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魔法師之文法俱樂》是一本由旋元佑著作,經典傳訊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D360,页数:4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英文魔法師之文法俱樂》读后感(一):的确和传统语法书有区别,但也没那么神乎
这语法书的亮点应该是在最后一章“减化句子”,这种减化句子的思维实质上是将英语里面非谓语动词的本质讲述出来。是理解长难句句法的关键。感觉稍失望的就是这书尚不够全面和基础,一定要有一定语法基础的人才能看这书(也就是他说的学过传统语法的人),里面对时态的讲解感觉也是过于笼统了。
另一优点是,总结了好许些对句式语法点的理解,的确可以减少很多对规则的死记硬背
《英文魔法師之文法俱樂》读后感(二):高中生的看法——致所有黑此书的人
初一下入手,粗看一遍,不过尔尔,层次不就是比较一下吗?——此时大概看了一两百本书,小说为主。
此书较枯燥~翻译翻得的也是垃圾一匹~过二十年我也写一本来骗钱......
高二,文科生。
期间阅读了100+本书后,几乎涉及所有提到的书类,高二上重读。
亮了。
233
xxxxxxx
TMD这书写得怎么这么好。
没有泪水,没有恨晚,我有一个微笑......
手机码字不详说了,豆友们自个儿琢磨吧......
《英文魔法師之文法俱樂》读后感(三):感觉
看了文法俱乐相比以前我们学的感觉这个是顺着的思维,感觉就像做应用题和到后来教了解方程以后再回来看那些应用题的感觉。以前的语法从来没学会过,现在也忘得差不多了,相当于零基础,没有以前的固有的语法观念,相对来说比较好读的进去这本书。讲的很好,易于理解。但这只是基础的基础,让你明白这个句子为什么会写的道理,作者也说了看完可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欠缺的只有大量阅读的功夫了。想想也是,我自己已经过了要应试考试的年纪,所以只需要自己明白就好,不用限在语法是怎么样的框框里。适合自己的,能让你明白原来是这么一回事的这样的工具书对于自己来说才是最好的,不是吗。
看完在看看以前的学语法书,补充补充作者没讲到,也能更好的理解。
语法体现的是写作表达的风格。字里行间里面隐藏的情感,想要好好了解作者的所要表达的感情,这确实是需要弄清楚的。
《英文魔法師之文法俱樂》读后感(四):如何突破写作的瓶颈
混迹各种英文考试多年,雅思写作也拿过7分了,但是觉得遇到了瓶颈。目前让我写作我语法错误不多,但是如同Times,the Economist里的高级句式我不敢用,因为怕用不对。试过看传统语法书,规则实在太多,干脆不用,但这样我的写作就在普通水平的边缘徘徊。知道假期看到了这本书,真的眼泪要掉下来了,没有规则,无需背诵,只需理解。2天看完了一边,觉得很多以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用的懵懵懂懂的句式,或者自以为不错的句式,在这里都找到了肯定或者否定。最重要的是,我知道我平时基本靠语感的写作是通过怎样的规律写出的。这样,我也知道了自己应该如果提高,如何去分析,模仿比较好的文章。
这本书真的适合多看几遍,虽然做完所有题了,感觉理解了依然70%左右。
可惜无法买这本书了,下载是有点不好。。。有机会去台湾买一下老师的其他书作为感谢吧!绝版真是太可惜了!
《英文魔法師之文法俱樂》读后感(五):语法其实很重要
文法俱乐,个人推荐指数五星。页数440,我耗时大概十个小时左右,由于我阅读的事电子版,上面的题做起来很不方便,要反复倒页,大分题我未做,还是推荐购买纸质版。纸质版用起来效率更高。
这不仅是一本告诉你是什么,而且告诉你为什么的语法书,作者是一位台湾人,在书里想通过多解释为什么,而让我们去背语法的麻烦。书里的语法规则有好多是我在的语法书里面没有见过的,如动词不定式,专有名词等方面的解释。
我在初高中的时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比较看重语法,到了大学,这个看的就比较淡了,更多的是能读懂句子就行了,什么是语法,我都已经忘光了。看了这本书,复了我以前遗忘的语法知识。
整本书的英文语法思路很好,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就好比汉语里的先学会写扩写,扩写会了之后然后是简写。如何简写占了这本书内容的三分之一,我觉得这本书是全书最好的分,在简写时,切记一点,不要因为简写,而把句子变得模棱两可,引起他人歧义。
最后的建议,书里虽然说不用记里面的语法规则,但是起码把这本书读上三遍才能有个深刻的印象。
《英文魔法師之文法俱樂》读后感(六):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但也不妨一看
RT。
这几天认认真真看完了这本书,也整理了笔记。
总的来说,并没有奶爸说得那么神奇,也许是因人而异吧。
我个人觉得这本书看完后的收获是明白了几类语法结构演变来的过程,便于了理解和记忆(当然,其中不定式的分还有不少解释不清的地方)。除此之外,这本书可以帮助比较懒的人总结好几大句型,算是了点儿力吧。
这本书不是很好的地方是很多地方解释得过于简单,读者如果深究的话会觉得无法理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看这本书费的力气也许远大于自己根据传统语法去总结。除此之外对于英语句子的构成和连接,本书没有提及,但我认为这恰恰是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分。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感觉,供大家参考。
--更新------------------------------------------------------------------
最近又读了不少其他的语法书,和这本参照起来效果还是很好的。
重新评价:本书初步解释了英语中为什么有各种结构、从句、时态、语气,非常有助于理解和记忆,比起传统语法书的确有它的过人之处。
而本书的缺点是有些地方解释得过于简单,如果深究那完全是自寻苦恼,建议碰到这种情况时和其他语法书参照起来一起看,然后选择最让自己信服的解释接受。另外这本书也有不少没有覆盖到的点,这些内容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找其他的语法书看就好。
《英文魔法師之文法俱樂》读后感(七):大道至简
较之市面常见的语法书,旋元佑的这本《文法俱乐》无疑是出类拔萃的。全书的架构分为三分,分别是单句、复合句以及简化从句,因此就某程度而言,此书的核心不在语法,而在句法。如作者所言:英文文法以句子为主要的研究单位。学文法的目的,就是要学会看懂英文句子,包括复杂的、难懂的句子。更进一步就是要能写出正确的、有变化的句子。由此可见,文法在英语学中具有基要性的地位。鉴于此书成书于台湾,书中分术语异于地区,因此笔者在此稍作解释。
前(书中术语),后(常见术语)
主词——主语
受词——宾语
片语——短语
介系词——介词
子句——从句
此书的逻辑结构以难度递进,首先是简单的单句,然后是中等难度的复合句,最后是最难的简化从句。依笔者看来,全书的核心在于第二分的复合句,也即是名词从句、形容词从句(也叫关系从句)、副词从句以及对等从句。因为这一分承上启下,倘若没有理解好各种从句的构造,往下做简化时会力不从心。至于第一分的单句,无非是讲组成单句的基本要素,只要稍有基础,就可以迅速掌握精华所在。当然,大师手笔自然不凡,在单句分,旋元佑就让笔者获益良多。
譬如,从前在课堂里,老师说到to do时,总说这是不定式,而说到to doing时,则说介词后面要加动词的ing形式。可问题是,我们如何判断to什么时候是不定式,什么时候是介词呢?老师无一例外都是语焉不详,或说这是所谓的固定搭配。
旋元佑在此书中善意地批评道:一些似通非通的所谓“规则”,在一本本文法书间抄来抄去,写书的人不去追究背后的道理,教文法的人也从来不去质问“为什么”,规则解释不了的地方就叫例外。
在此书中,旋元佑宣称好的文法观念不应该有任何需要背诵的东西,而是通过对句子的观察和分析理解其规律,而这只需要几个容易理解的观念就可以解决。
所谓大道至简,要言不烦,正是此意。
《英文魔法師之文法俱樂》读后感(八):简单句其实一共就两类
旋老师对简单句的分类:
英文简单句的5个句型
+V S+V+O S+V+C S+V+O+O S+V+O+C
=subject主语 V=verb动词 O=object宾语 C=complement补语(此段为奶爸书评的COPY)
按照动词的性质一共分类五种类型。
但这个分类使用的时候会发现还是稍多了一些,不够简洁。毕竟分类思维就是越简单越好用,分得越多越不容易判断具体问题究竟属于哪一个分类。
机缘巧合在知乎发现了一个叫李季的专业人士,在旋元佑的基础之上又简化了一层:
每一个英文句子只用两种方式来描述所有的事情,一是“什么做了什么”;二是“什么是什么”,即“who did what”和“what something is”,所以基本就是实意动词谓语表达“什么做了什么”,而be动词表达“什么是什么”。也就是说,英文能够用这两个表达方式能够描述世界上所有的事物。
这个分类就把基础句型又简化成了两类,分类如下:
一、what something is(be动词表达“什么是什么”即主系表结构)
+V+C
二、who did what(实意动词谓语表达“什么做了什么”)
+V S+V+O S+V+O+O S+V+O+C
其中 S+V+O+C 即主谓宾补结构中的宾语以及补语又可以认为是一个主系表结构的宾语从句略形式。
李季对这个问题的讨论页面链接在这里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783651/answer/49988843
还有几篇答主讨论其他语法问题的帖子都可以一看
