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管理新思考

课堂管理新思考

  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苏霍姆林斯基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讨论课堂管理,苦于探索维持课堂纪律的方法。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在《共同体》书中提出了两种社会控制模式"全景监狱"和”蜂群”,他的理论给了我不少启发。

  在现有的课堂管理模式中,相当一分教师惯于“全景监狱”式管理:学生是管理的对象,老师密切观察着学生的行为,防止出现扰乱课堂秩序的现象。试想在这样的课堂管理模式中,学生如芒在背、如坐针毡,更多地注意力放在自己是否违反了课堂纪律,是否会受到惩罚。

  “蜂群”则更趋向于自发行为的意图,每只蜜蜂都有自己的飞行方式,却不约而同地凑在一起。其实这正像班级里的孩子们,我们希望他们在保持个性思维的同时,能朝着同一个目标进步,实现整体的和谐。此时的老师不再是看守者,更像是“养蜂人”,设置好“蜜源”,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实现目标。

  我更倾向于“蜂群”式的课堂管理模式,给孩子们设置“蜜源”,给他们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尽力创造富有吸引力的课堂,抓住孩子们的眼球,抓住学生的思维点,不断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思维一直在课堂上,孩子们很难有其他的精力去做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相信能更好地改善课堂管理的现状。

  “亲其师,信其道。”

  我们每天和学生在课堂上相处,当堂课我所采用的方式和情绪都会影响学生学的气氛和情绪。身为教师,应该让学生能够有一个轻松地心情在课堂中成长,让学生快乐地度过40分钟的学时间。课堂语言上要多以鼓励性、正面积极为主,尽可能地风趣幽默。

  多让学生说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表达。表达是个外在的输出过程,能表达的前提一定是建立在学生接受知识内化,整合的基础上。让学生多说,说一说:

  1. 老师,我这里不太懂。

  2. 老师,这里我听明白了。

  3. 老师,这个地方我有其他的想法。

  4. 老师,这个问题我想试着说一说。

  让学生当堂做主,真正成长。

  如果课堂上所有孩子都扬起小脸,举起小手,积极回答,积极思考。像找到“蜜源”一样聚在一起,吸收知识,此时还需要过多进行纪律约束吗?我想,是不需要的。这样的课堂,需要教师更多地智慧和方法,多多学,尽力做一个有方法的老师。

标签:课堂 管理 新思考 思考 课堂管理 课堂新思考 课堂思考 管理新思考 管理思考 新思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