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十八弯》是一本由胡北著作,凤凰出版社出版的289图书,本书定价:29.90元,页数:201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官路十八弯》读后感(一):高度决定视野
《官路十八弯》是读客出品的小说,上学期的时候一个同学对我说,读客出品的书都不错,都值得一读。第一次尝试读读客的书,就挑了这本,一直对官场的世界挺好奇的,觉得复杂又有趣。书不算深奥,情节也不繁复,但读来确实会让人生出不少真实的感触。政客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一群人,利用手里的职权,努力谋得最大的利益,卓尔不群者、能力低下者、不善言谈者、不喜攀附者,在这条路上都看不到光亮。政治的水很深,绝不仅仅是黑暗。政治能改变一个人,它会压榨你所有的智慧,因为这样才能生存;它会让一些人变质,因为一些人被诱惑的忘记本心。政治复杂就在这里,太脏下场,太净寸步难行,一方一圆充满了人世的智慧。在书中,还印证一个不久前我领悟的道理:高度决定视野。等级身份不一样,所要考虑的因素就不一样,从刚一开始出发点就截然不同。做事的想着群众,长却还要想着领导,还要想着政绩,还要想着换届。从小我们只学最简单的原则,最朴素的道理,没有人教我们如何在这么多变化因素中周旋,因为没人教的了,只有社会教的了,只有现实做得了老师,只能自己悟。路千万条,或许一条都走不通,智者绝境中终能觅得生机。
《官路十八弯》读后感(二):《官路十八弯》这个必须力荐了
《官路十八弯》这个必须力荐了。
这本书读来如此感慨,也如此真实。讲述你们市市机关里的人事变迁风云——这个主题完全名符其实。其实我蛮佩服作者的勇气的,他敢在故事中说:纪委来了,直接要住本城唯一一个五星级宾馆,二十天花七万元!敢把事实说出来的人,一定是真的勇士,并且是一个对社会有责任感的真实的好作家!所以我必须要说,我看过读客出的很多精品书,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我甚至想说,是没有之二的。
我也猜测,作者是书中哪个角色呢?他本人可能是田晓堂,也可能是刘,必须是这二人中的一个,我相信。他想刻画出一个好干,这个好干就是田晓,可以成为正县级储备干,但是他本人不愿意去拉选票,所以虽然有明显的优势,因为不愿意同流合污,最后他落选。事实中很多这样的好官吃亏,你不拉选票,也许真的没有多少人去投你的票,就算大家心里都觉得你是最应该当选的。人的面子问题和人的善良问题,别的人来求情了拉票了,如果不给他就会觉得过意不去,反正你没来跟我求情,于是就心理平衡了,也不会觉得对不起你了。这样的好官,我其实不赞成,因为结果很明显,你不去做,就会把机会让给了一个品质不好的人,这样的后果就不用说了,你还不如自己主动一些,这样才是勇敢的承担了社会的责任。
田晓堂也有错,人无完人,这才是生活的现实。作者也刻画了一曲“”,人都有青春初恋的记忆,都有失足的时候,如果一个人如完壁一张,我们反而不太相信。不过看到这里,我还是觉得作者在这个人物的刻画上,也有刻意的成分。他不敢不传递一点“正能量”,所以他必须保证田晓堂这个人物最后必须是一个光辉的形象,否则就会把官场写得太黑暗了。于是他给田晓堂安排了很多正面的情节:照顾前长的老婆还有前长一直资助的那家可怜人。
我只所以猜测作者本人是“刘”,是因为他可能不想把自己摆在一个明显的位置上,但是却愿意充当一个“情报家”。
作者提供了很多“手机段子”,这些段子是亮点,读起来非常有意思。真的比较有意思,适合好好品一品的。
《官路十八弯》读后感(三):学会做人
一本了解官场认识社会的小说。个人认为书名太过直白。
