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在平凡岗位上的“白发村医”
湖南文明网4月30日讯 “好,你别着急,我马上来。”4月25日,永州市零陵区菱角塘镇乡村医生邓国桥接到一个电话,匆匆赶往卫生院,这也是他对乡亲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对于菱角塘镇的乡亲们来说,邓国桥是他们最是熟悉不过的人。
满头白发,是邓国桥给人最深刻的印象。现年40岁的邓国桥,已有20年的工龄,1999年从湖南中医学院毕业后,就在菱角塘镇担任乡村医生,邓国桥把这份职业当成了一份事业来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守护着一方健康,无怨无悔、默默无闻。
“来我这里看病的群众大多家庭困难,西医又比较贵,所以我学起了中医。”为了让群众看得起病、方便看病、尽量少生病,邓国桥自费学进修,先后拿到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和中医针灸主治医师职称并考入了镇卫生院,从一名“赤脚医生”转变为“国医大夫”。
“邓国桥是我们院的骨干,上级要求乡村医生要会5种以上中医药服务技术,他提前完成了10种,多年前就能开展拔罐、针灸、推拿、刮痧、埋线、正骨等中药医技能,很多隔壁乡镇的患者也是慕名而来。”菱角塘镇卫生院院长杨建忠说,“简单、方便、有效、廉价的中医药满足了老百姓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很受群众欢迎。”
老百姓的口碑胜过金杯银杯。提起邓国桥,76岁的村民康美英交口称赞,“邓大夫人非常好,在他这里看病便宜,技术也过得硬,我的腰痛已经好多了,太感谢他了!”就在几天前,她腰痛复发活动不利,邓国桥上门精心诊治后,现在已经能下地自由活动了。
最基层的乡镇卫生院除了要看门诊,还要承当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健康等工作,为了减少群众“跑腿”,邓国桥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印成了大字号的卡片,发放到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手中,从此手机便成了他的“指挥棒”。
“邓医生随时叫随时来,打个电话他立马就过来了,他在这里我也方便,真的就是自家人。”谈起邓国桥的救助,土塘村贫困户康建文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康建文曾有癫痫病史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先后多次住院治疗,但效果不佳。妻子祝华芳又有间歇性精神病和骨性膝关节炎,夫妻双方均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贫困。在得知康建文一家的情况后,邓国桥不仅上门服务为其治疗,还免去了他们的诊疗费,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坚持治疗,康建文和妻子祝华芳的病情明显好转,现在已经能照顾自己,康建文还可以务工挣钱了。
邓国桥不断在“国医大夫”、“家庭医生”和“队员”中变换角色,在繁忙的工作后,他带领家庭医师签约团队为该镇141户贫困人口和1220名慢性病患者建立了健康档案,为当地群众义诊8000余人次,为96户贫困家庭减免了诊疗费,并教授他们太极拳和八段锦以增强他们的体质。
从事乡村医生的20年里,邓国桥把青春和热情奉献给了家乡的群众,把满头白发留给了自己和家人,可他无怨无悔。如今,许多患者经他治愈摆脱了贫困,而这就是他最大的收获和满足。(永州市文明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