回答列表链接:https://www.zhihu.com/people/li-ji-4-23/answers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看到这里是不是又对基础句型这个句法问题了解更深入一些了,对这个世界的感受又清晰了一步呢。是不是对记几的信心又增强了,对用英文这件事更有把握了呢~
那门就请给船长的评论点赞,你们都棒棒的哟,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英文魔法師之文法俱樂》读后感(九):《文法俱樂》摘记
英文的單句,依照動詞特性的不同,可以分為五種基本句型。換個角度來看:必須符合五種句型之一,才是正確的英文單句。這五種句型分別是: 1. S+V 2. S+V+O 3. S+V+C 4. S+V+O+O 5. S+V+O+C (S:主詞,V:動詞,O:受詞,C:補語) -- loc. 53-57
要想了解英文的基本句型,補語是最大的關鍵。 -- loc. 66-66
請看看以下這些主要的「連綴動詞」: look 看起來是 seem 似乎是 appear 顯得是 sound 聽起來是 feel 摸起來是 taste 嘗起來是 stay 仍然是 rem网友n 繼續是 turn 轉變為 prove 證實為 become 成為 make 做為 注意一下上面這些連綴動詞的中文翻譯:每一個都解釋為「是」。當然,所謂「為」只不過是文言的「是」。 -- loc. 128-135
其實這也就是檢驗S+V+O+C句型最簡便的方法:把受詞 和補語拿出來,中間加個be動詞,看看能不能改成S+V+C。如果可以而且意思不變,就可以證明原句是S+V+O+C的句型。 -- loc. 168-169
良好習慣、避免錯誤,最好要有這樣的認定:英文句子中凡是用到名詞,一定是以名詞片語的形態出現,也就是一定有三個分:限定 詞 + 形容詞 + 名詞。這三個分當中,形容詞是可有可無的修飾語。 -- loc. 249-250
名詞片語「限定詞 + 形容詞 + 名詞」這三個分當中,每個分都有可能略。 -- loc. 269-270
如果同樣屬於中位限定詞,那麼彼此之間具有排他性,也就是只能採用一個。 -- loc. 326-327
只有限定詞位置不可或缺。如果看到名詞片語的限定詞位置空了下來,就表示用上了零 冠詞。換句話說,這代表這個名詞片語前面放不下a或an,限定詞位置才可以從缺。 -- loc. 351-353
專有名詞和定冠詞是互相衝突、不能並存的。如果加了the,就表示這個東西有兩個以上,也 就不再是專有名詞了。 -- loc. 468-469
關於名詞片語與代名詞,重要觀念有四: 一、 名詞片語包括限定詞、形容詞、名詞三個位置。任一位置都可能略。 二、 如果名詞片語前面沒有限定詞,是因為該名詞不適合加a或an。 三、 A或an是one的弱化結果,而the是that/those的弱化結果。 四、 代名詞必須有一個、也只能有一個先行詞,這個先行詞應該是名詞片語。 -- loc. 550-554
那麼 為什麼在名詞片語the flower shop中間用的卻是單數的flower而不用複數的flowers?這是因為名詞片語中間這個位置是形容詞位置,把名詞flower放在這個位置,它就 要視同形容詞看待。而英文的形容詞是沒有複數的,只有名詞才可能會有複數。 -- loc. 580-582
單字形狀的形容詞才能夠放進名詞片語中間的位置。 -- loc. 586-586
如果原先的形容詞片語中有複數名詞存在,還得先把-s去掉,因為改造成複合字之後就是個形容詞單字、不能再採用複數形。 -- loc. 588-589
名詞片語中的形容詞,它所表達的愈是不可變的、客觀的特質就愈要靠近名 詞。反之,愈是可變的、臨時的、主觀的因素則愈要放得遠離名詞,也就是要往前面放 -- loc. 617-618
這是因為古英文a-這個字首帶有「暫時性」的意味,所以它不適合放在名詞片語中表示「不變屬性」的attributive位置,而只能放在補語位置去做predicative的敘述。 -- loc. 657-659
名詞片語中的形容詞叫做attributive adjectives,用來表達該名詞的屬性(attribute)。補語位置的形容詞叫做predicative adjectives,用來敘述 (predicate)關於名詞的種種。補語位置的形容詞距離名詞最遠,慣常用來對名詞做一些臨時性、補充性的敘述。 -- loc. 698-700
像someone, anybody這種複合名詞,已經把限定詞(some, any)和名詞(one, body)寫在一起合為複合字了。所以,限定詞和名詞中間那個可以放形容詞的位置已經不復存在,若有形容詞就只能放在這種複合名詞的後面,例如 someone important或是something special -- loc. 711-714
兩個音節的形容詞,如果字尾是典型的形容詞字尾,有明顯的標示詞類的功能,應保留字尾不變,分成兩個字處理(前面加more、 most)。如果不是典型的形容詞字尾,那麼可以選擇在前面加more、most,也可以選擇在字尾加-er、-est,兩種做法都對。 -- loc. 739-741
只有雙音節的形容詞、不長不短,才需要去看字尾。如果是單音節、或是三個音節以上,並不需要看字尾,變化很單純。 -- loc. 752-753
一般文法書都列出一條規則:級要加定冠詞。其實,冠詞屬於限定詞類、是名詞片語的一分,應該是跟著名詞走的。出現在名詞片語中的attributive形容詞,它前面才有可能會有冠詞出現。如果是補語位置的predicative形容詞,並不是放在名詞片語中,自然也沒有冠詞的問題 -- loc. 754-756
在一個特定的範圍中指出「最……」的一個,有明確的指示功能,因而需要定冠詞the。 這種「指示性」才是要加定冠詞的真正原因, -- loc. 767-768
修飾語決不能有兩個修飾的對象而造成模棱兩可、語意不清的後果。 -- loc. 797-798
典型的像only, merely, also, especially, particularly, even等字就是這一類。它的功能在於清楚界定出所談事物的範圍,好比照相機對焦(focusing)的動作一般。它的位置要求相當嚴格,大分都是放在 所修飾對象的前面,有少數則是放在後面,但都不能和它修飾的對象有任何距離。因為這種副詞可以修飾任何詞類,只要位置一變動,意思也就跟著發生變化。 -- loc. 869-872
only是副詞,修飾名詞片語the boss時位置是放在整個名詞片語的前面(成為only the boss)。如果是形容詞,那麼位置不是在名詞片語前面,而應該在中詞片語中,例如the young boss,中間的young是形容詞。 -- loc. 881-883
連接副詞可以串連兩句話之間的邏輯關係,可是它缺乏連接詞的文法功能,所以要靠標點來幫忙。 -- loc. 921-922
如果雙音節的副詞有- ly這個典型的副詞字尾,那麼比較級與級的拼法要保留-ly字尾不去動它、在前面加more, most -- loc. 958-959
如果雙音節的副詞有- ly這個典型的副詞字尾,那麼比較級與級的拼法要保留-ly字尾不去動它、在前面加more, most,像是sweetly, more sweetly, most sweetly。如果雙音節的副詞並不具備典型的副詞字尾-ly,那麼比較級與級可以自由選擇在字尾加-er, -est或者在前面加more, most。例如often, oftener, oftenest或者often, more often, most often都對。 -- loc. 958-961
要想徹底了解介系詞的用法,最確實的方法是經由廣讀來解決:培養閱讀的習慣,快 速、大量、持續地閱讀英文作品。畢竟,常用的介系詞就是那幾個而已。 -- loc. 971-973
像bring up這種片語動詞屬於及物動詞,它的受詞eight children可以放在bring up的後面、也可以把bring與up拆開來放在中間。像這一類的片語動詞,如果受詞是代名詞的話(如 them),必須把片語動詞拆開、受詞放中間(如 brought them up)。 -- loc. 1044-1046
三個字以上的片語動詞,及物、不可拆開(受詞應放在後面) -- loc. 1058-1058
片語動詞如果是三個字,通常第一個是動詞(如catch)、第二個是介副詞(如up)、第三個是介系詞(如with)。因為第三個是介系詞,後 面必須有受詞,所以凡是這種三個字以上的片語動詞都是及物動詞,而且都不可拆、受詞一定要放在後面 -- loc. 1062-1064
We'll arrive at Honolulu in 5 minutes, where we'll refuel before flying on to San Francisco. 飛機將在五分鐘後到達檀香山,加油後繼續飛往舊金山。 Honolulu是夏威夷首府,不可謂不大,可是空中在廣播中如此告知乘客時,是把它當成到舊金山飛航路線上一個停靠加油的中途「點」,所以介系詞仍然用at -- loc. 1147-1150
of的意思比較直接,接近中文「…的」。a ch网友r made of wood是木頭做的椅子,在椅子裡就看得到木頭材料,關係很直接,可以用of。如果說wine made from grapes,那表示關係不那麼直接:from有「出自於…」的意思,比較有距離。 -- loc. 1159-1161
etween有標示位置(夾在…中間)的功能,among則沒有。 -- loc. 1168-1168
witzerland lies between France, Germany, Austria and Italy. 瑞士位於法國、德國、奧地利與義大利之間。 在這個例子中,between後面有四個國家,可是仍然要用between,主要是因為現在是用這四個國家來標示位置,把瑞士「夾在中間」。既然有標示位置功能,就應該用between。 -- loc. 1176-1179