故事发生在某市,当然主要人物都是领导,看了之后也没有弄明白到底是市里的什么,感觉应该是之类的大,因为这个负责修路、盖楼之类的事务。小说中涉及到的具体项目不是很多,因为类的项目通常都是大项目,周期相对较长,围绕大项目发生的具体事情纷繁复杂,难以预料,涉及到人,涉及到资金,涉及到关系,涉及到领导的领导,必然也少不了领导的下属。小说主要以副长田晓堂的所见所思为线索,以副长田晓堂所处位置为观察点,观察领导以及领导周围人物的表情、神态、所作所为,通过田晓堂对这些人的动作和行为所做的的分析判断,反映出当今社会官场的常态——都想要爬到更高的级别,获得更大的权力,即使不能位高权重,至少也要想方设法占个肥缺,掌握实权,获得尽可能多的实惠。一些官员最初对官位并不是很热衷,还是想多做实事,造福一方,但是随着地位变化,环境变化,思想就会发生改变,过于刚直往往会招致嫉恨,得罪权贵,从而失去晋升的机会,最主要的是失去话语权,通过历史的经验,通过前人的教训,所谓‘有良知的’官员们学会了明哲保身,学会了曲意逢迎,并且美其名曰:只有保住官位,握有权力,才能实现为官的初衷。权力斗争你死我活,为了加官进爵,官员们上蹿下跳,拉帮结派,竭尽所能的巴结上层领导,什么夫人路线,跑钱进,等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真真是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官员的升迁受各种因素影响,有的人拼命钻营,却始终不能取得半点进步,而有的人顺其自然,却意外高升。大领导有他自己的打算,他的下属不过是他玩弄的棋子,而大领导本人又不可避免地受到上级的摆布和制约,或者他本身有软肋被别人拿捏着。有句话说得好,叫做:只看贼吃肉,没见贼挨揍。官员们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有点这个意思。他们看起来风风光光,吆五喝六,一旦遇到掌握他们自身生杀大权的、掌握更大乌纱帽的上级领导,就只有笑脸相迎、卑躬屈膝了。
特别推荐社会的新新人类、职场新人们阅读本书,体会为人处世的方法,提高情商,适应职场环境,适应社会环境,在社会上、在职场中,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
《官路十八弯》读后感(四):心路十八弯
心路十八弯
评《官路十八弯》
不管是山路十八弯,还是官路十八弯,说到底就是心路十八弯。山路曲折、官路坎坷,这几乎为人所共知,但未走过山路的不一定能感受山路的崎岖,未行过官路的不一定明白官场的无常。至于那些误打误撞走进官路的人,即使是之前听说过“江湖险恶”的传说,有过跌打腾挪的本事,做好了上山下海的心理准备,在真正的行走路上,还是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纠结。
田晓堂就是官场中的幸运儿,他是“十八弯官路”中的主人公,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一跃成为市的副长,在令人看不懂的眼神中,他开始了他的十八弯官路。他利用他强大的笔杆子,为新任长开创了一个新面,当然也给自己铺就了一个好面。然后他就开始进入了官场的弯弯绕中了:他开始为新长的“洁净工程”东奔西走,虽然在工程中极力想做得很洁净,但是结果还是按照领导的洁净方式进行了;他陷入了权力的漩涡中,抱住了长的大腿,他也大权在握,并用他犀利的眼光和灵活的思路左右周旋;他走进了利益的争夺圈中,金钱、美色等各种诱惑不断向他袭来,他坚持过,也失守过,但最关键的是:他挺过来了。在官场,挺住就是硬道理。一旦倒下,就很难再有起身的机会;一旦被击中,就很难再恢复到以前的面目。
当官的,向上看的都是屁股,向下看的都是脑袋。田晓堂的官路,也引发了我们对于官场的思考:在官场中,如何看待群众和领导?如何坚持为官清正的理想,并同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在刘向来看来,群众是虚的,是个模糊的群体概念;而领导是实的,他是一个能掌握你未来官运的当权者;而陈春方的看法是,只有先满足了领导,才能更好地为百姓谋福利;田晓堂一直以清官郑良为榜样,并以为民请命而感到责任重大,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纠结的就在于此,只有到更高的平台上,才能有更大的作为。在纯洁的理想和浑浊的现实中,田晓堂选择了中庸:他一面卑微地活着,努力地讨好领导,取得领导的信任;一面在工作中保持自己的原则,尽量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尽职尽责。而在这十八弯的官路上,他付出了辛苦,也留下了遗憾。
