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伤平复自助手册》是一本由John W. James / Russell Friedman著作,17.00元出版的2011-2图书,本书定价:162,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哀伤平复自助手册》精选点评:
●一个人的疗愈:真正的放下,是你不介意再度提起。
●在哀伤中恢复的人,读一读可以少走弯路
●蛮不错的一本书,介绍了一些针对哀伤辅导中适合运用的技巧和方法。
●主要是我的症状在其他里……而且我不明白我为什么忧桑啊……不过这本书讲的还是蛮细致的,推一发~~~
●谢谢你
●别当鸵鸟!
●封面明显没有繁体版文艺
●2019.8再读,实操性较差,国内大分城市基本不具备小组条件
●全是干货
●绝对干货。所有的悲伤不过在于我们惯性地往悲伤里钻,而不是拥抱过去的快乐。
《哀伤平复自助手册》读后感(一):虽然书名很不文艺,但这确实是一本干货十足的好书
书中的平复办法可操作性强,很具体地帮助人们平复哀伤。虽然书名很不文艺,但这确实是一本干货十足的好书。比如“人生所失经历图表”、“关系图表”、“哀伤平复释怀信”,都有具体的例子,读者可以照葫芦画瓢。个人感觉这些方法很受用。非常感谢作者和译者,让我在痛失爱母的日子里,不致完全沉陷。
《哀伤平复自助手册》读后感(二):非常有用的手册!
我从头到尾全做过一遍,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
开始做的时候,我觉得很荒谬,这样一本干巴巴的小册子到底有什么作用。
但是直到做到最后,把要说的话写下来,并且向心理医生一一吐露的时候,我居然哇哇大哭,本来以为在讲到妈时候会哭的厉害,没想到在对爸爸讲对不起的时候更厉害,而对前男友讲对不起的时候更是让我泣不成声,并且我才发现我才是那个毁了我们关系的人,我才是那个对不起的人,而不是我曾经一直以为的他!!!!!!!
这段哀伤平复以后,我个人感觉好多了,从此放下了对前男友的心结。
我想,下一次遇到哀伤的时候我还是会再用他的。
《哀伤平复自助手册》读后感(三):翻译很重要
在现在这个年代,“书名的翻译决定一本书的命运”的观点虽然不能说绝对对,但也八九不离十了。
喜欢繁体版的翻译:《一个人的疗愈: 真正的放下,是你不介意再度提起》
多少文艺小青年得为之疯狂的名字啊!!!
版的题目翻译尊重原意,让人觉得够学术,但是问题是这放到书店书架里估计就得石沉大海的命……八成会被人看成心理咨询师考试辅导材料吧……
无条件联想到《叔本华的治疗》和《叔本华的眼泪》。
第一次写书评,其实是吐槽,肯定说的不够通顺恰当,大家见谅哈......
:感谢豆瓣在《一个人的疗愈: 真正的放下,是你不介意再度提起》页面右侧提醒我还有其他版本~~台版书好贵…………
《哀伤平复自助手册》读后感(四):是自助手册,也是帮助他人的手册
哀伤平复步骤:
1,找出你哀伤平复中以为常的“偏见”
2,找出你经常使用的,暂时缓解哀伤的手段
3,画人生所失经历图表
4,绘制自己的关系图表
5,将关系图表转化为平复要素。
道歉,原谅 表达重要的感情
解决方案:
五步走:增强意识(承认确实有未释怀或不完满的情感)—承担责任(由于过去未承担责任,才导致这些情感未释怀)-明白自身需要(完成未完成的情感交流)—采取行动—摆脱人生所失带来的痛苦(告别未来得及表达的痛苦)
介怀鉴别:
如果你不愿意谈到或想到人生所失 / 如果曾经的美好回忆让现在的你依然痛苦 / 如果提及某段感情,你只愿意谈起积极的方面,或消极的方面 / 当你对某段关系有害怕的想法和情感,这些都可能是心中有未释怀的哀伤。
关系图表
哀伤者如何处理离开人的物件
派堆计划,对物价进行分类,只留下想留下的物品,隔段时间继续按照同样步骤操作
处理其它人生所失带来伤痛的注意事项:
1,年幼时父母爱的缺失 (关系图表,平复分类,释怀信)
从你对tA最早的记忆开始绘制,如果最早的记忆模糊,可以使用潜记忆。没有发生的事情会成为你绘制的最大障碍,因为大多数时候你会抛之脑后,但在绘制时,请把他们写下来。
2,小孩夭折或不育
