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爱的小王子们》是一本由康纳·葛瑞南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的312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011-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亲爱的小王子们》读后感(一):无关于施与舍,我看到的是一种平等
一个在异国“支教”的青年,他没觉得自己、崇高,也没觉得自己的爱心快要溢出来了,更没眼泪纵横地觉得第三世界的孩子有多可怜,还没觉得自己生活的主流世界是很幸福。
我看到的,是一种平等。这是本书最大的收获。
《我亲爱的小王子们》读后感(二):关注儿童
一直认为贫穷就代表着落后和愚昧无知,但看了这本书才发现,孩子们永远是最单纯最聪明的,即使在那样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他们迸发出的那种力量让我们这些自以为是的大人都自惭形秽。这群小王子之家的孩子们实在是太可爱了,真的想亲自去一趟尼泊尔,去一趟那个叫做小王子儿童之家的孤儿院看看这些孩子们。
《我亲爱的小王子们》读后感(三):一般般
这本书没有全看完,看了前面一分还挺羡慕有那样一个经历和毅力去做一件自己想要做的事,后面实在看不下去了。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其实很平凡,不知道是因为翻译的不是很好,还是作者本生就文笔平平或者只是一本生活随记得书,总觉得写的不够吸引人的眼球,或许还有提高的余地。
《我亲爱的小王子们》读后感(四):牵动每一丝情感
有个惯,在旅游的最后一天,必定会去当地的书店,选本想看的书,打发回程的闲暇。在青岛的冬天,格外冷,去到书店,看了一眼书名《我亲爱的小王子》,二话不说的就买了。
果然没让我失望,不是书里的文字撰写得多么精彩,也不是那些故事有多么多么神奇,只是这一份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如此珍贵。让人存于心底,瞬间让我与书中的每一位建立起未曾相见却浓厚的感情。
《我亲爱的小王子们》读后感(五):共鸣
. 看了这本书,心理升腾起一种强烈的共鸣。想当年大学毕业的时候,到甘肃的某贫困山区做了一年的支教,那一年虽然日子过得最清苦,但也是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时间。如果不去做志愿者,我永远也无法知道处在那种生存环境中的孩子们对知识多么地渴望。那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那么坚强自立,小小年纪就承担起了生活的重担,这种坚韧的精神真让我感到自惭形秽。
这本书将我尘封已久的记忆再次打开,读的过程中我仿佛又得到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只不过本书的作者要比我的多了,他把公益事业当成了他一生为之努力奉献的工作。当看到他终于把失踪的孩子全找到、又不畏千辛万苦跑去山区找到孩子的家人,真的由衷地感到高兴。我想,我也该抽个时间回去看看我当年教过的那些孩子了。
《我亲爱的小王子们》读后感(六):只是为了让流浪的心找到安定的港湾
一次本来准备好的环球旅行,一次机缘巧合的遇见,让一个人重新认识了自己。看到了自己都不知道的一面。也让他发现了自己心底最柔软的那一分。看着看着,我似乎完全进入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好几次看到因为找不到孩子时,康纳焦急的心情描述似乎让我能看到他憔悴的样子,好几次恨不得热泪满眶。我很好奇那些孩子们该有多纯净的童真能让一个陌生人有那样的牵挂。也许不能说这本书的文字有多优美,但真正吸引人的是这个动人动情的故事。很高兴在书的最后看到因为购买了这样的一本书,而做了一份微薄的贡献。也许我做不了更多,但我想做的就是尽量让更多的人来看到这样的故事。去发现在现在钢筋水泥包裹的现代和平世界里,在我们自以为挫折,难过,伤心,失意等各种我们自以为是的煎熬的时候。有空的时候,放下我们自以为是的伤悲和怨天尤人吧,看看在我们以为世界末日的时候,还有那么那么多的人,那么那么多的人还挣扎在生死别离中。
《我亲爱的小王子们》读后感(七):下一代尼泊爾—我心中之神向你心中之神致敬
尼泊爾,一個神秘、美麗而又貧窮的地方.第一次對尼泊爾有印象,是看了余秋雨的《千年一歎》...簡短的篇幅讓我對尼泊爾產生了好奇.是小王子讓我更深入的瞭解到這個神秘的國家。
有這麼一個國家,是一個旅遊勝地;有這個一個國家,他的國旗不是矩形的;有這麼一個國家,有很多人因為飢餓而離世;有這麼一個國家,家長們寧願相信把他們賣給別人才會有更好的生活...
幸運的是,有很多世界各地的志願者願意留在尼泊爾為那些或失去家庭或被拐賣的孩子找到家,讓他們不再只是為了生存,而是生活。假如不是當了志願者,康納不會知道生活在戰亂中的孩子是怎樣的,不會知道他們對知識是有多渴望,不會知道他們只有那麼幾件衣服,不會知道一個醫院的營養病房是多麼的不堪入目...
