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妖物志》是一本由赵爽著作,天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6,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游妖物志》读后感(一):内容很新奇,知识趣味性很强
有意思的一本书,作者把取经路上遇到的人神魔,佛道儒,民俗文化、动物科普……“虚”“实”两个世界穿插且互为印证,对比历史版本如元杂剧,分析故事转移、嫁接、人物重塑等演变,而且把取经路上的大分妖怪都做了解读,让原本就故事性极强的《西游记》更有吸引力,而且作者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参考了各种古籍文字,有理有据而且文字通俗易懂,互动性极强,非常喜欢。
《西游妖物志》读后感(二):西游宇宙中的动物等级
提起喜欢妖怪的流派,基本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是更为沉迷外国妖怪,比如像日本动漫《夏目友人帐》中出现的日本妖怪,如河童,雪女,或者“百鬼夜行"等妖怪传说;另一派则是以《山海经》为蓝本的本土妖怪。本土妖怪开头大,传说多,近年来还推出了不少插图版的新鲜形象,还有许多火爆的仙侠剧会借用妖怪的派系,比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青丘狐族,或者《恰似故人归》里的姑获鸟、青羽鸾鸟等。 而这本《西游妖物志》则完全不同,它展现出的魅力和群众基础反而是最大和最广阔的。 每个人小时候都看《西游记》。无论是电视剧、动画片,还是九年义务教育中要求阅读的名著原文,我们每个人对《西游记》都不陌生。每到寒假、暑假,电视台都如期播出唐三藏、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师徒求取真经的故事。在《西游记》的妖怪宇宙中,除了天上的神仙下凡(如没被收服的沙师弟,红孩儿,牛魔王等),和全剧唯一不是动物化身的白骨精,其余的精怪多半来自于动物修炼——有一些是游散天地间成精的动物,比如偷唐僧袈裟的黑熊精;也有本是天上神仙圈养的坐骑偷偷下单为祸人间,比如太上老君的大青牛、嫦娥仙子的玉兔精。这就奠定了《西游妖物志》以动物视角来诠释《西游记》的基础,民俗文化、佛道儒的交融、动物科普汇聚在一起,正是一本让你熟悉又特别的西游故事。 本书在一开始的时候,就以《西游》主人公之一的孙悟空提出了新概念——猿猴类的特殊地位。 人类和猿猴具有较为相近的亲缘关系,故一起被划分在灵长目下,“万物之灵长”。在《西游记》中有没有提现?这么一考察,还真的有!在孙悟空大闹阎王殿的章节中,孙悟空为了划掉猴子猴孙的名字,翻遍了阎王老儿的生死簿,发现自己的名字居然不在终生“五虫”之类。在真假美猴王的章节里,佛祖给众人科普: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裸虫、鳞、毛、羽、昆。这五仙和五虫加在一起凑成十类,而十类之外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中。 这一讲述,我们就能看出来,早在《西游》宇宙中,猿猴类的特殊地位足以见得。所以上天入地的孙悟空是一只猴子形象好像也可以得到解释了。 这本书中以《西游》原本,生物知识,民宿传说为蓝本提出的有趣问题还真不少,比如四海龙王与普通龙族的关系、龙生九子的区别和职务,还有仙人的坐骑有什么样的物种要求等等五花八门。感兴趣的朋友不要错过啊
《西游妖物志》读后感(三):西游记动物图鉴
2022年春节时,最红的非“金钱豹”莫属。看过《西游记》的朋友们,对这只“金钱豹”一定很熟悉。 记得那段时间,大家都换上了花豹精的头像,朋友圈更是被他的表情包刷屏。为什么金钱豹这么火呢?主要是因为“金钱豹”谐音就是“进钱包”。 这寓意多好,谁不想钱包鼓鼓。 学生时期,老师让阅读名著,最喜欢的就是《西游记》。在名著里,《西游记》也是流传最广的一。 关于《西游记》的解读也层出不穷,今天要说的这本《西游妖物志》可以说是《西游记》的另类解读。 《西游妖物志》可以说是《西游记》的动物百科全书。 作者赵爽,是北京大学中文系高材生,电视一级导演。赵爽是一个喜欢追根溯源的学者,平时喜欢研究明清小说、近代文学等,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文史、科普双结合。 众所周知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妖怪。 在这本书中,赵爽用了30章来讨论《西游记》中的动物妖精。作者细致考证了各类妖精的身世演变,以及现实中的动物原型。 比如孙悟空的原型其实是吴承恩老家淮安附近著名的淮河水怪“无支祁”。传说无支祁长得和类似猿猴,本领极高,当年大禹治水时费了很大一番功夫才抓住它。 无支祁很能作怪,最终被压在山下,他的经历和小说中的孙悟空经历相似。 关于孙悟空的名字,赵爽也做了考古。有一种说法是,在现实里,玄奘大师有个徒弟的确就叫悟空,在收他为徒的地点是两界山,也就是书中提到的五行山。 以前看书的时候,以为猪八戒应该是一头家猪。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并没有表面那么脸大。 原著中,对猪八戒有这些一段描写,“卷脏莲蓬吊搭嘴,耳如蒲扇显金睛。獠牙锋利如钢锉,长嘴张开似火盆。” 这个描写看起来像野猪,后来猪八戒为了娶到媳妇,在“准丈母娘”面前逞能,包下了家里全的活,做饭种地等,从野猪进化成了家猪。 除此之外,你还能在这本书中读到红孩儿为什么会成为观音菩萨的散财童子;牛魔王是水牛还是黄牛…… 《西游记》中出现的由动物幻化而成的妖精,作者按照章节顺序均进行了考证和讲解。从动物角度重新去看《西游记》,会发现我们熟悉的故事也有很多有趣而新鲜的文化和神话意象。 《西游妖物志》这本书有趣的故事,加上作者活跃的思维,幽默的叙述,让一读就停不下来。
《西游妖物志》读后感(四):看了这本书,我才真正懂了西游
名著之一《西游记》,不管是影视剧还是小说,估计没有人没看过吧。
我还记得小时候,我们一群小孩子守着电视机,等着西游师徒四人出现的场景,真是儿时最大的快乐。
但是,你想过这些问题吗?
