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皆有价读后感10篇

一切皆有价读后感10篇

  《一切皆有价》是一本由爱德华多·波特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217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011-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切皆有价》读后感(一):提出的理念很有意思

  虽说“一切皆有价”这个提法狭义理解有点偏激,但实际上确实任何决策都要权衡,隐形的价格的确存在。这个书给人带来看待一些问题的新的视角。所以这个书本质上探讨的其实是“权衡”“取舍”“代价”,每个人都要面临的问题。

  《一切皆有价》读后感(二):书评

  本书从人类社会行为的几个主要方面分析了价格的形成,诸如婚姻、信仰、幸福、未来等,即一切皆有价,有些明码标价,有些暗藏其中,揭示了价格表象背后的各种逻辑关系,看完本书,引发了我应该重新审视身边的各种价格体现,同时也提醒了我应该学会用辩证性的思维方式去看待生活的各种现象。

  《一切皆有价》读后感(三):有选择便有价格

  所谓一切皆有价,无非是从机会成本的概念上展开的。作者是一个记者,视野很开阔,其主题包含了很多方面。但是正如钱颖一所说,非学者可能有很敏锐的观察能力,也有很好的叙事功底,但是到了分析解释层面,往往缺乏一个统一的框架。有时作者论证了一通,却不知道想表达什么;有时因果不分,把同一事件的两个现象作为因果。所以此书当小说看更合适,若能顺带思考一下,找出其谬误与错误的逻辑,那就更好了。

  《一切皆有价》读后感(四):存在即合理

  没有读过经济学的完全可以看一下这本书,这本经济学读物还算是通俗易懂。本书告诉我们,人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对现在或是未来产生影响,只不过远近问题;每一件事都有成本和收益,取决于我们的眼界是否够高。

  本书从经济学阐述了一个哲学问题:存在即是合理的。通过购买选民买票是不合法的,但是明目张胆地投钱支持某一总统候选人却是合法的,二者其实都算是贿赂,但性质却不一样。只要当事人衡量收益大于成本时,就值得去冒险。

  《一切皆有价》读后感(五):一切皆有价格

  本书是一本少见的好书,引导人们从崭新的角度对人类行为进行思考。我们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有价格,有的明码标出,有的暗藏其中,但是价格如何确定,如何被接受,如何变化,往往是人们最难充分理解的问题。作者把价格在生活各个方面的表现及隐匿于表象之下的逻辑编织在一起,为我们揭示价格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的。书中谈论的有些东西,诸如婚姻、信仰、幸福、未来等,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把它们当做经济问题来认识,但其实,它们一样是有价格的。

  《一切皆有价》读后感(六):处处皆有经济学

  看完《经济学原理》后,再看此书,发现分内容是相通的。但还是会意外地发现其实很多东西都可以转化为经济学分析,例如信仰、生命、文化……甚至未来。 例如作者对人们不计后果的污染行为归因为“定位偏差”,我觉得这解释实在精辟;再如讨论文化价格时,说到“文化体现了决定共同选择的所有价格总和,也就是社会的集体价格体系”,一句话说出了文化产生的根源,让人对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此外书中还提到经济学的不足:忽略了人性,把人过分定义为只会计算成本收益的动物。总的一句,生活中很多现象其实都有经济学的影子,但传统经济学也不是万能的。

  对啊。生活,本来就是复杂的。

  《一切皆有价》读后感(七):什么是有价的

  一.

  【满足莫名的欲望】是有价的,坐在沙发上无所事事的为了买一份参与感而花最贵的钱健身;

  购物时用于比较商品的【时间和精力】是有价的,超市排除价格比较机制,频繁的降价促销和重新标价;

  【浪漫】、【先睹为快的心情】是有价的;

  (乘飞机)赶【回家度周末】是有价的,【对行程的安排权】(提前一周相比提前三周定机票)是有价的,【对时间的选择权】(没有时间限制的机票)是有价的。

  【更靠近舞台】的位置是有价的。

  【对价格低敏感】(不在意)的态度是有价的。

  二.

  生产能力,支付意愿,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

  《一切皆有价》读后感(八):价格无处不在

  在商品社会,作为经济调节的杠杆,价格无处不在,并且决定一切经济的走向。美国人爱德华多.波特这本《一切皆有价》用通俗的语言和无数个鲜活的事例,向我们证明了价格无处不在这个事实。“用5美元买一块比萨饼实际上就失去了做其他事情的机会,结婚的价格包括了假如我们选择单身可以做的所有其他事情。有朝一日我们屈服于爱情与伴侣的诱惑而走进教堂,数年之后可能会觉得迷惘:以单身的自由来交换婚姻的束缚是否值得?”通过这样浅显的道理,把十分枯燥乏味的经济理论说给我们听,波特做得很到位。

  作者在这本新颖的论著中,通过商品、生命、幸福、女性、工作、免费、文化、信仰、未来几个不同命题的价格分析,阐述了价格无处不在的现实。

  在《女性的价格》一章中,作者饶有兴致地通过从一夫多妻到一夫一妻制度的改变来分析了“女性的价格”,文明社会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实行一夫多妻制,这是因为女性传给下一代的基因多于男性,女性生育成功的概率更大,因而造成女性多于男性,这是一夫多妻制的原因。同时,无论古代的、法国、非洲,还是现在的中东,一夫多妻制多发生于有钱阶级。伊朗前宗教霍梅尼认为一夫多妻制是先进的制度,恐怕就因为在中东女性多于男性,这个制度很好地保护了女性的生存权利。