世上遗憾事太多,哪能意义挂在心;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纵然官路存在十八弯,踏进去的人好好走路,别摔倒就行,每一个利益周围可能布满了陷阱;绕道走的同样要好好走路,别羡慕官场,人生到处都是风景。
《官路十八弯》读后感(五):十八弯,每个弯都不能失控
官路十八弯,很贴切的名字,也形象的描绘出官场浮沉路的坎坷曲折。本书将镜头对焦在某市的领导层面,描写了以田晓堂,包云河为中心人物,由其上司下属构成的官场圈子的人事变迁和竞争博弈,对这样一批中层干的官场心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道出了一些避免官场弯路的,让人在田晓堂般的纠结中感受到官场生存的不易。
看这本书,我第一时间想到了《侯卫东官场笔记》,两书写作风格相似,文字都比较平实,都以一个较为正直的人物为核心(田晓堂与侯卫东)。不同的是,《侯卫东官场笔记》主要描写的是一个人的官场奋斗史(侯卫东从最基层到级的升迁),而本书将视角直接定格在市机关,让田晓堂以副长为起点,直接踏进官场迷宫,经受这弯弯绕绕的冲击和洗礼,至于他能否走的更远,还需在后续书中拭目以待。而且本书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着重于人物的心理描写,将人物内心的波澜,挣扎和纠结描写的较为细致。此外,还不时的插入一些展现官场的段子,有些意思。但是,很明显,作者的笔法还不够纯熟,这些段子的插入甚至人物对白的语言多少显得生硬,这也是我看到的本书最大的不足之处,希望作者在后续作品中能有所突破。
说起官场弯路,实际是说官场的变化无常,在权力,美色,经济利益的旋涡中,总有一批批官员因故落马。谁也不知道在下一个拐弯口,会碰到谁,会看见什么,看走向何方。一旦站错了队,说错了话,就难保不会在拐弯的路口跌进万丈深渊。那么,如何能在弯路崎岖的官场中立足而不倒呢?我想应该做到以下基本的两点。一是要看清弯路弯曲的程度,以把握方向。二是练就快速转弯的本领,保持平衡。以田晓堂为例,作为刚刚被莫名提拔上来的副长,他必须弄清楚自己得以上位的根本原因。是哪个领导提拔了自己?提拔自己的原因在哪?俗话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自己的上下得失都是有因由的,所以必须清楚自己为什么获得这个位子。一旦弄清了原因,就要想办法让自己在这个位上坐稳,徐图进取。最简单的,就是要与提拔赏识自己的领导搞好关系(尤其一把手),甚至成为其心腹,这叫大树底下好乘凉。就像刘向来说的:“在一个单位生存,这个很重要,那个很重要,但其实都不重要,搞定一把手才最重要”。田晓堂在多次事件冲突中逐渐体会到了这句话的重要性,所以,他选择了向一把手包云河靠拢。当然,靠山越大越好,在得到市委唐生虎的赏识后,田晓堂的官路已经走得越发稳健。
官路十八弯,田晓堂才刚刚上路,面对着各种突如其来的人事变迁,他该如何应对?包云河被停职审查,能否官复原职?面对曾经的暗恋情人,爱慕自己的小师妹,田晓堂将怎样处理与她们的关系?追文吧……
《官路十八弯》读后感(六):人治下的“话语”
近年来,官场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也不乏优秀作品,比如王跃文的《苍黄》、小桥老树的《侯卫东官场笔记》等等。人们之所以关心官场,是因为关心政治。在体制外的,想知道官场中人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体制内的,则可以从官场小说之中学一些权谋之术,以让自己在“十八弯”的官路上走得更远更好。所以官场小说适合各种人的各种目的。当然,即使不关心政治不关心官场,单纯为了娱乐而读小说的话,那么官场小说依然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因为官场小说往往波云诡谲,跌宕起伏,官场的凶险堪比沙场和江湖,从某种意义上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是官场小说好看,也就理所当然了。
