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洲的有趣植物(上)读后感10篇

发现洲的有趣植物(上)读后感10篇

  《发现洲的有趣植物(上)》是一本由小象科学编委会 主编 / 陈振 绘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 元,页数:15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发现洲的有趣植物(上)》读后感(一):探秘植物王国,让孩子们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因为我家先生是园林专业的高材生,所以在他的耳濡目染下,对于植物的名字和特性我都能记下一二,每当别人指着路边的花草树木问我,我都能一一讲出名字和简单特性,但是却不如手上这本儿童科普读物——《发现洲的有趣植物(上)》讲述得生动有趣。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在想,这真是一本适合幼儿听读认物的好书啊。首先它是以场景对话的形式展开,通过虚拟人物博士老师和小象布克的一问一答,带领读者踏上即将开启的植物探秘之旅。这种设置对于孩子们来说,瞬间吸引了注意力,此外文字对话也很适合家长给孩子读出声来,给孩子以循循善诱地引导。

  比如第六课《看似无花却有花——无花果》中,小象布克在博士老师的引导下,不停地追问“无花果的果树真的不开花吗?”“我吃过无花果,无花果里面那些像芝麻一样硬硬的东西是什么呢?”“蜜蜂能帮无花果传粉吗?”这些发问就连我们成人读者读起来都觉得好奇,小朋友就更不用说了。

  这种场景式的教学,将知识点与逻辑关系融入到精心设计的对话中,通过这种交互式的授课方式,可以培养孩子们爱思考、敢质疑的精神,这对于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大有裨益,能够从小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和综合学能力。

  在场景式对话介绍完植物的特性后,每一章节都会进行知识小结以及思维扩展——今天学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最后,留下课后需要探讨的问题,进一步加深孩子们的认识,巩固已学知识。

  通过这一系列由浅入深的探索方式,再辅以色彩鲜明的有趣插画,让这本《发现洲的有趣植物(上)》儿童科普读物对孩子们来说,阅读起来不再是一件难事,而是一件有趣儿的事,是一次能够探秘植物王国的奇异之旅。

  《发现洲的有趣植物(上)》是北京联合出版社出版的系列科普读物之一。这一系列科普读物共有四套书,分别是《走近地球上神奇的动物》《穿越7亿年的人类演化史》《探寻身体的秘密》和《发现洲的有趣植物》。

  该系列科普读物的作者是由小象科学编委会牵头组建的创作团队,均为国内外顶级学府的优秀青年科学家,比如北京大学、科学院、德国慕尼黑大学等等。本书的主讲辛珊是德国慕尼黑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中欧高层次人才交流协会会员,插画师陈振也是在童书插画方面有丰富经验,作品多次的优秀插画家。

  优秀的创作团队,以及先进的教育理念——用与孩子直接对话的形式,构建孩子们的基础逻辑思维框架,将科学知识一一拆解,以有趣易懂的方式和语言,扩宽孩子对世界的认识,是本书吸引众多读者的基础。

  其中,每套书都有上下两册组成,我手上这本《发现洲的有趣植物》是上册,内容涵盖了17种亚欧和美洲的神奇植物,比如会吃肉的植物“猪笼草”,世界上最大的花“大王花”,西双版纳会跳舞的草等等。

  书中还介绍了许多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植物,比如胡萝卜、苹果、葡萄等等,这些随处可见的植物,我们在享受它们美味的同时,却没有探究过他们的身世由来,他们的奇异特性。本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让孩子们从小就养成善于观察和发现的好惯,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发现洲的有趣植物(上)》读后感(二):你还打算给孩子看《十万个为什么》?也太OUT了吧!

  我家闺女最近刚满2周岁,正处于对世界万物都狂热好奇的年龄,大人的鞋要穿、厨房的锅碗瓢盆要拿、就连我看的书也要抢......

  家里面绘本也不少,但是小家伙似乎总是喜新厌旧,翻几页就翻到头了的绘本根本满足不了她的求知欲,我在闺蜜群默默说了句:“看来要给我闺女买本《十万个为什么》看看了”,结果就这么猝不及防招来了集体吐槽。

  她们说:“大姐,你小时候看的书就别给人家孩子看了吧”“时代在更迭,你就不能整点新鲜的幼儿读物吗?”

