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
在我国,由于封建礼教和男尊女卑的影响,丈夫死了,妻子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为表示“从一而终”,多数被迫殉夫。康熙对这种现象极为反感。康熙二十七年五月初四。他针对礼提出请将山西殉节的烈妇荆氏等妇女旌表一事,发出一道上谕,说,从今以后,凡妇女因夫死而殉节者,停止旌表,上至亲王,下至百姓,妇女殉节的事永远严加禁止。
启发:
隆重的葬礼不过是活着的人的一种虚荣。
故事二:
1995年11月一天,来自北京各科研单位、大学、出版社的学者,数十人汇聚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楼,讨论启功先生的新著《汉语现象论丛》。这些语言学界、古代文史学界、文化研究界的学者们对启功先生这别开生面的著作,从具体学术观点到治学思路以及研究方上的意义给予高度肯定。讨论结束前,一直正襟危坐、凝神倾听的启功先生从座位上站起来,准备讲话。大家屏住呼吸,静听他会说些什么。
启功先生微躬身子,表情很认真地说:“我内侄的孩子小的时候,他的一个同学常跟他一块上家里玩。有时我嫌他们闹,就跟他们说。你们出去玩吧,乖,啊!如此几次,终于有一天,我听见他俩出去,那个孩子边下楼边很有些不解地问,那个老头儿老说我们乖,我们哪儿乖啊?今天上午听了各位的发言,给我的感觉我就像那小孩,我不禁要问一声,我哪儿乖啊?”
听完这“卒章显其志”的最后一句,静静地会场里突然暴发出一阵欢笑,伴随着热烈的掌声。
启发:
其实,谦虚已经不流行了。
故事三:
马寅初30年代在杭州时,给暑期回家的侄子一笔钱。他说:“这钱一是到嵊县路费;二是中途伙食费,可以买十只烧饼,你平时一餐四只就足够了,两餐八只,还有两只,叫留有余地;三是一张邮票钱。”那嵊县县城到浦口镇,有人力车。马寅初接着说:“你年纪轻轻,自己可以挑行李;挑不动,可先写信到家,叫你兄弟来挑,这就是一张邮票的作用。”侄子屈指一算,果然除开支外,还多了一张邮票钱。
启发:
老祖宗留下的,全是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