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齐桓公问政
“吾欲以政问乎士。”
齐桓公是齐国的一位卓越君主,他一心为民众着想,得人心,置政治为第一位。他希望问问有知识、有经验的士人,从而为自己的得到正确的治理方案。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一位君主慎重治国的态度和渴望谋求稳固政治的志向。这句话是一位聪惧卓绝的君王的代表作。
《史记》:岁寒知松柏之后的“诚信”
“春赏之日,百花吐秀;秋收之时,万物皆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这句话出自《史记》的《韩非子外书》中,原文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此语表面上是描述自然规律,实际上是在反映人类社会的现实。春天,大地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秋天,万物成熟,丰收之年。只有在冬天,大自然陷入沉寂,万物凋谢,人们才能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和宝贵,从而更加珍惜它。这句话强调了诚信这种重要的品质,只有在生活中经受过严寒、飞沙走石,方能体会到诚信的珍贵。
《论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其影响力和地位在古代至今是举足轻重的。这句话是孔子的弟子曾参对于他师傅的评价。这句话体现了一种完整的学方法——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博学不止于表面,需要审问筛选学重点,慎思之后再对知识进行辨析,善于明辨,最后放到实践中才能牢记和应用。
《庄子》:大鹏一日同风起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庄子》是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它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句话是描绘大鹏鸟振翅高飞的场景,文字简短,极具生动感。通过大鹏一飞冲天的壮观气势,表达了人生短暂,需要珍惜时光的深刻哲理,也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红楼梦》:探春黛玉曲比雅文巧
“事与愿违,又岂在人力!”
《红楼梦》是古典小说的代表之作,它以细腻的笔墨描绘了封建社会里婉约多情的闺阁生活,展现了生命的脆弱和现实的无常。这句话是探春黛玉在渲情琴会中吟唱的。这句话就是直接表达出人类历史一直无法摆脱的无法预测的事件以及结果的问题,也传递了人们对命运不可抗拒力量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