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人生归途读后感1000字

漫长的人生归途读后感1000字

  《漫长的人生归途》是一本由(美)葛尼斯 著著作,编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4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漫长的人生归途》精选点评:

  ●相爱并赞美

  ●前面四分之一,像不怎么样的励志书,一翻而过;中间有一两章,在说佛教,结论是佛教不足取;后面就是说基督教怎么好。其实就是个布道的书,我试图用心读,但读不进去,我试图悟,却对这种穿件衣服的宣扬有些不屑。好吧,大概是我还没有准备好接受什么信仰

  ●如果你没有先被我找到,你不会寻找我。Amen

  ●老书了,今天看了小王子后再拿出来读读,里面的名言还是挺动人的。说下本书的一分的两句话吧。托克维尔:生命最终的目标应是在此生之外。《上帝之城》:这就是我们将要前往的那没有完结的目的地,除了来到这个没有终结的国度,我们还会想去哪里哪?

  ●如果不是圣经课的强制书目,或许阅读体验感会好些,不过那样或许也不会读了吧(笑)。除了作者略有掉书袋之嫌,总体不错。

  ●看到这本书,我才弄明白我为何会踏上这条路。葛尼斯从寻道者之心入手招呼人们踏上寻道者的迢迢寻道之旅,以此来解开人生的意义难题。对个人而言,颇有造就,也非常喜欢这本书。生命,不是一场梦,过去就灰飞烟灭。人的生命存在着更高的意义。当人开始意识到内心的空虚无法被优越的物质生活填满时,开始追寻那不同寻常的生命意义,这意义最终的导向乃是神赋予人独特的使命和意义。这意义唯有在耶稣基督里才可被找到。

  ●牵强

  ●不如一生的呼召

  ●寻道者地图,各种信仰的人都可以看一下,还行

  ●有心里挣扎的人能找到共鸣

  《漫长的人生归途》读后感(一):本书特别为那些在乎生命,并对人生保持态度的人而作

  本书特别为那些在乎生命,并对人生保持态度的人而作。这是一张追寻生命意义的寻道者地图,它标示着数世纪以来无数认真的寻道者所走过的足迹,并且告诉活在今日的我们,如何才能真正找到生命的意义。

  拿起本书,你的明天将大为不同……  

  《漫长的人生归途》读后感(二):从他写的《一生的呼召》来看,并不看好此书。

  从他写的《一生的呼召》来看,作者明显既缺乏才情更缺乏深刻的思考能力。

  不用说要远远比不上巴刻、卡森、傅士德、陶恕等人,深度甚至远比不上华里克、路易斯、杨腓力等人写的面对普通大众的文章。

  从他几本书的广告词来看,实有夸大之嫌。总是强调看了他的书你的人生从此会有很大的不同,新的人生之路从此展开云云。但试问一本对信仰浅尝辄止、仅仅是堆砌名人名言的书怎么会对真正想要对人生意义进行严肃思考的读者产生触动?

  《漫长的人生归途》读后感(三):挺不错的

  这本书挺不错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我们读了有帮助就好。

  溪水边书屋有售

  书屋网站:http://www.xishuibian.net

  书屋淘宝店:http://xishuibian.taobao.com

  书屋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东里 电话:010-84488348

  《漫长的人生归途》读后感(四):漫漫还乡路

  葛尼斯《漫长的人生归途》

  这本书特别为那些在乎生命,并对人生保持态度的人而写,这是一张追寻生命意义的寻道者地图。所谓地图,邀请人不仅来查看,更要去按图索骥地走一遭,考察那些被盲目所忽视,或者被制图人略的分,记下人生个人化的体验。如同使徒行传一般的生动。

  旅行是人生最好的隐喻,我们是异乡客,但是我们不应当缺乏目标、意义和归属。

  人生的奥秘存在于它最平淡无奇的分 – 柴斯特顿

  完美人生少不了三个必备条件,即自我认同感、个人使命感和生命意义。前两点都要以第三点作为依据。而生命的意义不是通过个人的寻觅和努力来建立的。生命是一个被被赋予了意义的存在。

  我们若不了解这个意义依赖于外力,并与生俱来地拥有它,就不会放弃浪迹天涯、孜孜不倦的寻寻觅觅。因为我们尖锐而深刻地缺乏在平淡生活中的意义和归属。于是我们去远方,在外面的精彩世界中寻找意义,在成就和经营中为自己积累意义。这个寻找意义的旅程,不是流放远方的不归之路,乃是一条安息从容的还乡之路。

