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朋友,矛盾

家人,朋友,矛盾

  每当我的母亲叫我陪她一起去她的马来西亚的老家探亲,无论当天已经安排什么行程,我一定把所有的邀约挪后或取消。我宁愿和我的老妈早扛着大包小包越过长堤去我的外公家。我先声明,我既不是贪图那几个小时的短暂旅行,也不是想要那里的亲戚们请我吃饭(可是,马来西亚的食物真的比较合我的口味),也不是想在微博上炫耀自己。

  我只是想要那种遇见久违的家人们的感觉。

  我老妈位于柔佛新加兰和龙引之间的儿时乡村和我的外公家足足有两小时的车程。可是,我一点都不会感到无聊。各个阿姨们虽然长期分开于新马生活,偶尔用电话联络;但是只要她们一聚,什么尴尬、什么拘谨仿佛都不曾存在。途中,我的阿姨们一定会高谈阔论,大聊对工作、媳妇、丈夫的不满,时不时参杂一些方言或非常不雅的词句。尽管多数与我无关,但是我仍听得津津有味(或许是我的长舌和爱听八卦的性格作祟)。更妙的是,大家可以忽然因为争着请客或行程安排而争论不休,过后又因为一句玩笑话而把充满“味”的气氛打破而又再聊天。那个车程虽然让我屁股发麻,头昏脑胀,可是娱乐性十足。自己明明不是出生于马来西亚,却莫名其妙说了一口流利的“马来西亚”腔调的华语。

  相比之下,我超级不想和我的父亲的亲戚来往。更讽刺的是,尽管大家都住在新加坡,却一年见不到三次面。遇到时也不知道要聊什么,就只有注视彼此脸上的尴尬和不自然。为什么呢?因为家人之间从N年前就互相猜忌,在背后谈论某某伯伯包养了而把家里闹得鸡犬不宁,诅咒他人财两空;又说某某姑妈贪图已故十年的祖母的遗产,为了钱财而誓言和自己的弟弟势不两立。最荒唐的是,这些陈年旧账直到今天,都还有亲戚记得,时不时对自己的家人冷嘲热讽。这种看似洒狗血的电视剧情节竟然在真实生活中上演。

  明明就是血脉相连的家人关系,但是关系竟然可以这么的天壤之别,听到我老爸的亲戚的所作所为,我实在觉得人可以无聊到一个极致。

  我今年23岁。虽然有了爱人和一群出生入死的好兄弟,但是只要有心事或烦恼,我最想要找自己最亲的家人寻求慰藉。可是事实上,朋友们对我的烦恼知道得更多,更详细。他们虽然告诉了我非常好的解决方法,可是我内心的压抑却迟迟得不到开解。相反的,我从不会对家人透露太多自己的心事,免得他们瞎操心。可是,他们好似我肚子里的蛔虫,一句无意的玩笑或人生道理的提醒,尽管对我的烦恼没有太大的实际帮助,我的心情会变得较为放松,烦恼也被抛在脑后。就算说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情也可以让我的心情得到一点抒解。 (文章吧 www.wenzhangba.com)

  是的,我也觉得莫名其妙,觉得超级没有逻辑的。可是,这就是事实。我想,这就是外人和家人真正的分别。绞尽了自己本来就不多的脑汁,我觉得可以这么解释。

  和朋友聊自己的心事时,自己会因为他们毕竟是外人;所以会怕讲得太多又会麻烦他们,可是不讲又好像会憋死。结果,往往话讲到一半就会跟他们道一句“不好意思,你有事你可以先走”。那情人呢?大家都说情人是自己生命的一半,可是说实在的,在接下来的一年、两年,谁会知道发生什么事?一疏忽了对方,彼此的爱情也可能因为冰封意久的性格不合而吵架,甚至分手。我曾经因为把自己的问题和仅21岁的另一半分享,结果却让对方觉得我很小心眼,很小气。对方觉得是小事一桩,觉得我这个问题根本就不应该存在。对一切都小心谨慎的我,从此就选择不和爱人分享太多自己的私事,选择在对方面前作个乐天派,做一个超级贴心的爱人(不要加重另一半的烦恼),好像什么事情都难不到我。这样的完美一点都不完美!

  至于我老爸那里的亲戚关系如此疏离,我想是因为,一家人注定血脉相连,所以打从一开始,家人之间应该是没有距离感的。可是也因为这个缘故,更容易因为一点的事情,使得家人之间的背叛感被无限放大。就好像得到癌症的患者一样,那颗叫作“癌细胞”的始作俑者只不过是被压抑,并不会马上消失不见。我的大姑虽然在我小时候和我父亲脱离了姐弟关系,但是直到现在,还会因为N年前我老爸不肯借钱给她一事而耿耿于怀,在别人面前时不时施冷箭,道尽我父母的坏话。我们这一代也被她骂得体无完肤,好像就是劣等人类一样。而朋友,情人,大不了就一拍两散,以后各过各的,就好似两条平行线,一辈子都不会有交集的机会。可是家人却不可以这样,大家都有相同的DNA构造,这个事实是跳进黄河也不会被抹杀的。

  我想这就是我为什么这么喜欢这么自讨苦吃,喜欢越过长堤探访亲戚。因为,我想要感受那份最温暖、最原始的家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种自然又不做作的相处是各家庭最珍贵的资产。可惜,我的很多同伴宁愿搬出一堆烂理由,也都不愿意花时间和自己的家人聊天。整天取笑我喜欢宅在家里,不和外面的世界接触,不懂得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

  可悲。

标签:家人 朋友 矛盾 家人朋友 家人矛盾 朋友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