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事】那些骂杨丽萍的人,究竟有什么问题?

【说事】那些骂杨丽萍的人,究竟有什么问题?

  点击蓝字,关注女报~

  让阅读成为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这两天网络上吵翻了天,网友们围绕一个早在上世纪就该解决的话题争论不休:“女人最大的失败是没一个儿女?所谓活出了自己都是蒙人的?”

  这话题甚至压过了摆摊的风头,毕竟摆摊的活不是人人能干,生不生孩子却是人人都有话要说。

  争论的起因,是舞蹈家杨丽萍在社交软件上发布了一则在花下吃火锅的小视频。鲜花、火锅、杨老师,原本是一副多么美好的画面。

  想不到却被网友骂上了热搜。

  这就是赞的那条评论。很多网友更是直接对杨老师开骂:

  “生不出孩子就是失败。”

  “在做艺术家的领域她是成功的,但是在做女人方面她是不完整的。”

  ……

  杨老师招你们惹你们了?你们享受了那么多她创造的美,一转头就把人骂成这样?

  很多人气不忿了,这当中就包括很多明星。戚薇、李若彤、陈数……大家纷纷提刀上阵,力挺杨老师。

  杨老师自己倒是通透得很,她发布了一段回复,淡然平和、包容豁达、悲天悯人:

  可是报姐还是忍不住想要问问那些骂她的人:你们究竟是有什么问题?你们究竟是误解了什么,以至于把指点别人的生活当己任,明明吃着自己的饭,却非要跳着脚去操别人的心?

  报姐想来想去,觉得他们有可能误解了以下这些事情:

  误解了平凡人。

  有人批评杨老师说:“还真把自己当孔雀公主了,忘记自己也是个平凡的人了。”

  为了还击这一点,很多文章也歪了楼,历数杨老师的事业成来力证她是一个成功的人,是女神,不在平凡人之列。但实际上,杨老师恰恰是一个平凡人,只不过她是平凡人中的杰出代表。更具体地说,她是一个事业有成、有自己的人生追求、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的平凡人。

  所以报姐想问:平凡人就必须结婚,必须生儿育女,必须跟你们一样过循规蹈矩的人生,就不可以有一点自己独特的人生追求和选择?这大概是那位网友对“平凡人”的最大误解,也是对所有平凡人的否定和蔑视。

  实际上杨老师自己也并没有觉得自己就不是平凡人。看看她对生命的理解,你们应当感到羞愧:

  “有些人的生命是为了传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体验,有些是旁观。我是生命的旁观者,我来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

  学学人家杨老师,再照照自己,很多东西你们就懂了。

  误解了同理心。

  同理心是个好东西,人人都该有,可是同理心的本质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人着想、对你的遭遇感同身受”,而不是反过来“我怎么想,你们就得怎么想”。那不是同理心,是绑架,也可以叫霸凌。

  生育这件事,当然是有苦有甜。你尝了甜头,觉得生育是蜜,就硬逼着我也去尝。可是你完全不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贪这口蜜啊,有人就是不嗜甜啊,你怎么着?所以,谢谢了,你爱吃甜是你自己的事,别拉上我。

  至于吃苦,就更不应该强拉着别人了。你觉得现在吃苦是为了晚年有儿有女的幸福,可我对儿孙绕膝这件事并不感兴趣啊。说白了,我根本对生育这件事就毫无兴趣,跟苦啊甜的都没半毛钱关系,你非要拉着我去体验你兴致勃勃、孜孜以求的人生,这算什么?

  这不是绑架是什么?

  误解了人生标配。

  真相是,从来就没有什么人生标配。

  而且,都2020年了,你还抱着“传宗接代是人生标配”的旗杆不撒手?来,乖,摸摸头,你是不是烧糊涂了?

  正如有人说“不乱生孩子是做人的基本修养”,有些概从来没想过,不乱生孩子,不随便生孩子,恰恰是对人类社会负责任的表现。你以为凭着生物本能生下个孩子就了不起啊?动物也能生,比你还能生,生一窝,就是成功?

  别再扯什么“没生过孩子的女人是不完整的”了,这种老掉牙的陈词滥调还有脸拿出来嚷嚷,报姐都替你们臊得慌。按你们这个句式和逻辑,报姐可以造出万个句子:

  “没有一亿身家的人是不完整的。”

  “没有二十个学位的人是不完整的。”

  “没有结过十次婚的人是不完整的。”

  ……

  朝着你们的标配,进发吧。

  误解了人与人的边界。

  真正的人生标配,应该是善良、通透、包容、对他人的尊重……等等等等。

  尤其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这是人际关系的最基本点。要是这一点都达不到,总以为时时处处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踩过别人的界,你们是不是该重新学学怎样做人?

  再重复一次,现在是2020年了,做人请秉持“关你屁事、关我屁事”原则,大家都会快乐些,世界也会和平些。

  误解了这个世界。

  总坐在井里揣想别人的世界是容易出错的。那些骂杨老师的人,多半是不知道,人类世界早就换了模样。

  早在2012年,报姐就看过一份国内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北上广等大城市15-59岁的女性中,有近两成人认同结婚可以不生孩子,中青年女性倾向不生育者达24.7%。

  美国人口普查公布在上世纪末的一份报告就表明,美国6180万个家庭中,无子女家庭占到了51%。

  在英国,一份调查数据表明,35岁以下的未育女性占比在过往50年中已成倍上升。在1969年出生的女性中,41%的人未曾生育。

  再多提一句: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丁克”这个名词,其实一直在被“Child-free”的说法取而代之,后者意为“无后主义者”或“不生养一族”,适用性更广,也更能体现社会对生育抉择的宽容态度。

  最后,报姐想说:当多年以前的“另类选择”在今时今日变得司空见惯,你应该高兴,因为社会在进步。对很多事物不理解?可以从试着了解开始。

  还有,我们不认同彼此的观点,但尊重彼此的人生选择,这也是进步。

  祝进步。

  往期推荐

  【说事】爱人啊,在地摊上到处都有

  【说事】要是有希望,谁还结婚啊

  【温故】改名叫招弟的女孩

  【温故】许老先生,让我们拥抱

  【说事】十岁就不能过六一了?

  【红尘】男神虽好,不如男神经病

  【七句】人就是这样,一边劝说自己不要期望,一边偷偷不死心

  【放歌】偏要装作不懂

  ......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标签:说事 那些 杨丽萍 竟有 什么 问题 说事那些 说事杨丽萍 说事竟有 说事什么 那些杨丽萍 那些竟有 那些什么 那些问题 杨丽萍竟有 杨丽萍什么 杨丽萍问题 竟有什么 竟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