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越需要让自己活得强大而自信

  01

  今年春节后,各种变量继续接踵而至,大环境的不乐观肉眼可见。

  同样肉眼可见的,是在很多年轻人、互联网从业者身上日趋被放大的迷茫和悲观。

  “互联网的尽头就是考公。”

  “互联网还能做吗?”

  “到底什么行业、什么岗位才会更有前途?”

  “干不动了,决定躺平。”

  诸如此类的疑问和声音,越来越常见。

  但这样的声音挺多了之后,倒是让我自己的有些主来越强烈。

  2周前,我去Boss直聘参加了一次面向大学生春招,几万人在线的直播。在那次直播里,面对很多大学生们提到的“互联网还有前途吗”类似的问题,我给了这样的回应——

  “很多人现在还在带着一种‘想要追求高确定性’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发展和择业,其实这天然就是很大的认知误区,尤其对于互联网这个行业。

  互联网的真相是:永远都是变化与机会并存。这个行业里,变化永不停歇,但每一次变化,背后都会带来一些新的机会。

  因此,今天如果你要选择投身互联网行业,更应该带着好奇心、一些冒险精神进入这个行业。你们进入这个行业最好的理由应该是这里有更大的成长空间+更多样的机会,也能给予更多普通人空间,而绝对不是这里有更大的确定性。

  我们所有的努力、实践和奋斗,绝不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而是为了‘将来我们自己拥有更多自由选择的空间和权利,能够自己为自己定义一个更适合自己去发光的机会。”

  我觉得,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些低谷和状态起伏,也总会因为一些环境的影响让自己陷入悲观,也总需要寻求一些方式来自我疗愈,这些都没错。

  但疗愈、情绪调整都应该是阶段性的和短暂的,我们更应该长期坚定不移相信的一件事,更应该是——

  越是大环境不积极和悲观,我们就越要努力让自己活得强大,拥有随时可以自救的能力。

  02

  到今年3月,我开启Youcan 学社的创业已经1年了。

  通常对创业者来讲,每一段创业从启程到走上正轨,都很可能会经历两件事——

  1)你需要重新经历一个“把自己搞懂”的过程,即重新理解下你自己真正想做+能做好的事是什么;

  2)你也需要经历一次“极致做减法”的过程。

  即便我已经不是第一次创业,在上述两点上也不例外。

  过去1年里,其实我们还是干了不少事,从最早说“要面向20-35岁职场人的快速成长提供解决方案”,再到今年年初推出“超级学籍会员”这个产品,号称要帮更多人“系统营、流量、增长”,其实也是一次聚焦收拢的过程。

  但经历了2022年的第一个季度又做了不少事之后,我们好像发现这种“收拢”可能还可以更加极致。

  过去的一个季度里,围绕着我们的超级学籍会员想帮更多人“系统营、流量、增长”的产品定位,我们主要花功夫做了3档子事——

  1)累计制作上线了近30门高含金量的方级系统课程,累计时长接近100个小时,内容覆盖用户增长、流量、营销转化、用户运营体系搭建、私域、裂变增长等当前业内主要话题,这些课程绝大多数都是2022年里全新研发的课程,其中我亲自主讲或深度参与监制的课程超过了85%。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课程体系里,可能只差短视频、直播运营、流量投放、2B运营这几个方向下的课程,就已经可以做到覆盖几乎目前业内有关运营、流量、增长的主流领域了。

  2)我带领几十位会员用户们进行了十几个行业案例的深度拆解。

  Q1里,为了帮分同学更好学和提升,也为了更好研究一些业内前沿打法,保持持续学,我带着大家一起拆解了包括王小卤、屈臣氏、百果园、江小白、宝尊电商、盒马鲜生等公司,上到所有公司的经营业务模型,下到类似私域转化、直播间带货等非常具体的一线打法,都做了非常透彻的研究。

  2个月下来,我能感受到案例拆解这个事的价值巨大——如果能在深度研究一家公司的过程中还能持续跟一些高手进行交流,这其实是一种“开天眼”,也是快速获取高手认知最好的方式。

  这事不仅让我们的用户们从中受益匪浅,我自己也能从中持续学进步很多——其实你过去几周在我的公号上看到的有关百果园、周大福的案例拆解分析,都是我们研究成果的很小一分。

  很多同学都有感受,在跟着我们进行案例深度拆解的过程中都感觉到自己的认知和能力得到了几何级别的提升。

  3)最后,Q1里,我和我的合伙人,Youcan 学社的联创忆菁也都花了大量时间跟我们的会员们进行了大量1V1连麦,针对很多用户在学、职业发展、具体业务问题上遇到的困惑给予针对性建议。迄今,已经有近百位用户跟我们进行过连麦咨询,并让自己的问题得到了解答。

  上面这些事一个季度做下来,也有不少成果——我们有好几个过往背景都没那么好的用户,经过在超级学籍会员里短短几个月的学,就实现了涨薪30%以上,而且还在现在这种不太好的求职环境下同时能拿到好几个Offer。

  但像前面提到的,这一个季度下来,我们感觉,也许“超级学籍会员”这个产品还可以再做一些收拢。

  03

  系统营、流量、增长,本质上还是一个泛需求,它面向的对象可以很多,出口也可以很多。

  但如果换个视角,我们会发现,当前在我们的会员群体里,绝大分最迫切需要帮助,我们也最能帮上忙的用户,其实是那些月收入10-30k之间,但还未强大到“不管环境如何变化和糟糕,仍可随时自救”的泛互联网流量、营销、运营相关从业者。

  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也许已经可以有一份还凑合的工作,也已经可以把一些工作完成得很好。但他们普遍在商业思考和业务操盘上仍有欠缺,对于自己能够独立跑通+驾驭一个“流量-变现”闭环还需要提升和训练,或是还无法做到“一个人就能活成一个队伍”,所以还会有所焦虑。

  对于这样的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主张和建议——

  你必须要努力成为一个能为自己拿到结果,可以独立跑通一个业务闭环的操盘手,才能让自己的路越走越宽。

  如果你在公司里有这样的空间和土壤,那你就抓住机会干出成果来。如果你在一家公司里没有这样的土壤,那你也必须在公司外为自己创造机会和土壤去干出成果来!

  这是个很简单但很有力的道理——对一个个体来说,如果你能够在认知上深刻理解商业、流量、变现,又能够在实践上“一个人就能活成一个队伍”,那你就一定能具备“无论环境如何变化,你仍然可以随时自救”的能力。

  带着这个视角回头看,我们Q1面对最多的人,就是这样一群人。我们给到他们最多的建议,也都是这样的建议。

  我们也逐渐有个强烈的感受——相比起“帮更多人入行+系统营”,“帮更多有欲望、有上进心的年轻人能够一个人活成一个队伍,成为更靠谱的操盘手”其实结果导向更明确,也会让我们自己觉得更兴奋+有意义。

  尤其是,我和合伙人忆菁其实都是那种从一个草根普通人成长起来的背景,都完整经历过从小白到“操盘手”之间关于认知、实干能力、心力等全方位的提升,也都发自内心相信“哪怕环境再糟糕,每一个人都仍然可以通过行动和实践完成自我拯救”。

  以上,大概是我们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有关于“把自己搞懂”+“不断收拢”的思考和体察。

标签:你越 需要 自己 活得 大而 自信 你越需要 你越自己 你越活得 你越大而 需要自己 需要活得 需要大而 需要自信 自己活得 自己大而 自己自信 活得大而 活得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