经济解释卷二:收入与成本(神州增订版)》读后感(二):懂得从(边际)转变的角度看问题,技术就过了最重要的一关。
凡是限或行为的转变皆属“边际”性的,而此“际”也,可大可小。数学微积分说是处理小的。其实从宇宙的变化看,小的可以看为大,大的可以看为小。懂得从(边际)转变的角度看问题,技术就过了最重要的一关。(第八章《制度的费用》第一节<限转变与行为解释>)
《经济解释卷二:收入与成本(神州增订版)》读后感(三):大哥你还是写英文吧
五常大哥 你的中文实在到了一定境界 真心看不懂 我知道也很欣赏你具备很好的批判性思维,从不把所学理所当然的塞进脑子,而是要学尼采怀疑一切。但真心希望你在七十多高龄还是要多学中文
内容的话水分太多,例子有些生硬,可能是语言的关系,少了点没有名家风采
本书的亮点在于那种怀疑的精神,作者鄙视一切想当然的态度,这是做学问可贵的地方
《经济解释卷二:收入与成本(神州增订版)》读后感(四):几个POINT
租值的概念。
不好的制度,比如产权不清,会造成租值耗散。例子:非洲可以种高价值果树的草原,因为产权不清,变成低产值牧场。
利率的变动会让产品提早收割,因为产品的成长速度小于利率。
用女性3个职业,歌女、文员和女医生做了精彩的折现分析,以及利率对选择职业的影响。
无产出的资产价格,依赖于有产出的资产,比如收藏品价格取决于经济。类似于吸收财富的海绵。
《经济解释卷二:收入与成本(神州增订版)》读后感(五):新古典的传统
传统价格理论并不区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此书第三章《宏观分析的失误》值得专业和非专业人士认真研读,让你能在短时间内明白那些传统的经济学家为何反对微观和宏观的区分,也能明白宏观分析的谬误之所在。这是的一章,也是不容易读的一章。读完此章节,突然对现代经济学教育感到很悲哀!
第四章“财富积累的仓库理论”为重修时新加的章节,解决了自费雪、罗宾逊夫人以及哈耶克等大师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历史难题,据说罗宾逊夫人和哈耶克都快为此得了精神病。弗里德曼号称得到了圆满解决,但诸如赫舒拉发都说看不懂。这章很精彩,至少在逻辑上已圆满解决了财富累积的难题,的一章!
第六章《生产的成本》完全是颠覆性的一章,非常难读,知识跨度极大。
总之,阅读本书需要扎实的经济学基础,最重要的是要有新古典的传统,否则会看得一头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