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历史》是一本由易小荷 / 曲飞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搜历史》读后感(一):但思努力自洁清,群虱皆当远迩播
在后来者的眼中,历史上的一些小典故也可以用来说明大道理,比如《搜历史》。作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搜集了历史上的一些大人物的小事件,然后以戏说的模板加以发扬光大,让读者欣欣者接受,甚至以为自己生错了娘胎,如果早活百年,那风水轮流转,至少也是封候称相的命运。 学历史,是不可以不知道天文与地理,关于天文,毕竟有些玄妙,不是一般读者可以弄明白的,至于地理,大家都有发言权,我们无论古今对自己家乡、故乡是很珍视的,以古人为例常常以出生地为名号,比如有名的昌黎先生、东坡居士,就是现在也是在个人履历上少不了籍贯,其实代表着我们对黄土的崇拜而已。历史的总体脉络是北方到南方、西方到东方,一步步的迁移固然有战争的因素,但也说明自然条件对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以本书中一章《山羊的威力,为什么说是山羊吃垮了盛世大唐?》,我们就以为唐代以后就没有了游牧的崛起,相反我们从历史长河来看,后几个封建王朝,比如元、清,都是异族称王,所以说拘泥于当时的形势对于前朝所作出的判断,总之是不完整的,正如在黑天鹅出现之前,我们是不知道黑天鹅的存在,这种以偏概全的症结一直延续了五千年,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如果提及泰山封禅这件事,宋代以前是热衷的,但是作者从林林总总的史料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现象,就是宋真宗之后封禅之事被代代帝王抛至脑后,为何呢?这是因为我们的认知在不停的进化,尽管每个朝代都有顽固派与革新派,但是后一代总是在否认之否认的规律指引下走向文明的新天地。也许,改变历史的不仅仅是帝王的一厢情愿,更多的是由于自然与人文的变迁。我们读史不能不思考其内在的逻辑,也不能就史料的改头换面而迷失对真相的探索。 “但思努力自洁清,群虱皆当远迩播。”作为文臣,最大的幸运就是自己的主张得到了上司的肯定,最好成为帝国治国理政的方略,但是有些人学富五车却生不逢时,每每有妙主意却得不到恰到好处的执行,因此活得很委屈,比如王安石与司马光表面上是势同水火,但是他们却不能改变自己那“好为人师”的癖好,于是一次次被打倒又一次次站起来,最终帝王在他们的政见中摇摆,葬送了整个王朝。
《搜历史》读后感(二):历史之谜
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历史的长河不断的奔腾,流过了五千年的岁月,见证了无数华夏文明,历经了多次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每一个人都会对一页远去的历史有着缱绻之情,在那些断壁残垣的古迹处徘徊往复,人们已无法回到那些时代,只能从若有若无的遗迹和似雾似梦的情节中凭吊那些渐行渐远的王朝的背景和故事。
《捜历史》作者易小荷、曲飞,易小荷 ,著名记者,资深媒体人,曾经是篮球界转会费的女记者,因为其与众不同的文字风格而被喻为“体育界最有才情女记者”,代表作品 有《我们是否还拥有灵魂》、《soul客 聚响》、《soul客 易见》、《nba七宗罪》、《亲历NBA》等。曲飞,前媒体人,历史作者,出版有世界历史题材书籍《逐陆记》、巜暗杀》,现居北京,为职业撰稿人,文史类知识产品供应商。
巜捜历史》以讲故事的形式叙述历史,全书共分为四个分,即历史的背后、历史的侧面、历史的缩影、历史的碎片。历史的背后主要讲述了一些著名的人物墨子、荀子、独孤皇后、魏忠贤、陈近南、江春、吴三桂;历史的侧面有人物公孙弘、霍仲儒、冯道,还有典故宇文虚中的下场、尚义任侠之路、河南版双城记;历史的缩影讲述了是一些名人的为政之道,王莽的悲哀、山羊的威力、宋真宗的贡献、司马光的无奈、嘉靖帝、南明君臣的幼稚病、朝鲜的进贡、弘时的悲剧;历史的碎片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年号的故事、兵器的故事、天马的故事、财神的故事、鸿门宴菜谱、古代炼丹术、古代女子、尚方、真实的古代战争、偷情的那些事儿。历史的真相不在纸面上,而在背后的逻辑中,历史不是一堆堆热热闹闹的故事,而是一条条逻辑清晰的故事链条。作者把浩瀚的、错综复杂的历史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条分缕析,带领读者一步步、一层层深入到历史智慧中去,渐渐让读者开拓自己的思维,从历史中真正地受益,而不仅仅是了解一些历史知识和掌握一些历史的时间线索。
走进历史的长河,回首过去,展望未来。
《搜历史》读后感(三):一本有温度、有趣味读史的书
《捜历史》这本书是以新的视野,以讲故事的形式叙述历史,全书共分为四个分,即历史的背后、历史的侧面、历史的缩影、历史的碎片。书中以全新的方式,以今人的视觉来看历史,更客观地反映历史的全貌,意义非凡,是以全新的视觉来呈现在读者面前,来展现的文明史。
