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是一本由[美] 史景迁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精选点评:
●可惜全书只说了一个案子 33+2=35
●作为史景迁不太出名的一本,关注的仍然是异质文化间互动融汇和内在张力的问题,“出身”不行只能靠后天通融来补。译后记提到了满人渐长的自我认同,个人倒觉得不那么说得通,反而有一种乾隆欲树立自身权威的意涵。就对舆论的把握和治理来看,古今比对,天朝没半点进步,反而更加笨拙。要让文人心服,就要让文人去说服。
●故事有余,观点不足。
●雍正用公开驯服民众,乾隆却用禁毁保全父皇之名节,他们或许都错了
●看完觉得非常心酸,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果然是我那熟悉又陌生,可怜又滑稽,自命不凡又妖氛弥漫的土地和。
●雍正给自己洗白白的故事,不过他显然低估了大众传媒的力量。“或许可以说,两位皇帝都错了。一个皇帝以为向天下人说明对他不利的传言,便可以让流言不攻自破,因为眼睛雪亮的后代会尊敬他。但是他的子民却记得了谣言,而忘记了皇帝的苦心。另一位皇帝却以为把书毁掉,便能告慰父皇的在天之灵。而他的子民却以为他之所以想毁去此书,就是因为书中内容乃真有其事。”
●依然是史景迁的写作风格,不过这本则更加细致而带有历史的特点。
●“一个皇帝以为向天下人说明对他不利的传言,便可让流言不攻自破,因为眼睛雪亮的后代会尊敬他。但是他的子民却记得了谣言,而忘了皇帝的苦心。另一位皇帝却以为把书毁掉,便能告慰父皇在天之灵。而他的子民却以为他之所以想毁去此书,就是因为书中内容乃真有其事。”
●对于雍正的大义觉迷录,朱维铮先生也曾经论述过,而且还附了一篇材料。二月河也曾经在小说中叙述过此案。不过,像史景迁这样做,将整个案件原原本本叙述下来的倒还真少。
●老子为了正视听杜谣言而出此书,最后让世人只记住了其中的乱言而未明白其大义;儿子聪明点意识到这点开始焚书,却也没想到只是欲盖弥彰,把水搅得更混而已。钳制言论也好、主导言论也罢,只要是不让有多元想法的皇帝,最终只会成为历史的笑柄。
《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读后感(一):卓越一出,谁与争锋?
这本书眼下只有当当在售,按照目前“卓越死磕当当、京东拼命搅”的形式,窃以为:卓越必于3、5日内铺货,价格么,应该在28块左右。
于是乎,我坐在城楼等卓越去喽
另外,记得史景迁之前,是不是芝加哥大学的顾立雅担任美国历史学会会长了?
《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读后感(二):评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
喜欢。讲述曾静谋逆案的来龙去脉,由最初的发生,到皇帝得知消息后开始交代各行政要员的任务,然后到涉案各的官员开始如何署、抓捕、审讯、回京再审、以及后续发展等情况。雍正遇到事情后的第一反应,以及后来实施一系列署,再到官员们的具体执行,一切抓捕、审讯的过程,都有值得参考的地方。
《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读后感(三):迷雾重重
史氏一书,以其一贯的风格谨慎合理的裁剪史料,再以文风细腻的语言还原历史事件。虽然对于此种写作方法尚有争论,但其对史料的运用、对历史事件的重构是毋庸置疑且独一无二的。即如本书,对于雍正、乾隆两位皇帝于曾静一案采取相应措施的内心想法未做过多臆测,事件重构也多采用当事人的奏折等,其对历史事件的尊重由此可知。于曾静、张熙,实无知书生遑论政治的典型,葬送自己性命且牵连甚多。
《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读后感(四):雍正和乾隆谁更受汉文化影响深
就我目前所知道的知识来看,雍正的确是一位值得书写的皇帝,虽然在位时间短,又被“康乾盛世”的光芒所遮掩,但是,“摊丁入亩”、勤于吏治正是承上启下的基础,也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典范。吏治弊端向来是最难的,非雍正铁腕不行。但是,从“大义觉迷录”的刊行上看,这位铁腕皇帝又很是可爱。他相信自己的坦诚、教化会得到相信,岂料被“戏说”、“流读”。所谓“流读”者,乃当“流言”读也。雍正不知道,老百姓一向喜欢把朝廷的意思反过来解读,或者从“旁边”解读。他的儿子乾隆在这一点上比他有更深的认识,而且也更听闻到这种解读,所以,他不顾违反老爸的旨意,上台伊始就收缴了“大义觉迷录”。从这个意义上说,满族入主中原的路程基本结束,社会文化与结构融合结束,社会又进入一个漫长的稳定期和凝固期,没有创新、没有,直至逐步走向衰弱。满清其弱,自乾隆始。
《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读后感(五):雍正的思想政治运动
大约270年前, 大清朝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正黄旗旗主胤禛(也就是雍正皇帝)在满族军机处会议上作出重要讲话。胤禛的讲话首先肯定了大清80年来在各项上取得的成就。随后,讲话指出,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小撮破坏分子,用无耻下毒的语言攻击大清第五代领导核心、天朝皇帝胤禛弑父杀弟、无耻,并且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反满叛国。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侦查,现今所有阴谋已经水落石出,所有破坏分子已经缉拿归案。在胤禛亲切关怀的感召下,首要破坏分子曾静幡然悔悟,对自己的行为痛哭流涕,并将忏悔录成《大义觉迷录》一书。
鉴于谣言造成的恶劣影响,胤禛号召广大干群众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一场“深入学《大义觉迷录》 打击无耻谣言”的活动。胤禛强调,《大义觉迷录》要“年年讲、月月讲、日日讲”,要让群众充分认识到“没有大满族就没有”的深刻道理,要对破坏分子恶毒攻击满族的无耻行径进行深刻揭露,形成全民声讨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