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merang读后感10篇

Boomerang读后感10篇

  《Boomerang》是一本由Michael Lewis著作,W. W. Norton & Company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USD 25.95,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Boomerang》读后感(一):真实生动

  这本书像之前作者的书一样,真实生动。 不像时寒冰那样的高谈阔论。而是通过自己对冰岛,希腊,爱尔兰,德国的亲身探访, 从被采访者的一言一行中来了解这个欧债危机的内在原因。 深度远远大于时寒冰的空洞。 并且读起来很有趣味。 特别是作者穿插着对这些的文化特性的表述。

  《Boomerang》读后感(二):行文生动,严肃中不失生动与黑色幽默。

  整本书以2005年以来历次前后嵌套的经济危机的积累与爆发为主线,作者通过到经济危机的爆发地探索,从性,社会性和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深入浅出地把危机的主要原因,剖析和展现在读者面前。趣味性与严肃性并存,很有启发,而且一旦读上,就会爱不释手地读完。这本书不长,3-6天可以读完。

  《Boomerang》读后感(三):小清新游记

  作者通过自己在冰岛、希腊、爱尔兰、德国和美国加州的亲身经历,挑选了一些大众喜闻乐见的趣闻轶事集结成册。

  作者用戏谑的语气,带读者游览在各个的金融市场所发生的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笑话,例如冰岛的年轻才俊借外债买外国的资产把整个变成一个对冲基金;希腊腐败而无效的系统为了加入欧元区,乾坤大挪移把未来的现金流变现增加收入,强制市场必需品的价格降低CPI, 并和高盛一起做假账;大量涌入爱尔兰的外资被本国金融市场引入房地产市场,自己人跟自己人抬价;等等。

  该书延续作者的一贯风格,轻松幽默。当读到爱尔兰:"That a nation of 300,000 people, all of whom are related by blood, needs four major political parties suggests either a talent for disagreement or an unwillingness to listen to one another", 仿佛一刹那又回到最初读作者的成名作<The Liar's Poker>的那种欢欣雀跃。然而本书这样的华彩,几乎再也没有看见。

  这场在欧洲和美国都有决定性影响力的金融危机,作者很少表现出像他在<Liar's Poker>里面写出的居然有行业深度的观点。作者对于宏观经济的理解,远远不如他对自己的专业--垃圾债券市场。

  简而言之,一本集这几个的金融、经济和文化的小品文集。

  《Boomerang》读后感(四):Not a Review

  Just finished reading Michael Lewis’s Boomerang, a book about the aftermath of the economic crysis based on the author’s trips to Iceland, Greek, Ireland, Germany and… California. Just like many of Michael’s books before this one, it’s a very interesting read. There’s a very nice balance between jokes and serious materials. (That will be around one joke every two paragraphs.) All the statistics are expl网友ned in a non-intimidating way, so that I can pretend that I understand a little bit what actually happened.

  ow looking back at China, I suddenly felt a sense of uneasiness.

  - Big government, high salary and benefit for public servants, just like Greek. Check.

  - Booming investment banking industry and over borrowing, just like Iceland. Check.

  - Hot money and tons of real estate that no one affords or is willing to buy, just like Ireland. Check.

  - People blindly following status quo of rules and afr网友d of changes, just like Germany. Check.

  - Stalling legistration and slow to react policies, just like California. Check.

  On the top of it, as our government and statistics are actually not trustworthy, the whole thing may have already been worse than it appears to be now. (Although you can say that on the bright side, we have a dictating government that can just collect more tax and solve all the problems without hearing people compl网友n…)

  ow just w网友t until the snakes bite ourselves.

