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对的”没那么重要

  还能写作和阅读的人,没有谁是傻子。

  3月21日那天,我发布了一篇很短的文字《为MU5735航班祈祷》。可能是“祈祷”两个字让人觉得刺眼,于是就有读者留言进行批评,认为祈祷机上人员生还是“不切实际的幻想”,目的是为了“逃避现实”。

  我理解他的意思。他认为机上人员没有机会生还,而所谓的祈祷只是毫无价值的幻想。昨天应急救援门正式宣布,机上所有人员遇难---他当初的前一半判断是对的,而后一半我到现在都不认同。

  事发当天下午4点多,我已经拿到了飞机动态APP提供的数据,知道飞机在不到3分钟时间从29100英尺急速下降至3225英尺。下午5点,我已经看到机翼残片的视频。那么,我也有我的判断,同样非常不乐观。区别在于随后当我发布文章的时候,我的个人判断并不是文章重点---这是空难,不是竞猜。在空难中有人受苦受难,有人担惊受怕,有人精疲力竭,我不是。我个人判断正确与否不重要,和空难完全无关。

  做个人还是做个聪明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做个人的话,邻人家失火,那么就去救援。邻人家有难,那么就去致哀。聪明人不这样,聪明人在邻家失火的时候会宣布没救了,别费那工夫。在邻人家有难的时候会去教育:早听我的何至于今天?

  我曾经就是个聪明人,在网上那么多年,有半和人的纷争都是因此而起:我要证明自己是对的,我要维护我的判断是正确的。这件事情可以做得很谦逊,看起来和自我无关,因为我是在捍卫真理,我是在厘清事实。只是我自己在心里知道,那真理和事实下面藏了一张我的面孔,其实是一种极端的傲慢---你们都没有我聪明。为什么我聪明?因为我总是对的。所以,我更加需要反复证明我是对的。

  现在我有了一些改变。比如说在那篇为MU5735祈祷的文章中,我克制了自己分析一通的冲动,那还是为了证明自己是个聪明人,证明自己厉害,暗中期待着未来事故报告出来的时候说一句“我早就说过”。我也克制了自己的抒情冲动,加上段回忆当初处理空难的个人经历,那还是为了证明我很特别,证明自己和大多数人不一样,更有某种发言权。

  在我人生中近三年间如果说学会了一点什么,那就是“我是对的”没那么重要。承认自己的无知和限,可以获得内在的宽广。我是对的我是好的我是美的我是强力的……等等等等,都是自己找来挂在自己身上的鸡零狗碎。在自己看来是名牌包包,黄金玉器,可以用来装饰自身。而在第三方的视角下,也许通身上下挂满的都是犬牙鸡骨,却在招摇过市。

  现在我认为做个人比较重要。对此,我有一个解释。它原本是我2013年某篇文章里的一小段,后来被很多人摘录出来,改名为《最好的安慰》。它是这样写的:

  “很多年前,有一位女孩子,刚刚失去了自己的至亲。那是个冬天的夜晚,家里进进出出都是帮着办丧事的人。她独自一个人跑到后院,坐在一张条凳上看着院子里光秃秃的柿子树发呆。

  这时,一位平常和她很少说话的学走了进来,和她并排坐在条凳上。她以为他又要说那些安慰的话语,它们已经多到让她感觉到厌倦,所以她没有开口。那个学同样沉默不语,两个人就在冰冷的冬夜里并排坐了很久。

  最后还是那位学打破了沉默,他指着面前的柿子树说:这柿子甜吗?她不知道为什么,就顺着这个话题开了口。于是,两个人讨论了半个小时的柿子,一直讨论到明天春天是否应该修枝嫁接一类的事情。然后,那个学起身道别,自始至终没有说一句悼念和安慰的话。

  二十多年后,每当她回忆起那一幕,都觉得那是她有生以来得到的最温暖的安慰。最好的安慰不在于言辞,而是用行动表示我和你在一起,就像一起坐在冬夜里的条凳上那样。最好的安慰也不是安慰本身,而是让对方升起对未来的期待,哪怕是为了一株柿子树。”

标签:我是 对的 那么 重要 我是对的 我是那么 我是重要 对的那么 对的重要 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