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河山一寸血.4》是一本由关河五十州著作,武汉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1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寸河山一寸血.4》读后感(一):一寸河山一寸血之四 读书笔记
#读书 《一寸河山一寸血之四》,关河五十州著。正面国军抗战的历史战的历史,从薛岳领衔的武汉会战,到杜聿明统帅的桂南会战(昆仑关战役),一批血气方刚的战将,有血有肉的展现在眼前。
黄维,陈诚,胡宗南,汤恩伯; 徐庭瑶,杜聿明,郑洞国,戴安澜在西南战场将星闪耀; 空军组建,特种队,发展脉络非常清晰。
日军荣耀的第六期代表人物冈村宁次与薛岳和杜聿明的两次交手,尽显战场波谲云诡,翻云覆雨,瞬间即逝的兵家诡道。
统帅不求一城一地得失,在与敌屡战屡败中坚韧不拔感动欧美的精神,与弱小中不断增强的名族凝聚力,也在书中不断强化和展现。
本书是第四本,前三本从东三沦陷,到长城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一拉开大幕,展现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史实,刻画了如马占山,阎锡山,蔡廷锴,宋哲元,黄郛,萧振瀛等著名人物,读来往往与我们的日常认知相去甚远,对认识抗战正面战场非常有帮助。
《一寸河山一寸血.4》读后感(二):痛痛痛
看到kindle没电才休息下 还没看完一半 很羡慕那些一目十行 过目不忘 看书快的人 文字这种表达属于一维的 需要一个信息翻译的过程 没有电影来得直接 一季度马上就过完了 今年的观影指标都完成大半了 看书指标才刚刚起步 还是利用上班和地铁时间看的 接下来工作忙上班就别想了 看了四了 该去买张地图来比划比划 一个团队的首领很重要 战争是残酷的 不管胜利失败都是以牺牲为代价的 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一个错误的决策甚至只是片刻的犹豫都可能完成无谓的牺牲 这种情形下还要敢下决策 非常人之勇哉 亦非奋勇杀敌之匹夫之勇 压力之大难以想象 大将大勇! 终于看完了 有的人在前面拼命 有的人在后面偷懒 这样的事一直都有 战争是考验一个团队的实力 抗战之艰难不只在对外 更在对内 一个战区总司令却无法指挥动战区内的所有队 自己都累了撑不下去了 亲子到前线督战 一心求死
当年的大地到底怎样一种惨烈
此为正面抗日战场 打的都是侧后战场吗
历史不死 还有最后收官一卷
《一寸河山一寸血.4》读后感(三):可惊可叹
读过《 一寸河山一寸血.4 万里烽烟 》:本书最大的两个亮点可谓一惊一叹,以一个完美的惊叹号为全书做了最好的注解。一惊是战神薛岳的惊艳出场,绰号“老虎仔”,有后世史家将他称为抗战正面战场上灭敌最多的将领。最出彩的万家岭战役打的鬼子满地找牙,分日本老兵回忆时正是这场战斗让他们开始后悔来到。 三次长沙会战不算完美,与薛岳火爆专断的性格不无关系,但一场上高战役再次赚足面子,七十四军一战成名,成为让日寇闻风丧胆的王牌“虎队”,许多人记住七十四军是因为张灵甫,但恰恰是此战的军长王耀武才是一手锻造了七十四军的军魂。一叹是感叹张自忠的悲壮殉国,华北事变后他蒙冤成为国民汉奸,隐忍的将军选择了沉默,默默承受千夫所指的屈辱。等到重披战袍的时候,他向全军将士慷慨陈言:"今日回军,就是要带着大家去找死路,看将来为死在什么地方!" 自此以后,”死”这个字从未离张自忠左右。最后将军魂断南瓜店十里长山,日军为其装敛尸首并停止轰炸为运送棺木的国军让道,十万民众为其前往吊祭,妻子为其绝食七日随他仙逝。最终他的死正如他遗言所说的那样,为了正义的良心死去,死的像个男人。
《一寸河山一寸血.4》读后感(四):期待最后一本大结
《一寸河山一寸血》4万里烽烟
《一寸河山一寸血》是我看到过最精彩的抗战纪实,也是第一次看到正面战场上发生的故事。很精彩,看完了前三本就盼着后面的早日出版,终于等来了4和5,第五本是大结。书买来以后还是一口气看完,很赶紧,就好像又回到了当年烽烟滚滚的中日战场。
第四本抗战已经进入了阶段,徐州失守,可是军队的主力却已经提前撤出,是主动放弃徐州。而日本人以为徐州就是最后的战场,都从四面八方赶往徐州庆功,这正让国民的军队有了撤退的时机。
徐州以后,马上组织郑州会战,为了阻挡日军,国民炸开了花园口,这样日本人被黄泛区阻挡,过不来了。跑得快的,过来的分,也都被消灭了。这样日本人准备力量南下,目标就是武汉,武汉会战,当然结果还是失败,撤退。还有南昌会战,南昌失守,长沙会战,广州会战,虽然我们都知道,的军队和日本的军队从装备到训练相差不止一个等级,不过在一次次战斗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那些威武不屈,甘用自己的生命,自己的身躯去捍卫自己的家园的军人。看到那些在师长、军长、集团军首长,奋不顾身深入前线指挥去指挥,怎能不让人对他们肃然起敬,不应该忘记他们,历史不应该忘记他们,让我们都了解了解这段历史,让我们都记住他们的故事。
《一寸河山一寸血.4》读后感(五):一寸河山一寸血之五 读书笔记
#读书 一寸河山一寸血之五。描述了中美苏英在1941-1945年间宏观战的变化,日本从华北华东经过武汉会战后,退守重庆。日本通过东南亚战争,侵占菲律宾,香港,越南,缅甸,妄图通过扼杀西南国际运输线,毕其功与一役,逼老蒋投降;国内战悲观退守,使得兵源严重不足,蒋介石在知识分子中发出了“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的号召。数月间,十万热血青年奔赴战场,感天动地;日本,失误殊不知将本来中立的美国拖入战,使蒋介石绝处逢生,日记中表现出的兴奋,绝无仅有。
国军通过驻外派遣军,三次长沙会战,豫湘桂战役,大量消耗日军有生力量,最终各方力量汇聚,迫使日军投降。
最值得感动和深思的是方先觉组织的衡阳保卫战。1944年4月至12月,侵华日军在战场发动了最后的进攻,此即一号作战。在一号作战全过程中,日军所遇到的最为顽强的抵抗是在衡阳。时任第十军军长的方先觉固守该城40余日,在中美空军的配合下,重创日军,创造了抗战后期最为著名的一次守城战例。
然而,在援军迟迟不至、日军最后突入衡阳,在蒋介石称为最长一日的关键时刻,在与后方失去联系的那一日,方先觉提出不杀俘,收容伤兵,埋葬死者的条件后,率仅有的残投降,成为一号作战全过程中投降日军的将领。但是蒋介石仍旧授予方先觉青天白日勋章,并为之辩护至抗战胜利。
对比马占山抗日投日又抗日,汪精卫主动投日,张自忠华北联日猛然警醒,幡然成为抗日名将,人生一念之差实为叹息。
看完五本后,对抗战的过程了解入微,名将一一亮相,有血有肉,时而抚案,时而叹息。
虽是一家之言,但是叙事讲人,无不丝丝入扣,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