《官路十八弯》这本书,可以满足读者的上述目的,如果你在体制外,你可以知道看到官场都在发生着什么,为什么明明是劳民伤财的项目仍然要上马,为什么老百姓的时候很容易被空话化解,甚至为什么一个官员会有网上有那么多的新闻,这些新闻从哪里来,等等;而假如你在体制内,你可能学会的就更多,比如和谁亲近,和谁疏远,怎么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如何防范他人,如何在保证不受伤害的情况下不去害人,等等。于是,我们也可以看出,一本能够回答上述问题的小说,它应该会是好看的。
其实,官场小说往往是有套路的,主角往往都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官员,他的上面有更大的官制约着他,他的下面也有一些比他小的官或真心实意或阳奉阴违地维护着他。这个主角往往很有正义感,但又不能是傻瓜,海瑞那样的官员是绝对不可能存在的——除非有“皇帝”罩着他。他愿意做点好事,可是他却摆脱不掉上级对他的制约;上级做着坏事,他能做到最好的就是不助纣为虐,而这里的“坏事”基本上都是官商勾结或是官匪勾结。他有个稳定的家庭,老婆通常都不错,“家里红旗不倒”外面也常常是“彩旗飘飘”,“彩旗”的数量和亲密程度往往“与时俱进”。小说最后的结尾往往是:主角那个顶头上司——书里充当反一号的角色被更大的官干掉,主角官升一级或半级,他又来了一个新的上级,他即将面临更大的考验……
《官路十八弯》大体也在这个套路之中。那么是不是说在套路之中的小说就不好看?未必。套路都差不多,但是出来的效果却是大相径庭,就像同样打442,队和巴西队就有云泥之别了。足球最重要的是技术,那么官场小说最重要的就是对勾心斗角的场面和主要人物心理的把握,尤其是书中那个主角,如何写出他心里的复杂性至关重要:他的现实与理想出现了巨大的反差,他的欲望和良心时常有所冲突,他在危机之中如何卫护自己的灵魂的,以及他又如何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使出相应的手段等等。可以说,这个角色越复杂越好看,他在最为险恶的环境中最大限度保持自己的,他就越受读者欢迎。
从上面也可以看出,作为一个官场小说的主角是会非常累也非常难的,他要用虚伪保护自己的真实,用谎言捍卫自己的原则,用圆滑维护自己的正直,用韬光养晦完成自己的光明磊落。官场小说的主角真的很难,然而官场小说写的就是官场,而且碍于种种原因,真实的官场很可能比小说所描绘的更为险恶和黑暗,那么这也就是说,作为现实中的官场中人可能比小说里描写的还要难一些。为什么难呢?因为有上级的存在。在《官路十八弯》里,主角最大的敌人就是上级的话,上级说了什么没说什么怎么说的为什么说,都会对他的工作和想法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他在十八弯里绕来绕去,不过就是要让上级说出他希望听到的话,让上级不要说出他不希望听到的话——说到底,这就是官场的全。
在人治的体制下,上级的话就是圣旨,而能够抗拒这个圣旨的,只有更大的上级。所以的官场小说和影视剧,最后干掉贪官污吏的都不是“的监督”,而是在更高层里出现了一个“包青天”。上级就是在“上”,下级就是在“下”,这种严密的金字塔式结构,只能让人治的体制更为牢不可破,也就必然会滋生腐败。
于是,在这样的官场,要想走好自己的“十八弯”,就只能想尽办法让上级说出你想听的,让下级听到你想说的,仅此而已,你别无选择。
《官路十八弯》读后感(七):官场众生相与官路多选一
《官路十八弯》以主人公田晓堂的官路和心路为主线,揭示了各种类型官员的生存状态和宦海沉浮。在叙事过程中,作者胡北高度浓缩了官场中为人处事的智慧和思维方式,并借主人公之口,道出了身处官场者,只有选择内方外圆的官路,才有可能在保证自己在官场生存的同时实现理想。
主人公田晓堂,出身贫寒,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华踏入仕途,因“意外”的机会升为市副长,内心深处一直有一种为民做主的士大夫情怀。因此,当地历史上深受百姓爱戴的清官郑良的一首“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凭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自然成为他的座右铭。然而,在和上司包云河一次次的过招中,才发现自己的稚嫩和官场的水深,并逐渐意识到只有通过适当的妥协和退让,先确保自己在官场上的生存,甚至争取到更大的权力,然后才有能力实现自己内心深处的理想。虽然这种官场智慧在小说的第一中,尚未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但我想,这种适时隐忍,内方外圆的为官之道,应该是“十八弯”的官路中最不坏的一种选择,也应帮助田晓堂在官场上逢凶化吉,甚至节节高升。