  《Boomerang》读后感(五):让你简单的了解那些破产(或者很可能破产)的到底咋回事儿

  不知道其他的学财经金融类的同学有没有类似的经历,会被经常问起“你给我说说阿根廷最近破产了大家都怪纽约的那些对冲基金是咋回事儿?,或者”你们那些个高频交易到底是什么意思啊,我在新闻里听得云里雾里的“之类的问题。但是事实是,我也不知道。准确的说,我只有一些盲人摸象的感觉,却没有一个全景的认识。有的时候反过来,我知道大概的故事,但一被问到更深一步的细节,就歇菜了。那Micheal Lewis的书就正好能填补这种空白。故事性强,人物刻画丰富。

  故事是从在德州的一个对冲基经经理的故事开始的。这位经理曾经成功看空了美国的次贷产品,而现在的他专注对赌的信用破产。作者说他自己最大的疑问就是这样一个在德州土生土长,生活半径内几乎全是美国保守民主白人的人,怎么会关心起千万里以外的破产的可能性呢?他的回答有点出乎意料,因为他喜欢玩儿战争游戏。在这些游戏中,冰岛是一个性,因为它从海上攻打任何一个都很方便。但是这样一个受教育水平如此之高的小小,这样一个拥有火山海船(有人或许还要加上Bjork)的遥远神秘国度,居然破产了。

  似乎大家对冰岛的印象大多集中在两个词儿,火山和Bjork。就像大家对新西兰的印象大多停留在指环王和今年爆红的Lord一样。作者亲自去了冰岛去搞清楚这个到底发生了什么。简而言之,数百年来由于地理和资源不足的因素,冰岛人秘主要靠捕鱼业为生。突然间,他们发现了金融,所以借进大量外国的资金,去投资外国的各种资产。问题是,他们并不真正的了解那些他们买下来的东西。所以当次贷危机爆发的时候,突然间冰岛手里的资产就都灰飞烟灭了,但是借进来的巨额债务却需要偿还。作者采访了一个基金经理,他曾经是非常成功的捕鱼船船长,后来他发现”冰岛人这么多年终于发现了除了捕鱼以外另一个天赋—金融“。然后坐着就问,你花了七年时间时刻跟着一个优秀的船长做学徒,观察每一个细节,才出师。你怎么就花了一年时间就认为自己是金融天才能把控这个市场呢?这位基金经理无言以对。我想这也是冰岛这个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学金融之前,我对南欧各国,特别是希腊意大利西班牙,都是存着对古典艺术和文化的无限爱慕之中。后来越来越多地读到近几年他们的财政状况以后,才知道原来有金猪四国这个说法。葡萄牙(Portugal),意大利(Italy),希腊(Greece)和西班牙(Sp网友n)四个的首写字母加在一起正好是PIGS。书里最先描写的人物之一就是新上任的希腊财政长。他的背景其实都不是非常希腊,相当国际化,当然后来希腊上台的很多高官都是需要获得欧盟同意的,所以相对来说都是这种情况,这位财政长回忆道,一开始他就知道他们的债务已经远远高于财政收入,所以他一上任就着力清点财务支出。然后每一天都发现有一笔巨额款项支出根本没有被算入之前已经上报的财务负担中。前任直接把这些支出算作表外。。。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整个人都觉得凌乱了,但是我并不知道这是风中凌乱的开始。看完支出看收入,结果发现希腊绝大分的人都在逃税。希腊个体经营户的比率高的不行,因为方便逃税。所以基本上只有一些规范财务的公司的员工被强迫纳税。同时很多利润非常高的公司都通过财务造假和贿赂税官来逃税,准确的说,是基本不交税。同时,希腊的很多国企和工作事务门人员的公司远远超过合理水平,而且,他们完全不工作。瞬间觉得我们天朝相比之下其实还行。这一切的匪夷所思造成了希腊的寸步维艰。一说减少财政支出,人们就上大街了。而他们愤怒的对象之一就是僧侣们。虽然没有梵蒂冈的国那么夸张,希腊的僧侣也不简单。他们的整个财务运作堪比国际高利润大公司。人家还运作房地产。。。。。作者亲族造访了这些僧侣,具体故事大家可以在书里面看。个人来说,如果说冰岛和爱尔兰的故事只是让我叹息一声,希腊给我的感觉就像我现在一不小心把“希腊”拼写错误以后搜狗输入法给我的词一样,“稀烂”。

