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奔跑的羊》是一本由夏宁著作,万卷出版的303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201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上奔跑的羊》读后感(一):拟人化滴动物世界
多吉,亚东,次仁,达瓦,小琦,谢当,故事中,这些名字可不是人类滴,而是风羚羊,鸟,还有恶狼滴。这本书可不像《天使派来的狗》一样,叙述人和狗之间发生滴各种不可思议滴故事,而纯粹是动物之间滴‘对话’,对抗。
小元牛次仁,刚刚新生就不幸失去双亲,不幸中万幸的是,他幸运滴得到风羚羊群收留,幼小滴生命得到呵护、庇护。故事通过对动物世界滴演绎,使读者或者听者得到多方面滴启示:如何融入团队,如何处理团队成员之间滴关系,什么是集体利益,团队中应该如何合作,等等。这个世界,不论是人类还是动物界,弱肉强食是永恒滴真理,凶狠滴狼群绝不会让风羚羊们自由自在滴漫游在辽阔滴草原之上,即使这些风羚羊貌似有相当实力,可以利用天时地利等条件,甚至在游击战术方面亦或是有能耐实践孙子兵法,从而重创狼族,但是风羚羊终究是食草动物,是羊,面对食肉动物,不可能摆脱天生滴弱势,何况是群体性食肉动物——狼群。故事告诉读者,风羚羊对于狼群来说,虽然不可避免滴处于劣势,但是他们依靠自己滴智慧,各司其职,团队合作,各尽其责,是可以与穷凶极恶滴狼群展开周旋的,也是可以有效保护自己族群的。主角次仁本不是风羚羊的同类,而是寻求保护的一只幼小滴元牛,他就像一个涉世未深滴幼儿或少儿,在风羚羊群中,一天天学,一天天成长,在与次仁同龄滴小风羚羊中,他绝不是优等生,而是跑滴最慢,跳滴不高,被小伙伴们嘲笑滴对象。次仁最渴望得到滴就是,自己最崇拜滴多吉哥哥——狂风猛士团团长的认可、夸奖,次仁最大滴梦想就是加入狂风猛士团,成为狂风猛士滴一员,杀狼灭狼,保护风羚羊群。但是,这个风羚羊滴异类,却屡屡受挫,因为奔跑跳跃并不是次仁与生俱来滴强项,虽然他刻苦锻炼,还是不能使自己跻身于优秀者滴行列。其实,即使奔跑跳跃不是次仁的天赋异禀,他还是具有其他风羚羊无法替代滴优势,他力气很大,天生就能听懂其他风羚羊听不懂滴其他动物滴语言,在风羚羊群中,也有独具慧眼,悄悄欣赏他滴个别羊,正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
适合低年级少儿阅读滴儿童文学书,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文字大小、页面排版。故事用拟人化滴方式叙述动物世界里发生滴事情,生动有趣。排版很贴心,有点像小学课本吧。
《爱上奔跑的羊》读后感(二):别看我只是一只羊
国人对羊和狼的题材是有偏好的。小学课本中有《狼和小羊》的故事。现在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动画片得到了大家的极度喜爱。《爱上奔跑的羊》写的就是羊与狼的故事,让人感到亲切。
狼要追上跑得最慢的羊,否则就要饿死。羊要甩掉跑得最快的狼,否则会被吃掉。追逐与逃跑是就是他们的生活。作为弱者,羊要获得生存,就要聪明,顽强。迪斯尼《猫和老鼠》成了经典。里面的老鼠十分的机灵,聪明,总能想到捉弄猫的方法。国产动画《喜羊羊和灰太狼》也正在成为经典,聪明的机灵的有团结合作精神的羊,总能克服困难,躲过会灰太狼或者从灰太狼哪里逃脱。倒霉的灰太狼不是被捉弄就是被红太狼用平底锅敲打脑袋。《毛和老鼠》是单打独斗,《喜羊羊与灰太狼》则有集体的智慧、力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一味的弱肉强食,那又有激起谁的阅读兴趣呢?《爱上奔跑的羊》就塑造了一群可爱的勇敢的羊的形象。
《爱上奔跑的羊》给人印象最深的聪明、勇敢、有极强团队精神的狂风猛士团。他们勇敢的保护这家族,担任重要的放哨、警戒、护卫等任务。与羊总是被狼吃掉,羊对狼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的传统思维不一样。作者笔下的这些聪明的羚羊,不是善于奔跑或者说逃跑。而是能用犀利的角去顶撞凶残的狼。当然这一些成年的野公牛也可以做到。但这些风羚的过“牛”之处在于,它们能够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将狼诱骗到不利的地方,甚至诱杀:狼在快速的追逐中,跌入山崖摔死!它们会侦查狼的行踪,主动深入狼窝了解狼的动向,预测狼的围剿的时间、路径。主动隐蔽起来。这是聪明有智慧的羊。我们爱这样的羊。这样,《爱上奔跑的羊》就写出了新意。