《我亲爱的小王子们》读后感(八):发现人生的意义
又是一本为了凑单买的书…看完以后不能说有多好,至少这一本我会不会推荐去买实体书,但时间闲暇的时候还是值得一读的。
作者,也就是康纳一开始就没有掩饰过自己去尼泊尔做义工的目的,并非是高尚的为了照顾孤儿而是单纯的打发时间加上作为自己将来吹牛的资本。一开始到尼泊尔也是各种不适应想着要回美国,以后再也不回来了…也是在慢慢和孩子们的相处过程中随着感情的加深慢慢的放不下他们…从而才会想为他们做的更多…
整本故事缓缓道来的就是康纳在尼泊尔的这一系列的故事。词句没有多华丽,也没有刻意去渲染情感,但是每一段都写的足够的真实和诚恳,就像是看着普通人的故事,有争执,有放弃,有不甘,最终在这种纠结的,时间的作用下最终做成了其他人会赞叹和佩服的成就。如果我也有这样的勇气,这样的决断力,那么哪怕一开始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远大抱负,意义也会自己来找到我吧?
其次,这本故事给我描绘了一个不一样的尼泊尔,现在说起尼泊尔,大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世界上幸福度的”这个头衔,很难想象10年前的尼泊尔是那么的贫穷,混乱,充满无奈与忧伤(当然其实现在我也不是很清楚尼泊尔究竟是怎样的…我指的是那些不是景区的地方)…怎么说呢,就觉得其实还是不能片面的去相信你所以为的就是你所以为的吧…
《我亲爱的小王子们》读后感(九):志願者痛並快樂的生活~
昨天晚上熬到一兩點,把這本書看完了。因為暑假也要去尼泊爾,所以正好可以瞭解一下那邊的情況。
原來尼泊爾並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美好,貧窮、戰亂……
這些小王子們,就在被拐賣被營救之後,仍然堅強且樂觀地生活了下來,始終充滿了希望和。
很佩服康納,能夠跋涉千里去尋找孩子們的家人,我能想像出家人在得知孩子們現狀的時候是多麼地激動與欣慰,也能感受到孩子們看到父母的照片與信時的幸福和開心。我想這樣很值得吧,為了那麼多人的幸福,跋涉似乎也不是那麼累了。
喜歡那群小王子們,還有下一代尼泊爾裏面的孩子,他們都是遭遇不幸的孩子,卻能拋開過去的痛苦,開朗活潑美好地繼續著生活,很感動啊。特別是書的結尾,寫到法理德的郵件,寫到那些孩子們在回家之後的改變以及志向的選擇,讓我感嘆這些小孩真的是很聰明很懂事,真好。
康納與莉茲的愛情也非常浪漫,有一個志同道合的伴侶,也算是人生幸事吧。
總的來說,儘管我知道了一個這樣的尼泊爾,但我仍然不會放棄去那裡的念頭,希望有機會能去看看這些書裏精靈古怪的小孩子們^^
《我亲爱的小王子们》读后感(十):信者之路
一个原本沽名吊誉,想在父亲面前炫耀的大男孩康纳,踏上了三个月的尼泊尔志愿者之路,主要工作是照顾那些不是孤儿的孤儿院的孩子们。可是三个月过去,康纳却舍不得这些孩子们,为了寻找那失踪的七个可怜小巴杜,他重返尼泊尔,艰难救助。为了让这些孩子不再流离失所,康纳与自己的法国朋友法理德四处筹款,创办公益组织“下一代尼泊尔”孤儿院。希望以己之力长久救助。在当地山里人的眼里,康纳和他的朋友们如同带来福音的天外来客,他们的存在和执着改变着当地的观念,真的可以说,这是一个年轻人创造的不可思议的感动。
战火纷飞的尼泊尔,冲突不断,老百姓不得不在血与火中煎熬,然而就在这样的困苦里,一些骗子,一些以贩卖儿童为生的人仍然打着各种坏主意。是的,谁不想让自己家的孩子少受一点苦,如果有好一些的环境,哪家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跟着自己受苦受难。可怜天下父母心,在骗子的花言巧语下,相信他们能送自家的宝贝到一个战火外的世外天堂,却不知这些人口贩子,在父母的千恩万谢,钱财两予后,却将孩子们或遗弃或贩卖。康纳参与的这个志愿者活动便是照顾这些被遗弃的孩子们。他与孩子们亲切相处,虽然不一样的肤色,却有同样笑容。在这些如天使般遭遇恶境却依然纯净的孩子面前,康纳感动了,康纳被净化了,康纳决定为他们做点什么。一个人,7年,9000英里,25个素不相识的孩子。是什么在冰冷的战乱中碰撞出生命的火花?又是什么让一个无所信仰的年轻人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感动之路?是爱,爱无国界,他可以让自闭儿也绽放微笑;是爱,爱无边界,召唤更多爱。
细密琐碎的生活片断,也是一幅幅真情画面,孩子们和他在这个陌生山村建立联系。每一页都记截着生命最初的感动,每一页都是至真的欢喜。是他改变了孩子们的命运?还是孩子们改变了他?这并不是为康纳做颂歌,只是他创造了一个生命的奇迹。“从平庸到有所作为,仅一步之遥,跨出去,世界终将因此而改变!”或许这就是志愿者存在的意义:以己之力,不放弃,坚持信仰,坚持感动,以爱的步伐,前行。----这也是一条信者之路:希望与爱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