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乐印度之旅》是一本由(日)若山百合子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127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011-5-1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极乐印度之旅》读后感(一):欢乐的,印象有改观
对一切动辄载歌载舞的种群抱有远观和警惕之心,所以,我还是在书上游游印度吧。
似乎食物美味且便宜,服装也美。物价总体很便宜。电影虽然情节单线条幼稚到令人看到开头即猜到结尾,但仍然会被其气氛感染得泪流满面看下去。
此外,译文是真的好。
《极乐印度之旅》读后感(二):丰富多彩,五色混杂
是个混沌的,当然,混沌嘛,包括了“色彩混杂”、“丰富”、“暧昧”甚至“肮脏”的意思。
竟然说评论太短了。。。。看了一本书一定要长篇大论地评价一下吗?
K。。。。难道你们不知道时间这么宝贵,只有托儿才有心思长篇大论写评论吗?
《极乐印度之旅》读后感(三):极乐印度之旅,为印度添点色彩
极乐印度,不代表旅行极乐。乐趣是有很多,却不尽是完满。这也正好道出了真实的旅行。每一场旅行都是带着期待,惊喜,比较,愤怒与感叹而完成的。
这本书,依然是封面可爱,内容庞杂的。
尽管书中文字插画挤挤挨挨,让人不大快活。有点紧迫感。但也正因了这紧迫感,又对印度的丰富生活而充满了想象。矛盾,但又矛盾的恰当好处。
喜欢纱丽。飘逸的像彩虹一样的纱丽。
印度在脑袋里就是黑白,是乱糟糟的黑白,是吵吵闹闹的黑白,一切,不带一点颜色。迟钝的不能引起人欲望的黑白色。
可是纱丽的出现,就像观音玉瓶里柳叶的点撒,立马让印度活色生香了起来。层层遮挡,又多了点神秘。
最后,还是要感谢阿休送的书。O(∩_∩)O~
《极乐印度之旅》读后感(四):“极乐”之旅?——读《极乐印度之旅》
《极乐印度之旅》和之前看的那本《美味葡萄牙之旅》属于同一个系列的绘本。
之前曾看过高木直子的绘本系列,对于绘本还是非常喜爱的。而旅游又是我的兴趣所在,能够一边看着美丽的图画,一片体验旅游的快乐与惊奇,无比快哉。
这本书的装帧,因为同一个系列的缘故,依旧让我感觉有些低廉,不够精致。怎么说呢,因为是绘本,所以认为应该至少让读者感觉到那种绘制的快乐和看书的美好。
印度,对于这个的印象来源于宝莱坞以及那些印度电影。小时候,很喜欢看印度电影,因为里面载歌载舞,欢快异常,而那些印度的女子,穿着打扮,又有着无比的风情,让人喜爱。还很喜欢听印度的歌曲,很有韵味,让人听后会不由自主地喜欢。
当初这本《极乐印度之旅》,就是因为对印度的好感,以及想要知道前往印度旅游是怎样的感觉,好奇心的驱使下,选择了这本书。
当收到书后,有些失望。装帧已经不重要了,毕竟同一个系列的书都是一样的装帧,关键还是要看其书中的内容。
这本书的作者同样是个日本人,所以,在人性化这方面有着些许的相似之处。书中不乏各种绘制地图,各种作者的亲身体验和告诫。当然,也有一些价格以及转换成金额的小提示。这些都与《美味葡萄牙之旅》有着相似之处。
然而,从整个画作上来看,我个人认为,画风不是很喜欢,可能先入为主地喜欢上了高木直子,从而喜欢上与高木直子类似的画风了,有些个人原因在内。
另外,是这一系列书的通病,没有使用全彩页来表达。而这本书中所拍的照片,有一分,也是表现力不够强。没有让看的人产生那种震撼或是喜爱的感觉,像是有种走马观花的感觉,看过也就忘记了,不会牢记于心。
整体来说,这个所谓的“极乐”印度之旅,看起来却不够“极乐”,而整本书由于图画的偏大,线条的偏粗,书册的偏小,让整个版面看起来有些拥挤。对于排版来说,应该多给读者留一些空间,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小小地喘息一下。可能,这也是我对这本书的第一印象有些差的原因之一吧。
《极乐印度之旅》读后感(五):一本给日本游客的印度旅行指南
一本给日本游客的印度旅行指南
评《极乐印度之旅》
近年来很多关于旅游方面的书出版,比如说什么攻略、宝典之类的,大多属于驴友们经过自己的旅行,总结出来的经验,并给后来者提供一些有借鉴意义的指导,比起那些在旅游景点上留下“某某到此一游”的行为,可以说是有意义多了。对于那些后来者如此,对于那些喜欢旅游的人来说亦如此,有些人可能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与某些景点的机缘,没法抽时间到自己喜欢的景观欣赏,看这些书也多少可以弥补他们的一点缺憾。
对于印度,印象深刻的应该是小时候看到的《西游记》里面的佛寺、披戴着奇怪衣服的人们、秀美的风景等异域风情,后来慢慢熟悉的咖喱饭、印度肚皮舞、瑜伽和灵修宝地等等,而在《极乐印度之旅》中,作者用她的亲身经历揭开了神秘印度的面纱:那里的自然风光与众不同,风土人情独特传统又带有现代气息。虽然旅行的地点都是印度的几个大城市,但是深入到景点体察民情,欣赏印度美景,体验当地风情,并在旅行的过程中记录各种事件和感受,给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印度是仅次于的人口大国,历史和一样悠久,所以从对比的角度来看,可能会产生很多趣味。比如说的佛教就是从印度传过来的,但是佛教在得到了更大的发扬,在南方很多地方甚至是东南亚,佛教的宗教氛围已经超过了印度。还有在旅游景点上,虽然外面的风景十分秀丽迷人,但是旅馆、剧院等配套设施却没能跟上步伐,显得比较落后;印度当地人比较“擅于”欺负外来人,这有点像刚刚打开门迎接客人的拘谨:信任熟悉的人,对陌生人防备甚至有敌意。