《爱上奔跑的羊》开篇写到小元牛次仁失去了父母,被风羚落的猛士多吉所救。在风羚落里的学校里,次仁和其它风羚一样,接受奔跑学。虽然它有一个强烈执着的愿望,想成为多吉一样的猛士,但它跑的特别慢,在学中屡次成为最后一名,遭受同学们的嘲笑冷落。次仁拼命的练奔跑,成为爱上奔跑的羊。次仁作为一只元牛,我的阅读设想是,作者会写成一个类似于“丑小鸭”的故事,丑小鸭最后变成天鹅。但不,作者不是这样写的。作者写到了次仁的拼搏与努力,写到了它的信念,写到了它的成长,到本书的最后,次仁还在努力着,留给我们的是想象。
起初,我还担心这书厚厚的的长篇小说,这对小学生来言,会有较大的困难。但我很轻松地就阅读了下来,我坦然了。最后希望这本小说能让大家像喜爱《喜羊羊与灰太狼》那样喜欢它。
《爱上奔跑的羊》读后感(三):《爱上奔跑的羊》带给我的启发
自从一个月前读了一本《我的朋友是条龙》之后,便爱上了阅读动物小说。对这本《爱上奔跑的羊》的喜爱,更甚于《我的朋友是条龙》。
喜爱这本书的缘由有三,想必也会是吸引大多数读者的地方。
第一,拟人化的写作手法。将本无思想和情感的动物们赋予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的目标和坚持不懈的毅力等种种,读来既有人类的亲切感,又有区别于人类的和可爱的感觉。拟人化塑造的角色最到位的当属主人公次仁,那是一只被风铃群收养、错当成风羚养大的小元牛。在那个迷茫无助的风雨夜,小元牛次仁被英俊的青年雄风羚多吉搭救,从此,一颗崇拜、忠诚和感恩的种子便在次仁心里生根,发芽,开花。。。次仁的略带憨傻的天真,近乎偏执的忠诚,有些愚钝的执着,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在它的种种行为中,它一方面极力想效忠于有救命之恩的多吉,辅佐多吉哥哥,另一方面也想取得多吉的关注,期待有一天也能能为狂风猛士团的一员,于是小次仁想方设法讨好多吉,却总是事与愿违反而招致多吉的反感或批评。它的天真,它的可爱,它的赤诚,它的勇敢,它的执着,它的进取……读来生动可爱,细细品味却是非常感动。
第二,对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的坚持。对梦想的坚持看似愚钝却是非常值得颂扬的。小元牛次仁和风羚们相比毫无优点可言,它奔跑速度很慢,跳高高度不高,没有友爱互助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生活在风羚落里的小元牛,它最难能可贵和最终受到大家喜爱、尊重和认同的地方,便是它对梦想的坚持,那个期待有一天能够样样优秀,可以成为多吉哥哥得力助手的梦想。是这个梦想指引着次仁坚持活下去,坚持每一天努力练技能,也是这个梦想让次仁自我反和改观,懂得同伴之间友爱互助,懂得团队意识。整本书读完,我不禁对次仁肃然起敬。
第三,动物们的生存需要与适可而止之间的聪明抉择。弱肉强食、优胜劣汰是自然界特别是动物界的生存法则。康力风羚是银狼的食物之一,在银狼与风羚进行侵袭与反侵袭,保卫各自家族落,生命种族得以延续的斗争中,银狼并没有对风羚赶尽杀绝,风羚绝地反击之时也并非完全置对方于死地。与人类相比,他们不贪婪,懂得适可而止,懂得过度的、利用、破坏对自己并没有好处,懂得在能够满足自身需要与保护自我的情况下,适度即可。如果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在进行各项活动时,对赖以生存的地球和共生共存的其他物种进行适度的利用而不是过度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将会更美好。
《爱上奔跑的羊》读后感(四):坚持的力量
坚持的力量
评《爱上奔跑的羊》
拿到《爱上奔跑的羊》,看到题目就觉得有两个意思:一个可以理解为有一只羊,它爱上了奔跑,以奔跑为乐趣;另一个可以理解为有人喜欢那只奔跑着的羊。这两种理解,主人公(主羊公)也不一样,前者是次仁,它一直想通过奔跑证明自己,得到多吉的认可;后者应该是多吉,如果让小朋友们选择书中最喜欢的羊,我想很多会选多吉。他英勇善战,并且担负着保卫风羚羊群的重任,是众多小羊们的偶像。
