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好,真的

  我的父亲母亲读的书不会太多,奶奶根本不识文字。可是对于善良,以前总会说的,人之初,性本恶的观念也就不谋而合的不了。农村人的淳朴,是城市里比不上的,更贴近大自然的生活,反而使内心更加平静。

  没有忙碌的脚步,汽车的声音,过往的步伐也显得格外安静。抓住了,似乎从早到晚都能听见鸟鸣。以往一直崇敬的读书人,到底还有多少值得我们去崇敬追仰。

  是否真的会有沾上权利和权力,使一个具有丰富学养的高级文人,也会干出泯灭人性的流氓式行为。

  今天偶然逛空间,发现一位不算远的亲戚发了一条说说:这么大的一颗牙齿碎片,医生当时跟我缝合伤口的时候,竟然没看见!还把它缝到了肉里。不得不佩服医生的手艺。

  毛概老师今天也突发感慨,民国时期,梁思成的儿子梁从诫,从小励志要跟父亲一样投身于建筑事业,可因高考分数不高无法被清华大学建筑系录取,反而被调剂到了历史系,而当时清华大学的建筑系却是梁从诫的父亲梁思成。可是,这种事情放在当下会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

  我发现我是极喜欢听雨声的,干净,清脆,没有杂色。应该是属于青春期的孩子,蹦蹦跳跳的,甚至是及其顽皮。有时甚至会惹很大的祸端,然后雷声吓哭了孩子。有时偶尔心情不错,会自觉的滋润草地,河流,青枣。

  可是生活就像涟漪 人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会给世界带来永久性得改变,即使是最小的动作。比如你晚5分钟离家,比如你上班时走另外一条路---它们都会改变你今后的生活,永久性的。

  是的,我确实认定它的影响会像涟漪一样持续扩散。

  就像对于一句话语:我很好,真的。到底最后结尾处该打句号,还是感叹号。需要考虑清楚,因为不仅所传达的感情及给读者的感受不一样,甚至也会改变自己的某个生活惯,召来歧义和不安。 (哲理名言大全 www.wenzhangba.com)

  如果生活多一些磨难,或许人们就更加会懂得珍惜;如果生活少一些帮助,或许人们会更懂得自强自爱;如果生活多一些友情,或许维系的方法之一就不是点赞。

  生活到底是不是一个假如接着另一个假如的幻想叠加,或者是消逝的岁月在人的脸上刻下了印记,然后留下一句:我很好,真的!悄悄离去,不管生活中已有的作为?

  小时候养了很多蜗牛,爬在家里到处都是,软软黏黏的小身躯,会悉心照顾它们,不是为了发微博,表示自己很有爱心;小时候超喜欢和爸爸逛超市,会买很多零食,超市很大,夏天最喜欢呆在里面,没有拍照发零食照片,表示自己生活很丰富;小时候过年会和家里人吃团圆饭,在自己家里,会很热闹,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弟弟妹妹。后来爸爸经常不在,依旧是那些人,但会发现快乐少了。小时候最爱的便是压岁钱,年年都有,年年有余。钱就几十块,却总能剩下。

  长大了,再也没有闲心去养蜗牛。会发现它没有价值,浪费时间,然后发现你再怎么疼它,它都不予回应;长大了,吃个饭就想发一个微博,让朋友帮忙点赞,觉得这样的交流会让自己很满足;长大了,会经常听到找对一个投缘的人,跟对一个投缘的人,然后是投缘的什么呢?我忘记了。

  那一天空气都转向炙热,蝉鸣挑起所有的燥恼,突然地大汗淋漓还带着些许畅快。这一天之后的每一天温度都逐渐递增,最强有力的夏日落在每一片土地,但雷鸣却又携着沉默和烦闷骤然席卷,狂风骤雨拉扯着畅快嵌入内心,却又迅速离去释出高温。

   于2014。7。21 2:57截稿

   我会认为这一次的写作,将给我及我身边的人带来改变,我会认为它足够深刻,回味。

标签:很好 真的 很好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