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天才》是一本由乔尔·格林布拉特(Joel Greenblatt)著作,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1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股市天才》读后感(一):只属于“股市天才”的书
学投资不到一个月,但是看到这本标题的书还是被吸引了,不为别的,只为发现自己离股市天才还有多远?
乔尔.格林布拉特是美国一只著名基金的经理,开始以为他写的书还是很值得学的。买来通读完,发现这本书(中文版)翻译得比较深奥,可读性较差,也不是很适合的投资。里面所讲到的最多只能影响一些你的投资理念。
对投资初学者的影响较小,算是一本标题的书吧。等我成为股市天才的时候再来重读这本书,或许能理解到作者的一些天才理念和投资手法。
《股市天才》读后感(二):打开特殊事件投资之门
此前看过格林布拉特的《股市稳赚》,写的简单实用,而此次看的《股市天才》则显深刻了许多,这本书写得太好了,难怪书中提到该书好到有人读了15遍,名不虚传!
特殊事件投资,国内投资者接触很少,因为发生的也很少。特殊事件投资就是投资那些因为企业拆分、公司并购、资产重组、资本重组而被低估的证券。书中分四个章节介绍上述四种特殊事件的投资方式,而每个章节都按照名词解释、运作机理、案例、回报的模式来详细阐述。卡拉曼的《安全边际》虽说也有介绍过这类型投资,但比不上该书生动、印象深刻。
为什么特殊事件中的证券会被低估,从而变成金矿呢?理由有两种,第一是因为证券的持有人类型不同,持有理由也不同,他们会因为各自的偏好而不理性的抛售证券。例如企业分拆中,被分拆出来的企业可能因为业务不同、太小缺乏流动性、不是指数成份股、业绩太烂等原因而引发抛盘。而在资产重组中,债权人、银行根本不想投资被重组的企业,当初借款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息而非股息,自然也不想要重组后重新发行的新的普通股,很轻易卖出手中证券而引发抛盘。第二个理由是人们没有仔细阅读特殊事件处理的公开文件,导致人们不知道所持有证券的价值潜力。总的来说是因为人类的心理误区模式,就像为什么低市盈率组合能长期跑赢指数那样。
这本书开阔了我对价值投资的认识。基本上常规的价值投资是投资以往业绩优秀的企业,此所谓白马股投资,再深入可以投资业绩平平甚至亏损的企业,但这种企业会变革,换股东、换管理、换就有变好的趋势,此所谓黑马股投资。再来就是这种特殊事件投资了,相当已经动手术的企业了。三种价值投资层层递进,一切都那么顺其自然。不过,特殊事件国内目前是没得玩的。
《股市天才》读后感(三):寻找特殊事件,然后滚雪球吧
去年才进入股市的我,显然只是一个小韭菜,躲过了去年6月的股灾,(因为那段时间完全不知道怎么买股票所以只买了基金),却没有躲过今年初,被割了不少肉肉,可是由于之前给自己打的鸡血够足,所以还在,反正也没有多少米,而且的确是闲钱。
其实这本书,我从去年大概10月就开始读了,每次读一点点,然后直到今天才完全读完,然而前面却也忘得差不多了,年龄大了记性不好。
真的,自己看的投资书籍不算多,但也不少了,大师们说的贪婪和恐惧我都知道,可是一到了股市好像真的会选择性失忆。
作者乔尔的建议其实都非常的好,针对特殊事件。但是我觉得对于还是小韭菜的我来说,不是特别能把握得住,我现在应该先从基础做起,这些特殊事件更适合有一定基础和经验的投资者,这样才能看到真正的隐蔽之处,而我估计只能看到别人设计好的钩,就等我这种懒惰的小韭菜去咬呢。
要想挣钱,真的不能懒惰,不是谁都有好运气的。你理应获得如此丰厚的回报,那是因为你做足了准备工作。
股市里不乏分拆,重组,并购的事件,但是还需要充分的去分析和寻找,才能真正的找到便宜货,投机取巧大分只会损失惨重。
这本书除了各种特殊事件的投资机会以外,还让我知道了股权激励,让管理者和股东们利益一致的重要性。
股市一直或许就是一个浓缩的社会,它一定有它的复杂性,但是这样才足够有趣,才足够有那些酸甜苦辣。
最后,以书中的一句话结尾,也时刻警醒自己——决定赚大钱与否的是你投资想法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股市天才》读后感(四):事件驱动交易要略
分拆
1.分拆出来的新公司股票通常能跑赢大盘。
2.选对立场,在投资分拆时会让你获得好于平均水平的回报。
3.如果分拆具备以下特征,则表明这是一个有利的投资机会:
(1)机构不想要它(并不是因为其投资优势)
(2)内人士想要它
(3)分拆过程显露投资机会(如:便宜股票,大单生意,杠杆作用的风险回报比)
4.通过浏览财经媒体并根据证券交易的报告,你可以找到并分析新分拆中的前景
5.关注母公司也会给你提供丰厚的回报
6.分拆以及配股分拆会创造出独特的投资机会
7.时刻盯着那些内人士
并购
1.并购套利——最好别干!
