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都说父亲撑起一片天,其实在我家,母亲也为家庭撑起了一片很大的天!
任何一种文字在母爱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无悔的专注,一生默默只为儿女的成长。
我很庆幸我拥有一个完整的家,这一切都源于母亲的坚强、善良、勤劳。
父亲是几代单传唯一的男孩,从小在家娇生惯养,十八岁跟着姑爷学手艺,在那个年代,父亲经常把机子挑到别人家j里上工做衣服。到了晚上才回家,家中的每一个园落与每一块石头,每一寸土,都是祖辈留下来的,他看得比生命都重要,因为没有儿子,因为在他这一代而断了香火,断了传宗结代的人。父亲是一个自卑、思想封建**的人,不知从什么时候,父亲特别爱喝酒,每次喝醉回来总是与母亲大吵,摔东西,甚至会离家出走。
小时候,我宁愿父亲不在家,这样我就没有了恐惧。我总是躲到漆黑的屋子里抽泣着,我害怕母亲会离开我们,甚至害怕母亲不忍父亲的无端随时带来的战争而轻身。这一切都是我多虑了,母亲并没有我想象的那样脆弱。每次母亲擦干眼泪,忍住悲伤,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继续为了生计而下地干活,照顾我们的生活。
母亲是一个贤惠能干的人。每次家里有好吃的,她总是让我送一些给左领四舍,特别是端午节与中秋节,母亲会在家中做很多粽子和糍粑。当我送给别人东西的时候,别人感谢与夸我,也不时的回馈东西给我家,小时候那种喜悦很是享受。
有一次,母亲在街上买了几条鱼,让我送一条给姑爷,我不送。我听外婆说,姑爷是个很有心机自私的人。当初母亲嫁父亲,姑爷对母亲并不好,教母亲手艺,还故意留一手,只教做,而不教裁剪,让母亲没有一个完整的手艺。在内心里,我挺讨厌他。母亲却说,姑爷年纪大了,儿女又不在身边,老人家一个人也挺可怜的;那都是过去的事了,还计较个啥。母亲常常教育我们如何做人:做人一定要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真,善,美;不要为自己的一时的贪婪而做出损坏别人利益的事,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以德报恩,懂得感恩。
母亲是一个勤劳的人,无论做什么事她都坚持都是最后。一个烈日似火的夏季,在农村,“双抢”是家里最忙的时候。小时候,我们最喜欢跟父亲一起割稻,顶着烈日弯着腰一刀一刀割,被太阳烤得汗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直流。父亲每次都坚持不了一会,就要回家凉快一下,这样我们就可以跟在后面跑回家,而母亲每次都是坚持到最后,起早贪黑,不辞辛苦的劳作。
如今,我们都长大了,希望母亲能跟我们一起生活,能够歇歇了,能让我们孝顺。而母亲说我不想做一个闲人,不想成为我们任何一个人的负担,依然要守在家乡种田养鸡。说自己还有力气,还能做得动,还是一个有用的人。每次看望我们的时候,总是把家里种的菜、菜籽打的香油,干货、鸡、鸡蛋,左装一个蛇皮袋,右装一个蛇皮袋,装满了往我们这里送。每次我都说:这些东西在外面都能买得到,而且还便宜的,没有必有再辛苦了。母亲总是笑着说:外面的东西假的很多,前段时间我听电视报道,有很多地沟油的,那有家里种的油真呀。每次给母亲买衣服,母亲总是说外面衣服太贵了,让我们别破费的,舍不得穿,说自己的衣服很多,不穿也浪费的。你们要记住,要给你爸多买些,多打电话给他。我笑着说:小时候父亲每次喝醉酒无理取闹的找茬,要是我早跑了,早就过不下去了。母亲却语重心长的说:你父亲其实也是可怜的人,如果我走了,这个家就毁了散了。以后他该怎么办,而且你们个个都小,我怎么忍心抛下你们不管呢?无论日子再难过,我都告诉自己忍一忍就好了。
随着时间与年代的变迁,父亲也改了很多,也知道自己以前的不是。有一次,打电话给母亲说:父亲说这一生我跟着他受了不少苦的,在以后的日子里,要对母亲好一些。
编后语:不辞辛劳的母亲,面对从小就娇生惯养的父亲却一直那么好的脾气,一再包容,母亲,辛苦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