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到老》是一本由张巍著作,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80元,页数:23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陪你到老》读后感(一):总有一些青春我们无法忘怀
总觉得小说离生活很远,毕业几年过去,忽然回头,发现其实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中的主角。
最开始是被名字吸引住的。
陪你到老,我们,敢和谁承诺。
当忽然发现父母步履蹒跚老眼昏花白发苍苍,你敢说这句话么;当看着自己的孩子牙牙学语一天天长大,你敢说这句话么;当被婚姻中的鸡毛琐事早已把爱情的浪漫搅和分毫不剩时,当你敢说这句话么。
每个人,每一天,都觉得自己在奋斗,为了一点点微薄的薪水也好,为了家庭和所谓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也好,都觉得自己特别不容易。我们总是反复地说,等财务自由以后,我就要陪着父母如何如何。。。,等孩子长大以后,我就要和孩子一起如何如何。。。,等我们有了积蓄以后,我们就要一起如何如何。
只是我们每天还是在挤狗血的一号线,除了上班吃饭洗衣外剩下的时间只够呼呼睡去。我们都还年轻,但我们的路径已注定就这样重复下去,在未来的几十年中。我们无暇顾及周围的人,我们匆匆在路上,我们给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承诺,以为只要我们到达了终点,一切就可以实现。千百年后刻舟求剑的故事还是在上演,更何况,生活的路上,没有彼岸。
当然,我们终究也会老去,退休,淡出社会,回归自己。而那个时候,我们想陪着到老的人,是否还会在我们身边。
《陪你到老》读后感(二):像妇女一样优雅
我昨天去烫头,烫完之后跟没烫过一样,理发的某老师给我吹了半天吹出了造型,并告诉我,您烫的这种强调自然效果,就是没什么卷。第二天我思来想去,觉得不对,给自己做了很多遍心理后还是决定去找他。他二话没说要求帮我补烫一下,我过意不去问补烫多少钱。结果,我以对折的价钱为别人的错误承担了代价,并带着自己给别人添了很烦的心在理发店的椅子上又忍了两个小时,烫了一个更加糟糕的头。
那个时候我就非常的怀念我会讨价还价、斤斤计较、为了我转学不惜跟校长哭诉、因为我爸颈椎不好练就一身扛煤气罐本领的我妈。我想,如果她在,她一定会跳起来让这位某老师给我免费重烫,按着他们的总监给我重剪,咆哮着把店长送免费护理的权力掏出来。
这就是我,一个未婚女儿对我已婚多年的母亲的看法。即便作为女性,我也认为,女性有两种,一种是婚前的,一种是婚后的。而人们往往提及“已婚妇女”这个词,就会带着某种轻微不屑,好像吧,算是吧。公交车上会给自己年幼孩子抢座的是这类人,菜市场里为几毛钱斤斤计较的是这类人,穿衣不大计较、柴米油盐门清的还是这类人。只是,这样的不屑,又隐含着多少无奈呢?这世界上有多少个衣着光鲜的男人、天真无邪的孩子、安享晚年的父母,就有多少个为家庭、为所爱之人牺牲了自我的“已婚妇女”。
《陪你到老》是一本写给女性的书,不论你是已经变成了这样的女性,还是你即将变成这样的女性,这都是一本属于你的书。李红是这样的人,周漫舟是这样的人,成小朵马上,也是。似乎,这是每一个女性逃脱不了的宿命,或者,也许有那么个别几个,可以抛弃家庭和所爱之人活出精彩吧。但我想,大分的女性都是为爱而生,不是为事业,不是为世界,仅仅是为爱而生。以前,她们像李红,从贫瘠的时代走来,为了家庭奉献了整个人生。现在,她们是周漫舟是成小朵,社会要求她们上得堂、入得厨房,要有事业更要有家,做得了家庭主妇,更要担得起经济负担——现代社会从不为软弱买单。
所以,才有了这许多的锱铢必较;所以,生活中少了那些洒脱。但,活得像个“妇女”,又何尝不是另一种优雅,一种为生活为爱表露出的姿态。如果我是周漫舟,我也会那样吧,为那个多年来一直仰望的身影低到尘埃里去,为他哭,为他笑,因为他脆弱,也因为他坚强。每一个“已婚妇女”身后,也必有她深爱着、担心着、想要守护着的丈夫、孩子、父母。
