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你,你还记得上一次开怀大笑是在是什么时候吗?
或许是很久远的事情了,以前的我们意气风发,想要向全世界证明自己,我们肆意奔跑、放声欢笑,因为热爱、所以热血。之后,我们长大、毕业、工作,生活按就班地进行着,没有遭受特别的大的打击或者伤害,也没有遇到特别不愉快的任何事。在别人看来,人生不就是在顺顺利利往前走吗?
但是,我们总是会在某一时刻,莫名地感到特别低落和沮丧。
任何的情绪,都有缘由和来头。其实你心里清楚,这些情绪,是你长久以来刻意压抑自己的结果。但是大多数时刻,我们只是不想去承认。又或者是,生活和工作已经压得喘不过气来了,我们已经没有余力去顾及。
毕竟,生活还得继续。我们开始接触到越来越多自己不喜欢的事。职场上,你发现真诚变成稀缺品,你需要仔细分辨那些人说的是真心话还是表演,他们到底把你当成朋友,还是只是利益关系而已。
我的大学室友晓菲是一个喜欢音乐的人,曾经的她,可以吃俭用好几个月,只为看一场演唱会。后来我们都工作了,联系也少了。在一次语音聊天中,她和我说:
有一次她大晚上路过体育馆,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大概是有人开演唱会吧,可她丝毫没兴趣,因为她刚刚加完班,已经累的不行,只想挤过人群赶紧回家睡一觉。也就是那一刻,她突然产生了巨大的失落感,对自己的失落感。
她和我说,不知不觉,她已经不在乎这些,仿佛把曾经那个大胆的、热烈的、兴奋的自己弄丢了,她深陷在“生活”这所漩涡里。
不止是晓菲有这样的感受,我们以为长大是变冷漠,我们以为热血不过是矫情,我们再也不对酒当歌,我们骗自己这个叫成长。
我们总是说服自己,我们已经是成熟的大人了,面对生活的不如意,我们往往采取自我消化的方式,我们被迫放弃曾经单纯的自己、在路口痛哭的自己、在酒后失态的自己。夜晚的失眠无人看见,深夜的哭泣无人知晓。当第二天清晨到来之际,你依旧是那个情绪稳定的大人。
可是,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这种滋味有多苦,那些情绪和压力被我们刻意压在心底,正在一点点消耗我们的精力。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有一句话说得很对:“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不放过你自己,就是在自我消耗。
别对自己太严格了,我们要去学会接纳一个不完美的自己,停止自己的情绪内耗,这样才能去处理哪些看起来的和糟糕的情绪。别太贪心,我们不可能什么都有;也别灰心,我们不可能什么都没有。
没有人规定必须成为玫瑰才算成功,只要你喜欢,你可以长成雏菊、茉莉、郁金香,甚至是路边迎风绽放的小花朵。这世界盛大灿烂,你可以是千千万万。
作家钱钟书说:“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的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
心简单了,生活才能简单。我们不要被过去所困恼,也不要过于忧虑未来的事。我很喜欢一句话:“一段路,如果走了很久,依旧看不到希望,那就换个方向吧;一件事,如果想了很久,还是很纠结,那就选择放下吧。”
成年人的世界,孤独和失落不可避免。如果无人做你的光芒,那就自己照亮远方。让今天的不开心就止步于此吧,从明天开始,认真吃好每一顿饭、睡好每一晚觉,做好每一件事。其他的,都交给时间吧。
往后余生,收好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重拾自己热爱的事情,去爱值得爱的人,去珍惜值得珍惜的事,用简单豁达的心态,过快乐从容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