事实上,《爱上奔跑的羊》就是围绕着次仁和多吉来描写的,次仁被多吉搭救之后,被风羚羊群接纳为成员,并且在那里开始逐渐长大,他本是牛,并不善于奔跑,但为了获得多吉的认可,并且得到接近多吉和它一起战斗的机会,次仁爱上了奔跑,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在族群安宁的时候,多吉还担负着教育小羊们如何奔跑,如何保护自己的族群;在族群遭受灾难的时候,多吉带着“狂风猛士团”和前来进攻的狼群斗争,在大家的帮助下,风羚羊终于得到了暂时的安宁。而在斗争中,次仁也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分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更让我感动的,应该是次仁的坚持。记得看过一则有趣的消息:一对英国夫妇养了一只“迷糊”鸭子,它以为自己是条狗,并在主人遛狗的时候形影不离。现在,它终于被家里的两条宠物狗所接纳,每天都会一同外出散步。这在当地形成了一道颇为有趣的风景。“埃西”模仿狗的样子实在引人发笑。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大家都争相出来看它,人们很喜欢它。“埃西”不知道自己是鸭子,以为自己也是狗,就常常在街上找其他的狗一起玩。人们对此很不解,狗似乎也很困惑。但由于两百多天来,这只鸭子的一再坚持,到后来,主人和狗都认同了它,接受了它。现在,家里的两条狗对“埃西”十分友善,每次散步时都会走在它的两边,保护它的安全。两只狗还会特意放慢脚步,以便让‘埃西’跟得上。而主人呢,就特意为这只鸭子申领了宠物证,为它配了一根宠物链。次仁却没有小鸭子那么幸运,它的出名是因为跑得慢,它不合群是因为对于金色羽毛的占有欲,它甚至遭受到了大家的排挤,因为它过于考虑自己的愿望。但是次仁坚持的力量却不亚于小鸭子,它让我想起了《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在仁慈的妈妈、耐心的老师还有聪明的前辈指导下,次仁也逐渐成长起来了。
我们小的时候,也曾经有很多的梦想:比如说崇拜穿着警服、很威风的警察叔叔,比如说喜欢那些有成就、得到认可的科学家,我们很多人在大人的教育下立下了宏伟的目标:长大要成为一个什么什么样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说学成绩并不如大人要求的那么好,比如说在学校中也曾经遭受过同学的取笑。但是多年以后才发现:生活就可以作证,当年坚持的力量,就是实现自己梦想的最终保证。
《爱上奔跑的羊》读后感(五):元牛像羚羊一样奔跑
《爱上奔跑的羊》其实老早就一口气看完了。以“生命,自然,成长”为主旨的“倔小孩”系列目前一共六本,除了这本,其他分别是《冰河世纪》《长大成熊》《天使派来的狗》《非洲草原王》《极地白熊》。这一系列的动物小说也是自沈石溪开创动物小说之后,当下最好看的一个系列。各作品均由儿童文学领域有专长的作者主笔。前不久看过的《天使派来的狗》是动物短篇故事集,而《爱上奔跑的羊》则是以小元牛次仁对主角的动物长篇。
故事发生在美丽的岗日草原,这片草原住着各个和平共处的草原动物,其中包括由狂风猛士团保护的康力风羚。草原附近,住在日格里山里是风羚的宿敌,谢当老狼带领的银狼落。美丽的德茱雪山上的小元牛次仁的父母亲都死了,没有人照看没有新鲜奶喝的小次仁被舅舅送下了山,期望他能被好心的羚羊收养长大。小次仁在暴风雨之夜被狂风猛士团首领多吉所救,从此在次仁心目中有了一个梦想,成为多吉的助手保护大家,从此也把多吉像父亲像偶象一样崇拜。这时的故事便是小次仁与小风羚们一起学,一起成长,一起奔跑,一起抵御外敌的故事。
书蛮厚,不过,老少皆宜,即便是我这样的老孩子也一头扎进去,读得是不亦乐乎。这里的动物角色个性鲜明,形象逼真,刻画生动。多吉作为首领,勇敢果断,用自己的智慧果断迎接一个个挑战。亚东,善良温和可靠,不过,他内心软弱的弱点一时不察放手了受伤的敌人拉泽而引来大祸。桑杰,这个形象非常有趣,表面上惫懒,拖遢其实是落里最聪明的侦查兵,心思缜密还会多种动物的语言,于是可以和圆龟交谈,可以听懂小鸟的语言。次仁的养母噶玛,就像一位人类的母亲,倾注全的爱,总是把最新鲜的草留给次仁,总是包容次仁的过错。根果,是次仁学校的老师,循循善诱,一点点教会次仁团队,集体和勇敢。在风羚落遭遇银狼袭击时,为了救次仁牺牲了自己。此外,还有处于反面角色的老谋深算的谢当,藏愚守拙的南卡,刚愎自用的拉泽等等。拟人化的书写,动物小伙伴之间的争执,以及为了采一朵花而团队携作的表现,次仁为了实现奔跑的梦想不懈的努力,为了救小伙伴勇敢的出击,为了落的安全,积极和老师一起巧妙组织自救,读完全书不禁为整篇故事的精彩而叫好。
次仁的成长其实便是一个小孩子的成长,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难题,会有这样那样的小错误,但是因为他有亲人,朋友,师长的共同帮助,于是在集体中终会获得成长,次仁的经历,次仁勇敢与银狼斗争的经历何偿不是教育我们大人们,如何对待小孩子,如何让小孩子们沿着自己的梦想奔跑而不是拔苗助长或者拼命打击纠正呢。次仁原本就不是善跑的羚羊,可是他仍坚持奔跑,这种坚持是从强壮身体上值得鼓励,可是元牛应该更发挥身体的特长的呀,这算不算是一种南辕北辙?书中的故事感觉还未完,我想小时看书的元牛和羚羊长得差不多,可是长大了应该大不一样了吧。长大了的元牛次仁又如何看待自己的梦想呢?