  爱尔兰的故事更荒诞。同样是借进大额外国资金,爱尔兰却把它们用来创造本国的房地产泡沫。当泡沫破裂时,整个都限于贫困之中。于是又一轮的爱尔兰移民出逃又开始了。这就像是许多年前那么多爱尔兰人移民到美国一样,以至于每年的St Patrick节都是满城绿色。他们甚至每年把芝加哥的河都染绿了。。。。作者在书里写到,爱尔兰怎么就一直炒着房价,不想想有一天会市场崩盘呢?这让我想到我会时常被美国朋友问,“你觉得你们北京那个和上海的房地产是个大泡沫么”,或者“你觉得有一天会垮台,自由民主会真正席卷么?”。说实话,对第一个问题我不知道,第二个问题,很莫名其妙的,我从来没有考虑这种失败的可能性。还真不是因为被,可是也能说是种直觉性的信任。恩,不说了,说多了了。。。。

  故事是怎么进行到的德国的呢?首先,这些欧洲的救援资金基本都来自IMF和欧盟,而基本欧盟的钱都来自德国。同样的,连美国的的次贷危机中,德国都是最大的投资者之一。但是德国严谨的性格怎么会让他们一直陷入这种和金猪四国们的纠缠中的呢?作者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理论。德国人非常迷恋屎。。。我知道这听起来很疯狂,但是大家可以看看书就知道到底咋回事儿了。但是呢,就像他们喜欢全副武装看在泥里面摔跤一样,他们喜欢站在泥潭的边缘却不想让泥溅到自己身上。描写德国的这个篇章是我个人最喜欢的篇章,强烈推荐~话说描写到一些德国人时,写到他们办公桌上所有物品都排放的无比整齐,看这本书的当天听锵锵三人行的时候窦文涛正好说到“现在90后的女孩子怎么都不把家里弄得非常整洁呢,搞得跟爆炸现场一样实在不能接受”。吓得我立马回家整理内务,虽然远远及不上爆炸现场,但是让我不禁想到我的这种凌乱和随意是不是正好是我意志力薄弱的另一种体现。。。。

  最后故事回到了美国本身。加州总会给人一种富庶自由的印象,高税收高福利。但是这是以很多地区恐怖的财政状况为代价的。作者认为这正是美国喜欢提前消费未来的一种体现。这种民主的一个弊端就是选民太过看重自己眼前的利益,而不去支持那些能带来长远好处的政策。这属于我完全无法理解的区域了,正如我无法理解为什么在信用卡罚款利率高达25%d的情况下依然有这么多人累积着高额的信用卡欠款。咱买不起,借了钱买也还不上的情况下,咱不能不买么。。。。一个有趣的细节是,书里作者写道和前州长施瓦辛格一起早上在Santa Monica骑车(施瓦辛格据说每天都这么干,然后去举重),第二天同事聊天就说她早上出门居然遇见施瓦辛格在骑车!LOL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本书最打动我的是我们真的应该去真正了解那个,或者是陌生的文化,亲自感受以后再评价些什么。按这种标准来看的话我以上几段都应该直接删除,所幸我只是在描写书里的内容。就像我每天早上刷bloomberg的新闻的时候都发现一般精选的十条新闻推送,至少都是两条关于。每条新闻吧,事儿确实是有这么个事儿,但是美媒写出来味道怎么就这么奇怪呢。。。或者是好多美国朋友提起都知道天安门事件(我都不知道。。。),但却并不知道正常城市里的人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反正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只能看到事件的一小分,都是能看见世界的一点点,那,还是把心放大一点,眼睛睁开一点吧,起码咱自己心里觉得对自己那一点点井底之见稍微有底气一点儿么不是?

  最后,很期待啥时候能出关于今年阿根廷到底咋回事儿的好书呢~

标签:Boomerang 读后感 10篇 Boomerang读后感 Boomerang10篇 读后感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