Through是「穿過」,用它來表示起迄時間時,意思是「頭、尾皆包括在內」, -- loc. 1191-1191
above表示相對高度超過,over則有標示定點的功能 -- loc. 1193-1193
elow表示相對高度較低,而under則有標示出「在定點下方」的功能。 -- loc. 1200-1201
一般的情況下,except for和except的用法與意思都差不多。但是放在句首時只能用except for,不能用except -- loc. 1206-1207
文章或演說的主題,如果採比較正式的口吻、比較專業或學術化,就應該用on這個介系詞來表示。如果是非正式的口吻,用about就行了 -- loc. 1210-1211
動詞片語如果比較長、比較複雜,裡面一定會有be動詞。如果把其中的 be動詞抽離出來當做動詞看待,那就只剩下寫成be的簡單式、以及寫成have been的完成式這兩種狀態。跟在Be動詞後面的現在分詞與過去分詞等等則可視為形容詞補語、不放在動詞片語裡面詮釋。如此一來整個時態的問題就會變簡 單,我們只要弄清楚什麼是簡單式、什麼是完成式就可以了。 -- loc. 1223-1226
形容詞有兩種主要的位置:名詞片語中、以及補語位置。觀察一下不難發現:這兩個位置都可以放進分詞,由此可以證明分詞 確實可以當做形容詞使用。 -- loc. 1228-1230
1. The book is selling well. 這本書賣得很好。 前面提到「為求簡單化的變通詮釋」就是這裡了。依照傳統文法的詮釋,這個句子的動詞應該是is selling這個動詞片語,稱為「現在進行式」。這是正確的詮釋,但是如果遵照傳統文法的詮釋方式,動詞時態會有多達24種(3種時間乘4種狀態乘2種 語態),非常複雜。反之,如果另闢蹊徑、變通一下,認定be動詞就是動詞、後面的分詞是形容詞補語,那麼時態的問題就會變得非常簡單。拿這個例子來說,簡 單化的詮釋是這樣的:動詞是is,時態是「現在簡單式」,它後面selling well這個分詞片語是形容詞,當主詞補語使用,修飾主詞the book。現在分詞的-ing字尾有「持續、進行」的暗示,所以selling well這個形容詞片語表示這本書「正在」或「一直」賣得很好。 -- loc. 1243-1250
簡單式的動詞可以清楚交代此動作是發生於哪個時段。而與它搭配的時間副詞通常會明 確標示出一個時段。也就是說:簡單式的時間是個括弧的形狀,我們可以用括弧把簡單式的時間括起來、動作就發生在這個括弧內。 -- loc. 1291-1293
The movable print was introduced to England in 1485. 活版印刷於一四八五年被引進英國。 此句中,把be動詞當動詞看,它的時間副詞in 1485也是一個過去時間的括弧,同樣是過去簡單式,所以動詞是was。也就是說:活版印刷引進英國這件事情是落在那個括弧裡面。過去分詞 introduced當作形容詞補語看待,過去分詞字尾-ed視為一個表達被動意味的形容詞字尾:「被引進」。Be動詞是一個沒有意義的連綴動詞,用來連 接主詞「活版印刷」和補語「被引進(到英國)」。Be動詞雖然沒有意義,不需要翻譯,但是它是動詞,必須以它來決定時態:was就是過去簡單式。 -- loc. 1301-1306
The witness was being questioned in court when he had a heart attack. 證人心臟病突發時,他正在法庭上被質詢。 此句中,時間副詞when he had a heart attack指的是他心臟病突發的瞬間,是一個最小的括弧。而副詞子句中過去式的動詞had表示那是過去的時間,所以主要子句的be動詞用was來表示過 去簡單式。主詞是「證人」,be動詞後面的分當形容詞補語看待,可以分成being和questioned兩個分詞,都視為形容詞。Be動詞是沒有意義 的,所以在補語分加上being的主要意義不在be動詞本身、而在字尾 -ing。這個字尾表示「正在」,所以being只要解釋為「正在」就可以了、be不必翻譯。過去分詞questioned也當形容詞看,可是過去分詞字 尾-ed有「被動」的意味,因此questioned要解釋為「被質詢」。所以,being questioned這個分詞片語只要解釋為「正在被質詢」,用來做為主詞「證人」的補語。動詞was還是過去簡單式。 -- loc. 1321-1328
如果時間副詞是now,或是以now為中心的一個或大或小的括弧,就應該採用現在簡單式。 -- loc. 1329-1330
只要是括弧就是簡單式,而凡是以now為中心的括弧都是現在簡單式。 -- loc. 1337-1338
未來的時間,簡單式動詞有5種方式可以表達: 1. John will leave tomorrow. 2. John is going to leave tomorrow. 3. John is to leave tomorrow. 4. John is leaving tomorrow. 5. John leaves tomorrow. -- loc. 1358-1361
像I am going to go這種句子,裡面的going和to go產生重複,是比較拙劣的說法。為了避免重複,可以掉going只留下to go,就會成為: I am to go tomorrow.(第3種) 反之,如果掉的是to go、留下going,就會成為: I am going tomorrow.(第4種) -- loc. 1372-1375
第3種未來式John is to leave tomorrow和第4種未來式John is leaving tomorrow都可以視為第2種未來式John is going to leave tomorrow的變化。 -- loc. 1376-1377
最適合採用第3種和第4種講法來表達的未來式動詞,大都是一些 和go有點關連的字,像是go, come, leave, arrive, begin, end等等。這些表示「來、去、離開、到達、開始、結束」的字眼,往往代表一種「目前的規畫或打算」,這和第2種be going to V代表「目前的規畫或打算」的講法是同樣的性質。為了避免重複,所以經常略成be to V(第3種)或be Ving(第4種)。 -- loc. 1377-1381
第5種講法John leaves tomorrow,完全把未來才要發生的事情當做「事實」、採用現在簡單式來敘述。這是語氣最確定的一種講法。 -- loc. 1381-1382
「When解釋為『當…時候』、if解釋為『如果』,這兩種連接詞引導的子句要用現在式代替未來式」。 -- loc. 1429-1430
「當…時候」這種子句,語氣就是「當做」已經到了那個時候。換句話說:這種子句裡面要把未來「當做」已經到了、就是現在,所以動詞要採 用現在式。 -- loc. 1434-1435
所謂的「如果」,語氣是把原本還不確定的假設情況當做是事實來敘述,所以應該採用表達事實的「現在簡單式」。 -- loc. 1440-1441
相對於簡單式用括弧形狀來表達的時 間,完成式則是以一個箭頭形狀來表達、表示動作的截止時間。從功能上來看,簡單式很清楚地交代動作發生的時段、說明動作落在哪一個括弧之內。完成式則並不 對動作發生的時段作明確的交代,只表示在某個截止時間之前「曾經做過」、「有做過」。 -- loc. 1444-1447
We have been working overtime for a week to fill your order. 我們連續加班加了一個禮拜來趕出你訂的貨。 把be動詞當做動詞看,那麼再複雜的動詞時態也只剩下兩種變化:不是 簡單式就是完成式。這裡採用完成式have been,因為時間副詞for a week意思是「到現在,算算有一個禮拜之久」,這時候重點在於「算到現在已經有…了」,所以強調的是截止時間、屬於截止箭頭形狀的時間,應該採用完成式 「已經」來配合,所以動詞用have been。後面的補語working是現在分詞,當做形容詞補語來看待。它的-ing字尾表示持續性,也就是這一個禮拜「一直不斷在加班」,用來形容主詞 「我們」。 -- loc. 1453-1459
I have read your book. 您的大作我拜讀過了。 I have been reading your book. 您的大作我最近一直在看。 前者表示「已經看完了」,後者則強烈暗示「還在看、尚未看完」。 -- loc. 1464-1467
如果沒有特別交代,一般說「有…過」就是「到『現在』有…過」,所以都要採用現在完成式。若採用過去完成式,則必須有一個過去的截止時間,也就是箭頭指到某個過去時間為止,表示在那之前就「有…過」。 -- loc. 1473-1475
I had been smoking three packs of cigarettes a day before I decided to quit. 我決定戒菸之前,每天要抽三包菸。 時間副詞子句裡頭的動詞decided是過去時間,而before I decided… 意思是「在我決定之前」,所以這樣的時間不是括弧而是箭頭,以decided為截止時間。這就應該採用過去完成式had been。後面的現在分詞片語smoking three packs of cigarettes a day視為形容詞補語,字尾-ing表示持續性,也就是每天都要抽三包菸、「一直如此」,用來形容主詞「我」。 -- loc. 1481-1486
In two more minutes, she will have been talking on the phone for three hours! 再過兩分鐘,她就一直講了足足三小時的電話了! 這位也真能講話。動詞是be動詞,連接主詞she和現在分詞補語 talking,「一直講」,-ing的字尾表示有持續性、當形容詞看。「再過兩分鐘」是未來的一個截止點,算到那時候就有三小時了(for three hours),所以這是完成式的截止箭頭時間,應該採用未來完成式的動詞will have been。 -- loc. 1505-1509