美猴王大圣为什么是只猴子?他是猿猴还是金丝猴? 猪八戒原本就是一头猪吗?他到底是家猪还是野猪? 牛魔王到底是哪一种牛呢?黄牛?水牛? 为什么取经路上遇到的妖怪,大都是动物的原型?
我平常看《西游记》时,就很少思考过这些问题 ,然而这类问题的答案,并不是你觉得哪种动物好,他就是哪种动物的,而是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西游妖物志》就是一本专门解读《西游记》中各方妖魔鬼怪的书籍,说他是这些妖怪的“百科全书”也不为过。但同时,它又是一本“动物世界”。
看了这本书的讲解,我才发现,原来以前自己只是看了一场热闹,这其中的知识、文化、传说数不胜数,有趣至极,而一个个妖物的解读,就像一次破解迷题的过程,让人忍不住一直看下去。 这本书的作者赵爽是一级导演,他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对明清小说、近代文学颇有研究,主编过大型科普丛书。
看这本书,你会看到动物科普与魔幻小说的混搭,生动有趣,毫无违和感。
通过作者对《西游记》各个历史版本的分析、民间传说、印度传说等,让我们了解到与《西游记》有关的各种文化和知识。
悟空好面子的缺点,其实是也我们身上的缺点,八戒懒惰好色呆呆的品格,实际上为这剧贡献了很多笑点。
唐僧是“十世修行”的好人,在这次取经之前,他的前九世,其实也是取经的僧人,只是都没能成功。
牛魔王和铁扇公主原本并非是一对夫妻,而红孩儿原本也不是二人的孩子。
最让我感到震惊的,是被猪八戒调xi的嫦娥姐姐,其实只是一个普通的仙女而已。
这是因为月宫的主人其实是“太阴星君”,而嫦娥是不过是他的下属,是一群年轻漂亮的仙女。
太阴星君这个称号则是来自道教的“十一曜”。道教将月亮、太阳、金星、木星、火星、土星等并为“十一曜”,其神为“十一曜星君”。其中的月神,就是太阴星君。
只是因为如此,所以天蓬元帅的罪行并不深,因此,沙僧打碎一个杯子,就被贬为妖,还要遭受每周飞剑穿胸之苦,而猪八戒却只大了两千锤,还能下界娶妻寻乐,生活得美滋滋的。
怎么样,看到这,你是不是觉得之前看的《西游记》都白看了。
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这本书,在本书中感受西游无穷魅力,和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西游妖物志》读后感(五):来深挖一下西游记中那些妖精们的底细吧
以前听过这样一个调侃的笑话,西游记里有背景的妖精,最后都被收走了,没有背景的就直接被孙悟空的金箍棒给打死了。这是对西游记里妖精最后的总结,也是对现代社会的一种调侃,说的是有后台的都能保命,没后台的就是死路一条。
没想到还有人真的研究了西游记中的妖精,有一本叫做《西游妖物志》的书,就专门把西游记中的妖精们都研究了个遍,还分门别类的进行整理。
本书作者-赵爽,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说是,电视一级导演。研究明清小说、近代文学,制作农业科普节目,文史、科普时有交叉。通过这本《西游妖物志》能看出,赵爽是个喜欢讲事情研究透彻,喜欢追根溯源的学者。
读完后,你会发现这本书说是西游妖物字典也不过分。不仅将西游里每个妖精在各种典籍、传说中查了个遍,还给大家进行周边知识的讲解。
那就让我们打开这本《西游妖物志》,来看看作者赵爽是怎么给我普及这些妖精的吧!
