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文昌帝君阴骘文)
这个“吾”和“身”是完全不一样的。要认知到这个吾是可以转生为身体的,但是这个身体不可能跟这个吾等量齐观的,它不是一回事的。这个吾就是神识啊,吾就是主人;这个身体啊,就是客,有时候叫客尘烦恼,是坚固妄想的产物。那么这个客——这个身是不真实的,是虚幻的,是苦恼的;我们的真正生命的价值是在主人这个地方,是在吾。这个吾就是主人,是无量劫以来长期存在的,是不生不灭的;这个客——这个身体,是可以改形的——改变形状的,转变它的相貌的。一下子来,一下走了,改形易道哇,这个是生命的真相啊!
我们即便行了五善——仁、义、礼、智、信,你下辈子转一个人身,改变面貌,你在世父母子女相见都不认识呀;如果改变成一个牛的身体、马的身体,那更不认识呀。他会改变他的形象,用什么来改变?就是这个吾。你这个身体造作的恶业在这个“吾”——神识里面的业力,决定我们改什么形,易什么相。
那么这个吾和身的关系进一步用比喻的方法来说,就好像我们要到一个远方去,你用什么样的工具呢?或者是乘船去,或者是坐轿子去,或者是骑马去,或者是开着车去。你的这个旅行的工具可以改变,但无论是你乘船、坐轿、跃马、驱车,你这个人他不会改变,是你自己。所以这个船、车、轿、马就是身体,乘这个船、车、轿、马的这个就是吾。
再比如一个演员他要做戏,他在舞台上扮演的角色,或者扮演皇帝穿上龙袍在那里,或者扮演大臣、官吏,或者扮演乞丐,他在舞台上的角色有种种改变;但是作为自己的本人,他不会改变。你不能去高度认同这个角色:你在台上做皇帝,你在家里你还端着皇帝的样子吗?你回家了你就是个丈夫,你就是一个父亲了。他的角色又在改变哪。所以这个帝王、官吏、乞儿就是你的“身”,扮演这个帝王、官吏、乞丐的就是“吾”。
所以从我们的身体来看,我们能够看见东西、能够听到东西的是身体的这种见、闻、觉、知的功能;但是之所以能够让我们有能力见闻觉知的是吾。大家都要注意了!比如我们现在能够见闻觉知,这是灵明不昧的吾。如果我们这口气不来死了,死了是什么?就是我们的神识离开了。离开了,你的眼睛还能看吗?你的耳朵还能听吗?
所以在这里一定要把它看清楚:吾和身绝对是不一样的。只有我们的身体有生有灭有死亡:所以我们的眼睛也有从小比较明亮,到了老了就昏花;这个耳朵青年阶段比较灵敏,到了老年就闭塞了。但是这个吾是没有生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