  商口的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这是经济学最基本的规律,但是在疯狂的资本社会中,“价格会把我们引入歧途”,“价格这东西有时是很危险的”。次贷危机引发了美国经济的畸变,目前房产市场价格与价值严重脱离的现象同样潜在着巨大的价格危机。就像当年美国人一样,我们不知道我们花掉一生积蓄买来的房产到底值多少钱,我们只看到自己的房产一天天在升值,却不知道这其中潜藏着多大的风险----一旦这个巨大的肥皂泡破裂,我们将血本无归。殷鉴不远,可惜却没有多少人意识得到。《一切皆有价》这本书值得人一读。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评价这本书最到位:我们常说,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是大师的水平。其实能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同样是大师的水平。本书就是把简单的问题的复杂化的好榜样。

  《一切皆有价》读后感(九):并是什么都能买到,虽然都能标价

  全书就说了一件事——所有东西都可以用价格来恒量,无论是有形的啤酒、可乐、还是无形的生命、爱情都可以。这也成了本书的噱头和卖点,想想吧什么都有价儿那是多么让人心寒的事情啊!不过请读者朋友注意“作者只是The price of everything但并说can buy”,意思是虽然很多东西可以用钱来衡量,比如书里提到的911死亡赔偿金问题,但是并非可以用钱买到所的东西。我们说“生命无价”时说的是“用钱买不到生命”,本书作者说“生命有价儿”说的是“金钱可以用来衡量生命的价值”两者并不矛盾。

  为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从经济、政治、文化角度举了N多例子,很多比较有趣,有些比较残忍。因为作者是编辑出身,在N多次专访和专栏里练出的功夫在本书中派上用场,本书收集资料和安排资料都很到位足见作者功力。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有关价值的论述。最早对价值有所了解是在初中政治经济学课上,讲马克思有关资本论的基本观点,那就是:“产品的价值由创造它的所有劳动决定,包括创造必需的工具的劳动,创造该工具的劳动,如此等等。资本家赚钱是他们榨取了价值的一分——付给工人的工资仅能维持工人的基本生存,而把剩余分据为己有。马克思的结论是,不同外表背后,商品之间的价值关系,即它们的相对价格,它取决于生产它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在书里我知道两点:这个价值有关的理论早有了——13世纪,道明会的修道士大阿尔伯特断定,合乎道德的交易应该是双方交易商品含有等值的劳动及其他附加值;第二点,马克思的理论解释不了炎热的夏天为何我会认为冰镇啤酒比常温啤酒的价格更高。

  估计马克思要是活着估计会重新修订他著名的《资本论》,毕竟老人家在世时也只经历了资本主义初级阶段,无论从什么角度看来他的观点都有很多需要补充和完善的地方。提到马克思,我最近在读社会学另一位奠基人马克斯.韦伯的作品,与卡尔马克思把社会分成阶段不同,韦伯把社会分层并做出相应论述。韦伯的作品如果大家有空读下可以对西方作品有更深入的认识与理解,比如这本《一切皆有价》。

  总体而言《一切皆有价》是本经济学初级、入门、休闲读物。

  《一切皆有价》读后感(十):价格无处不在,价格魅力

  着实开阔思维,让人耳目一新。听惯了“情义无价”之类的定语之后,乍见“一切皆有价”之说,便觉作者真是大胆而张扬,商品,物质,财富等等有形之物说之有价尚可,如幸福,生命,未来,信仰等等无形之物,也有价吗?甚至连爱情和亲情也有价吗?一切皆有价,真是一个颠覆性的说辞,且看作者如何论述。

  细致入微点评生活之中的价格问题,不论是奢侈品的魔力还是死亡赔偿金或者是善变的幸福感,都有价格。连女性的婚姻,原来细究起来,也是处处有价格。是揭秘日常生活成本与收益比的猎奇书?说不上,倒是让人茅塞顿开,有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悟。看透价格背后的真相,有趣又有益,这便是我初见此书的第一感观了。

  有的时候,价格的比与不比常出自于我们的情感,像老年人与年轻人的生命价值这种问题,一般是回避的,因为这种比较算不上道德,甚至有点不尊重没有人情味的意思,但现实中确实有这种种的差别对待。争议不断的死亡赔偿金便是给公民的生命安全定下了价。还有默认的危机来临时先救小孩妇女其次才是老人男人一样。这个命题真是尴尬。而美国白宫下属办公室便有专门负责这一类价值的评定。一方面基于个人的选择,另一方面计算老人的折扣因素。而这种差别对待也已经影响到政策的实施,比如认为在恐怖袭击中一名获救者的生命价值大于两个自然灾害中获救者的生命价值的观点,倒致美国对卡特里飓风灾害漠不关心而对911恐怖袭击巨资投入的巨大反差。生命本无价,可是现实中却有了价的差别。至于医疗也是如此,穷人家常常是万不得己才是医治,甚至放弃医治,而有钱人宁愿多花钱来保全自我健康。很显然虽然是属于经济学范畴,但这样铁的事实面前,已不仅仅是经济学问题,更多的是心理、,以及对人类行为及其本质的探讨。

  诸如此类的问题非常多,而且论述深入详实,大量的数据案例和事实且有根有据,让人叹为观止。真相不容逃避,一切皆有价是事实,果然是事实。此外,作者行为风趣幽默,此书虽划为经济学类别,看起来会比较枯燥,但实质内容非常通俗易懂,如同封面的条形码一样,直白明了,一针见血。希望作者在提出一切皆有价的观点之后,能再论述一番,如何更好地应对这样的有价。否则,真的太让人伤心了。

标签:一切 有价 读后感 10篇 一切有价 一切读后感 一切10篇 有价读后感 有价10篇 读后感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