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14年前的刘德华,才明白那些核酸现场的献舞,为何被嘲荒唐

  这是这两天在网上刷屏的一幕:

  某地组织集体核酸检测,忙碌的防疫人员,突然被拉来列队欣赏红裙女孩表演拉丁舞。

  旁边,有音响配乐,还有专门的摄影师在跟拍。

  医护人员,立正欣赏,末了还要配合地鼓掌。

  据说让孩子跳舞、专人拍摄,意为对“大白”们表示感谢,传递正能量。

  可这感谢,不是让累了一天的他们,赶紧脱下又闷又热的衣服去休息,而是配合完成镜头前的“感恩表演”。

  尴尬,差点溢出屏幕。

  但这画面,却在最近成了流行。

  网上突然就兴起了让小朋友为防疫人员“跳感谢舞”的热潮。

  大家正排着队,有家长就领来孩子,让ta站到“大白”面前开始跳舞。

  也不顾后面还有多少人在等着。

  甚至到后来,偶发现象变成了群体式的表演。

  不止一个孩子,而是一群。

  小区、街道,乃至校园。

  当“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的统一背景音乐响起。

  防疫人员们就不得不放下手头工作,耐心等着孩子跳完。

  而这样的“感恩”,其实是麻烦。

  防疫人员有些一天要做几万例核酸采样,天气也越来越热,结束后汗流浃背,手都抬不起来。

  好不容易能休息,却要老老实实站着,不好意思离开。

  在一线抗疫的@江宁婆婆就发文呼吁:

  “不要来唱歌跳舞。唱歌会加大呼吸力度,口罩边缘也会变形,有风险。

  跳舞更不必说,就那么大点地方还要腾出一块给你跳,一米线怎么办,保持距离怎么办。

  心意领了,真没必要。”

  这件事,为什么慢慢变得让人反感?

  不是因为跳舞的孩子不好。

  孩子是好孩子,最开始肯定也是一两个善良的小朋友自发地,用自己仅能够的方式,向防疫人员回报善意。

  是大人让它变了味。

  当感恩舞的视频在网上火起来,不管孩子愿不愿意,也不问医护愿不愿意,便安排好相同的音乐、形式,如法炮制。

  当你的温暖,只是想彰显自己的时候,那只是一场自我感动。

  当你的善意,完全不在意别人能否承受,真的只会让人更窘迫。

  02

  早年间,因为工作原因,我去过一间自闭症儿童学校。

  为的,是报道爱心人士对这些孩子的关注和帮助,让更多人了解自闭症,让孩子感受陌生人的温暖。

  我欣然前往,觉得这是件大好事。

  但当我到了会场,只觉得心酸。

  那些自闭症孩子,被晾在一旁,有的在发呆,有的在哭闹。

  而“爱心人士”们在谈笑风生,互相递名片,好不热闹。

  到了拍照环节,他们又像换了个人,满脸慈爱,陪着孩子们看书、做游戏。

  可孩子反而被突如其来的关注吓到了。

  有的茫然地望着面前的大人,有的惊恐地挣脱逃开。

  我按快门、写报道的手抬了又放下,心中无限羞愧。

  我到底给这些孩子提供了什么帮助?我只知道,我和那些谈笑风生的人一样,用我廉价的善意,“利用”了这些孩子。

  大张旗鼓的自我标榜,其实也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冷漠。

  当他们离开,除了平添一道伤疤,什么也没有留下。

  03

  某个慈善项目交流会上,曾展出过一张照片:《牵手》。

  两个相似年纪的小女孩,站在一块写着“手拉手助学”的黑板前,供记者拍照。

  右边捐助的女孩,仰起脸,自信又自豪地笑着。

  可左边被捐助的女孩,却深深地埋下头。

  仿佛做错了什么事,难堪得无地自容。

  这幕名为“牵手”的画面里,被捐助的孩子,只伸出了一根手指。

  那因年少的自尊而生出的自卑、羞耻,一目了然。

  有档综艺上,一位慈善家对着台下观众侃侃而谈。

  说着那个贫困的姑娘,曾经的生活是怎样的困窘,说着自己是怎么行善,资助她上学、度过难关。

  当主持人将话筒递给那个被资助的女孩,想让她描述家里的穷困情况时。

  女孩紧紧攥着衣角,脸涨得通红。

  怯生生说了句:“其实,我家没有那么穷……”

