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念的奇迹读后感精选10篇

  《心念的奇迹》是一本由[美] 理查德•巴赫 著著作,南海出版的187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01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念的奇迹》读后感(一):相比更喜欢海鸥乔纳森

  感觉写的太玄了些,有些宗教的东西,我看不懂。救世主既然有强大的力量,为什么不去帮助人们去除病痛和灾难;从深奥的角度考虑,人们的痛苦和灾难无法消除,但是又为什么要驾驶飞机去展现自己的神迹呢?

  是为了让人领悟救世主的境界吗?

  人的世界其实无法容忍书中的救世主,要么大家都是一样的受苦,不能容忍有人能凌驾于世界之上。

  举个例子,我妈家邻居,有个男孩跟我一样大,可是上大学之前,得了脑肿瘤,到现在生活不能自理,如果他们知道有这样的救世主让别人有同样病的孩子恢复正常了,而他们的孩子还只能是这样,他们会怎么想,这岂不是太残忍了吗?

  还是喜欢海鸥乔纳森

  《心念的奇迹》读后感(二):擦去业障,留下空明

  内容是极精彩,且有深度的。最开始想买这本书,就是因为腰封上的那句话:“毛虫眼中的末日,是智者眼中的化蝶。”这话说得太有深度了,而且极具鼓舞性。第一章,名言断章似的,讲述了上帝本是放下自己的人,只是相信奇迹的人。放下自己,飘到其他地方,被人们称为救世主,而救世主无法解救,只有自己才能解救自己,就是快乐地生活。接着,讲了自己与唐纳德接触的一段故事,在发现唐纳德的特异之处后,他拿到了《上帝手册》——和《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大王书》一样,又是一个拿到一本书就改变命运的故事——他开始相信奇迹,开始尝试用自己的心念来改变自己所处的幻境世界。里面关于电影和生活的论述很精彩,也很启发人,因为对佛学有所了解,所以并不陌生。电影并非真实,只是光线组合成的,我们会把自己的情感投入进去,我们能选择自己喜欢的电影类型,同一个演员,可以饰演不同的角色……和五蕴皆空、轮回是多么像啊……最后,唐纳德被击身亡,隐喻了耶稣受难,然而如果明白了主曾经的所作所为,就知道,他们根本没有离世,只是换了一种形式生活,就像腰封上说的:“毛虫眼中的末日,是智者眼中的化蝶!”他们还在,只是生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这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值得反复去读,擦去业障的光影,留下一片空明的美好!

  《心念的奇迹》读后感(三):让心念变奇迹

  这是一本小说,写一个飞行员靠每次三美元载客飞行谋生所碰到的,他在邂逅了与自己飞行有点相似的同行唐纳德后,两人一见如故又心有灵犀,许多现象不用解释就能彼此明白。然后一些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瘫痪的人不用人扶就能走进唐纳德的飞机,恐高症的人也很高兴地坐上飞机翱翔天空,天上的云团可以让它自动消失,可以行走在水面上、可以在土地上掀起“涟漪”、也可以穿过坚固的墙壁……似乎在借助《圣经》里耶稣的相像传说,传达一种精神和理念,那就是自己的信念加上努力和悟性,终究可以做到“心想事成”的境界。不论你是谁,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弥赛亚,那么你就是弥赛亚。

  在我看来,这是一本心理暗示的小说,通过这些看似离奇的现象来告诉大家一些道理,那些幻想和心中的意念所能起的作用是无穷的,甚至能把不可能的东西变成现实。只要你真的希望如此,那么神奇的宇宙中有一种力量,默默地在暗中帮助你,在不知不觉中让你实现了心中的渴望。当然,你的梦想不可以去妨碍他人的幸福,更不能去损害他人的利益。

  飞行员的故事有些是真的,有些是虚幻的,仿佛是人生,似梦似真。书中有一本神秘的《手册》,类似于天机不可泄漏的神书,用诗一般简短的语言,却总是在引导读者去作一些有益而积极的思考。“你这一生,都由一种内在的,渴望学的力量引领着,这是一个喜爱游戏的精灵,也是你真实的自我。不要拒绝,未来的种种可能,除非你已肯定,从中学不到任何东西。你随时,都可以改变主意,选择一个不同的未来,或者,一个不同的过去”。这是其中的一段诗句,简洁、明了、彻底又充满哲理。

  毛虫眼中的末日,是智者眼中的化蝶。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与众不同,都有着自己的希冀与美梦,冥冥中感到的事情为何能变成现实?潜意识中的能量如何可以去唤醒?如何不去被世俗的声音淹没依然坚持一种心底的不放弃?当我翻完这本短短的小说后,蓦然间有了些相似的感悟,不妨让我们平心静气,好好听一听自己心灵的呼唤,用我们的执著与心念去成就那惊世的奇迹!