  最后,其中一位家有俩娃的闺蜜,默默给我发来一张幼儿读物书单,说都是她家俩孩子看过的书,哎呦我去,真别说,现在小孩子的东西真是五花八门,一堆书名我愣是没听过几个。

  果然人要终身学,才能不被时代这个小妖精拍死在沙滩上啊!

  这本叫作《发现洲的有趣植物》的书,据说是孩子“愿意读、看得懂”的原创青少年科普教育丛书,借鉴美国K-12科学教育体系,同时结合孩子认知和心理发展阶段,以科学家直接和孩子对话的形式呈现,有趣不乏味。

  更令我惊讶的是,本书作者小象科学,竟然是由国内外顶级学府的优秀青年科学家组成的,旨在给儿童和少年提供优质的科学教育资源。

  虽然说,我家闺女现在还不太能看得懂书里面的知识,只能指着书上面鲜艳生动的图片,奶声奶气说着:“妈妈,花花,苹果......”,但看着她翻书翻得很带劲的样子,真的觉得特别有趣。

  而且,书又不是衣服,大了可能就穿不上了,等她逐渐长大,我还是可以再带着她看一遍又一遍的啊,到时候再好好汲取书中的科学知识,美哉美哉。

  那,这本书都讲了些什么呢?真这么有趣有意义吗?

  “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花长什么样吗?

  你知道世界上的树有多高吗?

  跳舞草是真的会跳舞吗?

  棉花能自己想办法消灭身上的毛毛虫吗?

  仙人掌为什么能在荒漠上生存?

  多吃萝卜对眼睛好,这是真的吗?

  无花果真的不开花吗?那它是怎么结果的啊?

  ......”

  如果你的孩子向你提出以上问题,你该如何作答?百度?还是敷衍?还是跟孩子一起来看看这本好玩的科普读物吧。

  不但能培养孩子的科学观和逻辑思维能力,还能让孩子在小学阶段学中领先一步哦。

  《发现洲的有趣植物(上)》读后感(三):畅游植物世界

  “妈妈,这个是什么?” “爸爸,我可以在家里养这种草吗?” “为什么这个物种会灭绝?” 这些问题有没有觉得很熟悉?是不是那个好奇的小尾巴问你的时候,你内心只想大叫为娘(为父)也不知道啊,我得怎么望着拒绝他(她)渴求的眼神尽量婉转的拒绝? 此时,你是不是只能在脑子里搜索着匮乏的词汇,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解决好奇宝宝的疑惑。 由小象科学编委会根据《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借鉴美国最新《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编写的生命科学系列丛书,采用“场景式”的对话模式,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带领小朋友领略科学的奥秘。 丛书之一《发现洲的有趣植物(上)》共分为2个单元17课,系统的讲述了亚欧和美洲上的有趣植物。 亚欧上有哪些有趣的植物呢?你一定听过猪笼草、跳舞草,吃过苹果、葡萄、胡萝卜,但是你知道猪笼草吃什么食物吗?知道跳舞草为什么跳舞吗?知道在几千年前葡萄是怎么保存的吗?知道苹果是怎么培育成现在这样又大又好吃的吗?知道胡萝卜为什么是橙色的吗? 别急,翻开书本,随着小象布克的脚步你能知道猪笼草吃肉(苹果猪笼草主要吃落叶);知道跳舞草跳舞是为了保护自己;葡萄靠着踩成汁的方式保存在地下室并发明了葡萄酒;苹果通过嫁接技术一步步从又涩又小发育成又大又甜;荷兰园丁为了推广他们喜爱的橙色,培育出了好吃的胡萝卜,于是现在见到的胡萝卜就都是橙色。 了解完亚欧的有趣植物,让我们跟随布克穿越时空回到几千年前一起了解西红柿、烟草、仙人掌的历史吧。 随着冒险的深入,我们能知道西红柿和烟草是哥伦布航海发现美洲传入到欧洲,也能知道西红柿可以充当化学武器杀灭虫子,更能让孩子从小就知道烟草的危害!当然,我们能知道仙人掌的叶子——尖刺是为了在沙漠中更好的储存水分而演变成这样。 亚欧和美洲有趣的植物不只上述我说到的几种,还有更多趣味的植物,书本上妙趣横生的图片则更好的带动了趣味性。 除了采用“场景式”的对话模式科普知识,本书的另亮点是每个课时后面都有对对话中所提到的知识进行提炼总结,并针对性的进行知识测验,在科普的同时带动孩子勤思考。

  或许你会说认识这么多植物有什么用,他(她)一辈子能见识到几种?可是啊,当某天我们在某个科普展览上看到模型,孩子两眼冒光的兴奋告诉你这个植物你见过时,你会觉得一切都是值得! 小朋友,你还等什么,快来和小象布克一起冒险吧!

