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再一次的失望,这就是“再穷不能穷教育”?来看看这个故事吧!
四个人的学校
牛家沟村地处河南伊川县与宜阳县交界,是典型的“三不管”地带。“村村通”实行多年后,牛家沟是所在乡唯一一个没通公路的村庄。
2011年5月,在牛家沟小学任教40多年的老师牛延宾要退休了,谁来接自己的教鞭成为一个难题。他反复思考,最终找到了自己教过的学生、幼师毕业的牛阿汝。
牛阿汝曾在姨夫的学校里教过小学三年级以下的课程。恰好,牛家沟小学的课程设置也是三年级,读完三年级后,孩子们就有能力每天步行到乡镇小学继续读书。
正读成专的牛阿汝办了休学,回到了牛家沟。虽然只是代课老师,牛阿汝却挺高兴——每个月能挣800元工资,能给自己读的成专交学费了。
可这高兴,没有维持多久——牛家沟最初有19个学生,一年半后流失到只有3个。大教室里空荡荡的,10多张破旧课桌横在教室里。
别让学校散了
冬日,气温不断下降,冻得打哆嗦的牛阿汝带着3个学生逃出教室,在屋外上课,反而要暖和许多——3个学生每天在上学路上都会顺便捡些柴火,师生4人躲在楼梯口燃起火来。一节节课就在柴火的噼啪声中上完。在学生写作业时,牛阿汝会想起曹窑小学李安民老师第一次见她时说过的话:“你一个小姑娘不出去打工,为啥回来教课?教10年,你也转不了公办。”曹窑小学有两个公办老师,教7个学生,是牛家沟生源的“竞争对手”,同时又负责发放牛阿汝的工资。
2011年年底,牛阿汝找到李安民要期末考试的卷子,李安民以“牛家沟小学不是教学点”为由拒绝。牛阿汝的眼泪转了几转,最终还是掉了下来。教了一学期,学生家长不知道孩子的学状况,牛阿汝也想以学生的成绩来核定自己的教学质量。有家长气愤地追问她为什么不考试,牛阿汝无言以对。
2012年春天开学,学生少了5个,他们被家长带到乡镇小学就读。到了秋天,学生骤减到3人。
接手牛家沟小学的一年半中,牛阿汝从120多斤瘦到90多斤。牛家沟村所在乡的教育组组长不止一次劝她别教了:“你们这个教学点学生太少,还是撤了吧。”
这个偏僻的山村未能逃脱“撤点并校”的浪潮,可是剩下的3个孩子的家庭都是村里最穷的,孩子又太小,三年级以下的孩子要出村上学,必须得家长背着走数公里山路。
牛阿汝像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的魏敏芝,她只认准一个道理,只要还有孩子上课,她就不会离开。她对那些领导说:“我回来上课,是因为答应了老师牛延宾,不让这个学校散,不让学生散,不是为了听你这句话。”
牛阿汝心疼自己的学生,多少也带了点牛脾气:“他们想让我放弃,我不。”
2012年12月中旬,牛家沟下了一场大雪。与3个学生堆雪人、打雪仗后,牛阿汝自己动手出了一张板报。 www.wenzhangba.com
“如果有一天,你们的生活中没有了我,不要忘了我们在一起的每分每秒。我们在一起的日子,会是我今生最难忘的回忆。世界的一切不完美,我们都可以坦然面对。宝贝们,加油!”
牛阿汝换了红白蓝3种颜色的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这段话。在文字周围,牛阿汝画了一个戴围脖的雪人和一棵圣诞树。3个学生看了却没什么反应。
2013年1月8日,牛阿汝在课间突然问学生任海岳:“你知道老师在黑板报上写的字是什么意思吗?”
任海岳愣了愣,抬手擦了擦快流过嘴唇的鼻涕,捏着衣角低眉顺眼地说了一句:“老师,你别离开我。”
牛阿汝一愣,接着号啕大哭。
与村庄的战争
“考试卷子都弄不来,当什么老师?”
牛阿汝知道,自己在背地里总被同村的长辈指指点点。为避嫌,她把学校大门和教室的钥匙都交给8岁半的牛金涛保管,虽然学校只有几张破旧课桌。
牛阿汝的学生们从来没交过学费和杂费。除了课本,平时上课用的题都是牛阿汝用手机上网搜索后,写在黑板上。
牛阿汝刚开始当老师时,村子里有几个在外读初中的学生常跑到学校来捣乱。十几岁的山野少年,正是身上有劲没地方使的年纪,砸碎玻璃不过是为听一声脆响。一天天过去,牛家沟小学的玻璃无一完整,办公室里的黑板擦和粉笔也常被他们偷走。
慢慢地,牛阿汝觉得村里人都在跟自己作对。冬天学生们冻得受不了时,牛阿汝趁课间也会跑到山沟里捡些柴火回来烧,路上遇到学生家长,第一句话常会噎得她直哭:“你不好好上课,跑到这儿来干啥?给自家拾柴火?”
2012年年底,洛阳市一位好心人给3个学生送来一些手套和帽子。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不到半天就传遍了牛家沟的角角落落。没事干的妇女跑来群,说话间就把多余的手套和帽子全拿走了。
牛阿汝只觉得很庆幸——好心人没看到这一幕,不然就太丢人了。
父亲曾希望能把牛阿汝调为公办教师,他找到乡教育组组长说情,得到的回答是:“能找到人接替,你就找别人顶替她;找不到人,也不可能把她改成公办教师。”
教育组组长又反问牛父:“牛家沟小学的学生少,是啥原因?是不是因为教得差?”
牛父反复解释说,外出打工的家长大都把孩子带走上学,条件好的家庭都把孩子送城里了……他当时还不清楚,乡教育组已打算将牛家沟小学的教学点裁掉。他们很快就会不给牛阿汝发工资,甚至不给学生考试卷子。他们觉得,养活一个老师,却只教3个学生,不值得。
“转不成公办,也不能让学生散掉。学生再少,一节课也不能少,都是乡邻的孩子,得好好教。”牛父回家后告诫牛阿汝,“你出去打工随便都能挣一两千,但不能因为这点钱,耽误了孩子上学。”
牛阿汝觉得,在牛家沟,只有父亲是支持自己的人。
讨 薪
牛阿汝的工资每月800元,每年发10个月。学生放假,没薪水的牛阿汝得跑到洛阳市继续读成专。事实上,除了第一个月的工资按时发放,牛阿汝的工资一直被拖欠。此外,每次领工资时,牛阿汝必须自己。没有发票,工资不可能发放。刚开始牛阿汝没有的经验,最多时花100元去镇上买了1000元发票。一年后,轻车熟路的她已经可以用50元买到1000元发票,可拿着发票并不一定能领到工资。
2012年年中,牛阿汝的工资由曹窑小学转到西窑小学发放。每次去领工资,牛阿汝都需走数公里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