  《心念的奇迹》读后感(四):我就是奇迹

  在读这本叫做《心念的奇迹》的书之前,我在想,它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它那么薄,那么小,内容也有点让人琢磨不透。淡蓝色的封面倒是让人有一种好感,带着疑惑去读吧。

  开始他讲了一个关于主的故事,这个故事有点不好理解,对于我们不信基督的人来说,真的不好理解。之后用第一人称开始正文,“我”是一名靠兜售空中飞行体验谋生的飞行员,一直以来都是独自一个人,然而有一天,我遇到了一个叫做唐纳德的人,他也驾驶着飞机,但他的飞机显然使我产生困惑,他的飞机上没有脏点及没法,没有任何飞行过的痕迹,唐显然是一个神奇的人,我想了解他,唐说,当你渴望了解某样东西时,难道没有想过其实是因为受到了某种引导?这句问话,一下子打开了本书的意旨,我明白了,这本书是借一个独特的故事,最终要凝练出你想要的一些人生答案。

  于是唐和他一起空中飞行,唐可以在极其不可能的状态下起飞降落,也知道了他的飞机不用清洁的原因,也看到了唐让不能行走的人走路,唐给了他一本书,唐说,你只要翻开它,就能找到你想要的。之后我与唐在一起经历了种种状况,而每种状况总会出其不意地道出关于人生的哲理,而我与唐在一起,经历了种种奇迹,最后亲眼着着唐被人杀死。

  但这本书的奇特之处在于,你以为它是讲一个关于主的神话,但它更重要的理念却无处不在,像是神奇的浪花,泛着晶莹的光,每当我与他在一起有一些交谈,智慧便出来了,关于幸福,“如果你的幸福取决于别人的行为,我想那确实是你有问题”,“他们之所以不开心,因为他们选择了不开心”“为自己的弱点辩护,它就会一直是你的弱点”等等,里面关于人生,关于美,关于自我,关于想象力,关于死亡的思索,都是通过两个人在一起创造的奇迹中自然引出的,你读到的是一本饶有趣味的小说,但同时更是一本让你思索人生的心理读本。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奇迹,我们都能创造奇迹,所以,“谁活在这个世界上,我啊!我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你仔细读过,你就会为这句话而充满勇气。

  《心念的奇迹》是一本神奇的书,它旨在告诉我们,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实现的,只要你学会运用你心念的力量,这世界就会在你身边发生种种奇迹,因为“毛虫眼中的末日,是智者眼中的化蝶”。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心灵机修工。

  《心念的奇迹》读后感(五):心念有奇迹

  从信箱里拿出这本书,发现它很薄,字号也很大,细细读起来,却发现内容分量不轻。第一遍读时,有点难理解,不,是很难理解,讲的故事挺简单的啊,就是主人公的对话难以琢磨。再读一遍,似乎有那么一些明白了。回家的公车上,燥热的天气,心里恨不得全车只有我一个乘客,不断安慰自己:静下心来,当他们不存在吧。渐渐地,似乎一切安静了下来,读这故事第三遍,也许,答案已经离我不远了。

  心念的奇迹,讲的是一个相当简单的故事,“我”,一名飞行员,再偶遇同为飞行员的唐纳德.希蒙达后发生了很多奇奇妙妙的事情。唐纳德身上总有些不可思议的力量,他做了很多在“我”看来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在“我”一步一步地跟着唐纳德走下去时,谜底也在逐渐露出她的面庞。理查德.巴赫是《海鸥乔纳森》的作者,那个故事浅显易懂,而这《心念的奇迹》则颇具哲学的意味,更有唯心主义的趋势在其中,值得人们细读分析。在我个人的理解里,心念强调的是人的意识的作用,有点“意识决定物质”的味道。譬如唐纳德在思想和心理上认定水就是固体,因此在他眼中人是可以在水上行走的,而他真的做到了。这意味着,从心理上改变自己的意识和认知,坚持心中的认定则可以改变周遭的存在。

  且不论这是否是唯心主义的思想,我觉得书里更多的是在说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好的、积极的驱动。人们总是在向上帝乞求得到宽恕、原罪免除,总是认为自己遭受了太多的苦痛而得不到快乐,也会以为自由是靠外在来给予的,实际上根本不是,自由和快乐都是在自己的手里,他们并非我们的身外物,你要有自由则拥有,要快乐则可以瞬间实现。看似很难得到的东西,其实上就在我们的心里。当心中有了你所想要的事物,它们会在你潜移默化的期待和认定中产生,因为我们可以主动去改变。