如今是碎片化阅读时代,读历史需要以新的方式,需要轻松的读史方式。作者把浩瀚的、错综复杂的历史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条分缕析,带领读者一步步、一层层深入到历史智慧中去,渐渐让读者开拓自己的思维,从历史中真正地受益。 这本书讲解非常生动,而且有趣,令读者感兴趣,有继续读下去的吸引力,是非常可贵的一面,对于读者来说具有可读性。
为作者和编辑点赞!宗学制图书中讲述,王安石充满正义感的变法为什么会失败,魏忠贤魏是一个臭名昭著的阉人,他有什么能耐让当今之世觉得他是能人呢,明末清初的吴三桂,他是汉奸还是前后不一的人呢,篡汉者王莽,真的是一个恶人吗?还有呕心沥血也挽救不了政权的崇祯等等。在这本书中以新颖的角度分析和思考这些历史命题。
历史是有温度的、有趣的,它有点有面,有悲壮也有振奋,有迫不得已,更有意想不到。书中用大量有品、有趣、有料的历史侧面,为读者带来新鲜的内容、不同的思考角度,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研读历史须以今日立场说明历史与解释历史;历史又是相对的,即不能以今日基准批判历史,或以今日教条规范历史,否则将全无是处。所以说,只有站在历史的高度,客观真实地反映和评价历史。坚持客观的、还原历史真相的历史观念,面向普通的民众,这本书的最特点是,选取了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故事来讲述风云变幻的历史事件。
我们要多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并从中得到启发,这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也是面向未来发展的基础。可以说,这本《搜历史》对于我们在现代时期阅读历史文化,将会有积极的意义和感知。希望这本书能为爱好历史的普通读者和历史学者提供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厚重的历史是我们的积淀。在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后人是要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通过阅读这些历史书籍,可以多了解我们自己的历史,并从中得到启示。所以说,这本《搜历史》,是我们学历史,最好读物,将给我们全新的感受和知识,是一定会受到广大读者欢迎的,这本书真的很棒!值得我们阅读和珍藏!
《搜历史》读后感(四):剑走偏锋的关于历史的书籍
初阅此书,和我以前所看的一些关于历史的书籍大有不同。别的历史书籍要不是就一个王朝的事件,要不就一主要的人物来进行撰写的。这本书确是从一些我不能不曾注意的地方来撰写的。它不像别的书籍那么循规蹈矩,却又自有自己的一番骨骼。
它不是从广为人知的故事里面来论述自己的观点,而是从一些我们不曾关注的小的地方来论述自己的观点,可以说是剑走偏锋。例如:“我们介绍王莽时,一定会说王莽的建功立业史,对他是什么篡位登帝这一故事可能我们知道的比较多。要不然也是在位期间的功绩伟业什么,而不会像作者用一种叹息又调侃的语气述说着他的变革。”王莽他一直在改变,他希望通过改名、改制、改官名,为各种各样的、大大小小的东西,重新确立阐释权。可他这样变幻无常的改,毫无章法可言,最后,可想而知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果了,最后,只能闹得个天路人怨,自掘坟墓,走下自己的地位。作者认为王莽属于理想主义者,虽然行动也做的不少,但到底还是属于白做工。他告诉我们:“没有切实可行的计划,想到那里就到那里,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这样是行不通的。”
还有作者对一些文章题目的起名,也是很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例如:“山羊的威力——为什么说是山样吃垮了盛世大唐?”我们一直知道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经唐宪宗元和中兴、唐武宗会昌中兴、唐宣宗大中之治国势复振。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而作者竟然说是羊使得大唐灭亡,不仅让人想要一探究竟,这羊到底是如何灭了这盛世大唐的。原来竟然是养了太多的羊,影响了生态环境,使得环境恶劣,土地沙漠化严重。仔细想来,嗯!可能还是有这些问题的存在,但是还真是没那么严重吧!不过作者提到的生态环境确实还是应该重视,现在的我们也正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压力,这一点我们还真应该吸取“羊吃垮大唐”的教训。
作者诙谐似的还来了一首诗,我竟然用“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主题曲《别看我是一只羊》的调调给唱出来了,我只想说:“作者你有毒啊!”
