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老中医

不一样的老中医

  今天陪朋友去看中医,医生是一个八十多岁的老爷爷,看起来60多岁的样子。朋友说,他的这个号,提前约了两个月才约上的。这家中医院有一份煎药服药注意事项,和我以往的认知有所不同,给朋友们分享一下:

  注意事项一

  煎药的容器和方法:用砂锅、药罐,搪瓷品为好,忌用锑铝锅。先将药物放入容器内,用淘米水浸泡20分钟左右,再上灶煎煮沸,沸后再改用温火煎煮20分钟即可。滤出药液,再加清水续煎4次,每次时间一次延长5分钟,每次药量大概200毫升,5次药液混合一起,分五次吃,每次早中晚饭前1小时炖温服用,一天半吃一副药,配有西药者,饭后一小时服西药。

  临走之前,老中医还交代了一句:“每次煎完药的药渣用来热敷患处。”

  这条注意事项与我以前知道的有三点很不一样,一是淘米水煎药 ,二是一副药煎5遍,三是药渣敷患处。以前我知道的是清水浸泡药,一副药煎两次,早晚各服一次,一日一副,药渣倒掉。首先给我的感觉是这副药比以前利用得更彻底,二是达到了内服外敷结合会提升效果。

  注意事项二

  服药后,如有腹痛,解便后好,或腹泻希黑便是正常排毒反应。如有感冒呕吐,可以停止服药,待感冒好后可继续服药,肿瘤病人或腰腿痛等症状病人配合外敷药者,用药后出现皮肤刺痛或者红斑过敏症状者属于正常反应,无毒副作用,停药后可自然回复正常。复诊需带处方。

  这一条意味什么呢?抓完药,医生会把处方给你。最后给朋友的是一张手写的处方单。我所看过中医的地方,基本都没见过这个流程,处方一般抓药的时候人就收走了。

  注意事项三

  因为人体患病,有虚实寒热之分,而食物有寒热温辛之性,必须使食物属性于疾病属性相适应。因此肿瘤病人,肝病,呼吸道、胃肠道等慢性病人在生活上应早上吃好——一个蛋,二两肉,三两饭,四两菜,脂肪蛋白等食物全面补充。午吃饱,晚吃素,调配适宜,多素少荤,不宜吃各种鸡肉,鸽子,猪头,猪蹄、牛肉,牛奶,活水豆花,羊肉,狗肉、母猪肉、西鸭、鹅肉、火锅、烧烤、烧腊、鲤鱼黄鳝、海鲜、虾、蟹、河鱼、魔芋、野生菌、笋子、韭菜、椿芽、醪糟、挂面、胡椒等发发疮动火之物。中医治疗必须忌口,恢复更快。

  我也知道,吃中药要忌口。一般医生会说忌辛辣,或者忌油腻。却没想到如此多。

标签:不一样 老中医 不一样老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