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许凉凉》是一本由李维菁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277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11-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是许凉凉》读后感(一):侵權又態度不良
我創意與文字遭受印刻出版社出版李維菁創作的『我是許涼涼』(2011年台北書展大獎得主)侵權。我向印刻出版社社長張書銘貼文反應,但是今天在社長家被檢舉為垃圾信息。態度不良。 非常不良。我想我是太客氣了
《我是许凉凉》读后感(二):感谢大家对单双眼皮理论的激赏
感谢大家对单双眼皮理论的激赏
周末试阅这位记者作家2010作品,喜见内容多处有对我过去网志致敬文字。除了我的网志的主题是『越痛苦,我越快乐。』外,本书其中最重要的,是引用了男人的分类。根据我的分类学(2006,奇摩雅虎落格),世界上的男人有两种:单眼皮跟双眼皮。
感谢这位作家大力引用,并且这种分类法,不断地被书评与引言人提及与赞赏。可见我的理论的有效并且具有冲击性。
我知道我去香港,以及雅虎奇摩落格的结束,让你们非常怀念我。所以我重新思考我的复出。另外,我想,还是找个地方好好把我的网志放好。顺便把我的单眼皮狂想曲写写画画好。还有改改错字,我的不良示范给这次造成的影响太大。让我思考必须修正自己给予良好典范~
最後,重点,我不仅是男人眼皮论创始者,我是单眼皮法西斯教主。
只要是奇摩跟我同期的(2005-2010)落客,以及网友都可以证明。跟我同期的(2005-20100)雅虎奇摩落客以及网友们,都可证明这点优~
《我是许凉凉》读后感(三):一本看了比没看更糟糕的书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道行不够深,还是这种风格的文体不是我喜欢的,反正我是不想再捧起这本书了。
李维菁的许凉凉们,把我折磨的够惨的。这些不正常的,稀少的,我不能理解的动物们,造成了我看完全书什么都没记住心情还变得特坏的结果。最讨厌的就是无病的,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各种摧残的,自己过的不舒服也让别人过的不舒服的人。
一会儿姐弟恋,一会儿忘年恋,拜托你就不能恋的正常点儿?要姐弟恋、忘年恋也可以,你写的感人至深、合情合理、动人心魄,我可能还会留下几滴心酸的眼泪,打湿几页泛黄的糙纸,最后给点好感人啊这种好话,可是我看完后却有一种恶心想吐的感觉。
什么少女学啊,少女都没这么扭曲的吧,完全就是重口味学,这些许凉凉们都是熟到透了担心自己太熟马上要掉地上的怪女。
本来只想给2星,害怕自己才疏学浅看不透事物的本质,给了3星。
ut,在我看来,这还是一本看了比没看糟糕的书。
《我是许凉凉》读后感(四):做自己心中的少女
这是一个中篇集合,读到一半,突然就没有勇气看下去了。我想我需要积攒更多的勇气,才能继续走近许凉凉的世界了。
这本书,最初触动我的是封面上的一句文案:人近中年,胸中的少女始终不肯走。虽然我还没有到中年,但是胸中也住着这样一位少女。
小说的第一章就告诉我们,这是一个38岁的女人和小她12岁的男友之间的故事。可是,我总是希望,这不会是整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因为不忍。
爱情小说里常说,年龄不是距离,身份不是距离……爱可以超越一切,征服一切。也许是看多了唯美的爱情故事,对于这样一个注定了没有结果的故事心怀畏惧。我觉得能把这个故事看下去,是需要勇气的,打破梦幻的勇气,面对残酷的勇气。
许凉凉是一个可爱的女人,她心怀美好,单纯优雅,如果不是爱上了一个年龄差距太大的男友,我相信她一定会过得很幸福。看着她一步步走入热恋,又一步步被伤害,被抛弃,心里的滋味说不出来。
不是恨,也不是怨,都不是。更像是一种淡淡的悲伤,在心间细细的流淌,一步步的侵蚀着自己。
对于小说的男主人翁,满篇幅的都是关于他的事情,可是,我完全不记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叫什么名字,做了什么事情。甚至,他对许凉凉的伤害,都恨不起来。不是他的错,真的不是。有多少人能够爱到不在乎年龄,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呢。