田晓堂的直接上司包云河,绝对是一个能让读者过目不忘的角色。从一出场,他就是百姓心目中“包青天”和“包霸天”的矛盾混合体。他看似不显山露水,实则心思缜密,比如一直隐藏与市长唐生虎“不一般”的关系直到上任后的第一天;他处事给人一种专横跋扈的感觉,但却有知恩图报的一面,这一点在包云河决定“洁净工程”方案和处理工程质量问题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他对官场法则的驾驭,他的大观更让主人公田晓堂叹服。比如,在市大楼工程中选择哪一家中标方,实质是在隶属关系的长和直属关系的本市市长之间进行痛苦选择。虽然,市长唐生虎是包云河的后台,但他还是当机立断的选择了前者,这种魄力和大观,是一般昏庸官员所没有的。可见,包云河是一个深谙为官之道,在官场中能够长袖善舞,且有一定个人魅力的强势者。但他所选的官路,却是在走钢丝。他经常置民众利益于不顾,而且为达目的不惜玩弄各种手段,这样不但树敌太多,而且难免有马失前蹄的时候,比如通过把贿赂巨款捐献给慈善机构换取“廉洁标兵”,结果却弄巧成拙。
如果包云河是左冷禅,那么尤思蜀就是岳不群。作者虽然对尤思蜀着墨不多,但仅通过几个细节,便让尤思蜀虚伪卑劣的品性跃然纸上。比如,暗示田晓堂给龙泽光送“烟标”,以治病为名,打着龙泽光的旗号左右市大楼工程的招标,拖着有贿赂性质的“烟标”不还,直到拖不下去不得不还,却又私留了最贵重的几张等。在这几件事情中,虽然尤思蜀将时间、方式、语言拿捏的非常到位,但他的品行绝不会因其精明而改变。
王贤荣、李东达、钟林是三个既让人同情,又让人担心害怕的人物。不同的是,王贤荣和李东达深谙官场游戏规则,只是因各种非自身的原因不符合一把手口味,以致官路一直不畅,所以需要隐忍以待时机,事实上他们两也这么做了。而钟林则是一个生活在官场中的外人,或者说,他的性格更适合去做工程师或者艺术家,但惟独不适合做官。此外,长龙泽光、基层县长华世达,基层女长姜珊等正面形象,市长唐生虎(后升任),基层长陈春方等反面形象以及亦官亦商的刘向来,也是刻画比较成功的人物。因为,官场上如果没有这些人,官场将会简单的有点冷清,而文学作品中如果没有这些人,将会虚伪的有点造假。
总之,官员任命制、GDP考核制以及困扰千年的官场“”,既是把官员磨成“人精”的磨刀石,又是让官员深陷内耗无暇顾及民众利益的一道枷锁。作者在书中多个地方以经典的语言痛陈官场顽疾,比如“后任不吃前任嚼过的馍,不踩前任走过的老路,非得另起炉灶,另搞一套,创建属于自己的所谓政绩,官场上的这种痼疾真是无药可救了”,“在一个单位生存,这个很重要,那个很重要,但其实都不重要,搞定一把手才重要”,“机关里人浮于事,但又无事可做,只好拿领导的隐私打发时光”等等。但在这些顽疾尚未革除之前,光怪陆离的官场中,形形众生让官路何止十八弯?读完《官路十八弯》,我觉得田晓堂妥协隐忍、内方外圆的官路,虽然少了海瑞、郑良那种快意恩仇的英雄主义色彩,但却不失为最现实,距离实现理想最近的选择。
《官路十八弯》读后感(八):世上本无事 庸人自扰之
1、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平级调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
2、新官上任,先到下面去走一趟,转一圈,再到上面去接个头,汇个报,这早已成官场惯例了。
3、包长,您走马上任第一天,就亲临我县视察、调研,指导我们的工作,帮我们开展农村环境政治,真是非常感谢啊!——华县长,你用词不当啊。领导才叫视察,领导才叫调研,市领导才叫指导,我们来只配叫学,向县里的们学!
4、包云河一方面点名要他陪同过来,让他感到自己受了重视,另一方面却并不告诉他此行的目的,又让他觉得自己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
5、还不是靠组织关怀,靠我们的包长提携——你们都是年轻人,就我是老,已日薄西山咯,欺老不能欺少啊,将来我还要在你们手里领退休工资呢!