2.并购证券——可以干!
破产重组
1.投资破产公司股票需记住几个要点:
(1)破产能带来独特的投资机会,但它自身不讨人喜欢
(2)最好不要买破产公司的普通股
(3)破产公司的债券、银行债务和贸易索赔也是有吸引力的投资标的,但是前提是你必须专心去做
(4)在破产重组的公司新发行的普通股中努力寻找总是有所回报的,就像分拆和并购证券,廉价证券总是来自本来就不想拥有这些股票的性急卖家
(5)除非价格无法抗拒,否则只投资于好公司
2.卖出提示:
交易坏公司,投资好公司
3.投资重组公司
(1)通过公司重组能发现隐藏的巨大价值
(2)寻找那些下降空间有限、由企业可提供重组和管理层有激励计划的事件
(3)在可能重组的事件里,要发现催化剂正在起作用的迹象
(4)确信重组的规模在整个公司现有资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资本充足
1.重组股。在股市中,几乎再没有其他地方能让人在谨慎的研究和分析后获得如此快和如此棒的回报了。
2.长期期权。在股市中,几乎再没有其他地方(可能除了重组股以外)能让人在谨慎的研究和分析后获得如此快和如此棒的回报了。
3.权证和特殊事件期权投资。在股市中,几乎再没有其他地方(可能除了重组股和长期期权以外)能让人在谨慎的研究和分析后获得如此快和如此棒的回报了。
《股市天才》读后感(五):美股事件驱动案例集
无意中又找到一本股票类好书《股市天才》,这书的内容要点主要是逆向、事件、驱动,无一不是我现在大爱的题材。
作者乔尔.格林布拉特本人就是华尔街一名基金经理,交易手法虽不主流,但很实用。稍微了解了一下,发现这人不仅股炒得好,书也写得幽默有趣,感觉就像是美版张化桥。
《股市天才》讲的是如何用事件驱动策略去捕捉投资机会,书中还罗列了美股史上多个特殊事件的精彩案例。
事件驱动策略的玩法有很多,《股市天才》写的是事件驱动的反向策略,例如在一些重大的分拆并购重组事件中,有一些原持股人因为偏好的原因不愿意继续持有变更后的股票,那么他们短期有强烈的卖出意愿,而这个卖出动作将给市场带来短期冲击,这些特殊机会就是乔尔要捕捉的。
由于股市制度差异,这事可能不大适合于A股,但作者背后的逻辑完全可以照抄借鉴。
主观说,这本书干货十足,完全对得起它的名字。按作者的意思,只要好好发现大家不在意的地方,你就可以成为股市天才。
以下内容摘录自《股市天才》
第11页 如果你花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寻找和分析其他“见多识广”的投资者不关心的情况,你找到便宜货的机会将大增。投资致富的决窍就在于找到这些机会。
第26页 实际上,如果孤立起来看,一种特定的风险看起来并不安全,有时看起来甚至有些愚蠢。但如果将同一种风险放在整个投资组合中来看的话,这种风险就会变得很合理。
第29页 因此,创造出诱人的风险回报率的方法之一是:通过投资拥有巨大安全边际的情形来限制风险。尽管上涨风险也难以量化,但它通常都会改善风险回报率。换句话说,当你最初做出投资决定的时候,你应当关注下跌风险,而不是上涨风险。只要不亏钱,那么再糟也糟不到哪里去。
第41页 一般来说,新分拆出来的公司的股票不是卖给股东,而是送给股东的,多数情况下这些都是还在投资于母公司的股东。因此,一旦分拆出来的公司的股票分配给了母公司的股东,这些股票往往马上会遭到抛售,不管其股价或者基本面价值如何。
第42页 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你研究了隐藏在分拆决定背后的动机,你会发现其根本其实是管理层和董事会希望增加股东价值。
第45页 逆向投资的真正意义在于:当我对某个事件进行研究之后,我会不顾舆论的压力,遵循自己的想法采取行动。
第61页 要知道,唯一比坏消息还让华尔街讨厌的便是不确定性。
第69页 某些时候,管理层闭口不谈分拆出来的新公司的长处可能并不是坏消息,在一些案例中,这可能就是所谓的“沉默是金”吧。
第83页 在反垄断顾问、证券律师、相关行业的投资专家的帮助下,这些公司整天并购事件的蛛丝马迹,他们辛勤工作的结果就使得个人投资者已很难运用此策略来投资获利了。激烈的竞争已经大大压缩了股价和收购价之间的价差,如果考虑风险溢价,其获利就所剩无几了。
第101页 大公司的重组也许是寻找投资机会的天赐良机,其理由是,那些被出售或被清算的门实际上遮蔽了公司其他业务门的内在价值。
