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十年》是一本由松田久一著作,南方出版社出版的177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1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下一个十年》读后感(一):好书啊
泡沫也会破灭的,步日本的后尘呢
不过我们是未富先老,更凄凉呢,5555555555555555555
怎么办,日本这种书籍还是很值得一看的,我国可以借鉴呢
社保亏空,让人担心
现在也只好攒钱啦
《下一个十年》读后感(二):就是一句话
个人不太喜欢这本书,觉得内容有点狭窄,说的就是一句话:
因为对未来没信心,所以惜购。
我们缺乏安全感,所以买进口食品,想法子移民;缺乏安全感,所以每一次的发声都得以生命为代价。
大国小民。
《下一个十年》读后感(三):评论下一个十年,消费崩盘的年代
现在不是不能消费而是不敢消费。物价飞涨的今天,动不动就是某某用品集体涨价,某某食品联合调价,手上不留点钱,日子都难得过了。像我现在住的城市为了发展,为了赶超一线城市,各个地方都在拆迁,都在 ,结果就是物价是赶上了,老百姓的收入没赶上,尴尬了郁闷了,想消费的没钱没胆没能力。我们这些80后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结婚生子完了上面还有4个老人照顾,真心无力啊~=。=!
《下一个十年》读后感(四):很招人恨的一本书
难道日本人为了说明一个问题,都是这么写的吗?我感觉看到我上学时候的教课书了,不对,应该是我上学的时候写的论文了。大分的图表和理论,我想,写这书的是个高人,写书的态度也是极其的认真,让别人看到这样的书,就震惊了,看完了以后,高度的欣赏作者的唯物辩证精神。道理说的极其明白,佩服佩服。
至少现在的年轻人没有经历这个过程呢,还处在上一个年代。但是接触的日本80后的年轻人,却有大分是这个样子的,很节,也可以说是特别扣,当然这个节和扣也是两面的,对于公司来说,这个节和扣是很好的惯,节约了资源,但是从相处来说,还是讨厌这样的人的。
本来几句话能说明白的问题,本书的作者用了一本书来写,可谓是方方面面,方方面面,方面面。必须让你对这个道理烂熟于心,又气又恨。
《下一个十年》读后感(五):厌消费的年代已经来临?
我们同事一群人买了团购票去吃饭,席间陈梁就说:“以后没团购就不吃大餐。”我问,“但如果这一家很好吃,下次不团购你也不来吃嘛?”她说:“去下一家有团购的餐馆吃,反正好吃的又不只有这一家。”
在消费观念上,我们80后好像有了一些明显的变化——比如我爸就无法理解我坚持租房而不买房的决定,比如我在街上看到好车,也没想过要存钱买车,因为一考虑停车位的收费和交通堵塞的问题,就觉得再怎么拉风的汽车也不经烦。
看了《下一个十年,消费崩盘的年代》这书,尽管讲的是日本年轻人开始进入“厌消费”的年代,但在,“厌消费”这种势头在已开始占据消费主力的80后年轻人里已经日趋日盛。美国的《时代》周刊曾作出这样的评论:“从过度消费导致浪费从而引起的世界经济危机中得到教训,日本在泡沫经济崩溃以后学到的是节约。”而对于节俭一直是美德的人来说,节约并不仅仅是一时的苦,更是一种有魅力的消费方式。
在我看来,谁不会消费?有点钱就到街上乱花去,是个人都会;但能够克制自己对无谓物质的渴求,其实是一种自我扬升的行为。我们不消费,不买房不买车并不是因为我们没有钱(对某些人来说是),而是我们在观念上开始进行转变——80后的人进入工作后,再也不需要用外显的物质来赢得他人的认可,我们已经开始用自己的真正能力来实现自我价值。
然而,在日本,因为泡沫经济新生代对于“多存钱,少消费”观念的转换,他们汽车、信息家电制品不热销,使得他们本国的这些产业开始不景气,逐渐的拖累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同样的处于亚洲地区,的年轻一代也开始有这样一种厌消费的苗头,而当这种观念以波浪式的袭来之时,是否我们的经济产业也会大幅度的受到影响呢?到时,消费崩盘的那天到来,我们的经济又该如何呢?
《下一个十年》读后感(六):“消费崩盘”不是天方夜谭
“本书通过严格的逻辑顺序:现状介绍——数据统计与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推断——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一个科技论文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揭示了这一反常消费现象下所隐含的经济的,社会的,的,文化的深层次问题。
现在的,这种“厌消费”观念看起来像是天方夜谭,因为我们在每年接近两位数的GDP增长率以及每月4%以上的CPI中似乎感受不到一丝“厌消费”的情绪。但是,聪明的作者提醒我们,要分时代来看这个问题。在房价持续走高,物价不断上涨以及大学生起薪一低再低的大背景下,年轻一代其自身的自卑感及自信心不足所导致的不安情绪,将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消费倾向。也许我们会庆幸,日本泡沫经济一代的“厌消费”是站在泡沫经济已经破灭的背景下,不会像日本那样被美国的汇率战打得一蹶不振。但是,谁敢保证高速的经济增长不会带来泡沫,又有谁敢保证有完全的能力去自己消化这些泡沫呢?历史的力量不容忽视,盛极必衰,我们应该有面对泡沫经济破灭的准备。所以,这本书得价值恰恰就在于它告诉我们今后十年市场消费主力的消费倾向,提醒专家及企业家们及早采取措施应对。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与日本的文化差异不知道会不会让“厌消费”在两个有不同的状态。回头看,80后是消费主力军,不少年轻的“月光族”以向银行借钱为时髦,一些人因为信用卡无度消费而步入“卡奴”行列。年轻人的生存状态体现了特点,隐忍的日本80后和张扬的80后,很难说哪个明天会更好,就像高扬的GDP数字背后自有魅与惑。“厌消费”的日本年轻人看似远愁近虑,但隐忍的力量不可小视。他们时刻品味着生活和精神上的压力,在经济不振的岁月里平淡度日,积蓄财富和才智,也不失为一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