重要觀念有以下幾點: 一、把be動詞當動詞看,就只剩兩種狀態:簡單式與完成式。 二、簡單式以括弧型的時間來表達、動作落在括弧內。 三、完成式以截止箭頭的時間來表達、動作發生在截止時間之前。 四、Be動詞後面的分詞當做形容詞補語。現在分詞有正在進行的意思、過去分詞有被動或完成的意思。 -- loc. 1512-1516
9. will have started 因為時間是by then,也就是「到了那個時候」,是個截止箭頭的時間,截止點在未來,應採用未來完成式。 -- loc. 1542-1543
hall這個語氣助動詞在美式英文中並不常用,通常只見於shall I, shall we這種以第一人稱「詢問對方意願」的講法 -- loc. 1568-1569
作「過去」拼法的有would, should, could, might這四個。如果這四個語氣助動詞後面配合動詞完成式(have Ven),通常表示:一、相對過去的時間;二、非事實語氣 -- loc. 1592-1594
用於猜測時,will/would, can/could, may/might這三對已經完全沒有表達「時態」的功能、只用來表現「語氣」的輕重:will, can, may用於相對比較「有把握」的猜測,would, could, might則是比較「沒把握」的猜測。 -- loc. 1606-1608
所有的主要語氣助動詞,不論現在拼法還是過去拼法,只要配合完成式動詞(have Ven)使用,意思就是「猜測過去」 -- loc. 1608-1609
That would have been the m网友lman just now; I found some new m网友l in the box. 剛剛應該是郵差,我看到信箱裡有新郵件。(猜過去) -- loc. 1618-1619
I don’t think you need go. 我不認為你需要去。 -- loc. 1652-1653
eed除了當助動詞,也可以當做動詞使用。例如: I don’t think you need to go. -- loc. 1656-1657
had better I think we had better leave now. 我想我們最好現在走吧。 -- loc. 1666-1667
might as well We might as well walk, with so much traffic on the road. 路上車子那麼多,我們還不如走路算了。 -- loc. 1676-1678
像I will go to the U.S. next year這樣的句子,談的是未來的事、用到助動詞will,在在都表示「尚不確定」。這和He went to the U.S. last year.不同;過去的事情已經發生,可以肯定,所以能夠採用敘述事實的語氣。如果要採用比較確定的語氣來表達未來的事情,就應該避免使用助動詞、改成下 面這幾種講法: I am going to go to the U.S. next year. I am to go to the U.S. next year. I am going to the U.S. next year. I go to the U.S. next year. -- loc. 1696-1701
同時敘述到兩件未來的事情,而兩者之間有時間或條件的關聯性時,往往其中一件(副詞子句中的那件)要改成現在式。這是因為兩件未來的事情都不確定,需要先假定其中一件是事實,已經發生,在這個確定的基礎上,才能推論另一件事。 -- loc. 1713-1715
If I were you, I wouldn't do it. -- loc. 1733-1733
If I had known earlier, I might have done something. -- loc. 1738-1739
If I were to take the bribe, I could never look other people in the eye ag网友n. -- loc. 1745-1746
If I were to take the bribe, I could never look other people in the eye ag网友n. 我要是收下那筆賄款,就再也不能面對別人而問心無愧了。 這是解釋為什麼你絕不可能去收賄的理由。用be going to減化的過去型態were to,可以表示「未來時間非事實」,也就是未來也絕無可能發生的事。 -- loc. 1745-1749
如果條件子句中不用were to而改用should,語氣就比較鬆動,表示「發生的可能不大,但不排除萬一」: If I should take the money, can (or could) you guarantee secrecy? 萬一我收下錢,你能保證守密嗎? -- loc. 1749-1752
因為假設語氣的句子都是用過去型態來表示非事實,所以動詞看起來都是過去型態 -- loc. 1761-1761
在假設語氣的條件子句中(例1、例2和例3中是由if引導的子句), 表示現在和過去時間的(例1與例2)都沒有助動詞存在,這是因為:要先把假設的條件(非事實)當真,所以不能用到表示「不確定」意味的助動詞。只有未來時 間,因為尚未發生,無法完全排除不確定因素,所以可以採用should這個助動詞來表示可能性極小的狀況,絕無可能的狀況則要用were to(如例3)來表示。這是條件子句中唯一會見到助動詞的地方。 -- loc. 1764-1768
假設語氣的動詞都是以「過去」型態來表達「非事實」。若是現在時間就退後成過去式型態;過去時間也要退後一步,成為過去完成式型態。 -- loc. 1769-1770
假設語氣的兩個子句之間,時間有可能不同、必須分別判斷。例如: If I had studied harder in school, I could qualify for the job now. 我在學校時要是有好好唸書,現在就可以符合這項工作的要求了。 條件子句是過去時間(在學校時)的假設語氣,要退後成過去完成式(had studied)來表示非事實。可是主要子句是現在時間(now),只要用過去拼法的could就可以表達非事實了,不需用到「過去+完成 (could have qualified)」 -- loc. 1771-1776
在假設語氣中,兩個子句間的真假也可能不同,例如: I could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fund drive then, only that I didn't have any money with me. 我當時本來可以響應募款活動的,不過身上沒帶錢。 這兩個子句都是過去時間。前面的是主要子句,非事實(實際上沒有捐),所以用「過去+完成(could have contributed)」來表示「當時本來可以捐的」。後面的子句雖然時間也在過去,可是「沒帶錢」是事實,所以不必改動語氣,直接用過去簡單式didn't have來敘述過去的事實就可以了。 -- loc. 1777-1782
有一種間接命令句需要說明一下。例如: The court demands that the witness leave the courtroom. 法官要求證人離開法庭。 -- loc. 1797-1798
It is necessary that the letter be sent out before noon. 這封信有必要在中午之前寄出。 從it is necessary來看,可以看出後面那個子句中的敘述尚未成為事實,只是一件「必須要做」的工作。換言之,那是屬於命令句的語氣,應該採用原形動詞be來表示。 -- loc. 1810-1813
I insist that the letter be sent out before noon. 我堅持這封信一定要在中午之前寄出。 這個句子採用原形動詞be來表現命令句語氣,表示「信在中午之前寄出」尚未成為事實,只是個「祈使、命令」。比較一下底下這個句子: I insist that the letter was sent out before noon. 我跟你講真的:這封信真的是在中午之前就寄出去了。 這個句型看起來和上一句相同,但是意思不一樣:時間是過去(before noon),動詞採用過去簡單式was,表示這裡是採用第一種「敘述事實的語氣」來敘述過去真正發生的一件事:信真的寄掉了。 -- loc. 1813-1819
一個句子要改寫成被動態,裡頭必須要有受詞才行。把受詞拿出來當做主詞,動詞就可以改寫為被動態。 -- loc. 1827-1828
過去分詞如果放在have後面構成完成式(have + Ven),應該視為動詞片語看待。除了這種情況以外,其他位置的過去分詞都可以視為形容詞。 -- loc. 1888-1889
The water is boiled. 水是煮開過的。 過去分詞boiled可以視為和clean一樣、是形容詞補語,放在 be動詞後面來形容主詞water。一般文法說be+Ven是被動態。可是,離開了be動詞,名詞片語boiled water還是要解釋為「被煮過的水」。所以,「被動」的意味和be動詞之間沒有必然的關聯性,不如直接把過去分詞本身視為形容詞。 -- loc. 1910-1913
He is disappointed with his scores. S V C 在這個句子當中,disappointed是過去分詞的形容詞、當主詞補語使用。因為這個句子並非被動態,所以它後面不能用by這個介系詞,用的是with。 -- loc. 1944-1947
I saw the tree swaying in the breeze. S V O C 我看到樹在微風中搖動。 這個句子中的現在分詞swaying,傳統文法的看法也必需解釋為形 容詞補語。這個現在分詞前面雖然沒有be動詞,但仍然具有「進行」意味、要解釋為「正在搖動」或「一直搖動」,在句子中當受詞補語使用、修飾受詞the tree。現在分詞字尾的-ing本身具有「正在,一直」的暗示,有沒有be動詞都是一樣。 -- loc. 2001-2005
