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并快乐着

写作并快乐着

  ·随笔·

  写作并快乐着

  ● 张安民

  我本是专写小说、杂文的,但在《春风》、《热风》、《百花园》、《佛山文艺》、《野草》、《小小说选刊》等刊物发了上百篇小说、杂文获了几次文学奖成为陕西作家协会会员后,却因生活的变故停止了写作。

  临近退休时突然心血来潮又想提笔写作了,可远离文坛二十多年了,文坛变得怎样了?写作的新动向又是怎样的等等,我已经很陌生,不知如何下笔。

  有一个周末实在闲得无聊,便独自踱步上街瞎转,突然发现有一个女人向我这边走来。这女人远看身材很好,脸蛋却因为离得较远看不清楚,但朦朦胧胧中觉得很漂亮,我便停下脚步静等她过来,想一睹她的风采。等走近一看,妈妈呀,那女人长得简直惨不忍睹。由此我感叹不已,随口吟道:

  遥视美无限,近看丑难言。

  世间多少事,只宜远远观。

  第二天无事的时候又想起此事,觉得挺有趣,但想起当时随口吟咏的那几句话时,我突然大呼:这不就是一首五言绝句吗?随手在电脑上打出来,越看越觉得符合绝句的格律要求,而且很有哲理。于是自我认为,我无意中写出了一首好诗。但到底好不好,得让别人去检验。我试着把它投到诗歌网,没想到下午就发表啦。

  第一首诗歌的发表让我感到很快乐,也让我迸发出写诗的兴趣。但再次提笔去写时,却有老虎吃天无处下口之感,于是就在网上搜索出古今中外一些名诗好诗以及诗歌写作方面的知识反复研读。研读了一个下午,再去写作就顺手多了。由于兴趣正浓,我坚持一天写一首诗,最多时一天竟能写出四五首诗来。每写好一首诗歌,反复品读修改,觉得很好了,就发出去。十来天时间,竟有十多首诗歌在诗歌网上发表。

  每发表一首诗歌,我心里都美滋滋的,但同时又想,能不能在更高级别的网络上发表呢?查了查文学网站,发现作家网是作家协会的官方网站,是目前我国级别也是最权威的文学网站,便决定试投一下。2021年7月1日是的百岁华诞,我围绕7.1试写了一首现代诗《七·一的颂歌》投出去,过几天打开网站一看,也发表了,我当时很高兴,而且还生出一种自豪感:看来我还是诗人的料,那就努力去写吧。

  从此,我就坚持写诗,并把它当作一种快乐的事业。但我已不满足于仅在网络上发表,在写了几十首诗歌以后,我挑选了一分自认为好的诗歌投到几种纸媒上,结果竟然有《日出东方》、《万里长征》等四首古体诗在《商洛日报》上发表,后来又有《心中的红日》、《劳动者之歌》、《野菊花》等几首现代诗和《人生的四季》、《话说美国》、《远去的故乡》等散文杂文先后在《菲律宾商报》、《兰州晚报》等报刊杂志上刊登。

  我写诗歌写小说杂文不是为了发表和,纯粹是为了打发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但在发表和时却获得一种难以名状的快乐与满足感。这种快乐与满足感又驱使我更加努力地去写作。

  写作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有时苦苦构思不得要领害得一夜失眠,有时长时间伏案写作弄得腰酸腿疼头昏眼花,但我并未觉得有多辛苦有多累,这大概就是一种写作并快乐着的美好的精神状态吧。

  由于年近花甲,精力不足,写大头的文章明显有些费劲儿,我就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写诗上。诗歌比较短,有时甚至写几句就可以成诗。比如,一浩大的的百年历史题材,用成百上千长篇小说可能也难以写尽,但我用我国传统的绝句诗仅用二十个字就写出来了:

  日出九州东,成一统。

  民生日日好,国运年年兴。

  瞧瞧,用字极少,却囊括力极强,表现力极强。再比如有一天,我听人讲了一件事,说是有两个儿时非常要好的小伙伴,长大以后却因生活和工作之故天各一方,没了来往,没了音信,直到去世之后,后辈人分别遵照遗嘱将他们运回去安葬到了故乡的土地上——两人的坟墓还位于同一个山脚下,而且相隔不远。我听此故事后,唏嘘不已,随手写了一首诗:

  儿时小伙伴,长大各一方。

  待到再见时,故乡荒坟旁。

  讲的人讲了半天,用诗歌几句就写出来了。写出来投到诗歌网上,几分钟就被刊登出来了。

  诗歌写得很快,纸质媒体刊发的速度却很慢,短则几十天,长则数几个月甚至大半年,所以我的作品写好后一般都发到文学网站上。后来发现抖音速度更快,看的人更多,写有短的诗歌,就随手发到抖音上。

  有一天我路过街头,发现几个民工在别人过着元旦佳节的时候,还冒着严寒,冒着危险,身上捆着绳索吊在高空中刷墙,心里大为感慨,遂写一诗:

  高空作业多危险,为了生活不怕难。

  适逢元旦过新年,依旧劳作让人怜。

  写好后和视频一块发到抖音上,不足一天,竟有上万人浏览,有几百人点赞。

  每次看到网上的作品有人点赞,每次看到抖音不断发来有人点赞的消息,我心里也就不断地快乐着,并且为了这种快乐而乐此不疲地写作着,但渐渐的,我就不仅仅是为了一种快乐的心情而写作,而是为了的祖国,为了千千万万辛勤劳作而又无比可爱的大众而写作。

  比如写天下父母亲的:

  世上父母情最真,一生操尽儿女心。

  吃苦受罪无所谓,只怕子孙无福荫。

  再比如写和祖国的:

  虎年降临虎气生,大干快上九州兴。

  生活日日好,国运亨通享太平。

  凡此等等,不一而足。

  但愿我能为祖国为而继续快乐地写下去。

  作者简介:张安民,笔名安安、长工等,陕西作家协会会员,供职于商州融媒体中心,曾在广播电台、天津广播电台、《春风》、《热风》、《百花园》、《佛山文艺》、《野草》、《小小说选刊》、《兰州晚报》、《陕西农民报》、《菲律宾商报》等全国各地报刊公表(播出)小说、散文、杂文、诗歌余篇,五次荣获全国性文学奖。

标签:写作 乐着 写作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