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亲的墨水

    我老家在苏北,一个叫“东湾子”的村庄,地处偏僻,常被人说成是“龟不生蛋的地方”。穷,是那个年代的缩影。在穷得肚子都吃不饱的年代,能喝上“墨水”是了不得的大事。父亲是家中老大,老实巴交的爷爷竟然送父亲去

  • 父亲的打麦场

    平原的乡下麦收时令,就是一场盛大的节日。男女老少脚步都变得匆匆,他们奔波在村庄和麦田之间,肩扛手提,还有牛车拉运各种农具,包括停歇了整整一年的石碾,也被紧急唤醒。迎接麦收,各家各户最先要打一片麦场出来

  • 原来孝顺可以这么玩

    周一下午,在单位忙,手机微信提示音响起,我一看,是孝心互促会群,正热火朝天发通知:“爸妈饺子馆”今天发饺子,互促会成员下班后去领。爸妈们还发了图片,一只只饺子饱满馅肥、造型诱人,群里很兴奋,一周才开始

  • 压垮父亲的一捆稻草

      一天在深圳,我和马兰在路边散步。她说,她发现,她的爸爸、妈妈好几次都把头凑在一起嘟嘟哝哝,一见她进门就立即分开,又把什么东西藏藏掖掖。她假装没看见,心里却一直有个疑窦。几天前她终于找到了老人家藏在

  • 父亲拾稻穗

    每当伏天来临,我就莫名想起当年收割早稻期间发生在父亲身上的一些事,越发觉得父亲对我们小时候的“节俭教育”很特别。三十年前的七八月份,正是老家“双抢”(抢收早稻、抢插晚稻)的黄金季节。脱下的稻谷装进蛇皮

  • 只要有家可以思念

    当地球被无数网络密密地包裹,天涯海角不过是一个村庄。科技赋予年轻人更强的飞翔能力,走遍世界不是幻想,而是看得见的机票和攻略。城市越来越雷同,摩天大楼连同其中的人也越来越相像。  但是,还是有想家的时候

  • 父亲酒壶里的“江湖”

    1父亲在车间干苦力,一天工作九个小时,母亲看着心疼,晚饭时便给父亲倒上一壶酒,让他解乏。父亲酒量很大,一斤白酒下肚一点事儿没有。  但父亲平日不喝大酒,只愿意在家浅酌。一旦开喝了,酒场上还没遇到过对手。

  • 最初的“心”来自父亲

    我15岁时,哥哥在高山中学当了临时代课教师。他上课的班里有个学生的家长是福清薛港林场的场长,场长在林场里给我找了个职位。这个职位的活儿很轻松,每天只是数大人们挖好的树坑,就能拿到5角钱。别看数树坑这活儿简

  • 父亲的目光

    一眨眼,女儿要出嫁了。春节前,两家人坐下来商量,婚礼日期定在5月10号,农历四月初四。  我高兴又失落,心绪莫名低沉起来。做父亲的在这个关口,都是这样的心情吗?其实早就明白,有了女儿,这个日子就不慌不忙地

  • 哪一个瞬间你突然理解了父亲

    父亲的心事直系学姐  那天晚饭席间,从来不让我喝酒的父亲,主动给我倒了一小杯白酒,这让我感到很惊讶。我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接过酒杯,不过我知道,父亲有心事。  互碰酒杯之后,父亲轻轻地把酒杯放在桌上,

  • 我们都需要一个可以随时打扰的朋友

    他能看透你的伪装,懂得你的善良这个世界上,谁是你可以随时打扰的人?他如今还在你身边吗?  有没有一个人,你和他唠叨,他不嫌你烦;你遇到难题,他能帮你周全;你有了委屈,他毫无条件站在你这边?  曾经那个

  • 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

    “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台阶低得让父亲抬不起头来,即使抬起头来,也缺少底气。我们家的台阶有3级,一个台阶就是一块青石板。青石板是父亲从山上扛下来的,是他体壮如牛的见证。青石板一度粗糙,但经过风雨的

  • 首页
  • 上一页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下一页
  • 尾页