當形容詞使用的Ving與當動詞用的 Ving之間的差別不是很重大,語言學習者可以忽略這個差別、一律把Ving視為形容詞看待。Ving後面如果有受詞、補語之類,則可以整個一起視為形容 詞片語看待。 -- loc. 2024-2026
形容詞是用來修飾名詞的,在句中主要有兩種位置:1.名詞片語中;2.補語位置。這兩種位置都可以放入現在分詞來當形容詞、同樣達到修飾名詞的目的。 -- loc. 2029-2030
許多形容詞字尾都有自己的暗示: -ful 很… useful(很有用的) -ish 有一點 grayish(帶點灰色的) -less 沒、不 valueless(沒價值的) 同樣的,-ing也可以視為形容詞字尾,暗示就是「正在」、「一直」。 -- loc. 2036-2039
表示「感覺」的字像disappoint, satisfy, surprise等等,如果用來修飾「某人覺得如何」,往往要用過去分詞來當形容詞(如He is disappointed)。反之,如果要表示「事情令人如何」,則通常要用現在分詞當形容詞(如His scores are disappointing.) -- loc. 2046-2048
主詞是being invited here「受邀來此」這個動名詞片語。為了表示「受邀」,必須採用過去分詞invited來表示「被動」意味。但是我們在前面的章節談過,過去分詞是形容 詞類,所以不能當做主詞。一方面要保留過去分詞的被動意味、一方面又必須改變詞類為名詞才能夠當主詞,所以就在前面加個動名詞being,利用動名詞字尾 -ing來做詞類變化,成為being invited這個動名詞片語,這樣才能夠當主詞。 -- loc. 2123-2127
eing這個字中,be是 沒有意義的be動詞,所有的意義在於字尾的-ing分。而字尾-ing可能是現在分詞,表示「進行」的暗示,也可能是動名詞,可以拿它來做詞類變化之 用。如上述例句中,過去分詞invited here不能當主詞,因為詞類不對。這時除了把invite本身改成名詞的invitation之外,還有一個辦法就是用being來做詞類變化,變成 being invited here。一方面保留了過去分詞 invited的被動態,另一方面也符合名詞的詞類要求、可以當主詞使用。 -- loc. 2127-2131
That flying jacket looks smart on you. 那件飛行夾克你穿起來很帥。 這裡的flying也是放在名詞片語中的形容詞位置,可是它並不是現在分詞,而是動名詞。放在這個位置是做為複合名詞的一分。何以得知?我們還是把flying拿到形容詞的補語位置檢驗一下: That jacket is flying. (誤) -- loc. 2143-2147
反之,如果要檢驗一個字是不是動名詞,可以把它拿到另一個典型的動名詞位置:介系詞後面。 That's a jacket for flying. 這樣就可以看出來,a flying jacket中的flying是動名詞。因為a flying jacket的意思和a jacket for flying相同,這兩個flying都是動名詞。 -- loc. 2149-2152
確定a flying jacket裡頭的flying是動名詞,就可以斷定這個名詞片語是個複合名詞,而複合名詞的重音應該落在前面那個名詞上,所以a flying jacket的重音應該在flying上面。現在分詞和動名詞的寫法雖然完全相同,但是輕重音的唸法有時並不一樣 -- loc. 2152-2154
如果動詞前面有語氣助動詞,表現出來的就是「真假不確定」的「條件語氣」。不定詞的語氣也是這樣, 同樣是表示「不確定」語氣。 -- loc. 2170-2171
在猜測過去的事情時,助動詞不論是must, may還是might,都只能表示「語氣強弱」的差別,無法表達過去式。助動詞後面必須接原形動詞,所以也不能用過去式。因此別無選擇,在語氣助動詞後面只能用完成式來表示過去,也就是採must have r网友ned這種型態。 就這點來看,不定詞仍然與助動詞相同 -- loc. 2189-2192
must—have to will/would—be going to, be willing to should—ought to can/could—be able to may/might—be likely to, be allowed to 從以上這四點來看,不定詞與助動詞具有驚人的相似性。將來介紹到減化子句時,我們將會了解不定詞其實就是助動詞減化的結果。 -- loc. 2199-2202
所謂「不定詞」,它的詞類「不一定是什麼詞」。亦即:不定詞片語可以當名詞片語使用,也可以當形容詞片語、副詞片語使用。 -- loc. 2204-2205
句子中的主詞、受詞、以及名詞補語都可以是不定詞片語。只有介系詞後面的名詞位置不適合放不定詞片語。如果在介系詞後面碰到動詞,通常會採用動名詞的形態 -- loc. 2224-2226
I expect to see you ag网友n soon. 我期望很快就會再見到你。 動詞expect的意思是「期望」,它後面的受詞應該採用不定詞片 語,因為這時候具有相當濃厚的going to(will)或able to(can)的語氣:期望「將會」、期望「能夠」。所以在它後面應該採用不定詞片語如to see。而且,「期望」的事情不見得能夠成真,這個上下文帶有濃厚的「不確定」語氣,這又是該用不定詞片語的一個線索。另外的hope, agree, decide, intend這幾個動詞,其實道理都相同。 -- loc. 2278-2283
I dislike reading ebooks on the computer. 我不喜歡在電腦上閱讀電子書。 動詞dislike後面放的應該是討厭的「一個活動」或「一件事情」,而且是一件具有「持續性」的事情。這都顯示應該用動名詞做受詞。而且,在dislike後面缺乏不定詞應該有的「不確定」語氣、也找不到什麼對應的助動詞,因此沒有道理使用不定詞片語。 -- loc. 2285-2288
有一些片語,如be used to「對…習慣了」、look forward to「對…引頸盼望」等等,文法書列出規則說它後面要接動名詞。其實不見得是動名詞,只要是名詞片語就行,因為這些片語中的to很明顯表示「對…」,是介 系詞,後面應該用名詞片語做受詞。如果碰到動詞在這個介系詞後面,那麼通常要採用動名詞 -- loc. 2344-2347
所謂限定子句,指的是具有限定動詞的子句,而限定動詞就是具備了人稱變化、時態變化等等,可以用來製造一個完整單句的動詞。至於非 限定動詞,指的是像現在分詞、過去分詞、動名詞、不定詞等等在傳統文法中稱為動狀詞的東西。子句當中如果只有非限定動詞,就稱為非限定子句。 -- loc. 2408-2410
單句必須是限定子句。複合句則是由兩個以上的限定子句經由連接詞的連接而構成。減化子句則是在複合句當中儘量只留下一個限定子句、其餘的盡可能改寫為非限定子句。 -- loc. 2420-2421
像not only A but also B之類的對等連接詞相關字組,在對稱方面的要求更為嚴格:A與B必須對稱。上面那個句子因為把not only移到句首變成了倒裝句,造成的結果是not only與but之間(A分)變成一個完整的限定子句(is China the world’s most populous state)。但是but的右邊(B分)卻仍然只是一個名詞片語(the largest market... ),所以並不對稱。應該把右邊也改寫為完整的限定子句才符合對稱的要求,如下: Not only is China the world's most populous state but it is also the largest market in the 21st century. 請注意:also的位置不一定要和but放在一起。also和 only一樣,是強調範圍(focusing)的副詞。Not only強調中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also則是要強調中國還是「21世紀最大的市場」,所以右邊應該把also放在the largest market前面最恰當。 -- loc. 2520-2527
用對等連接詞連接的對等子句,因為必須對稱所以經常會有重複的分。想要避免重複 的話,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略掉重複的分,這又是一個寫作時容易出錯的地方。所以,對等連接詞本身固然很單純,但它在句中的運用卻是變化萬千。寫作時凡是 用到對等連接詞都要特別小心,尤其是「對稱」的要求不得馬虎。 -- loc. 2546-2549
在寫作時最好儘量使用whether來表示「是否」、避免使用if。有幾個原因: 一.Whether只有一種解釋,「是否」,if則有「是否」和「如果」兩種解釋。所以,用whether來表達通常會比用if更清楚。 二.句首位置只能用whether、不能用if來表示「是否」。 -- loc. 2628-2631
三.介系詞後面可以用whether不能用if。 -- loc. 2636-2636
只有wh-子句才能直接放在介系詞後面當受詞使用。如果是that子句就不能這樣做 -- loc. 2775-2776
請注意直接引句與間接引句在動詞時態方面的變化。另外,引用文字可以移到句首來加強語氣,這時候主要子句的動詞可以選擇倒裝到主詞前面、也可以不倒裝 -- loc. 2796-2798
名詞子句有三個重點: 一、 如果是直述句,外加無意義的連接詞that表示「那件事」,可以變成名詞子句。 二、 如果是有疑問詞引導的疑問句則不必加連接詞,直接以疑問詞扮演連接詞,表示「那個問題」;沒有疑問詞的疑問句則要加上whether當連接詞。 三、 名詞子句屬於名詞類,必須放入主要子句中的名詞位置(主詞、受詞、補語、同位格)使用;但是that子句不能放在介系詞後面的受詞位置。 -- loc. 2817-2821