《爱上奔跑的羊》读后感(六):动物小说+拟人小说
稍微熬了一下夜,将这本书连贯性地读完了。一本好的读本,要解决如下两个问题:一是它是否能让适宜年龄段的幼儿喜欢?这是信息的可接受性问题。二是它能带给幼儿什么?这是信息的教化功能问题。
一,它是否能让适宜年龄段的幼儿喜欢?
1、适宜年龄段
我认为这本书比较适合四年级以下的小学生阅读。它需要较大的识字量,但同时,由于高年级小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视野从外界转向自身,对自然主题动物小说的兴趣较低,而主人公次仁的性格也不太适合处于个性塑造期的高年级小学生口味。
这本书是否适宜亲子共读?
我认为如果进行亲子共读的话效果会较好,这样阅读适宜年龄可以往下延伸。一方面父母可以在阅读中培养幼儿的共情能力,第二方面可以更合理地解释这本书里过多的死亡和杀戮。不过,由于书本篇幅太大,会影响阅读的连贯性;对作者在作品中的评价性或预测性语言,父母更应自由发挥,不应照单全收,甚至可以随时让幼儿预测故事后期发展。
2、幼儿是否能引起同感?
次仁是一个很难搞的孩子,偏执、软弱,幼儿很容易就对一个人寄托全的信任甚至崇拜,这个可以理解。在幼儿园里更甚,有些幼儿紧跟着老师,视老师的喜乐为唯一至高目标。但是,在遭遇老师冷遇之后,是否就跟次仁一样,仍会执迷不悟地信仰呢?有很多幼儿会转化到爱的另一个极端——恨。
次仁在遭遇多吉两次责备后都大病在床,其实这已经涉及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但是作品中根果老师仍然是单调的说理教育,在现实中收效甚微。如果加入一定的心理干预的内容可能会使作品更专业一些。
二,它能带给幼儿什么?
1、多元化的角色
作品除了一些传统的“主旋律式”人物(如多吉齐美)、“辅助式”人物(如亚东)以及次仁这种(我暂且称之为“缺陷式”)人物外,还增加了一些颇具特色的角色形象,如桑吉和小琦。桑吉的描写在于让幼儿知道,一个人的优秀未必需要表现得那么“主旋律”,要全面地看待他人。而小琦则完全是一种自然观的对象化。我后面继续讲。另外,对于亚东这种辅助型人物,作者的描写也是立体式的,这样很难得。
2、的教化
虽然我们现在不再片面强调读本的教育功能,但是,幼儿期确实是幼儿教化的关键期,我们要改的只是教化内容的意识形态化、单一化、脸谱化,不变的是教化本身。
作为一本“拟人”读本,本书宣扬了团队意识、坚持的精神,它也让孩子们意识到,次仁的劣势,并不在于它的天资低下,而在于评价方式的不合理——每个孩子在特定的标尺下都是优秀的;同时,作为一本“动物”小说,它也略微提及了一些自然法则,包括小琦所宣扬的“生生死死,都是由雪山之神圣德茉决定的”。可惜这样的理念并没有太多地贯穿在全书中。
同时,有一个观点希望可以跟作者商榷。在如今的科技膨胀的现实下,我们开始关注天人合一,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不是自然的主宰,所以对于自然的“敬畏”有必要重提,“高山仰止”的精神有必要渗透到幼儿的思想中,但是在本书中,那些敬畏山神的长老们都遭遇了灭顶之灾,是否不利于敬畏精神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