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高分纪录片让无数家长反思: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到底是什

这高分纪录片让无数家长反思: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到底是什

  你是在什么年纪,找到了自己的“热爱”呢?

  八岁?十八岁?二十八岁?三十八岁……

  你会羡慕那些早早找到自己的梦想,并且收获了家人朋友支持的人吗?

  去年三月,由B站出品,五星传奇制作的系列纪录片《小小少年》,拍摄了六个在不同领域有所热爱和天赋的孩子。

  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到底有多么幸福,这些热爱之事又是怎样成就了我们所说的“天才儿童”呢?从他们的故事里,我们或许可以一看究竟。

  《小小少年》第一集中,讲述了一个很有舞蹈天赋的女孩小云儿的故事。

  小云儿出生在云南文山州砚山县的一个彝族村落里。妈妈是一家猪肉铺的老板,爸爸是一个大货车司机。

  小云儿喜欢跳舞,很小就在舞蹈上表现出惊人的天分。虽然家境一般,但妈妈还是带她去培训机构找老师。

  可镇上的老师们觉得小云儿跟着自己学有点屈才,都拒绝了。

  没办法,妈妈只好带着云儿回家,让她在猪肉铺里自学。不忙的时候,妈妈也会跟云儿一起看网上的视频,陪她练舞蹈。

  云儿的故事后来传到了彩云计划发起人关於、张萍夫妇那里,他们决定来找云儿,亲自培养她。

  尽管练的强度和难度让小云儿有些退怯,可每当她看见将要学的舞蹈视频,就显得神采奕奕、两眼放光。

  如果说,小云儿的舞蹈学之路有天赋加持,那《小小少年》第三集的主人公殷然对昆虫的研究,就是实打实的热爱了。

  纪录片拍摄当时,殷然还是一个十一岁的小学生。他痴迷于研究和收集各种各样的昆虫。大多数人都抗拒触碰的虫子,在他眼里却是可爱而迷人的。

  殷然家里有一面墙全摆放了昆虫收集盒,他每天放学的第一件事,就是照看自己的虫子:“我的主业就是养虫子。”

  因为喜欢大多数人不会喜欢的东西,殷然很少跟同学们提起自己的爱好,他不想被同学们嘲笑和嫌弃。

  幸运的是,他的爸爸妈妈支持他,他们常常陪伴殷然去户外寻找虫子。殷然也因此认识了好几个虫友,他们一起出去“探险”,交换收藏、分享热爱。

  殷然妈妈说,自己以前不理解,但现在觉得非常有意思:“人生好玩了很多。”

  “对一切而言,唯有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小小少年》中提到的这些孩子,在他们自己的领域里,比同龄人出色很多,但他们并非生下来就是天才。他们能成长为如今的样子,最大的共同点是有自己热爱的事物。

  一个人心里有所热爱,是藏不住的。

  小云儿看到舞蹈演员翩翩跳起芭蕾舞,就移不开眼睛;殷然跟虫子们待在一起时,就像走进了另一个世界,沉迷而不自拔。

  还有喜欢机器人的启泽、从乒乓选手转战电竞的国豪、酷爱越野摩托的怡娜、痴迷音乐和创作的烁然,他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散发出耀眼的光芒,热烈而执着。

  这些孩子能在年少时就遇见自己的热爱,是一种幸运。更幸运的是,他们背后还有给他们力量与支持的父母。

  小云儿的爸爸妈妈都是非常普通的农村人,文化水平不高,赚钱也不多,但他们却愿意尽自己所能让云儿在跳舞这条路上走下去。

  妈妈陪伴云儿练,爸爸给云儿搭建舞蹈室。他们把自己能做的都做了,只为支持女儿的热爱。

  启泽妈妈不要求启泽在学上拔得头筹,她放手让启泽去研究机器人,做他喜欢的事情。她说:“如果不玩了的话,我觉得他的生活就只有学,好像也不完美。”

  怡娜和弟弟非常执着于越野摩托,即便亲眼见证了同伴的车祸,他们也不愿放弃这份热爱。而他们的爸爸妈妈同样没有因为自己担忧就强迫他们停止这项危险的运动。

  他们只是默默做着姐弟俩的后勤保障,让怡娜和弟弟能安心去比赛、去享受。

  《小小少年》中的爸爸妈妈们也都是普通父母。可令人感动的是,他们愿意放下自己的意愿和顾虑,去照顾孩子的喜好和需要。

  他们知道,自己硬塞给孩子的未必真的对他有益,但孩子自己所追寻的,不论成功失败,却可能让他获益终身。

  正如殷然妈妈所说,殷然现在所研究的东西对他的人生未必有很大帮助,但是他了解这些东西时所感受到的快乐会留在他心里,甚至陪伴他一辈子。

  “这是一种无形的有用。”孩子的生活观、、世界观,正是在这样一次次的经验和感觉中积累起来的。

  没有什么最好的教育,也没有一种“天才”教育可以被复制。

  成功的教育,从来不是按照我们的方式把孩子培养成所谓的“天才少年”“成功人士”,而是尊重、支持孩子的选择,让他们能在任何环境中都怀有坚持自己热爱的勇气。

  他会成长为什么样子,不应该由旁人决定。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个体,他们有自己的人生和梦想,有自己的追求与热爱。我们没办法掌控他们的生命,要求他们成长为我们所期待的样子,更何况,我们不可能做他们一辈子的避风港。

  能让孩子们在漫长岁月里感到充实的,在疲惫之际得以栖身的,一定是他们的热爱。唯有热爱,这种由内而发的自驱力,可以充实一个人的灵魂,激励他前进的脚步。

  而我们,应当是保护孩子们那份热爱,引导他们走向热爱的人。

标签: 高分 纪录片 无数 家长 反思 我们 孩子 好的 教育 到底 这高分 这纪录片 这无数 这家长 高分纪录片 高分无数 高分家长 高分反思 纪录片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