如果是沒有疑問詞引導的疑問句(叫做Yes/No Question),改造成名詞子句時除了要拿掉問號之外,還要外加whether這個從屬連接詞(表示「是否」,來自either … or)。如果是要改造成副詞子句,那麼除了同樣要拿掉問號之外,也要外加同樣一個從屬連接詞whether,但是這時候whether不再解釋為「是否」,而是表示「不論」。如果不加whether,改成加no matter也是一樣,仍然表示「不論」。 -- loc. 2873-2876
未來時間的時間副詞子句,雖然發生的時間還沒有真正到達,可是語氣上必須把「當…時」視為「當作到了那個時候」,也就是把這個未來時間當作已經到了現在,所以時態要用現在式來表示(如第2句中的are)。這是屬於語氣的問題 -- loc. 2902-2904
外加表示「假如」的連接詞suppose構成副詞子句,修飾主要子句動詞would go的條件。請注意:這個例子中,主要子句與副詞子句的動詞都採用了假設語氣來表示「現在時間非事實」。 -- loc. 2921-2922
單句前面加上一個單獨的、沒有意義的that,會成為名詞子 句(指「那句話、那件事」)。可是that一旦配合其他字共同當作連接詞、具有表達邏輯關係的功能時,就成了副詞子句的連接詞,引導的是副詞子句。Now that解釋為「既然」,用來表達原因,所以它後面的Father is back就是個副詞子句。 -- loc. 2930-2932
He writes as if he is left handed. 副詞子句 看他寫字的樣子是個左撇子。 He writes as if he were left handed. 副詞子句 他冒充左撇子寫字。 He writes as if he was left handed. 副詞子句 看他寫字的樣子,有點像左撇子。 上面三句,主要子句的動詞writes都是現在式,表示時間是現在。 後面那個外加表示「好像、彷彿」的連接詞as if構成的副詞子句,如果裡面的動詞也採用現在式的is,那是敘述事實的語氣,表示此人真的就是左撇子。如果不管人稱、採用假設法的were,那是「現在 時間非事實」的語氣,表示此人不是真的左撇子、只是在冒充左撇子寫字。 要表示「現在時間非事實」的假設法語氣,如果是比較正式的用法,碰到be動詞應該不管人稱、一律採用were來表示。如果採用的是was,那麼一方面這種講法比較不正式、一方面「非事實」的假設語氣也比較弱一點。以上列最後一句來說,動詞採用was表示不一定——此人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左撇子。 -- loc. 2994-3005
如果是完成式,在時間副詞子句裡面就只能用現在完成而不能用未來完成。例如: You can have this computer when I have finished—in about half an hour. -- loc. 3034-3036
有時候,可以反過來利用時態與語氣來判斷一個從屬子句到底是名詞子句還是副詞子句、到底該如何解釋。例如: 1. I’ll let you know when he will return. S V O C 名詞子句 我會讓你知道他什麼時候會回來。 2. I’ll let you know when he returns. S V O C 時間副詞子句 到他回來的時候我就會讓你知道。 -- loc. 3040-3046
關係代名詞在關係子句中當受詞使用的話,必須先調到句首讓它發揮連接詞的功能。這時候,雖然它仍是受詞,但是已經脫離了原來的受詞位置,可以自由選擇拼成who 或whom。亦即:關係代名詞雖然當受詞用,但是拼成主格的who與受格的whom都對。只有一種情況必須拼成受格的whom:整個介系詞片語(如 with whom, to whom等)一起移到句首。 -- loc. 3210-3213
關係子句如果具有指示作用時才適合用that作關係代名詞 -- loc. 3257-3258
另外有些情況,因為指示的要求更強烈,一般都應該選擇用that,如果用who或which就不大恰當。這些情況包括: 一、先行詞是all, anything, everything之類標示出「明確範圍」的字; 二、先行詞有first, next, last, only等等限定詞在內、或者有級修飾語,因而產生明確的指示時。 -- loc. 3264-3267
反之,如果關係子句缺乏指示的功能,就不該使用具有指示性的that當關係詞。關係子句如果沒有指示的作用、只是補充說明的性質,通常會有逗點和先行詞隔開。這種關係子句中就不能用that當關係詞,只能用who或which。 -- loc. 3276-3278
如前所述,關係代名詞如果是受詞,可以選擇略。但是,關係子句如果是放在括弧性的逗點中作補充說明、不具有指示性,就不再適合略受詞位置的關係代名詞。 -- loc. 3284-3285
3. I have the thing [which you need]. S1 V1 O1(先行詞) O2 S2 V2 接下來可以有幾種變化。首先,關係代名詞which也可以改成that,因為這個關係子句沒有用逗點隔開,因此具有指示性。 其次,關係代名詞which或that在關係子句中是need的受詞,可以把寫略掉,成為: 4. I have the thing [you need]. -- loc. 3329-3334
另外,因為先行詞the thing是空洞的字眼,所以也可以選擇把關係代名詞which或that留下來、反而略先行詞the thing。可是,先行詞the thing略掉之後,主要子句I have 就缺了受詞,關係子句(that you need或which you need)也失去了它修飾的名詞,所以必須這樣修改: 5. I have what you need. -- loc. 3335-3338
把關係詞由that改成複合關係代名詞what,表示前面有一個略掉的先行詞。這時候what扮演雙重角色:它是先行詞the thing、又是關係代名詞。 -- loc. 3338-3339
一般的關係代名詞如who, which, that,引導的關係子句都是當形容詞子句使用、修飾先行詞。但是,複合關係代名詞如what,它本身就包含先行詞如the thing在內,所以它所引導的子句如what you need是名詞子句,在第5句中作為主要子句動詞have的受詞。 -- loc. 3340-3342
如果關係代名詞的先行詞是anything「任何東西」,那麼略先行詞時就要採用whatever「不論任何東西」這個複合關係代名詞。 -- loc. 3343-3344
I’ll give 100 dollars to whoever returns first. -- loc. 3385-3386
請注意:一般說來,代表「人」的關係代名詞直接放在介系詞後面的時候,應該採受格whom的形態。但是仔細看一下這個句子:介系詞to的受詞並不是whoever,而是whoever returns first這個名詞子句。在這個子句裡面,whoever仍然扮演動詞returns的主詞的角色,所以還是要用主格。 -- loc. 3387-3389
關係子句與其他的修飾語相同,應該儘量靠近它修飾的對象,這是為了表達清楚起見。但是,假如關係子句直接放在先行詞後面反而會引起誤解,就得把它移開或者進一步更動句型,不能一味硬套規則。 -- loc. 3442-3444
拼成wh-形狀、具有連接詞功能的字,可以分成三種: 1. 關係詞,包括關係代名詞(who, which)與關係副詞(when, where, how, why),引導的子句是關係子句,也就是形容詞子句,修飾先行詞。 -- loc. 3594-3596
2. 疑問詞(who, which, what, when, where, how, why),引導的子句是名詞子句。 -- loc. 3607-3607
3. 外加的從屬連接詞(when, where),引導的子句是時間副詞子句與地方副詞子句。 -- loc. 3617-3618
成wh-ever形狀、具有連接詞功能的字,可以分成兩種: 1. 複合關係代名詞(what(ever), whoever, whichever),解釋為anything that, anyone that等等,引導的子句是名詞子句 -- loc. 3622-3623
2. 用法相當於no matter加疑問詞(whoever, whichever, whatever, whenever, wherever, however),表示「讓步」語氣,引導的子句是副詞子句 -- loc. 3628-3629
拼成that、具有連接詞功能的字,可以分成 1. 外加單獨無意義的連接詞that,引導的是名詞子句 -- loc. 3639-3641
2. 外加(so that, such that, in order that, in that)等有意義的連接詞,引導的是副詞子句 -- loc. 3642-3643
3. 用法相當於關係代名詞(who, which)與關係副詞(when, where, how, why),具有指示功能、沒有逗點隔開,引導的子句是關係子句(形容詞子句) -- loc. 3646-3648
關係子句的特色在於關係詞不是外加、而是由內含的重複元素改寫而來。所有的關係子句都是形容詞子句。只有複合關係代名詞引導的子句,因為取代了先行詞,所以升格為名詞子句。關係子句與先行詞之間若有逗點隔開,表示這個子句是放在括弧內作補充說明之用,也就是不具指示功能。 -- loc. 3658-3661
1. The senator and delegate wants to make an announcement. 這位參議員兼代表有話要宣佈。 2. The senator and the delegate want to make an announcement. 參議員和代表有話要宣佈。 Senator是參議員,delegate是代表。到底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要發表聲明呢?第1句的主詞the senator and delegate可視為一個名詞片語,限定詞是the,名詞分則有對等連接詞and連接senator和delegate。這是一個名詞片語、應視為一個人,此人兼具參議員和代表雙重身分,所以是單數。 第2句中的主詞是the senator和the delegate這兩個名詞片語、各有其限定詞,因而是指兩個人,動詞也就該用複數。 -- loc. 3841-3848