  Long journey home 漫长的人生归途,让我们调准罗盘,一起上路…

  《漫长的人生归途》读后感(五):人一思考,上帝就在笑

  漫长的人生归途读书笔记

  一直在痛苦中挣扎,被定义成悲观主义又还有那么一点点的乐观之后。这本书飞到了手上。一翻开这本书,有很多共鸣,看到梵高的人生时,不禁满眼的泪水。是啊!人生就是这样的苦难和煎熬,即使对于有信仰的他来说都是如此,何况是我这样的没有信靠的孤草。

  这是社会的问题,这是教育的问题。文明教会了人思考,人就开始痛苦了,开始被内心煎熬。不断的去寻求,物质、成功、优秀依然不能满足,人是贪心的吗?不断的要求,要求更多。人究竟在渴望一些什么?有常说的三个必备条件,自我认同感和强烈的个人使命感,还有深刻肯定的生命意义。我还在茧中,还没有冲破困境化成蝴蝶,就已经不想动了,寻求不到意义,不知为何挣扎。如果从这三个条件来归因自身的破败的话,应该是我连自我认同感都不是很强,更没有个人使命感,我没有为谁而活、没有为事而活。生命的意义于我,就如远处的云,看不清。找不到肯定的意义,就不可能逃离煎熬。

  书里提到的很多人,都是为了逃避内心的焦躁难安和孤寂,取得了事业的成功,朋友的慰藉。用理性包裹,依然痛苦,感受不到人生美好的一切。如果我要生小孩的话,我会建议ta学数学、音乐或者自然学科去领略自然的美好,也许这样会减轻一点为人的痛苦吧。

  我的所有的行为都被此书一一言中,正处年富力强,从很早开始,我就抛出了这些问题,然而是耸肩后就去忙着学科学,用很多重要的事把这些问题挤到一边,我到现在都记得,每当有人跟我讨论这些问题超过一定时段,我就会着急焦躁,恨不得不被打扰的学,事实上,一旦在看书,不过半小时就会想着去做些别的真正浪费生命的事。

  在爱上旅行之后,一次又一次,无数个被孤寂侵袭的夜晚,我都会感慨人的生命就仿佛一场旅行,踩踩脚印又被别人覆盖,好无意义。谁能告诉你生命之旅是短暂又充满惊奇的呢?即使这样又如何呢?为什么要走这么一遭呢?恰恰,每个人对待生命这次旅行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有没有人告诉你其实你是有张地图的,就像父母说的,一定要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就像社会说的,一定要努力赚取金钱和名利,就像有些人说的,一定要开心快乐的生活。这张地图汇聚了所有曾经走过这些路的经验教训,但是,人生的路错综复杂,怎么分辨哪些是对的哪些错?哪条路才能引你向你最想去的地方?我们在有目标的走吗?我们能确定那个方向吗?就像一只蚂蚁在沙漠里,怎样才能找到水源?多少个日夜,我都在无谓的挣扎、原地打转。

  不要感叹,我们过的就是如此可悲的生活。我们为小狗惋惜不能看到彩色的世界,我们又何尝看到了完整的世界,如果你坚信生活是美好的,丰富多彩的,你怎么逃脱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龌龊、自私、阴冷、晦暗?

  我理解书里很多人的逃离煎熬的渠道。当看到michel Foucault这位思想大师通过嗑药来释放自己的时候,我居然能理解。他为疯狂、颠覆、自杀和死亡的着迷,我好象能知其中一二,甚至找到共同点。这两三年,我又何尝不是,尽情的玩、不论远近的奔走,虽然不能称之为疯狂,我也是想一次次的冒险,只是我没有受到生命的威胁,这是万幸吧。对死亡、对得救我的态度仿似foucault,意义一样。寻找冒险,世界充满了惊奇,让自己没有太多的空闲从事其他活动。让自己分身乏术,用琐碎的事纾解掉内心最深的需要。其实,宁静才是最需要的。

  完全的孤独、充满巨大的哀伤和痛苦,也许我只体会到十分之一,但很难承受。看到梵高的煎熬,我不能自已。梵高一生可以说是短暂、孤寂、悲惨、失败,但是死后而生,作品为世上最受欢迎之列。梵高说:“我们都是客旅,人生是一段从地上到天上漫长的路途或旅程。”“我总觉得自即像个旅人,要往某个地方,去某个目的地”“我对前程一无所知,当下的生活就像上了单程火车的旅程。”“所以于我而言,霍乱、结核病等就如属天的移动工具,正如汽船、公交车等属地的交通工具,年纪老迈安静死去就是徒步上天堂。”而梵高认为徒步上天堂太慢了。

标签:漫长的 人生 归途 读后感 1000字 漫长的人生 漫长的归途 漫长的读后感 漫长的1000字 人生归途 人生读后感 人生1000字 归途读后感 归途1000字 读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