6、工作汇报是明天的重头戏,汇报材料必须精心准备,但重点是讲新一届领导班子抓工作的信心、决心和思路、措施。
7、你是只看到贼吃肉,没有看到贼挨打。
8、背靠大树好乘凉,朝中无人莫做官。
9、为提醒大家强化时间观念,提高效率意识,把里的各项工作做好,努力开创新面,郝长亲自跑到钟表店里选定了那个硕大的黑色电子钟。
10、怎么样——说点什么呢?目前已明确由他主抓的工作就是“洁净工程”,这些天他的主要精力也是用在这上面。田晓堂想包云河的意思可能是要他汇报一下“洁净工程”的进展情况。
11、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12、您怀疑有人捣鬼,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我觉得多半还是个意外。如果真是有人捣鬼的话,这鬼捣得一点也不高明。
13、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14、喝酒想喝汤,此人在工商。喝酒像喝水,此人在建委。人均一瓶都不剩,这帮兄弟是财政。举杯一口干,此人必定是公安。一口能干二两五,这人一定是国土。喝掉八两都不醉,这人他妈是国税。白酒啤酒加红酒,肯定是个一把手。喝酒啥子都不怕,此君一定在。成天喝酒不怕苦,哥们高就在。一夜喝酒都不歇,老哥任职在政协。
15、上午找个朋友说一说,中午找个小酒喝一喝,下午找个麻将搓一搓,晚上找个摸一摸。
16、晚上家庭作业做得太刻苦,把身子掏空了?
17、有两只苍蝇,一只在餐生活,一只在厕所栖身。有一天,这两只苍蝇碰面了,餐苍蝇十分同情厕所苍蝇说,你整天追腥逐臭,我整天吃香喝辣,你干脆过来我这边得了。厕所苍蝇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吃的再好有啥用,光屁股的你见过几个?
18、猪找上帝要求投胎做人。上帝问曰:耕种?答太苦。曰:做工?答太累。曰:耍猴?答太难。上帝问何求?答:能吃能喝还能嫖!上帝大惊:还想当干!
19、到达酒店门前,车未停稳,田晓堂就打开车门,把一只脚探了出来,正要下车,突然像才想起了什么似的,对司机说:“昨天开酒喝,才发现你掉了一个信奉在那酒袋里了。”说着就从衣兜里将那个装有1万现金的信封掏出来,丢到车上,然后迅速下车走了,回头弯下腰把头伸进车内,用尽量显得真诚的口气说:“你跟我就没必要这么客气,你们两口子靠点工资过日子,手头也不宽裕,今后有什么事就直接跟我开口,只要我能办到的,一定帮你办。”
20、质量无小事。请云河就反映的问题认真核查,并将结果报我。——转包云河长阅。
21、田兄好!今天早上出门一连打了三个响亮的喷嚏,我一直在寻思,是谁这么惦记着我呀,我还以为是哪个红颜知己呢,没想到是你老同学。
22、您在家父熏陶下,竟也成了烟标收藏大家,而我天资愚钝,朽木难雕,至今对烟标也没培养出半点兴趣来。我父亲留下的几本烟标,放在我手上实在是明珠暗投了。我深知,让父亲生前视为珍宝的烟标蓬头垢面地堆在屋角,无人理睬,这是对他老人家最大的不敬。可一直又苦于找不到真正懂得这烟标,和它相当投缘的人,这都快成我的一块心病了。今天,我觉得这个心病只怕是要去掉了。因为,我终于发现了可以托付我父亲那些烟标的人,这个人就是龙长您啊!
23、小时候写作文,动不动就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光如白驹过隙。其实那会儿都是无病,对时间根本没感觉。现在我才体会到,时间过得是真的快啊!
24、专门过来设宴就不必了,这顿酒还是留着今后到云赭来喝吧。
25、也不算忙,不像您,这么晚了还在加班加点。
26、承蒙市长看得起,能为您服务我不胜荣幸。有什么任务您只管吩咐吧,我一定竭尽全力,把您安排的事做好。
27、要说客气也是你们将客气在先。我不收你们的东西吧,显得不近人情,收了吧又过意不去。来而不往非礼也,小周你就拿着吧!
28、有个一劳永逸的办法,就是请县里出面,借某个名义,把那几个带头闹事的家伙弄出去,公费旅游一趟。
29、唐本来是要陪您吃晚饭的,不想在半小时前,突然接到里的会议通知。他要我一定把他的歉意转告给您,并一再叮嘱我,要我替他给您敬上几杯酒,感谢您这几年对云赭的无私关怀和大力支持。
30、官做得越大,说话就会越谨慎。龙泽光还没做上领导,已经像领导一样谨小慎微了。对那个捆绑的问题,龙泽光自然不愿管了,他不表任何态,实在太老道了。他如果说上一句话,哪怕是批评的话,就表明他已经过问此事了。过问了却没有严肃处理,将来如果追究起来,就会有人说他的闲话。
31、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