第105页 事实上,我们有理由相信,银行、债券投资者及供应商都各有理由,想尽可能快地卖掉他们手中的股票。虽然这种情况很有意思,而且常有捡便宜货的机会,但是,每当我投资破产公司的新股票时,我常常迫使自己重复颇有价值的真言:不熟不做。
第110页 这里所说的“交易差的,投资好的”,意思是,当你完成了廉价买进后,其后的行为取决于你所买的公司品种。如果你买的是一家普通公司,行业处境艰难,你之所以买它,完全是因为一个特殊的公司事件造成了廉价的买入机会,那么准备好,一旦公司的特性在更广的范围里为人所熟知,就卖掉它。
第130页 结论是买进看涨期权就是借钱买股票,但是有损失保障。看涨期权的价格中已经包含了借款成本和保障成本,所以你瞧,天下还是没有免费的午餐,但是它赋予了你针对某一只特殊的股票加大投资力度的可能;而且,它还保障你的损失不会超过你购买看涨期权的价格。
第148页 记住,决定赚大钱与否的是你投资想法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股市天才》读后感(六):主题阅读笔记
【有两个理由可以解释为何投资不需要教授们的这些基本技巧:】
1.市场专家所使用的假设和方法存在一些根本性的缺陷。
2.即使教授们通常是正确的,股市确实或多或少是有效的,但他们的研究和结论并不适合你。
结果表明,分散投资仅仅解决了股市投资中的非市场风险。但整个市场的上涨或下跌依然会带给你风险(市场风险)
【对于分散投资策略,你应当记住:】
1.在不同的行业板块中买入了6只或8只股票之后,买入更多的股票以降低风险的效益会下降。
2.仅仅在投资组合中买入更多的股票,不会消除整体的市场风险。
大型经纪商的研究分析师的预测未来盈利或者股价方面的表现非常糟糕。
创造出诱人的风险回报率的方法之一是:通过投资拥有巨大安全边际的情形来限制风险。当你最初做出投资决定的时候,你应当关注下跌风险,而不是上涨风险。
概括说来,巴菲特发现,不仅仅是投资于严格统计标准下价格便宜的股票,投资于基本面良好的优秀企业能够提高投资回报。
【巴菲特专注于有着:】
1.强大的特许经营权、品牌
2.细分市场的经营良好的企业
3.他能较好了解的企业
4.拥有诱人的经济效益(能产生大量现金)
彼得林奇则表示:通过投资自己已经知道和了解的公司和行业,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能够打败投资专家。
【公司分拆孕育投资机会:】
1.分拆有多种形式,但最终结果都是一样的:通过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财务的新公司,一家企业将旗下的子公司、门或者分业务从母公司分离出来。大多数情况,被“分拆”出来的新公司的股票,通常会分配或者卖个母公司原来的股东。
2.有许多理由可以解释为何一家公司可能会分拆自己某些业务。当他们这么做时,应对此予以关注的理由事实上只有一个:你可以通过投资分拆而挣到大钱。实际情况令吃一惊,分拆出来的公司,甚至是进行分拆的母公司,股票表现一直都是远比市场平均水品要好。
3.企业为何要拆分:
1>通过分拆可以将不相关的业务分离出去,以便使独立出来的业务能更被市场欢迎。
2>企业进行分拆的动机有时是:通过剥离“糟糕的业务”,使解除束缚的“优秀”业务能够进入投资者的视线。
3>有时分拆也是给无法轻易卖出的企业的股东创造价值的方法之一
4>税收因素也会影响企业做出分拆还是卖断的决定
5>分拆可能会解决问题、反托拉斯或者监管问题,未达成其他交易或者实现目标铺路
4.分拆的公司为何可以带来收益:
1>分拆后,股价经常收到打击(因为出现了供应过剩)
2>当一项业务以及其管理层脱离了大型母公司后,一直受抑制的企业力量获得了释放,责任、义务,以及更直接的激励因素都开始自然发展。
从分拆出来的公司的股票中获得的更多的利润并不来自分拆的第一年,而是第二年。
5.如果分拆具有以下特征,则表明这可能是一个很有利的投资机会:
1>机构不想要它
2>内人士要买它
3>分拆创造或暴露潜在的投资机会(例如:便宜股票,大单生意、杠杆作用的风险/回报比)
6.只要有母公司宣布分拆旗下收到高度管制的门(如广播行业、保险行业或银行业),那么研究一下母公司也会带来回报。
7.对一个将要分拆复杂门的母公司的研究,能够为你带来丰厚的投资机会。
8.公司选择分拆策略的理由:
1>有时一家企业可能需要筹集资金,出售某个门的分所有权,同时又保留对这个门的管理控制权,这不失为一个诱人的选择方案