看这本《搜历史》你不会像看别的历史书籍那般沉重和枯燥无味,也不会昏昏欲睡。作者时不时也引用一些现代的语言增添些许我们与那个时代的共鸣。例如:“工作的几条规矩”和“团建”等词汇。读来别似有一番滋味。可能此书没有别的历史书籍那么严谨,但在一些故事上面也是尊重历史事实的。特别喜欢里面还参杂的一些图片,有我喜欢的宋徽宗的《润中秋月》的字帖。还有很多一些作者描述的图鉴,让我们也能一堵那个时代的文物,能够书籍与实物对的上号。也可增加一些历史文物的知识,而不仅仅是历史。
《搜历史》读后感(五):看见历史的态度
历史是一个严肃的主题,因为历史有厚度、有温度、有态度。历史的厚度,在我悠悠几千年的传承,漫漫岁月的长河,是非成败转头空;历史的温度,在于无数的历史人物,组成了无数的奇闻异事,多少故事被掩埋,又有多少英雄名垂青史;历史的态度,在于它不限制于后世的评判,它像一面镜子一样,毫不掩饰地直面真相是非。
多角度将历史剖析、演绎
我喜欢读史,都云“读史可以明智”,即便愚笨如我,读得多了,也能从历史当中悟得一二道理。“搜历史”这个公众号,其实我关注已久了,自己本来就对历史感兴趣,所以也经常会去读跟历史相关的文章书籍。偶然听闻“搜历史”编著出书,便迫不及待买来阅读。果然是一如既往的特立独行和态度鲜明。《搜历史》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去讲述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生的各种故事,而是从另外的角度,来讲一些不为人知的轶事。我们在正史中读到的,大多是当代统治者所希望后人读到的,很多记录未免有失偏颇,而《搜历史》中,通过各方面的历史线索的探讨采集和学术分析,将历史背后的故事揭示出来。很多我们闻所未闻的事情,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也对一些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在就书籍本身来说,首先纸质和印刷排版之精良,足见用心程度。书中很多图文并茂的解析,让人在读到这一个个精彩的故事的同时,还可以和视觉体验相结合,进而对书中的历史内容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有喜有悲,有分有合,还原历史本来的样子。
《搜历史》剑走偏锋,绕过正面不说,而是分别从历史的背面、侧面、缩影和碎片讲起。让我们从这些故事中,读到更新鲜的内容和更独到的见解。换个角度看历史,多种层面看人物,即使名扬四海的英雄也会有他劣迹斑斑的一面;千夫所指的奸人,或许可以发现他值得称颂的地方。通过《搜历史》,走进历史的真相,将历史层层拨开,寻找其内在的逻辑,下面便例举其中之一与大家分享。
厂公粉儿们,请等一等!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身负骂名几百年的魏忠贤魏公公,竟然迎来了翻身农奴把歌唱的一天?这是什么情况……哆嗦着手点开了一片片为厂公洗白的帖子,果不其然,大分源于对东林的不待见。其实也可以理解,东林在历史中,评论趋于两极分化,而对东林人进行了诸多加害的魏公公,自然也在很多眼中成了“功臣”。孰是孰非,虽然历史可以容纳百家之言,但是实实在在不存在的品质也确实不能硬往上按不是?有人将魏忠贤比喻成大明帝国最后的守护神,是不是也太言过其实了些?他的道德情操自不必说——已经一塌糊涂了,在政治层面来说,魏忠贤的治国能力更加拿不出手。演绎归演绎,还是要究其真相的。东林平庸无能,政治能力不足是板上钉钉的,魏忠贤的治国智商也没有什么好值得吹捧之处,大明王朝的覆灭有着诸多的历史因素,实在不应该把这样一个奸佞之人如此神话了。
北征谈笑取关河,盟府何人策战多? 扫尽烟麈归铁马,剪空荆棘出铜驼。 史臣历纪平戎策,壮士遥传入塞歌。 自笑书生无寸效,十年枉是枕琱戈。历史,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感叹;历史,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历史,也是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棋的淡然。我国是有着几千年历史文明的泱泱大国,在这悠悠历史长河中的无数人物和事件都非常值得品评,让我们一起和作者,通过《搜历史》,来真正的去搜寻历史的真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