1. He has three options, which look equally attractive. 他有三項選擇,這三項選擇看起來同樣誘人。 2. He has three options, which is a good thing. 他有三項選擇可選,這是一件好事。 第1句中的關係代名詞which應該是代表先行詞three options,這從關係子句的句意「看起來都一樣吸引人」可以判斷出來,因此它的動詞應該是複數。第2句中的which,先行詞則該是前面整個主要子句(he has three options),這同樣可以從句意看出來:他有三項選擇可選,「這是一件好事」。Which既然代表一個句子,表示「那件事」,所以應該認定為單數。 -- loc. 3940-3946
分裂句 所謂分裂句,是一種強調語氣的句型,做法是把一個單句拆開裝入it is … that的複句句型中,用來強調it is後面的那個補語分。例如: It was the Johnson boys that(who) were here last night. 昨天在這裡的是詹森家那幾個男孩。 主要子句的主詞是個虛字It。雖然補語是複數the Johnson boys,可是動詞是由主詞決定的,所以應該用單數形。後面的that子句中,主詞that或who的先行詞是複數的the Johnson boys,所以動詞要用複數。 -- loc. 3947-3952
如果主詞是動名詞、不定詞片語、名詞子句等文法結構,那麼動詞通常要用單數 -- loc. 3953-3954
關係詞必須先向句首移動,造成順序的反常,才會有倒裝的可能。如果關係詞並沒有移動,就沒有倒裝的條件。 -- loc. 4054-4055
為了加強簡潔性,可以選擇把連接詞if略掉、把助動詞had倒裝到句首來取代,成為: [Had I been there], I could have done something to help. 但是,假設法的副詞子句中若沒有be動詞或助動詞,就缺乏可以倒裝的工具,因而不能使用倒裝。例如: [If I knew how], I would gladly do it. 很可惜我不會,不然我很樂意做這件事。 中括號裡面是條件副詞子句,屬於現在時間非事實的假設語氣。但是這個副詞子句中只有普通動詞knew,缺乏助動詞或be動詞等可以移動的東西,所以無法倒裝。 -- loc. 4069-4074
如果把表示否定意味的副詞(not, never, hardly...等等)挪到句首來強調語氣,就得使用倒裝句 -- loc. 4077-4078
I will not stop w网友ting for you until you are married. 除非你結婚,否則我會一直等你。 同樣的,如果把not until you are married移到句首來加強語氣,就得把助動詞will倒裝到主詞前面來配合否定句的要求: Not until you are married will I stop w网友ting for you. -- loc. 4084-4087
另外有一些副詞,像是hardly, barely, seldom等等,雖然不是一般否定句用的副詞not,不過功能與用法都和not類似,移到句首時也必須倒裝。 -- loc. 4087-4089
減化子句的觀念就是如此產生的。 這個觀念回溯到修辭的根源,以修辭的兩大要求——清楚(clear)與簡潔(concise)——為出發點,藉著探討如何由完整的限定子句減化為非限定子 句等等的過程 -- loc. 4187-4188
不論是名詞子句、形容詞子句還是副詞子句,所有從屬子句減化的共通原則是略主詞與be 動詞、只保留補語分 -- loc. 4198-4199
1. 若有助動詞,可減化為不定詞 這是因為所有的語氣助動詞都可以改寫成be動詞加不定詞 -- loc. 4247-4248
2. 若只有普通動詞,一律變成Ving -- loc. 4269-4269
如果關係子句的動詞片語中有語氣助動詞,就會減化為不定詞片語的補語留下來。例如: John is the one who should go this time. 這次該輪到約翰去了。 關係子句中who should go固然沒有be動詞,但是語氣助動詞都可以改寫成be + to,所以只要將其改成who is to go就有be動詞了,而且意思相近。再進行減化、把who is略,只留下補語分,即成為: John is the one to go this time. -- loc. 4409-4414
不定詞「不一定是什麼詞類」,當名詞、形容詞、副詞使用皆可,所以不必顧慮詞類是否符合的問題。唯一要注意的是,不定詞不適合放在介系詞後面。如果放在介系詞後面,通常要改為Ving的形式(動名詞) -- loc. 4721-4723
有些句型中可以把主詞放入受詞位置,變成S+V+O+C的句型,例如: I want that you should go. S V O(名詞子句) 我希望你去。 名詞子句的主詞是you,代表一個特定的對象,而且和主要子句不重複,因而不適合略。可以先將助動詞should改寫為be + to,成為: I want that you are to go. S V O 然後去be動詞,把名詞子句的主詞you放入受詞位置,主詞補語to go就成了受詞補語,成為: 1. I want you to go. S V O C 我要你去。 但是下面這個句子的情形又不一樣: 2. I promised you to go. S V O O 我答應你我會去。 兩個句子看起來差不多,為什麼一個是「你去」、一個是「我去」,意思有這麼大的差別?關鍵在於句型並不一樣。上面第1句是S+V+O+C的句型,to go是you的受詞補語,來自於you should go,所以是「你去」。第2句則是S+V+O+O的句型:第一個受詞是you,表示「承諾的對象」,第二個受詞是to go,表示「承諾要做的事情」。亦即,第2句可以還原如下: I promised you that I would go. S V O O 第二個受詞是名詞子句that I would go。減化時把和主要子句相同的主詞I掉、助動詞would減化為to,結果就是上列的第2句。 -- loc. 4734-4750
如果是像下面這些語帶「褒眨」的句型,那麼加的介系詞通常是of而不是for,例如: It is kind of you to say so. S V C 您能這樣說,真是太客氣了。 這個句子可以還原如下: It is kind that you can say so. S V C 名詞子句 主要子句的主詞it是個虛字,代表的是後面的名詞子句。這個名詞子句若要減化,主詞you需要找個地方安插。一般是將它放在介系詞for後面,但是像It is kind … 這種表示「誇獎」的句型,應該用的介系詞是of。助動詞can還是一樣減化為to,就成為: It is kind of you to say so. S V C 減化名詞子句 -- loc. 4758-4766
不定詞與動名詞都可以當成名詞類使用,兩者之間有時不易區分。可是從減化子句的角度來看,就很容易區分清楚。請看以下的例子: He forgot that he should see his dentist that day. S V O(名詞子句) (他忘了他那天應該去看牙醫的。) 這個名詞子句中的動詞should see是「應該看」,屬於不確定語氣,表示「該去但還沒去」。這種語氣和不定詞完全相同,而且助動詞減化就成為不定詞,所以可寫成: He forgot to see his dentist that day. 減化名詞子句 相反的,如果原本的句子是這樣: He forgot that he saw the man before. S V O(名詞子句) (他忘了以前見過這個人。) 這是真的有見過,是確定的語氣,所以沒有助動詞,只是單純的動詞saw。這個名詞子句減化時,因為沒有助動詞,也沒有be動詞,就只能加 -ing,成為: He forgot seeing the man before. -- loc. 4807-4817
I hope to get to the concert on time. S V O(減化名詞子句) (我希望能趕上這場音樂會。) 趕不趕得上並不確定,但是有濃厚的「希望能夠」的語氣,就會牽涉到助動詞can了: I hope that I can get to the concert on time. S V O(名詞子句) 若名詞子句中有助動詞,自然會減化為不定詞。文法書論及to V和Ving出現於動詞後面的受詞位置的選擇時,會列出幾份動詞表,要求讀者背哪些動詞後面該用哪一個,以及意思是否相同。這種死背方式不值得推薦。了解減化子句之後,讀者便可發現這個區分是順理成章,不必死背。 -- loc. 4834-4840
果原來的副詞子句沒有be動詞,也沒有語氣助動詞(can, must, may...),只有普通動詞,那麼就會成為Ving的形式 -- loc. 4876-4876
副詞子句的連接詞中,before, after, since是身兼連接詞與介系詞的雙重詞類。減化時要注意:它會被視為介系詞,故後面只能接名詞類,必要時得加上being來作詞類變化。 -- loc. 4934-4936
副詞子句的減化有一個相當嚴格的要求:主詞只有在與主要子句相同時才可略。如果忽略這一點就逕行略,會產生文法、修辭的錯誤。 -- loc. 4955-4956
減化副詞子句時,如果主詞不同而需保留,有兩點必須注意:第一,連接詞要略。減化子句一般是略主詞、be動詞與連接詞(視情形決定是否略)。如果主詞要保留,連接詞又留下,就只是掉一個be動詞,那麼並沒有達到減化的效果。 -- loc. 4981-4983