  《发现洲的有趣植物(上)》读后感(四):今天种下一颗种子,来日望成参天大树

  女儿放学回家,见桌面上放着一本书,花花绿绿的,好奇地翻了翻:咦,还有吃肉的植物呀。

  我忙着做饭:“你妈小时候也听老师讲过,好像有种猪笼草就是这样的。”

  “真的吗?有这种植物?那给我看看。”女儿不由分说,拿走了桌面上的书。我刚刚“哎”了一声,转念一想,算了,这书本来就是打算给她看的。拿去就拿去呗,反正她看完了我再看也不迟。

  第二天放学后,我问女儿:“书看完了?” 女儿兴奋地告诉我:“我看完了,和同桌瑶瑶一起看的,她还想看,明天还我。”她神神秘秘地拿出一叠纸牌,“妈妈,我今天还和瑶瑶一起互相出题了,我答对得最多,我来考考你啊。”

  又是什么脑筋急转弯吧,我漫不经心地敷衍她道:“好好好,你出你出。”

  “这是一种植物,当昆虫爬上它的叶片时,叶片会迅速闭合,把昆虫紧紧地包住……” “这不是猪笼草吗。”不等她念完,我抢答道。

  “哈哈,妈妈,你太自以为是了吧,这是捕蝇草啊。再来啊,它美味、多汗,不仅是人类较早种植的水果之一,还是最早用来酿酒的原料。它是谁?”

  我仔细想了一想,这肯定是她看这本《发现洲的有趣植物 上》里面的东西,既然是植物,又能酿酒,难道是水稻,青稞?唉呀,不对,它是水果呀,水果也是植物呀,难道是李子?

  小家伙见我迟迟不答,忍不住公布答案,——是葡萄哪。

  哦哦,对对,看我这脑袋。

  “哎,你哪来的这些卡片?自己做的?”我问她。

  “书本里送的,我今天下课后跟瑶瑶就玩这个了。”

  哦哦,还挺像是那么回事啊。瞧她那得意劲儿。

  总算等到这两个小学生把游戏玩足了,这本《发现洲的有趣植物 上》才回到我手里。

  安心坐下来仔细读了读,发现这本《发现洲的有趣植物 上》还真是如封底宣传所说的是让孩子“愿意读、看得懂”的科普教育书。

  一、首先来说“愿意读”。

  1、这本书的插图非常有趣,植物们漫画化了,有了各种表情、动作。翻了下插图师简介,该书插图由陈振担纲,他在童书插图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其作品多次,并在关山月美术馆展览过,怪不得这些植物们变得这么可爱了。

  2、《发现洲的有趣植物 上》可谓杀鸡用牛刀。该书编委会成员均为国内外顶级学府的优秀青年科学家,主讲人辛珊也身为慕尼黑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正所谓懂得多,学得透,才能用浅显的语言讲得好。他们将洲的有趣植物化为师生问答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由于编委们知识底蕴深厚,问答方式灵活,读者们读起来觉得轻轻松松。

  3、值得一提的是,该编委会由小学生们天天接触的“作业盒子”牵头组建。我们家的小朋友就兴奋地告诉我,这个书里的“布克”就是作业盒子里面的!怪不得她一拿到这书,就被吸引住了。

  二、再说“看得懂”。

  1、、这本书虽是在不动声色中传播植物相关知识,但全书没有一处晦涩难懂的字眼。比如讲述授粉:植物接收到来自其他伙伴的花粉,才能“生宝宝”——结出果实和种子,长出更多新的植物。再比如讲述北美红杉如何吸收水份:它的叶子和枝干像海绵一样,可以直接吸收云雾中的水分。不仅没有晦涩的字眼,连生僻一点的词也是不怎么使用,力求接近孩子的用语惯和理解能力。

  2、对植物的描述多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采用孩子们熟悉的器具来作比喻。讲述大王花,形容它的高度:花瓣展开的长度和从你脚底到胸口的高度差不多。讲述茅膏菜:这叶子居然慢慢地动起来,把粘在上面的苍蝇给卷起来了。就像肯德基里的鸡肉卷。

