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发达让人们即使远在天涯,交流起来也十分便捷,在智能手机强大功能的支持下,留守儿童想妈时候,也悄悄地舔屏,给妈妈一个吻。亲人之间的交流跃然于指尖---键入文字,表达感受,恋人之间的沟通缱绻于唇齿之间---输入语音,呢喃悱恻。
然而,我依然怀恋那用纸质媒介进行通信的美好时光。张张信笺,款款情谊。
记得很小的时候,每每家里收到上海舅舅来信,整个宅院里的人都要搬来板凳,一起听妈妈朗读信里的内容。当时交通不便,舅舅回一次家不容易,他在上海生活的记录就体现在信的内容里,外公外婆听着乐着,不时地叮咛妈妈,如何写回信,甚至嘘寒问暖。当时我想,如果哪一天,我也远离家乡,也给家里写信,那该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呀!
时光之笔悄然刷过,如同书法家的大手笔。我那年参军来到队,离开家乡,离开父母将近五千里路。这五千里的思念全凭书信进行聊慰。多少次梦见父母劳累奔波的身影,可他们比较遥远,不仅仅梦中不可企及,就连醒来后面对的更是千万里的思念。(爱情故事大全 www.wenzhangba.com)
有一天,家里又来书信了,读来觉得五雷轰顶:“孩子,我在一个特别的地方给你写信……”尽管整封信没有提及什么地方,但是我分明感受到,母亲住院了。母亲病情每况愈下,游子回家的心境也愈发强烈。
退伍回家那天,因为路途太远,行李得格外精简,很多物品送人或者丢弃,唯有这叠家书却是至宝。四年的军旅,四年的牵挂,与父母的感情进一步加深,难怪人们发现这么一个规律,当过兵的人对父母都特别好。
如今不常写信了,也悄然成了“手机控”,然而难忘曾经有书信相伴的美好时光,其实我更是一个亲情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