可以在关系图表和释怀信里给孩子起个名字。
3,老年痴呆
第一分,绘制一份包含你和对方所有记忆的关系图表和释怀信,记得说再见,这样你才能改变心态,和现在的她建立新的联系。第二分,绘制与以前不一样的她的关系图表,平复分类。最后在绘制一个她病后的关系图表。
4,父母酗酒或缺乏正常的家庭养育环境
关系图表应该包含所有出现在家庭中的人,并非只是酗酒的人。安全感缺失和信任问题是这种情况常见方面,应注意无形的人生所失。
5,失去信仰,失去健康,失业,迁居等
失业:从第一次做家务开始,如果你曾经因此得到一笔零花钱。爸爸妈工作状态,他们如何看到他们工作,是否以身作则,教你把事情做好。所有你年幼时候形成的工作印象,都会对你现在事业观产生影响。按照时间顺序绘制关系图表,并写释怀信。
失去健康:我们与身体的关系。你对身体感受到的是痛苦还是开心。
迁居:对孩子影响尤其大,可以和孩子一起回一趟老家,一起回忆发生在那里的一切,并好好说再见。
《哀伤平复自助手册》读后感(五):愿往事不再来,明天依旧在
今天是2020年2月6日,此刻是22:20分。我打开豆瓣想写篇日记,却发现日记功能被关闭了。自疫情发生以来,我都不曾有过愤怒,无论微博还是官方网站有多少误导或是妥协,至少在豆瓣还有些许真相。直到这一刻,仿佛平静的冰封湖面突然有块巨冰无声沉落。
在过去的14天里,我一个人享受着充实。每天睡到自然醒,起床美美得吃个早饭,读书、追剧、拍打、念经,写开题报告……近4天已经开启了居家办公模式,每天多了1小时开会、1小时工作的安排。但是仍觉得在危险的笼盖下,我能安稳坐在家中,不愁吃喝是多么幸福的人生。所谓福报,当如是。
每每看到微博上战斗在一线的同胞们,多少次眼泪落下来。无论是什么岗位、什么身份,都值得我们的敬意。在灾难面前,是他们替我们负重前行。尽管如此,疫情的突如其来造成的巨大恐慌好像远不是我能想象的。我无法想象人们采购食品药品医护用品的疯狂,无法想象疑似病例无法确诊得不到救治的慌张,无法想象非确诊就已然离世的悲伤,更无法想象我陪在你身边看你一步步走向却无能为力的绝望……每个人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不知道这次疫情会给多少人带来巨大的心灵创伤。看过庚酉先生2020的年运推断,我知道这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一次洗礼。
2012年的2月-2013年4月,我经历了这不算太长的心情失调,人生第一次接受心理医生的治疗,也是人生第一次认识到我的父母是多么的开明、多么的爱我。每天无理由的掉眼泪,一哭一整天,难过的要死,每一天都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没有熬不过的今天,明天又是美好的一天……就这样度过所有煎熬的日子。好在我的大学室友们从来没有排挤我、更没有议论我,我的好朋友们总是打电话鼓励我、关心我,我的家人让我遂心行事,不管是翘课还是花钱……他们始终待我当正常人,总说着一定会好的。也许是命运给的契机,这一年里我看了很多灵修的书籍,包括这本应用型的手册,懂了很多活着要经历的真相。终于在2013年4月,我站在南阳公园门前的街道上,突然世界就亮了,那一刹那的变化不可描述,但我一辈子都不会忘。
因为经过,所以懂得。2020这些涉及疫情的民众,被疫情波及的民众,将经历一场漫长的精神恢复。这其中不乏有报复社会的,也许会再引发轩然,却都是我们逃不掉的课题。
出走了太远,都忘记了我迷恋医生这个职业的缘由,夜晚伴着这场疫情“吹哨人”的离世,突然又忆起。我害怕往事再来,很多人不理解,可能医生能理解,不会讳疾忌医,不会因为治病漫长而放弃治疗,我相信医者有仁心。也许与我牵手到老的人未必从事医生,但他一定很善良,在这些理念上与我一致。
: 这本书是当年读过的时候标记的,当年陪我走过煎熬日子的四羊方尊和这本书都遗散了。唯独记得的是它告诉我:爱要及时表达,尽量避免遗憾。这句话融进了我的生活里。如果你还有哀伤,如果你恰巧需要,你值得拥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