  我很喜欢书里那本会因时因地而显字的《手册》(推荐这本手册在文中所出现的话语,它们都很有哲理性,予人启发)上说的一段:想象,宇宙是美丽、公正,那么一定要相信:存在,总要比你想象的好很多。到底什么才是存在,什么又是幻象,有时我们自己并不能分得清楚。生活得虚实不辨,反而失去了原动力。唐纳德告诉“我”:“我们都有、自由、做、任何、我们想、做的事情。”是啊,我们都可以自我改变,树立自己的思想,不是我们觉得不能做,而是我们走不出自己给自己设定的限制。你认为的烦恼并不能说是真的烦恼,你眼前的障碍是可以在你的思想中移走,你要做的是给自己一个舒服的环境去生活做事。世界很大,也有很多我们未知的潜意识中恐惧的事,但我们在意识中建立应对的措施,那么,奇迹会发生,“毛虫眼中的末日,是智者眼中的化蝶”。

  《心念的奇迹》读后感(六):《心念的奇迹》

  《心念的奇迹》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美国的飞行员,我已经看过好几个飞行员作家的书了,其中法国飞行员《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最有名,然后还有英国的皇家空军飞行员吉米哈里,他写的是万物有灵系列。这本书的作者是理查德巴赫,从年龄上看和前两个作家也都差不多。

  他另一作品《海鸥乔纳森》是一本超级畅销书,就向奶酪那么畅销。虽然我并没有读过,但是也在很多媒体上面看过了很多次介绍。

  书很小很薄,好像五四时代的小书一样,现在已经很少看到这样的小书了。书里的文字并不多,很简单也没有前言和后记,只有一点点的作者介绍,连目录都没有,就直接开始了。开始是格言体,一段一段,讲述的是主的故事,老实说我没看懂,也许要在特定的事情特定的环境中才能够懂得作者写这些东西的意义吧。

  还好第一分很快就结束了,从第二分开始进入了文字的叙述,作者开着一架老飞机,从一个小镇到另一个小镇,谁肯付三美元,就可以搭乘这架老式的,飞行十分钟!真想象不到竟然还有这样的工作,估计按照现在的航空法,再也不会有这种类似出租车一样的私人小飞机在营运了。

  更有趣的是,故事一开头,作者就遇到了一个同行,看到下面停着一架老式的飞机,于是他就降落了下去,后来作者提到他曾经跟着一个马戏团,那个马戏团里有五架飞机,呵呵,可以看出来,在那个年代美国从事这个职业还是挺火爆的啊。

  停下以后,同行并没有感觉到惊讶,而是很自然的请他吃东西,并且当有人要搭飞机的时候,说自己没吃完饭,请他先飞一次。

  当他的“舰队”要降落的时候,同行的“空中旅行”已经开始升空了。很多就来了很多人,一会的功夫他就挣了多美元。这个只有二百人的小镇,估计所有人都来乘坐过他们的飞机了。

  可是他发现同行很怪异,他的飞机上面非常干净,挡风玻璃上竟然没有死虫子,机仓里面像新的一样,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们都在一起,好运永远跟随着他们。同行用手一碰,他的挡风玻璃上的死虫子,竟然都变活了,他的飞机也从来不用加油,也不需要检修,原来这个飞行员竟然会魔法……

  说实话要是把书里面那些长长的诗都去掉,我会更喜欢这本小书的。

  《心念的奇迹》读后感(七):你是奇迹

  水,是生命之源,心脏则代表着生命,一个人的心脏停止跳动的时候,就意味着人的生命已经终结,而更多时候,是我们的心还活着,而念想却没了,看看碌碌的落寞客,看看蓬勃的奋搏者,其表征的不同表现根源也源于心,便是心念的力量发挥作用所创造的奇迹。

  一小说一定是包含人物的故事、情节、语言和心理等各方面描写的。而一不错的小说则不止于此。一定是面面俱到,而又有一两个亮点的。而故事的可读性和立意直接关系到小说在读者心目中的存活率。每一个作者都是一个超级的故事大王,差别就在于一般的写手只负责故事,而优秀的作者会将看客引入到自己的故事中,或者抛出展现作品最真实的杀手锏,也就是类似自传类,让人有所感;最优秀的作者是讲别人的生活放入故事中再讲给你听,让读者有所动。这本书讲的是作者非大众化的亲遇,但让人思考的却是每个人的生活点滴。