爱了就是爱了,不爱了就是不爱了,没有那么多的为什么。曾经爱得死去活来的人,可以转眼就把你忘记。爱情……真的没有那么至死不渝。能爱的时候就尽量享受恋爱的快乐吧!不爱了,也能优雅的转身,淡淡地道一声“再见”。
38岁的许凉凉,没有了爱情,你一样可以做自己心中的少女。
《我是许凉凉》读后感(五):少女的祈祷与期待
这是一本只有女性读者才会喜欢的书,但天真烂漫的小女孩不会喜欢,安于享乐的物质女郎也不会喜欢,这本书属于那些已经在人世间尝过艰辛坎坷,悲欢离合,心中仍抱有不肯放弃的理想的女生。她们是由许凉凉代表的,无论经历过什么到了怎样的年纪,胸中永远有个少女存在。
读这本书,你会常常有亲历的感慨。然而这本书不会告诉你彼岸在何处,只是在讲述种种现象后,坚持着继续走下去。
许凉凉总在谈着不合时宜的恋爱。她的格言多半是“我不怕爱错,就怕没爱过”吧。和小自己十二岁的男生在一起,种种不堪与被忽视的屈辱,短暂的欢好并不能补偿;和大自己快三十岁的男人在一起,宠溺呵护之后,是永远也走不进的另一个世界,这些都是岁月制造的不可弥合的沟壑。
他们是两个极端。在现实的爱恋里,我们也许不会走到这么远,但就算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也不会完全合拍,所以我们也会遇到这些沟壑,只是也许没有许凉凉遇到的这么深巨难以逾越而已——他的朋友不喜欢我;他的妈妈不喜欢我;他的前女友很漂亮;他不肯告诉我他的过去;他不肯许给我他的未来……所以虽然此时此刻在一起,但一切如色彩斑斓的肥皂泡,美好轻飘而危机四伏,早晚有一天会破。
这本书我读得不快,常常要停下来想一想作者那些观点,对爱情的感悟,对人生的感悟,是否真的如此。随便摘了几段抄在这里。大段对生活对爱情对人生的思考与问诉在这本书里比比皆是。
想要的扣除需要的就是欲望,欲望是那些多出来的东西,欲望是剩余,最终它构成了牺牲。
是可以被牺牲的分,却也是我们面对面、找寻认同的一分。——普通的生活
应对进退的礼貌,艺术家是不需要遵守的。艺术家要求自己对于这世界的规则享有治外法权。艺术家与艺评家热衷抨击的世界的丑陋,其实他们自己淋漓尽致不偏不差地上演了一遍。
少女的时间感与一般人不同。少女常常固着在生命的某一时间点,并且只活在里头。能力强些的少女,则常将青春美境与黯淡现实交混一起过日。说穿了,少女那份生命序列与时间感的错乱,症结都出在对于未来仍有期待。
皮肤是女人这一生久藏的记忆与秘密的居所,你的脑袋可能忘记了、情绪忘记了,但是,皮肤都记得。只有当女人真正克服了过去,皮肤才会重新发亮。皮肤自有它的意志。——少女学
这些记述与倾诉,并不需要获得上天的回复。
少女们,只是在祈祷,少女们,总是在期待,属于自己的未来的到来。
《我是许凉凉》读后感(六):现实中的凉凉们
不知这本书是否有“许你一丝凉薄,许许你一丝凄凉”之意,总之看罢《我是许凉凉》忽然令我想起了闺蜜的公司——业内一家极为知名的出版公司,如同中了邪咒一般,无论男女到了这家公司上班,情感都不顺。但凡青春女孩来这里上班的都找不到合适的对象,有朋友的不久就分手了,结婚的很多都离婚了,连老板多年的婚姻都没维持下去,最离谱的是营销总监已经是第三次婚姻了,不久前听说又离了,可怜的家伙平时薪水不少,可惜都被失败的婚姻吃掉了。话说回来,我这位“大龄女青年”闺蜜还没有许凉凉里三龄剩女那么悲催,不过类似许凉凉的经历她倒是不乏经验,有两次失败的恋爱就是源于文中许凉凉失败的这种类似年龄差的借口——虽然这不是问题,却是一个极佳的分手借口。现实的情感婚姻附加了太多的世俗压力,任何一条看起来都不是问题的理由都是足以使年轻的女孩成为大龄剩女的原因。我亲眼看着自己的闺蜜经历几次失败的情感,深知一度以为她都要结婚了,然后她还是从20出头的年纪,一直到现在逐渐的被冠之以“大龄剩女”的名号。
话说许凉凉这本书,谈不上好或者不好,这是一本很奇怪的给人以怪异之感的作品,就好比是你每天吃饭,已经惯了普通的米饭炒菜,忽然某天,给你换了一个印度菜或者是泰国菜,可能你还能接受,也不觉得难吃,但是有一种怪异感。看许凉凉这本书就是如此的感觉。因为从目前来看,关于大龄剩女情感类的书都是含情脉脉或者是淡淡忧愁要么就是写实主义的,《我是许凉凉》却是一本这几种情况都不属于的例外,以多重的视觉、以一些凉薄甚至有些刻薄的话语来说几个故事,当然都是年龄不匹配的恋人的故事,有的是女主角的年龄偏大,有的是男主角的年龄偏大,总之是各种因为年龄差距较大而形成的爱情悲剧。通读完整本书,让我感觉到李维菁这姑娘绝对是写了一本警示小说,告诉世上各种许凉凉们赶紧从梦中苏醒过来,耗不起时间了。其间也有女人彼此之间的相互怜惜、新生爱护的情节,令人为之动容。