《陪你到老》,从这里读懂女性,读懂你自己。
《陪你到老》读后感(三):女人的断代史——《陪你到老》随想
每个女人的成长,都是一历史。
成小朵是个青春期滞后、揣着梦想闯世界的25岁少女,周漫舟是个留学归来本欲一展情怀的女教师,却不想未就业先失业。两人无血缘关系,年龄也相差几个代沟,却因为一个男人而联系起来。不同的年龄、迥异的性格、相反的人生道路,读者却能按图索骥,拼凑一完整的历史——女人成长并且成功的断代史。
什么是成功的女人?是周漫舟留学归来当老师,还是成小朵在4S店的风生水起?是周漫舟的大战老公前女友,还是成小朵放弃事业跟随男人浪迹天涯?她们没有显赫的身世、丰厚的身家、浪漫至死的爱情,她们只是几亿女人中最不显眼的平凡女人。用世人的眼光看,她们都不是成功的女人。但同时,她们又是成功的。
每女人的成长奋斗史,都是成功的。无论是成小朵为了爱情妥协的事业,还是周漫舟对人生和爱情的权衡。她们都在“成功”模糊的游标卡尺上寻找着最精确的刻度,并作出了最后的标定——不用任何人的估读,只有自己才能看清。
每个人的身体里都住着两个灵魂。成小朵又是周漫舟的“镜像”,是周漫舟在平行世界中的可能人生,是周漫舟的“两生花”或者“维若妮卡”——虽然她们的人生迥异,性格相反,但都因为隐藏在女人背后的“使命感”,做出了近乎相同的正确选择。
两个年龄段,两种性格,两个不同的人生,有着同样艰辛的奋斗——对女人来说,这无关出身、无关能力、无关命运——只关乎幸福。而也正是一个个平凡且在为了感情、事业、生活奋斗的女人,写就了一女人的断代史。
编剧张巍在曾经风靡一时的电视剧《男才女貌》小清新之后,又成功塑造了职场女性的典范——杜拉拉的奋斗记,给无数80后女孩勾画了职业发展的新篇章。而《陪你到老》,则是编剧张巍日趋成熟的人生观照,也是她坎坷前行的阶段性总结。周漫舟也是另一个层面的张巍,她并不求人前显贵,也不求泰坦尼克般的浪漫人生,她只是在艰辛地思考着:什么才是女人的成功,什么才是成功女人的诗史?
与其说这是作者张巍带着思考的小说,不如说是用作者用小说形式来写就的奋斗史——一属于70后女人的成长。她们也曾像80后一样迷茫,像90后一样疯狂;她们心中也隐藏着另一个青春期的“自我”,也曾幻想着不切实际的浪漫和闪光灯的绚烂,但是她们总要学会放弃,因为人生的天平上,没有绝对的平衡,也没有绝对的压倒。因为对女人来说,决定她们幸福程度的,永远是最短的一面。对女人来说,成功就是不断地权衡——只要人生不结束,对幸福的权衡就不会终止,只能无限接近。
《陪你到老》是一本历史,是一本能陪你到老的书,再过十年,也许它还能让你寻找到曾经的自己,或者在隐藏在你心中的另一个自我。
《陪你到老》读后感(四):简单生活不简单
很多人对婚姻的期望大都差不多,幸福,平静,温和,美满,关键是要简单。
谁不想过的幸福?因为想幸福,有些人就绞尽脑汁设计了一套看似完美的程序,加入收入,身高、体重、学历、家境等等参数,做好标准,然后一劳永逸地推导出一个结果:此婚姻不会差到哪里去。
但事实情况来看,有了这一切精确的设定之后,还是会有很多仅仅是聊胜于无的婚姻。也许核心因素——人,是无法精确设定的。
爱情的甜蜜并不需多言。问题来临时,发现两个人在一起,很多问题你想逃避,连逃避的空间也没有。在焦虑中必须做出决策,决策又不一定对,还要拉另外一个人不情不愿地承担。婚姻应该是史上最的Team Work了吧。怪不得故事的两位主人公都帮助对方磨掉了一层皮。
章诒和有一条很棒的微博,她说:【昨天平生第一次做主婚人,面对新人和宾客,我说:培根说过,没有爱人和没有都使人寂寞,你们以后不会寂寞。婚前婚后,情况大变。项链变成钥匙链,面纱变为抹布,香水成了油烟,诗集成了账本。夫妻过着平庸的日子,但因有爱情而甘心承受,连尿布里都散发着爱情。你们是夫妻,我希望你们永远是情人。】
是不是永远是情人,看两个人是不是真的爱学,爱体会对方的心情。沟通的天然障碍在于,我们不能替代别人去感受和承受,但我们能做到因为相爱会去努力去感受一些,真心去理解对方。我们fighting的不是近在咫尺的人,而是人性的弱点,它的存在已经过了多少万年,不必太多惊诧。