減化副詞子句若保留主詞,第二件注意事項是:後面必須配合分詞補語(現在分詞或過去分詞)。因為只有如此,才可明顯看出這是略be 動詞的減化子句。 -- loc. 4985-4986
1. Because they had been warned, they proceeded carefully. 副詞子句 (因為已經得到警告,他們就很小心地進行。) 減化這個句子裡的副詞子句時,主詞they當然可以先掉。動詞had been warned有兩種處理方式。be動詞固然沒有內容,可以略,但是had been是be動詞的完成式,有「已經…」的意味。如果要保留下來,就得先把had been改成分詞類的having been,成為: 2. Having been warned, they proceeded carefully. 減化副詞子句 另外,如果忽略例1中had been的完成式內容,把整個be動詞的完成式視同一般的be動詞,隨主詞一起略,就可以把例1減化為: 3. Warned, they proceeded carefully. -- loc. 5025-5032
如果原來的副詞子句中有語氣助動詞(can, should, must之類),帶有不確定語氣,減化之後就會成為不定詞。 -- loc. 5047-5048
副詞子句中凡有助動詞存在,減化的結果都是一樣:連接詞略,主詞如果相同亦略,助動詞拿掉be動詞之後變成to,所以就剩下to V的結果。 -- loc. 5058-5059
減化子句的兩大原則: 一、 對等子句中,相對應位置(主詞與主詞,動詞與動詞等)如果重複,擇一彈性略。 二、 從屬子句(名詞子句、形容詞子句與副詞子句)中,略主詞與be動詞兩分,留下補語。不過主詞若非重複或空洞的元素,就應設法保留,以免句意改變。 -- loc. 5129-5132
動詞減化的共通原則是: 一、 有be動詞即略be動詞; 二、 有語氣助動詞(can, must, should... 等)則改為不定詞 (to V); 三、 除此之外的動詞一律加上 -ing保留下來。 -- loc. 5148-5151
副詞子句的減化中,一旦留下主詞,就得有個分詞配合(傳統文法稱為分詞 構句),所以使用be動詞來製造分詞being -- loc. 5183-5184
例七 1. I have not practiced very much. (我練習不多。) 2. I should have practiced very much. (我應該多練習。) 3. I am worried about something. (我擔心一件事。) 4. I might forget something. (我可能忘記東西。) 5. What should I say during the speech contest? (演講比賽中該說些什麼?) 句1和句2可以用比較級as...as的連接詞合成複句: (1+2) I have not practiced as much as I should (have practiced). 因為「練習不夠」,才會造成句3「我很擔心」的結果。表示這種因果關係,可以使用because的副詞子句來連接: (+3) Because I have not practiced as much as I should, I am worried about something. Because引導的副詞子句,減化時可把重複的主詞I略。動詞分have not practiced因為沒有be動詞,也沒有語氣助動詞,就只能加上 -ing,成為not having practiced,再把連接詞Because刪去,成為: Not having practiced as much as I should, I am worried about something. 這個句子中,「擔心的事情」something,就是句4的內容「我 可能會忘記東西」。因為something是放在介系詞about的後面,要連成複句的話可以先改成about the possibility,再把句4加上連接詞that,形成名詞子句,作為possibility的同位格,成為: (+4) Not having practiced as much as I should, I am worried (about the possibility) that I might forget something. 這個句子中的介系詞片語about the possibility意思和下文的that子句重複,可以略。但是如果要減化其後的that子句,就得把介系詞about留下來,減化的結果才有地方 安置。that子句的減化,去重複的主詞I之後,動詞might forget的減化一般是改成不定詞to forget。可是現在要放在介系詞about後面,不能用不定詞的型態,只能改成forgetting: Not having practiced as much as I should, I am worried about forgetting something. 現在,這個句子中「擔心會忘記的」那件something,就是句5的問題:「演講比賽該說什麼?」只要將這個疑問句改成非疑問句,就是一個名詞子句,可直接取代上句中的something,作為forget的受詞: (+5) Not having practiced as much as I should, I am worried about forgetting what I should say during the speech contest. 最後一步是減化what引導的名詞子句。做法一樣:略主詞I,動詞should say改為不定詞to say: Not having practiced as much as I should, I am worried about forgetting what to say during the speech contest. -- loc. 5231-5256
4. He worked late into the night because he was trying to finish the report. 減化為 He worked late into the night trying to finish the report. -- loc. 5351-5353
6. He used to smoke a lot before he got married. 減化為 He used to smoke a lot before getting married. -- loc. 5355-5357
7. I am afr网友d that the DPP might win a majority. 減化為 I am afr网友d of the DPP's winning a majority. -- loc. 5357-5359
11. The mayor, who was a very busy person, declined when he was asked to give a speech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減化為 The mayor, a very busy person, declined when asked to give a speech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 loc. 5366-5369
13. The resort town is crowded because there has been an influx of tourists for the holiday season. 減化為 The resort town is crowded with an influx of tourists for the holiday season. -- loc. 5371-5374
15. That the president avoided the issue was obvious to the audience. 或It was obvious to the audience that the president avoided the issue. 減化為 The president's avoiding the issue was obvious to the audience. 或The president's avoidance of the issue was obvious to the audience. -- loc. 5376-5380
16. Anyone could tell he was upset because he had the look on his face. 減化為 Anyone could tell he was upset, with the look on his face. -- loc. 5380-5382
18. Although I am a conservative, I'd like to see that the conservative party is chastised in the next election. 減化為 Although (being) a conservative, I'd like to see the conservative party chastised in the next election. -- loc. 5385-5387
20. Because it is a warm day, we will go to the beach. 減化為 It being a warm day, we will go to the beach. -- loc. 5390-5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