  谁都有不愿公诸于众的窘相,不希望晒在大庭广众之下的困苦,不想为外人道的难堪。

  你的善意,若是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强行将受助者推到聚光灯下。

  那只是压力、难堪和负担。

  04

  关于向防疫人员表达感恩,其实有另几个不同的故事。

  去年11月,河北疫情。

  驰援辛集市的医护们离开的时候,一个年轻的女人,默默独自站在路边,目送着他们。

  车辆飞驰开过,人们并不能注意到她的身影。

  但她一遍遍挥手、鞠躬。

  路人偶然拍下这一幕发到网上,女人才惊讶地接受采访。

  她说,不知用怎样的方式才能表达谢意。

  只能悄悄地目送,真诚地祝福。

  湖南攸县,防疫人员在中学里进行核酸采样到深夜。

  有个女孩趁他们不注意,偷偷在桌边放下一个袋子便走开了。

  直到结束收工,防疫人员才发现。

  打开一看,是牛奶和面包,还有一条,写着“天使们辛苦了”。

  这些无声的温暖,更让人动容。

  不把对方当表演的工具,只想给予朴实的温情。

  “我们这个从不缺善良,但稀缺这种不动声色的善良。”

  真正高贵的,正是这样不露痕迹的慈悲。

  05

  看过一个男孩的留言。

  当年他考上大学,凑不够学费,全家一筹莫展。

  有朋友喊父亲打麻将,父亲拿着仅有的1000块钱去了。

  第二天,学费竟然就凑齐了。

  几年后,父亲突然又要和朋友打麻将,这一次,他带了3000块钱。

  一分没剩,全。

  其实父亲平时根本不打麻将。

  后来他才知道,父亲和他的朋友们,早就知道对方的难处。

  才有了那两场,必将会“输钱”的牌。

  2019年,西安理工大学悄悄给学生打了一笔钱。

  给203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每人发了720元餐补到饭卡上。

  为什么是悄悄?

  其实申请贫困生补助,是需要进行公开评审和公示的。

  但很多家境贫寒的孩子,人穷志坚,爱惜自尊和隐私,宁愿缩衣节食。

  于是,学校用高科技,分析了在餐刷饭卡消费的18多万条数据。

  把那些在食堂每餐消费金额远低于平均水平的学生,悄悄列为了资助对象。

  不公示,不宣扬,直接打款。

  这才是真正难得的善良。

  在伸出援手的时候,不揭伤疤,不戳穿他人的窘迫,不炫耀自己的功劳。

  心照不宣的沉默,是最温柔的体贴。

  06

  2008年,100位明星为北京奥运会录制演唱了《北京欢迎您》。

  当时,能为奥运会献唱,无疑意味着一个明星的实力和人气。

  这首歌,也红遍,大街小巷人人传唱。

  但这100个明星里,两岸三地的,年轻的资深的,当红的不红的,都有。

  却惟独没有刘德华。

  原来,刘德华不是没受邀,而是选择不去。

  他去做的,是另一件事:为那一年的残奥会,创作宣传曲。

  刘德华自掏腰包,花了150万元,制作出一首歌,《Everyone is No.1》。

  词曲,都是他亲自参与创作。

  MV,也是他本人扮演残奥会运动员。

  为了把“残疾”的角色演好,他每天用绷带缠住、吊起左腿7小时。

  有个网友说,那年他才8岁,看这支MV的时候,真的以为这个名叫刘德华的人,是个残疾人。

  而这件事,如果不是去年东京奥运会时,博主@知书少年果麦麦偶然发现并讲了出来。

  也许很多人,根本不知道。

  这才是真正难得的善良。

  无名可显,不愿张扬,不为了刻意给谁看。

  但行好事,不问前程。

  07

  我们人,有骨子里的温良。

  乐善好施,积德行善。

  但我更喜欢《道德经》里的那句话:善行无辙迹。

  善良是无痕的仁慈,而不是表演的工具。

  别人的难堪,不该是我们彰显美德的垫脚石。

  一个人的高尚,也不该大张旗鼓踩在他人的体面之上。

  其实绝大多数真心的温情,发生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

  而我们最该感谢的,恰是这些不动声色的善良。

标签:看了 年前 刘德华 明白 那些 核酸 现场 献舞 为何 荒唐 看了年前 看了刘德华 看了明白 看了那些 年前刘德华 年前明白 年前那些 年前核酸 刘德华明白 刘德华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