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到地球来》是一本由[美] 苏菲·布莱科尔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果你到地球来》读后感(一):外星人看地球
《如果你到地球来》如果一个外星人来到地球,他会看到什么呢?这本书就是从外星人(小孩)视角介绍地球上的万物。 其中有两幅画印象比较深刻:
老人们喜欢讲述他们年轻时,这个世界上发生过的故事。
孩子们擅长编织那些尚未发生的故事。
幻想未来的是小孩。
老人们的时间非常非常少;
孩子们的时间非常非常多。
所以很多人老了,会写自己的回忆录,出很多书,把自己的经验向小孩介绍。
孩子们呢,打破老人的束缚,反叛传统,创造新的东西。
所以有个疑问:老人写的书,年轻人会看吗?
所以,与过去和解,多看看未来,珍惜时间,努力奋斗。
《如果你到地球来》读后感(四):童书中的理想与希望
提起童书,你会想起什么?丰富的颜色,夸张的表情,还是孩子的童言童语?
其实除了天真烂漫,童书中也藏着很多大人的希望和理想。
比如获过两次凯迪克奖的苏菲,一直在自己的作品中注入对世界的期待。
《你好灯塔》创作者苏菲
在《甜点,真好吃》里她讲到了奴隶制和种族主义;在《寻找维尼》中,她画出了战争的残酷。最新的《如果你到地球来》更是画出了万物相连、和谐共生的愿望。
《如果你到地球来》的灵感源于苏菲去不丹教书的经历。为了支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工作,她爬过崎岖的山路,来到一所只有10名学生的学校。
当她和孩子用互相听不懂的语言交流时,她特别想画一本能把大家都连接在一起的书。但她没想到,这一画就用了 5 年。
苏菲说,我们靠出生地、信仰、衣着和语言来定义自己,每个人都是如此不同。但我们却有一个共同点——我们都生活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
有的家长可能会担心,如此宏大的主题,是否会流于空洞和枯燥?答案是:完全不会!
这个故事的切入点很巧妙,讲的是一个叫奎因的小朋友,为了邀请外星人来做客,给它们写地球介绍信的故事。
“亲爱的外星访客,如果你到地球来,这些事情你一定要知道!”
在这封长长的信中,奎因介绍了地球上各式各样的东西。有不同肤色的人、不同款式的建筑,还有不同的职业。
“我们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家里”
“大人们做很多事情,让这个世界保持运转”
还有不同的生物,和其他稀奇古怪的东西。
“如果让我选,我想成为一只鸟”
这些东西有的看得见,有的看不见,比如我们脑海中的想法,弥漫在空中的细菌……
“我们的头脑,随时都在思考,但你看不到我们的想法”
这样,这个绘本就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向大家介绍了 500 多种形形人、事、物。
这些描述没有尊卑贵贱,也没有种族之别,在奎因看来,正是因为大家的不同,才让世界变得多姿多彩。
除了新奇的故事形式,这本书里还有满满的细节来吸引阅读。
熟悉苏菲画风的读者知道,她是一个十足的“细节控”,小朋友总能在她的画里找到有趣的小东西。
比如这个用弹簧走路的小女孩
上课睡着的小朋友,看他同学的眼神
还有抛锚的汽车和颠出来的垃圾袋
这个绘本里还有很多互动小游戏。
比如主人公奎因,总是躲在人群里,你能用火眼金睛把他找出来吗?
这对双胞胎,几乎一模一样,到底哪里有不同呢?
书中一共有 500 多种不同的人、事、物,小朋友会像寻宝一样沉浸其中,完全不用担心枯燥和空洞。
值得一说的是,这个绘本里的一切几乎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对应。
比如我们在俯视图中,一眼就能看到的“小桥流水人家”。
还有苏菲画过的那座灯塔。
我们也会找到很多真实人物。比如大歌星碧昂丝,美国联邦法院历史上第二位女性大法官——鲁斯·巴德·金斯伯格,还有美国国会图书馆的馆长卡拉·海登,连衣服都一模一样。
主人公奎因也是确有其人,他是苏菲在澳大利亚认识的小朋友,他给苏菲画了很多关于外星人的想象。
甚至连绘本里的道具也是真的!奎因在树上看的Here We Are确有其书,它的主题也是介绍地球和万物运转,苏菲把它也画了进来。
这个拿着画笔的插画师也很是眼熟,emm……好像是苏菲自己
这些画面真实还原了我们的世界,可以让孩子在阅读绘本时,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
当然,这个绘本最打动人的地方,还是在于它对他人的一种关爱。
当苏菲描述各式各样的家时,她在画面的中间画了很多无家可归的人。
“我们失去了家园!因为火灾,因为洪水,因为战争”
当她在描绘世界各地的天气时,她画了因为暴雨天气而被困的母子。
当她在描绘世界上的美食时,她也没有忘记世界上有很多人正在饱受饥饿的困扰。
“有些人享有比其他人更多的食物,所有人都需要食物和水才能生存”
世界上有很多纷争,说不清楚的事情太多,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死后要到哪里去。但此时此刻,我们正共同生活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
希望看这些绘本长大的孩子,能成为有同理心的大人,希望他们能摒弃偏见,接纳这个多元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