  纵观一下,这本书的主旨并没有太大的奇特,相比较其他的心理励志书籍里,别说光芒,甚至都会消失不见,也是重在用叫做“潜意识”的威力来激发人体的能量,但需要注意的是,它不是一本单纯的励志书,这是一本小说,或者是说将亲身体验的真实故事编成故事展现给读者的,真实而有乐趣,有了情节作为血脉,有了对话作为骨血,马上让思想变得灵动起来,而不似一滩死水,了无生机,甚至让人厌倦,读的励志书多了人心就会愈加平静,再读就会产生“反胃”的特殊效果,正是这种灵活的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让平白的故事多了几分姿色,让读者也增加了几分好奇,因为我们都喜欢听故事,而一个好的写作者,最基本的素质就是首先要是一个优秀的讲故事的人,其次才是他的文笔,以及文思的脉络。再加上点跌宕和真实,故事已经很出色,如果还能够让故事再有些内涵,能读出或者深感出更深邃的一些什么,再配以有嚼头的文字,那么就可以堪称完美了。

  当然,就我目前的文字鉴赏能力和阅读的阅历而言,并没有资格去作出如此高深的评价,自然我也并未认为这本书就是完美的典范,但它绝对有一种堪称优秀的表征:用不多的人物,只是简单到两个飞行者贯穿的对话来讲述飞行故事,从中折射出人生状态和迥异,更是在一场电影中将这本书引入了一个分,也就是这本书的题目所指“心念”的问题,一个出世的人和一个入世的深入探讨了关于“幻象”的问题。

  的确,谁也不能否认,一切源于心,包括善恶,也包括世俗中人们追求的光辉和成功,但到底是不是一切“幻象”都是由空想而生呢?似乎又涉及到了哲学课本上所探讨的“是帆动还是心动”的问题。其实心念的奇迹,可以充气,让人焕发,也可以让人平静,戒除浮躁,关键看你的人生价值取向而做取舍,因为,只要掌控了心念,你就是奇迹。

  《心念的奇迹》读后感(八):心心念念,何为奇迹?

  从前,有一个生物群落顺流而居,生息于河底。河水清晰异常。水流缓缓冲刷着它们――无论老幼贫富善恶。水无分别心,自在淌过,明白自己清澈异常。每个生物都紧紧攀住河底的细枝和碎石,用自己的方式。这是它们的生存法则。生下来,活下去,就要懂得如何抵抗水流。

  然而,终于有一天,其中一个生物说,“我厌倦了这样的攀拽。虽然无法亲眼得见,但我相信水流知道自己的方向。我要松开手,让它带我走。如此攀拽下去,我会无聊死的。”伙伴们都笑话它,“你这个傻瓜!如果松了手,你信仰的水流会让你打着滚撞上岩石,摔得粉碎。你会死得很快,才不会无聊。”但是这个家伙不理睬同伴,吸了口气,松开了手。立刻就被水流冲得翻滚起来,撞上了岩石。而它依然不愿重新抓牢细枝或碎石,水流最后把它托了起来,远离了河底。它从此不再因冲撞而受伤。对下游的河底生物来说,它是个陌生者。它们大叫道,“看,奇迹!我们的同胞。它却会飞!看,那是弥赛亚,来救我们大家了!”

  被水流载着的那个生物说,“我和你们一样,并不是什么弥赛亚。河水很乐意抬高我们,让我们自由,只要我们敢于松手。我们真正需要做的,只是完成这次冒险。”但是那些河底生物的叫声越来越大,一边叫着“救世主”,一边牢牢抓着岩石。当它们再次抬头看时,“救世主”已不见踪影,只剩下它们在那里编织“救世主”的神话了。

  以上550个字,是我看这本《心念的奇迹》印象最深刻的寓言故事,实在喜欢,所以逐字敲了出来。做为一个从小接受唯物主义思想教育而成长起来的人来说,在最初接触到唯心主义的时候,总是有点无所适从的。从小学接受教育一直到考上大学,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但都没有接受到真正的哲学启蒙。一直到某次听到一位大学老师在上课时说到一个西方的哲学故事:“一个原始人住在山洞里,洞口有一支火把,火光将他的影子投洞壁上.这个人还不具备回头看的能力,他只能看见洞壁,并一直以为影子就是自己的实相。偶然有一天,机缘巧合,他回头看见了洞口的火把,恍然大悟,才知道原来影子是虚幻的,自己的身体才是实实在在的。为了验证,他灭了火把,果然影子不见了,而自己的身体还是真实存在的。”当时这个关于影子的故事也是触动到了我,才开始思考关于什么才是真相?实相?什么是唯心主义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哲学?然后,才知道了王阳明,知道了心学。

  原来这么多年,我一直是洞里把影子当真相的原始人,一直都是河底下层的那一群不明真相的生物之一。

  任何幻象都只能通过时间和空间才能被我们体验到。

  何为奇迹?你就是奇迹。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标签:心念 奇迹 读后感 精选 10篇 心念奇迹 心念读后感 心念精选 心念10篇 奇迹读后感 奇迹精选 奇迹10篇 读后感精选 读后感10篇 精选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