2>有时公司选择分拆策略的动机,是为了向市场展示特定门的真实价值,当某个门与母公司的其他业务混在一起的时候,其价值可能会被忽视。如果这个门有独立的股价,这可能会让投资者单独评估这个门的价值
3>在分拆之后,门经理可以根据自己门的表现而获得奖金
9.不管你在什么时候看到有公司使用配股来进行分拆,不管你在做什么,你都应该停下来,然后对你看到的分拆进行研究。
10.当提供了超额认购特权时,配股的公众关注度越低(配股权的交易价越低),配股权持有人在配股中购买股票的可能性越低,且内人士以及富有进取心的投资者以便宜的价格购买到分拆出来的公司的股票机会就越大。
【风险套利、公司并购时如何投资:】
1.审查并购证券必有利可图
2.并购套利最好别干
【破产与重组到来投资机会:】
1.大公司的重组也许是寻找投资机会的天赋两级,其理由是,那些被出售或被清算的门实际上蒙蔽了公司其他业务门的内在价值。
2.投资破产公司的股票需要记住:
1>破产能带来独特的投资回报,但它自身不讨人喜欢
2>记住,最好不要买破产公司的普通股
3>破产公司的债券、银行债务和贸易索赔也是有吸引力的投资,但前提是,你必须专心去研究
4>除非价格无法抗拒,否则只投资于好公司
资本重组(Recapitalization)的投资策略:
1.只有当某只股票的投资机会成熟后,为了提高风险/回报率,才能去考虑与这只股票相关的长期期权,也许只有在这时,长期期权才能成为你的一个投资选择。
2.期权市场是让你在分拆领域中获得的研究成果开花结果的好地方。
【寻找特殊事件下的投资机会:】
1.特殊事件信息在哪?答:阅读,阅读,再阅读!
阅读《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巴伦》(Barron‘s)《投资者商业日报》《福布斯》(Forbes)《美国财经杂志》(Smart Money)《财富》(Fortune)《杰出投资者文摘》
2.详细了解公司:
1>公司年报(SEC 10K表)和季度报告(SEC 10Q)
2>8K表(From 8K)当公司有实质性德尔事件发生时,如并购、资产出售、破产或者控制权转移,必须填此表
3>S1、S2、S3:当公司发行新股时,要将登记声明填在S1~3中。
4>S4表:并购或其他商业形式的兼并、证券交换、并购和重组
5>10表(From 10)为分拆派送提供信息
6>13D表:持股数超过公司股东5%的大股东,必须在这个表中说明具体的持股数和持股目的。
7>13G表:如果买入的行为是为了投资,那么机构投资者必须填写此表
8>进度表14D-1(Schedule 14D—1)这是外人士填写的正式的要约声明。能够很好解释此次收购的背景资料
9>进度表13E-3:私有化交易
10>进度表13E-4:公司回购自家股票
获取网站:www.sec.gov 或者 edgar.stern.nyu.edu
【补充知识:】
1.迷离境界(Twilight Zone)是指在某一段经济衰退期,即使不少企业盈利持续下跌,但股价及股市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继续大幅飙升。
2.超额认购(oversubscribed / oversubscription):是指公司在首期公行股票(IPO)时,投资者认购的股票数量超过公司此轮发行股票数量的状况,通常以认购股数除以发行股数的倍数来衡量。
3.风险(或并购)套利是指买进一家正卷入一场兼并或收购交易的公司的股票
4.私有化(going private):美国资本市场上出现的这一“私有化”,不同于国企中的“私有化”,后者指国有股东退出企业,将股权转让给民营资本,而前者是指上市公司公众股东接受大股东的收购条件而退出公司,使上市公司丧失公众公司性质
5.有价值权利(contingent value right)是由上市公司发行的、赋予持有者在有效期以固定价格出售公司一定数量股票权利的一种有价证券。
6.重组股(stub stock):可上市交易的普通股,由债券转换而来。当由于公司被接管或破产而使其价值为负时,公司会将其债券转换成这种重组股
6.兀鹫投资者(vulture investors):指买进陷入财务困境或经营有待改善的企业的债券,通过直接或间接对公司施加影响,在改善公司的质量后卖出,从中获取高额回报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