总体来说,我真想把许凉凉这本书给我那位喜爱张爱玲的大龄闺蜜看一下,虽然说李维菁的文笔还比较稚嫩无法和张爱玲相提并论,但至少已经有张的些许风范,而且写作的角度也比较新颖,采用了电影蒙太奇的手法,看李维菁的小说好似在看一纸面的老电影,一幕幕的影片在上映,时光流转,岁月流逝,而当回味过来的时候,你我都已经老了。如同我那青春流逝的闺蜜让人心疼,而她的小男友如今早已步入婚姻殿堂,搂着别的女人,说着当初同样对她说过的话,不曾脸红,然而他怀里另外的那个女人却决然不会像书中那个另外的女人聪慧、个性,这既是现实的冷酷和书里中的美好。所以,现实中的许凉凉们,赶紧醒醒吧,只有自己才会真正的心疼自己。
《我是许凉凉》读后感(七):情暖如昔 心凉如许
许凉凉,一个有些凉薄又有些惹人怜爱的名字,谁知我心凉如许,谁许我情暖如昔?一个三十八岁的“”,依然天真如少女般相信爱情,她对爱情的天真态度如此令人怜爱,又如此让人无奈。时间是把杀猪刀,无情地在你身上刻下沧桑和世故,你陷入爱情,视若无睹,而他人清醒而刻薄地看着你,对你的自欺欺人一边嘲笑一边玩弄。你还相信自己还年轻,你还相信自己容颜和心境从未改变,你还相信爱情依然眷顾你,你还相信天荒地老矢志不渝的誓言……你相信这些只有幼稚少女才相信的一切,可是你不是少女了,所以,他不相信你。他不相信你,一切都没了意义,他抛弃了你,你的那么多的“相信”都变得可笑而可悲。醒醒吧,许凉凉!同样,该醒来的还有我们自己。很多时候,我们如同许凉凉一样,活在自己自以为是的奢望中、幻想中。她以为她的“三十八岁”还有希望,而我们,在各自的世界里,有各自不合时宜的“三十八岁”。其实“三十八岁”本没有错,错的是,我们错误地相信了“二十五岁”会与我们永远在一起,错误地用本该成熟的心,做着用不成熟的事。醒醒吧,许凉凉们……
李维菁的这本小说集永远弥漫着一股亦浓亦淡的冷漠和刻薄,还有一些些颓废和荒凉。不管是在《我是许凉凉》中,还是在《普通的生活》和《少女学》中。她从不给你美好,哪怕一丝安慰的意味都不给,她似乎只想绝情地告诉你,醒醒吧,许凉凉们。也许别人写尽了爱情的美好,写尽了各种各样美好的幻想和传说,所以,她偏要打碎它,用各种方式,从各个角度,以各种身份,让你看到所谓爱情的另一面。少女们喜欢耽于美好的幻想,谁说成年女子甚至们就不耽于幻想呢?她告诉她们要清醒,其实,或许她更想告诉自己要清醒。“我是许凉凉”是李维菁的宣言,也是她自我审视的一面镜子,还是她自言自语的一种宣泄。
男人制造理性,女人制造感性。如果没有了女人们感性的想象力,这个世界该会多么无趣。李维菁的小说,以感性的想象,将自己置身于不同的爱情环境里,置换成不同的身份,一边袒露“自己们”从来不愿或不曾袒露的心底的卑微和伤怀,一边在卑微和寂寞中坚持幻想,固执地相信“自己们”依然会幸福,依然是少女,依然拥有各种美好的资本。哪怕随着时间的荒老,“自己们”从真正的少女变成了“老少女”,这份固执和坚持依旧不会改变,甚至愈演愈烈。“老少女”或许就是如此:既然时光抛弃了我,既然“他们”抛弃了我,既然世界抛弃了我,那么,我更要好好爱自己——即使只活在自己卑微的幻想中。
只是这些幻想还是太过脆弱,脆弱得连她自己都怀疑,于是无论怎么坚持,这坚持中都有太多的不自信,以及太多的自嘲和自虐。这个时代的节奏已经太快,快得来不及谈一场漫长的恋爱,以及来不及读一本如许寒凉的书。《我是许凉凉》不会给人安慰,因为,即使是它偶尔流露出的安慰中,都透着无法回避的寒凉。但是,这也许正是它的可爱之处:我只想让你感同身受,从未想对你指点迷津。
那么,如果你说“我是许凉凉”,那么“我是许凉凉”,那么,我们就在一起吧。我会告诉你,盛夏,读一本寒凉的书,未尝不好。
最后,如果可以,我还是想写上一首诗。
情暖如昔,心凉如许
谁用温水洗我沾染微尘的回忆
那时花开漫天,此刻漫天飞雨
彼时有我,此时,你在哪里
前尘似梦,人生如戏
谁的剧本写尽我寒凉的秘密
感情灰飞烟灭,心事如封似闭
醉时有我,醒时,你在哪里
红颜已老,悲歌相续
谁用绝望演奏我残缺的旋律
前世无从追溯,来世是伪命题
迷失是我,轮回,你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