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万物的勃发,春天的气息愈加浓厚。教室,早已关不住学生荡漾的心灵,青春期的孩子更是如此。这不,上周刚进行了激烈的运动会,赛场上群雄争霸、意气风发,一切看似井然有序。然而,让我始料不及的是,一场比赛竟引发了一场班与班之间的“战争”……
第一轮拔河比赛中,我们班和七班胜出,取得了第二轮的资格赛,孩子们自然开心不已,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也更加拼命。尽管他们都懂得“是比赛就有输赢”这个简单的道理,可孩子毕竟只是孩子,当真正被打败那一刻,内心还是有点无所适从。于是,一场激烈的“战争”蔓延开来,起初,只是发现个别女生哭哭啼啼、议论纷纷,原以为只是在比赛中擦破了手而娇气,关心之后才知道,是有学生觉得这一轮比赛有失公平,内心不服。最让我不解的是平日里大大咧咧、粗枝大叶的小欣,此时正席地而坐、哭得最伤心,要知道,她在班里可是出了名的乐天派。
当我俯下身子,蹲在她旁边的时候,她像是决堤了般,向我倾诉着自己的种种不满,任其发泄之后尝试进行安抚。然而发现并非绝佳时期,四周已围过来越来越多的女生,也许是触景伤情,一个个扎堆儿跟着悲伤起来,似乎只有哭红了双眼才能在老师面前证明自己对班集体真切热忱的挚爱。有那么一瞬间我的内心是想恼火的,有点儿莫名其妙“不就一场比赛,输了就是输了,至于吗……”很快,理智战胜了冲动。
与其一个个重复教导不如集体处理,待比赛结束回到教室,全班安静下来后,我先肯定了孩子们赛场中的全力以赴,并给与大力赞扬,然后针对分孩子对于比赛结果的质疑进行疏导,我耐心地告诉孩子:
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正确看待成败,要有赢的信心更要有输的勇气,做一个宽容大度的孩子,而不是遇事斤斤计较、钻牛角尖,格真的很重要;
所谓的“七班犯规”并非自己亲眼所见,传来的话也只是断章取义,所以不可全信、更不可冲动,否则是要付出代价的,遇到任何问题,第一时间作出理性、冷静地判断极为关键;
出现问题要学会坦诚、客观地从自身找原因,比如这次拔河,在人员分配、发力技巧、站立姿势等方面是不是有不到位之处?找到内因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聪明的孩子更要擅于取长补短,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既可以避免错误的重复出现又能提高效率,而一味抱怨、归因于外界只会传递更多负能量,甚至还会重蹈覆辙
……
疏导过程中,我发现更多的孩子还是有觉悟的,对我的这些爱心贴士不住地点头,甚至开始友善地安慰依然沉浸在悲伤中的孩子。看得出来,这些孩子是真的懂我了,我加倍赞赏这些通透的孩子,鼓励他们站起来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让他们彼此间相互感染,学会放下。我更期待这些理性的光环能够笼罩整个班级,为每一个青春期孩子补充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