我们所能做的,真的是只能是不倦的学和沟通。爱情是要学的,而且应划分为理性范畴。许多傻论调,伪定律,从多金高管到赤穷工薪嘴巴里都会冒出来,因为唯独在这件事情上,实在不需要被迫向外人展示真实成绩单而忽略学。
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真是挺累人的活,但里面会有莫大的幸福。这幸福是一件一件小事,一次一次克服苦难而达到的。
在婚姻面前,别装,不要懈怠,保持谦虚。我们都是半成品,每个人到了人生的后半期,或者是终点才是一个成品。选择朋友,选择爱人,选择生意伙伴,我们都曾经希望自己找到个眼中的“成品”,我们说着我们要求不高,但不能接受各种各样的缺陷, 100 项中的 90 项我们已经满意了,却对那 10 项耿耿于怀。
作为众多粗糙的半成品之一,我相信,生活是一条修炼内心的,我们脚踏实地时仰望星空。看着星空才知道不断要改善自己,给所有人以希望;脚踏实地时,才知道自己还仅仅是一个半成品,人不会一朝变成圣人,拥有解决任何问题的智慧和能力,有时只能不知所措,但明天一定有办法。
有过两段婚姻的“侠女”徐枫有一段访谈,其他内容我都忘记了,只记得她谈起对子女恋爱的建议,她说,一定要找一个很爱的人,因为相处很难。
我觉得她说的是对的,找到一个爱的人,然后因为他/她主动或者被动学会十八般武艺。就像勇猛的女主人公一样。希望这种爱情是互相的,这样才有简单日子。
《陪你到老》读后感(五):风雨同路
我是个干电视剧的。这件事在我毕了业失了业真正觉出那么点慢慢人生路的意思来时,转了好几个圈,还是砸在了我的头上。当然了,内心的我、超我、潜意识什么的未必这么想,他们可能认为我应该是个搞研究的、开淘宝的、废物一辈子死啃老的。
但,其实,我还得是个干电视剧的,我懂的。
“我将是”“我必须是”这样的一个想法说来也不长,亲生的朋友们都知道我是个蹬鼻子上脸豁文艺可出世了从来不看电视的人,“我从来不看电视”就跟“我高考数学30分”一样,简直是我寂寥人生唯二可以引以为傲的金字大匾。我与一号大匾诀别在那三张名叫媳妇的美好时代的光盘面前,如今回想起来,我也不知道那时的自己是如何战胜了“看国产电视剧最浪费生命了”“有这时间不如坐在电脑前一生一世吧”的想法,将它们放进了已尘封多年的便携式DVD,开始了一段晨昏颠倒的中老年妇女“光影梦之旅”。
那一次的观影经历使我经历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激动,各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激荡着我的心灵,柏寒瞬间成为我心目中不二的最佳女主角,她接地气到恨不能掘地三尺的演技让我无数次的欢呼跺脚弹冠相庆。
几乎是从那一刻起,我脱胎换骨般的觉得,我正在做还打算要一直做的这件事,还是件挺美好的事。
我没点错页面,不是上这来捧王丽萍刘毅等等等等的臭脚,我只是想说,《陪你到老》这本书,让我在转了好大一圈之后,重新碰到了那种最初的激动与蓬勃。
这本书有一个小清新的封面文艺的名字,可掀开封面那一刹那,我竟闻到了那股最熟悉的味道——我妈说话就是“每家都有每家的味儿”——还记得那股好久没回家猛一推门提鼻子一闻就让你全身毛孔张开肌肉松弛的味儿么。对,每家有每家的味儿,不尽相同,可也差求不多,无非是夏天晒过的被子味儿混上油烟气和桌椅板凳的木头香气。
我读到的,就是这么一个故事。
改了名换了姓的周漫舟、成小林、李红可能是你大表姐杂糅了二表妹,你前男友和上了暧昧对象,你姥姥跟你妈重了影。成小朵没准是少女时代的你,魏然是你那贱嘴巴的闺蜜,顾菲菲则是总在你遥远的附近瞎转悠的糟心前女友。随着青春的尾巴渐渐从手中溜走,我早把心中的成小朵拍死在了日记本里,开始不情不愿的在周漫舟和魏然之间摇摆,并且竟然带入起了李红那些五毛一块的瞎操心。
人生想必就是这么一个走下神坛的过程吧,撕烂蒙在镜头前的柔光丝袜,戳破爱人头上虚无的粉色泡泡,直面屎尿屁,携手贪嗔痴,人生路上坎坷多,两人一对胆也壮,老的小的全带上,风雨同路见真心。时间这把杀猪刀砍掉了周漫舟的许多幻想美梦,却也手下留情的给了她一丝抬头就能望到的晨曦。
也许我常常都是个行动上的矮子,但在这件事上,一定会是个例外。陪你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