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读书心得
“润物无声”,这是一句我从小就听过的话,也是我一直以来信仰的理念,润物无声,就是以一种默默奉献的态度去成就事业,去为人类做出更大更有意义的贡献。这句话来自明代陶渊明的一篇随笔《归去来兮辞》,表达了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让我深深地为之感动。
而今天我读了原来该去医学院的《癌症:癌症青年病人的求生日记》这本书,也让我更加理解了什么是“润物无声”。
在人类史上的每一次疾病爆发都是一次沉痛的血泪史,而癌症则是现代医学无法彻底根治的疾病之一,现代医学虽然更加完善,但癌症治疗方面也留给医生们很大的挑战。这是一本年轻患者自己的求生手记,这本录了患者在抗癌过程中的点滴细节,以及每段日子的体悟和反思,这对于身处求生边缘的患者来说,是一份宝贵的资料、指引和勉励。
作者吕总的确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磨难,瞬间与家人、朋友失去了许多联系,自己也面临着进退两难的面,他的人生仿佛走到了尽头。但吕总艰难地选择治疗和抗癌,以一种沉静,坚韧,泰然,豁达的心态面对抗癌。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家人、朋友,医生们无时无刻不在给予他支持和鼓励。而自己靠的则是坚定的信念和自己的意志。作者吕总的治疗,也很少触及到技术层面,他更多讲到的是对于人生的思考,对于生命的体悟,对于对于患病的心理抚慰和情感宣泄,这也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治疗对病人整体的影响,并从中找到了许多启示。
我们的人生将经历种种的苦痛和磨难,而癌症就是其中的一种,生病并不是我们能够预料和避免的,但对于生命的态度确实我们可以掌握的。作者吕总的心态至关重要,癌症患者的心态决定了其病情的发展和治疗的效果,为一种良好的心态进行抗癌治疗如控制合理的饮食、进行充分的运动、管理患病的心理、接受合适的医疗资源和支持,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做的事情,但重要的是心态,人生必然有悲欢离合,面对悲催的现实,我们需要保持一种平常心态,一种执着而不我见的精神状态,为风雨后的清晨憧憬一个美好的未来。
一些时刻我们会感到这个世界很大,又有时我们又会感到这个世界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作者吕总让我们明白了一些道理:癌症在我们身边,癌症病人更是我们的朋友、亲人甚外人,为他们默默贡献,关怀时时刻刻,温情脉脉,我们每个人的点滴贡献都可以改变这个世界的很多东西,我们甚至可以终结一些灾难、疫病,或者减少一些人的痛苦,让他们得到最好的治疗和并最终康复。这是对于无数癌症患者家属、医生、志愿者和捐献者的一份激励,更是为每个人找到了一条充满爱和光的奋斗之路。
总之,读“癌症:癌症青年病人的求生日记”,使我明白了生命的脆弱和无限宝贵,更明白了人生的真谛,仿佛恍然大悟的同时又感同身受。这是一本激励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为他人做得更多的、更有意义的贡献的书籍,特别是对于那些身处逆境、困难时刻的人更是一份深情抚慰和温暖,是生命之光,是之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