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的故事

洛克菲勒的故事

  故事一:

  商人赚了笔钱,正骑着马行驶在归家的途中。离家不远了,这时仆人发现马的后掌蹄铁上掉了颗钉子。

  “管它呢,反正只有6个小时的路程了。”商人一边说,一边赶着马继续向前跑。

  中途休息的时候,仆人又一次报告商人:“马右后腿的蹄铁已经掉了,是不是给它重新安一个呢?”

  “算了吧。”商人回答,“我现在正赶时间呢。反正只剩3个小时的路程了,马应该能挺过的。”

  走了没多久,马开始一拐一拐的。拐了没多久,马的脚浸出了血水,它终于一跤跌了下去,折断了腿骨。

  商人只好下马和仆人背上背包步行回家。等他气喘吁吁地回到家里时,已经深夜了。

  启发:

  没有无法弥补的大错,只有容易忽视的小错误。

  故事二:

  在沂蒙山区一个小山村的村头,有一个专门打制铜锣的铺子。

  工匠师傅已经近七十岁了,还每天坚持掌锤。他的两个儿子虽然已干了十几年,但每锤到锣心的时候,他们就停止了,这个时候,他们把锤子交给父亲,由父亲完成最后的一锤。

  有人不明白个中原由,问老者。老者说,这锣心的一锤和周边的锤法都不一样,锣心以外的每一锤都只是准备,最后的一锤才是定音的,或清脆悠扬,或雄浑洪亮,都因这一锤而定。这一锤打好了,就是好锣。要打得不轻不重,恰到好处,否则,这只锣就报废了。

  古语有“一锤定音”之说,据说出处就在这里。

  启发:

  一开始打多少锤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后关头的断然一击。

  故事三:

  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是美国十九世纪的富翁之一。

  洛克菲勒享年98岁,他一生至少赚进了10亿美元,光捐出的就有7.5亿美元。但他平时花钱却十分节俭。

  有一次,他下班想搭公车回家。但发现缺了一美元,他就向秘书借,并说:“你一定要提醒我还,免得我忘了。”

  秘书说:“请别介意,一美元算不了什么。”

  洛克菲勒听了一本正经地说:“你怎能说算不了什么,把一美元存在银行里,要整整十年才有一美元的利息啊!”

  启发:

  积累巨厦般的财富,需从砖头般的一元钱攒起。

标签:洛克菲勒 故事 洛克菲勒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