在本书的序文中,赵爽指出这本《西游妖物志》是一本“混搭”的《西游记》读书笔记。他对《西游记》的研究,从其文本中的神魔、凡人、佛道儒家、文化、科学中挨个的进行研究,发现《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取经故事”有从其他传说中移花接木、借尸还魂、层叠嵌套出来的。他在对这些“痕迹”的找寻过程中,发现了很大的乐趣,尤甚神探断案。
书中还有专门介绍“家族合传”的章节,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的“牛魔王一家”。
牛魔王一家的故事都改编了很多版本,经常看《西游记》电视剧的也能记住牛魔王本人,他的妻子铁扇公主、儿子红孩儿、小妾玉面公主。作者还指出在《西游记》书籍中还有他的弟弟如意真仙(出现在女儿国那一回)、他的好朋友九头虫(出现在乱世山碧波潭那一回)。
书中,作者通过追根溯源的探究到底的精神,从古希腊神话、民间传说、印度传说、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查证得出,牛魔王的本相应该是黄牛。
为何取经路上的劫难中,老牛家的人员能占据那么多名额呢?这跟他家的牛脾气有关。老牛一家都是欺软怕硬的,铁扇公主仗着芭蕉扇让当地老百姓进贡。玉面公主仗着老爸的巨额遗产蛮横无理。如意真君仅凭将落胎泉水占为己有,勒索他人。红孩儿更是有样学样当起了山大王。这么一家蛮横又不讲理,身上还暗藏着宝贝的,他们不出来给师徒四人挡挡道,也没别人了!
书中来给我们揭秘了红孩儿的身世,通过深挖他是否亲生,竟然发现了《西游记》的拼凑痕迹。
红孩儿的故事起源于印度教“鬼子母揭钵”,又结合了宋元杂剧《西游记》的角色,硬生生给红孩儿安排的父母,该顺便给了新本事-三昧真火。
真正的铁扇公主的真名叫“罗刹女”,是印度传说中的一种食人鬼,男罗刹奇丑无比,女罗刹则美艳如花。
而深挖牛魔王也能发现他曾经在神话传说中的一些蛛丝马迹。在印度神话中,一个叫“阎王魔天”的,一般骑着一头牛,或者长着一个巨大的牛头。而他还有个妹妹,一起住在魔焰山,音译过来就是《西游记》中的火焰山。
从两兄妹到两夫妻,再把其他故事的拼接起来组成这个牛魔王家族的故事,这个拼接的发现过程作者觉得很有趣,我们读者看起来也觉得很有探究的味道。
这本《西游妖物志》还有其他发现等你来探究,大家快来跟着作者行动起来吧!
《西游妖物志》读后感(六):悟空原来是个人,你敢信吗?
如果说有一本书能被上至80的老人下至3岁的孩童所喜欢,那这本书一定是《西游记》。
那两句“吃俺老孙一棒。”“妖怪,拿ming来!”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那你知不知道:“悟空”之名并不直接是猴哥的,此人在古代现实世界中也有迹可查。
“悟空”是比玄奘完几十年的另一唐代高僧,他原是一名武官,再去西域的途中得了马瘟(很巧孙悟空在天庭第一个职位就是弼马温),为了活命,这位武官只得出家,结果病奇迹般的好了。
因此他拜在当地法师的名下,法名为“法界”,他后来也曾跟随他的师傅去印度取经,而等他返回长安以后,当时的皇帝唐德宗赐他法名“悟空”。
就这样以讹传讹,后来很多人都以为悟空就是玄奘的徒弟,并把这个名字安在了猴哥的身上。
由此可知,《西游记》中包含着相当丰富的“混搭”。
在这小说的文本中,神魔、人、文化,科学等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取经故事中的大多数妖精。本身属于动物界。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家族,比如牛魔王家族,大鹏鸟家族。
“虚”“实”世界在这里穿插,不仅有虚构,更有现实,充满着趣味横生的观点交融与文化混搭。
《西游妖物志》以另类视觉解读西游,在作者赵爽的带领下,科普知识下的动物世界与小说世界里的魔幻世界,纵横交织、移花接木、层叠嵌套。
他对比了历史版本分析故事的转移嫁接,人物的重塑演变,得以一窥吴承恩《西游记》的形成过程。
九九八十一难,妖魔精怪轮番登场。
30个章节,立足于“动物视角”,按照“动物妖精”在《西游记》原著中的出场顺序,细致考证了各类菩萨、取经团队成员、取经路上制造出八十一难的各类魔怪的身世演变及其在现实中的动物原型。
从“动物”角度探秘《西游记》中的“隐秘角落”,真是想想就开心呐!
威风八面的牛魔王,其实是一头黄牛你敢信吗?
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本体可能是狐狸精?
出现了两次的青狮怪,可能是吴老先生的笔误?因为这两只狮子本领不在一个级别,性格也不同,下凡时间也有相冲,你有注意到这一点吗?
快来一起谈谈那些你读《西游记》时发现的神奇之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