  这本《发现洲的有趣植物 上》共设2个单元,用17课分别介绍了亚欧和美洲上的有趣植物。通过有趣的师生提问、解答方式将17种植物的生长、个性、历史一一呈现在孩子们面前。

  每一课讲述完毕后,都有一个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一个升发——你想到吗?一个互动——一起来参与!前头我家小朋友考问我的卡片就是课后资料里的。

  孩子们在《发现洲的有趣植物 上》的轻松阅读中,逐步领略到植物的起源和现状,了解到了哥伦布航海对新物种传播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理会了光合作用、生态平衡等科学知识。也许今天它给予的一点思考与启发的种子,会变成明天探索与研究的大树。

  作为一个朽木不可雕的成年人,也大有必要拿来修订一下自己脑子中的成见,譬如我,就以为我家妞把“茅蒿”读成了“茅膏”,然而,正确的说法的确是“茅膏”。

  《发现洲的有趣植物》还有下册,现在女儿和我都在急切盼望它的到来。

  《发现洲的有趣植物(上)》读后感(五):孩子的眼睛装着植物的世界

  植物是这个大千世界中沉默而热闹的物种,它连接着其他生物的繁衍和生存。植物与动物之间相互帮助彼此融合才造就了生物世界中我们所看到的美丽多样的花草,通过植物我们也更能了解一些小型动物生命的延续和结束。

  今天推荐的是《发现洲的有趣植物 (上)》,本书脱胎于平台有声节目“小象科学”,是针对5——13岁儿童的青少年科学知识读物,文字精髓易懂,配图温馨有趣,不仅适合孩子阅读,成人也能在阅读之余找到和孩子共学知识的乐趣。

  开始读这本书之前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世界上的洲和陆地,那些我们书中将读到的奇怪又有趣的植物就分布在这些洲际和上。

  洲分别是:亚洲、欧洲、大洋洲、非洲和美洲。美洲又划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当然还有南极洲。所以我们也称他们为洲。但南极气候太过寒冷目前并不适合人类居住。

  陆分别为:世界第陆——亚欧、南极洲,非洲,美洲以及澳大利亚。在这些上生长着数以万计的植被,有些甚至千年之前就已存在。

  打开这本书让我们先领略亚欧和美洲上那些千奇百怪植物的风采吧。

你也许会问:

  “为什么植物也会吃小动物?”

  “为什么有些动物要在花朵里安家?”

  “为什么不是所有的花闻起来都是香的?”

  “真的有植物能听懂音乐吗?”

  “胡萝卜为什么只有一种颜色?”

  “仙人掌是怎么在沙漠生存的?”

  “葡萄为什么要酿成酒来喝?”

  “食人花真的吃人吗?”

  所有的疑惑都可以在书中得到详细的解答和延伸了解,无论是孩子自主阅读还是家长陪同阅读都会使阅读的思维变的开阔而有趣。全书一共两个单元共十七个章节,每个章节讲述一个植物的有趣故事,结合插图和问答方式的对白带给孩子童真简单的知识氛围。书中还附带十七个章节的知识问答卡片,闲暇之余也可以作为孩子和父母互动的乐趣工具。

知识卡片

读完这本书你可以知道甚至更多:

  1、不是所有植物都是素食主义者。

  2、动物和植物相互帮助才能更好的繁衍和生长。

  3、不是每一朵花都需要吸引蝴蝶和蜜蜂从而散发香气。

  4、真的真的有植物可以“听懂”音乐哦。

  5、胡萝卜其实有很多种颜色。

  6、食人花从来就不吃人...

  你还能了解到古老的水果培育手法也会了解到现代嫁接技术的智慧,在植物的世界里你将有意想不到的发现,你会发现植物的世界充满着智慧和规律,万物之中,没有单调的生物,只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如果你对知识有任何自己的理解也可以写在每章故事最后的“一起来参与”章节里。记录你的有趣想法和问题。你甚至可以把你喜欢的植物画下来。

  自然界因其独特的气韵和神秘让人类至今未曾完全了解他,也因它的大气和广博而让人流连忘返,对于孩子来说从小培养其观察万物的眼界,吸取万物知识的思维,是一项难能可贵的经历。祝每一位家长和孩子,阅读愉快,有所获益。

标签:发现 有趣 植物 读后感 10篇 发现洲 发现有趣 发现植物 发现读后感 洲有趣 洲植物 洲读后感 洲10篇 有趣植物 有趣读后感 有趣10篇 植物读后感 植物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