我说这本书是写给日本游客的,大抵不假,作者的本意如此。她首先是日本人,用一种日本人的眼光去看待印度的风土人情,并将其与日本相比;即使是译者有心将印度的卢比换算成,却不能将作者的日本想法翻译成中文,这个愿望等着驴友来完成吧。整本书显得有点紧凑,虽然图片、相片和文字杂糅在一起显得书中内容非常饱满,但是看起来由显得很紧张,仿佛是安排好了短暂的旅途,还要去很多的地方一样,匆匆忙忙地看完,反而少了旅游的那份悠闲和兴致。
《极乐印度之旅》读后感(六):左脚天堂,右脚地狱:神秘又多彩的印度
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印度,也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度,它的神奇会令人着迷,从地域文化,到风土人情,再到风俗惯特定礼仪,甚至到饮食传统等都让人着迷,婚姻集市可谓令人观止,铁钎穿腮又令人生畏,在恐怖增添几分的时候更是助长了好奇的翅膀,看见这样一本书,总是忍不住要翻看一下。
而印度,在我曾经的印象中,所有的颜黑,再加上收到“非洲难民”的黑的影响,总认为印度只需要两个字就可以完全的概述,既黑又穷。随着信息了解,以及与印度客户的接触交流的增多,这种歪曲的认知也随之有所改观,发现他们的世界是多彩的,黑色也顿时变得亮丽起来,更是惊觉原来印度很有那么一分人是那么的有钱,他们的财富游走分化在贫穷和富有的两个极端。当看了这个绘本后更是兴趣盎然,因为这个国度不但神秘,而且多彩多姿,尽管也没有踏上过印度的国土,我总是认为这样一本薄薄的小书,是很难将印度这个疆域用看着不少的语言来描述已尽的。倒是可以作为一个粗略了解印度的快餐来享用,为到印度出境游提供帮助,在这本书中,印度特色包罗万象,用作者亲历游记的角度,以绘画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涵盖了风俗文化、购物、美食、酒店等的各个方面,展现了行走印度的真实,但却不该是印度的全。
除此之外,印度还是一个分外妖娆的,你不见印度男女的装饰是何等的多彩,你不见印度风景的那份恬淡,你不见印度宗教传统文化的那份怪异?所有的种种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酷似灰白两色的极端,放在一起又是那么的夺目耀眼。
看过《情迷首尔》之后,在看这本《极乐印度》。感觉还算不错。但在这样一个神秘又多彩的地方,作为一个游客,享受有几分,安逸有几分,惶惑也会有几分,站在印度的国土上,可以说是左脚天堂,右脚地狱,不管这本书涵盖的内容是否全面,喜爱偏好也基本都属个人行为,可以说是内容仅供参考,要想真正的验证自己的真实感受,还是要真正的走上一遭才好,尤其是面对这样一个充满魅惑和神秘,又有着古老文化底蕴的国度更是如此。
《极乐印度之旅》读后感(七):极乐之旅
五月风筝2011-08-08 13:16:34
一口气便将这本书看完了,并且觉得好喜欢好喜欢。
真的是不可思议,同样是手绘本,为何这一本便觉得那么可爱呢?估计也是读者本身的喜好问题。
我相当喜欢印度,这或者是最重要的一点。
印度是一个五彩缤纷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充满色彩的。像女子身上穿着的纱丽,像那曼妙的身段演绎的多彩舞蹈,像那优美而带着磁性的嗓音所歌唱出来的动听歌曲,都是那么华丽而充满特色。写书评的时候特地找来了印度音乐当伴奏,听着,只觉得整个人都有种要动起来的,然后,就像自身走入了印度的国界。
虽然是未曾到过的,却丝毫不见陌生。闭上眼,都能想象着一边高楼林立,一边则是贫民窟的反差。未曾修葺的路边,充满坑坑洼洼,随随便便躺着牛啊,狗啊;富人们穿着高贵的服饰,坐在名牌轿车里,而苦哈哈的贫民,也会为每日三餐而发愁;没有嫁妆的女子发愁着嫁不去;美丽的少女,身上挂满了鲜艳的珠宝;而再美的女子,结了婚,也成了埋头做家务的胖大婶。这是一个贫富差距极大的,这也同样是一个人满为患的。火车上挤满了人,经常出事故。这里是传统宗教的产地,同样是高科技的硅谷。
自然,不是一个完美的,适合长期居住的,但是若是作为旅游的目的地,则有着不同凡响的吸引力。
然后,手绘书给我更多的补充。像这里的物价不高,吃饭住宿都不算贵;这里有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包括大象和三轮车;这里的衣服比想象中的还多姿多彩,颜色更鲜艳美丽;这里的有奢侈却健康的排毒调养;有可口的,味道各异的咖喱饭菜……整本书中照片并不算多,而绘画虽然简单,却也生动直观,看后令人印象极深。
且作者的品味相当的不错,对于“美”有着格外敏锐的观察力,她所选择的各种特产、服饰,甚至连健康养生法,都带着女性独有的美丽迷人。而且其中很多手绘图都加上了彩色,更将印度的颜色,完美的展现出来。所以在一口气读完整本书后,印度这个的美丽和独特,便完好的留在读者的记忆中。
从这一点看,这是一本成功的手绘图。也在读完后才恍然大悟,为何不同的手绘旅游书,会带给人不同的感受,这除了画工以外,还与作者的个人品味有密切的关系,同样与读者所喜欢的,希望获得的当地的知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